第一章/1973年
新學期又始(1973年)
暑日過了假已休,行萬里路願幸酬,新期又始精神振,再育青苗綠?丘。
教應用熱力設計
熱力定律大幕揭,傳知解惑育才華,應用新器頻頻出,來自用心設計家。
?教學黑板
長方烏色一壁牆,粉筆書寫閃潔光,黑白分明能引目,更新知識換新?。
用心修改學生作業
輕揮鋤耙?心栽,不忍新苗棄草?,來年萬紫千紅現,修改作業用心來。
?改學生作業紅筆
朱色勾叉繪彩霞,存良留善剔糟差,丹心一片真君子,正氣錚錚斬錯邪。
在霍浦金斯大學教高等工程統計學
數據需多方少瑕,且教統計板書斜,經驗留存知識在,事實最重不浮華。
看學生跳傘
學生均愛上藍天,駕霧飛機似紙鳶,官長令聲縱一躍,傘花朵朵晴空懸。
賀貝亭教授花甲壽
博學多才士,堂堂一表師,賀君壽花甲,祝愿到期頤。
返校日畢業生來訪
培育英才又一年,安城桃李競爭妍,畢業校友聞寰宇,相看有成更欣然。
看某名人錄中某人
簡歷一則吹大牛,登上名錄播全球,焉知底蘊人盡曉,沽名釣譽一老頭。
與長次女共學英語單詞
看圖認識字,英語學單詞,新奇且有趣,父女共常試。
長女入學
六歲乖乖上學時,身輕如燕怕風吹,朝朝暮暮相迎送,雙親劬勞後應知。
長女步行上學
書包背小巧,步履天初曉,邀伴兩三友,目送彎街道。
為女拍照片
白駒過隙不留情,留下婷婷玉立影,按下快門霎那間,歲月他年依舊青。
中東戰爭爆發
一九七三年十月,中東戰爭又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禁運能源乏。
注:1973年10月中東戰爭又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 ,暫停出口 ,造成油價上漲。 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三美元漲到超過十三元。
石油輸出國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全球貨交易,生產多寡有政策,源於成員國利益。
注:石油的供應大致上由一些擁有大量容易抽取的石油儲藏的國家所控制,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這些主要的產油國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 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產量,對世界油價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導致OPEC實行這些增減產量政策的動機完全源於成員國各自的利益。
以色列國
處於阿拉伯界中,族群宗教不相融,蠻憑武力強霸地,英美援助佔上風。
注:第一次大戰爆發,英國外交部長詹姆士‧貝爾福於 1917 年發表了「貝福爾宣言」,英國樂見猶太人於巴勒斯坦建立新國家,並將盡一切努力協助達成此目標;由於美國本土有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美國總統威爾遜也表示支持。於是猶太人有計畫的移回「巴勒斯坦」。 大戰結束後,英國接管原屬「鄂圖曼帝國」的「巴勒斯坦」,歐洲有更多的猶太人開始湧入「巴勒斯坦」。此種「回歸」事實上也對當地佔絕大多數人口的阿拉伯居民造成困擾,以致「以阿」衝突事件不斷升高。1947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和「阿拉伯國」兩個獨立的國家,把「巴勒斯坦」總面積的 57% 劃給只佔 32% 人口的猶太人,這項決議案顯然對阿拉伯人非常「不公平」。1948 年,「以色列國」成立,阿拉伯人並未建立聯合國大會所建議的「阿拉伯國」。結果發生多次「以阿戰爭」。其中 1947 和 1967 兩次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原應屬所謂「阿拉伯國」的部分。於是引起全球幾億阿拉伯人的「同仇敵愾」,造成對以色列人的「勢不兩立」。戰爭主因是以色列軍方認為,鄰近的阿拉伯國家遲早會打過來,所以決定「先發制人」,強行佔領西奈半島、加薩走廊、戈蘭高地和約旦河西岸。
以阿戰爭何時了
猶太強吹復國調,堅定不移和平渺,巴勒斯坦問題大,以阿戰爭何時了?
注: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為何有如此深仇大恨?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巴勒斯坦」問題,而英、美偏袒的政策脫離不了關係!巴勒斯坦位於中東地區,西臨地中海的一塊窄長地帶。歷史來看,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在這裡過建立國家;巴勒斯坦雖是猶太民族的發源地,西元前 13 世紀,猶太人曾在這裡建立了「希伯萊王國」。但是後來這裡先後被「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征服,猶太人被迫流落世界各地。由於歷史的變遷,巴勒斯坦的居民阿拉伯人佔絕大多數。 猶太人雖散居世界各地,但他們以「猶太教」為共同的信仰,復國的決心,非常堅定不移!
中東烽煙戰火升
中東烽煙戰火升,侵占屠殺血腥城,禍端起因宗教異,水火不容日益深。
中東戰爭感嘆
同出巴勒斯坦人,卻成世仇命運身,猶太高舉奪地旗,阿拉伯裔絕望瀕。
油荒之一
美國各地方,禁運鬧貨荒,加油站前車,蛇陣逾哩長。
注:美國各地因禁運,大鬧油荒,加油站前大排長龍,車陣蜿蜒逾哩,需耗一個多小時,才可加到油。
油荒之二
一時缺乏替代方,加油站業生意旺,時未臨午已掛牌,一日售罄整週量。
注:多數加油站限制駕駛人一次只能加油十加侖,大部分加油站都掛出「汽油售罄」的牌子。並有許多店家乾脆用橙色的路障封住加油站,並掛出牌子,解釋無油可賣的理由。
油荒之三
石油禁運苦果嚐,黎民百姓盡遭殃,不能開車如無腿,上班生活均失常。
油荒之四
限購配給民怨漲,從未經歷此景象,政府速釋戰備油,稍解燃眉人民諒。
油荒之五
紙鳶斷?馬離?,油價失控亂社綱,大排長龍民啣苦,改進翹首問中央。
能源危機難解慌
原油價格突暴漲,發達國家經濟傷,電力成本猛增加,能源危機難解慌。
新學期又始(1973年)
暑日過了假已休,行萬里路願幸酬,新期又始精神振,再育青苗綠?丘。
教應用熱力設計
熱力定律大幕揭,傳知解惑育才華,應用新器頻頻出,來自用心設計家。
?教學黑板
長方烏色一壁牆,粉筆書寫閃潔光,黑白分明能引目,更新知識換新?。
用心修改學生作業
輕揮鋤耙?心栽,不忍新苗棄草?,來年萬紫千紅現,修改作業用心來。
?改學生作業紅筆
朱色勾叉繪彩霞,存良留善剔糟差,丹心一片真君子,正氣錚錚斬錯邪。
在霍浦金斯大學教高等工程統計學
數據需多方少瑕,且教統計板書斜,經驗留存知識在,事實最重不浮華。
看學生跳傘
學生均愛上藍天,駕霧飛機似紙鳶,官長令聲縱一躍,傘花朵朵晴空懸。
賀貝亭教授花甲壽
博學多才士,堂堂一表師,賀君壽花甲,祝愿到期頤。
返校日畢業生來訪
培育英才又一年,安城桃李競爭妍,畢業校友聞寰宇,相看有成更欣然。
看某名人錄中某人
簡歷一則吹大牛,登上名錄播全球,焉知底蘊人盡曉,沽名釣譽一老頭。
與長次女共學英語單詞
看圖認識字,英語學單詞,新奇且有趣,父女共常試。
長女入學
六歲乖乖上學時,身輕如燕怕風吹,朝朝暮暮相迎送,雙親劬勞後應知。
長女步行上學
書包背小巧,步履天初曉,邀伴兩三友,目送彎街道。
為女拍照片
白駒過隙不留情,留下婷婷玉立影,按下快門霎那間,歲月他年依舊青。
中東戰爭爆發
一九七三年十月,中東戰爭又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宣佈禁運能源乏。
注:1973年10月中東戰爭又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為了打擊對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佈石油禁運 ,暫停出口 ,造成油價上漲。 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三美元漲到超過十三元。
石油輸出國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控制全球貨交易,生產多寡有政策,源於成員國利益。
注:石油的供應大致上由一些擁有大量容易抽取的石油儲藏的國家所控制,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內瑞拉。這些主要的產油國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OPEC"。 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產量,對世界油價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導致OPEC實行這些增減產量政策的動機完全源於成員國各自的利益。
以色列國
處於阿拉伯界中,族群宗教不相融,蠻憑武力強霸地,英美援助佔上風。
注:第一次大戰爆發,英國外交部長詹姆士‧貝爾福於 1917 年發表了「貝福爾宣言」,英國樂見猶太人於巴勒斯坦建立新國家,並將盡一切努力協助達成此目標;由於美國本土有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美國總統威爾遜也表示支持。於是猶太人有計畫的移回「巴勒斯坦」。 大戰結束後,英國接管原屬「鄂圖曼帝國」的「巴勒斯坦」,歐洲有更多的猶太人開始湧入「巴勒斯坦」。此種「回歸」事實上也對當地佔絕大多數人口的阿拉伯居民造成困擾,以致「以阿」衝突事件不斷升高。1947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國」和「阿拉伯國」兩個獨立的國家,把「巴勒斯坦」總面積的 57% 劃給只佔 32% 人口的猶太人,這項決議案顯然對阿拉伯人非常「不公平」。1948 年,「以色列國」成立,阿拉伯人並未建立聯合國大會所建議的「阿拉伯國」。結果發生多次「以阿戰爭」。其中 1947 和 1967 兩次戰爭,以色列佔領了原應屬所謂「阿拉伯國」的部分。於是引起全球幾億阿拉伯人的「同仇敵愾」,造成對以色列人的「勢不兩立」。戰爭主因是以色列軍方認為,鄰近的阿拉伯國家遲早會打過來,所以決定「先發制人」,強行佔領西奈半島、加薩走廊、戈蘭高地和約旦河西岸。
以阿戰爭何時了
猶太強吹復國調,堅定不移和平渺,巴勒斯坦問題大,以阿戰爭何時了?
注: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為何有如此深仇大恨?問題的核心就在於「巴勒斯坦」問題,而英、美偏袒的政策脫離不了關係!巴勒斯坦位於中東地區,西臨地中海的一塊窄長地帶。歷史來看,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在這裡過建立國家;巴勒斯坦雖是猶太民族的發源地,西元前 13 世紀,猶太人曾在這裡建立了「希伯萊王國」。但是後來這裡先後被「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征服,猶太人被迫流落世界各地。由於歷史的變遷,巴勒斯坦的居民阿拉伯人佔絕大多數。 猶太人雖散居世界各地,但他們以「猶太教」為共同的信仰,復國的決心,非常堅定不移!
中東烽煙戰火升
中東烽煙戰火升,侵占屠殺血腥城,禍端起因宗教異,水火不容日益深。
中東戰爭感嘆
同出巴勒斯坦人,卻成世仇命運身,猶太高舉奪地旗,阿拉伯裔絕望瀕。
油荒之一
美國各地方,禁運鬧貨荒,加油站前車,蛇陣逾哩長。
注:美國各地因禁運,大鬧油荒,加油站前大排長龍,車陣蜿蜒逾哩,需耗一個多小時,才可加到油。
油荒之二
一時缺乏替代方,加油站業生意旺,時未臨午已掛牌,一日售罄整週量。
注:多數加油站限制駕駛人一次只能加油十加侖,大部分加油站都掛出「汽油售罄」的牌子。並有許多店家乾脆用橙色的路障封住加油站,並掛出牌子,解釋無油可賣的理由。
油荒之三
石油禁運苦果嚐,黎民百姓盡遭殃,不能開車如無腿,上班生活均失常。
油荒之四
限購配給民怨漲,從未經歷此景象,政府速釋戰備油,稍解燃眉人民諒。
油荒之五
紙鳶斷?馬離?,油價失控亂社綱,大排長龍民啣苦,改進翹首問中央。
能源危機難解慌
原油價格突暴漲,發達國家經濟傷,電力成本猛增加,能源危機難解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