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寫作也是一種修行

9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卷二 訂下寫作的修行足履

古埃及人以羽毛衡量靈魂的重量,輕盈的羽毛就是天秤女神瑪特,千年以來,羽毛筆始終是歐洲最主要的書寫工具,因為總希望我們書寫的文字化為羽翼,飛翔到天際。書寫象徵我們的靈魂高度,文學更是一雙美麗翅膀,帶領我們穿越時空,遨遊寰宇。我們無法走遍全世界,但我們可以經由文字閱讀全世界,乃至進入另一個奇幻的世界,這就是語言神秘的魔法。
如同趙無極大師所說:「繪畫問題是一生的問題,但問題總是不斷地產生。作一個畫家,就得接受週期性陣痛,今天或許高興,明天可能痛苦,但是絕不能失望。……作畫的力量從未離開過我,我也從未逃跑或放棄。繪畫是一輩子的事情,像做和尚一樣,要不停地畫,不停地畫,一天都不能停。」
寫作也一樣,是另一種孤獨的修行,寫作會有很多必須克服的問題,但寫作又是多麼打開眼界的方式,透過文字去深入自己的內在,認識有意思的人,閱覽無限風光,記錄時代的變貌,傳播知識和文化……。
廣欽老和尚有一句話很美:「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工作是在修心,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藉以教導弟子們任何時刻都要保持覺知,保持靜心。
不管你把寫作視為工作,或是喜歡做的事情,也期待你經由寫作去磨練你的心,一篇文章的完成亦是一場心的煉金術,點石成金的,正是你不斷地書寫,自我修鍊,就在今天,啟動下列寫作的修行足履吧,讓我們不僅僅揭露黑暗面,更為這個世界書寫美好,讓我們不僅僅深掘創傷,也願從黑色的隧道看見一線光,慢慢朝光前進,走出來,朝向光明的所在。活著總要有希望,總要有愛,這才是逆境與挫折帶給我們的意義,也是寫作帶給我們的意義。

◎每一天的靜心時刻
放著心愛的音樂,巴哈的《平均律》悠緩地在挑高的室內響起,我還得先煮一杯咖啡,牛奶在小鍋上熱著,開水濾過的咖啡豆正冒起呼吸般的氣泡……,手握著親手燒煮好的拿鐵咖啡,裝在我喜歡的美人魚玻璃杯,經過無人客廳,落地窗外的綠色樹林隨風搖擺,跟我打招呼,我順道看一下今天下雨了嗎?還是出太陽的好天氣?然後步上二樓書房,在書桌就定位後,打開電腦,等著開機的片刻,先啜飲一口咖啡,品嘗來自非洲的味道,接著就進入我的寫作時間。
金牛座熱愛平凡與享受,喜歡穩定生活,每一天的寫作時間就是金牛座的我最愉悅的一刻──在平凡日子裡,享受大自然、音樂和咖啡,穩定不輟地創作。我很幸運選擇了作家這個職業,可以讓我做喜歡的工作,又能自由安排時間,當然我也是從職場編輯台經歷過來,同時寫作是一場寂寞而單獨的時光,你沒有同事可以商量,也沒有人作伴,還要面臨每個月沒有固定的薪水可拿,現在的版稅又少得可憐,但你也可以不用當一名職業作家,而擁有每一天如此靜心的一刻,只要你願意寫作。
最早的禪修,可以遠溯至印度古奧義書時代,當時那些印度的聖者或瑜伽行者,在森林,在樹下靜坐冥想,傾聽自己,進入定境。在藏文,禪修稱為gom,意為「逐漸熟悉」,也就是透過禪修,慢慢去認識自己,熟悉自己的起心動念,就像和自己交朋友一樣,慢慢去知道自己。寫作也是一種修行,透過寫作,更能傾聽自己,熟悉自己。
禪修者每天早晚都要固定時間打坐,訂下每天的寫作時間,是寫作修行的第一步。如果你無法關上手機,關上電視,關上鄉民的問候,好好坐在書桌上,心無旁鶩地寫下第一個字,你就永遠無法完成一篇文章。所以訂一個時間,也許十分鐘或二十分鐘或半小時、一小時,在這時候把外面的世界摒除在外,什麼事都不管,只管寫作。這也是練習不被外境打擾,回歸內在最好的煉心術,每一個人每天都需要給自己和自己在一起的單獨時間,寫作是最好的方式,也是最好的理由,你只管說:「我正在寫作。」所有的人都會安靜下來支持你,連狗狗也默默地守在一旁,我家的兩隻烏龜陪伴我將近二十年的創作日子,其中一隻壽終正寢,回想起來真是一段彼此陪伴、美好的靜心時光。
◎你無法去恆河兩次
每一天醒來,你是以怎樣的心情準備度過這一天呢?是用苦哈哈,帶點不悅的情緒,投入規律又規律、重複又重複的生活,還是興高采烈,覺得自己又能活著一天,開始今日的冒險旅程?
我們喜歡去旅行的原因之一,就是換一種觀點去看另一個城市的面貌,另一場美麗的風景,另一種人們活著的方式。我們可以暫時逃離一再重複的無聊日子,看膩掉的周遭和人們。人性有一種「相看兩相厭」的「厭煩」特質,每天吃同樣的東西,和同樣的人在一起,住同樣的房子,看同樣的場景,過同樣的日子,要能適應這種同樣的生活,真的是不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要去旅行,要去購物,要去看電影,要去換工作,要去換房子,要去離婚,要去惹事闖禍…,多少是這種受不了無聊的厭煩感在作怪。所以,做一件事三分鐘熱度,愛一個人三分鐘熱度,學習某個才藝也是三分鐘熱度,三分鐘熱度就是現代人的精神標語。很多孩子還來不及長大就已經變老了,因為他們一直忙著填鴨,功課、才藝、補習、卡位……,沒有時間練習無聊和發呆,對大自然好好去沉思,去觀看,也沒有時間好好遊蕩、去玩耍。
擁有孩子好奇的心和好奇的眼睛去看世界是很重要的,這樣你才能有全新的心,探索無限。一個孩子總看得到你看不見的細節,他們會看見路邊開紫色小花的醡漿草,也會看見地上掉的一根彎曲的迴紋針,還有牆上爬過的一隻斷尾的蜥蜴…,他總是問你:「為什麼?」為什麼春天走了,是夏天來了呢?為什麼不是秋天或冬天?你以為理所當然的事,他卻覺得很新奇。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看似雷同,卻從來沒有一樣過,我們人體的細胞也時時在更新之中,照照鏡子看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一樣嗎?同一條恆河,日照光影,水波流動,永遠沒有相同的時候,你以為你已經去過一次恆河,但你再去時,那既是恆河,卻又不是你去過的那條恆河,它一直在更新,一直在改變,如果你沒有更新,沒有改變,你就失去了這一刻的恆河。
一個寫作者要有孩子的眼睛,要有好奇的心,帶著你的紙筆以renew(更新)的心,重新看待世界,即使雷同的生活也可以試著書寫其不同,或用不同的觀點去切入,這樣你就能寫出好的作品、創意的文章,也可以重新愛上你的家人,你的伴侶,你的工作,乃至你自己。
◎誰是我?我是誰?
我們總是太掉落在這一世我們的生命劇情,太執著在人生的遭遇,和遇見的人事物,如果是喜劇還好,但我見過的人絕大部分都是沉浸在自己的悲劇中──被愛人背叛、受到不公的對待、因意外而失去所有、一直深愛著得不到的人、從事業輝煌到一敗塗地、罹患重大疾病而一蹶不振、或被金錢所逼迫……。
少數堅強而幸運的人,能從逆境中挺過來,甚至以逆轉勝的姿態,再創人生的高峰;樂觀而適應力較強的人,經過一段掙扎後,只好默默接受命運的折磨與安排,即使無法翻轉人生,也能安於逆境,與逆境共處;而最自苦的人是走不出這輪迴糾葛、愛恨情仇,深陷痛苦與憂鬱的黑暗之中,只能不停止地埋怨、憤怒,責怪命運的殘酷無情和傷害你的人。
其實,這世界沒有公平,也沒有對錯,一切都是你的選擇。
寫作帶給我的收穫是,我可以用以上不同的選擇方式去織寫我的作品,可以是快樂英雄,可以是苦情女,也可以是樂觀主義者。
很多讀者會問:「《尋找星星小鎮》寫的是你自己嗎?」
我總是回答:「既是我,也不是我呀!」
比如書中所述:一九八三年,所謂的速食文化正要萌芽,房地產等待狂飆,工商業日益繁榮,物價指數不斷要上升……我一個星期有五百元的零用錢,可以過得很好了!冬天時候很適合在學生咖啡店消磨時日,那裡有大把的人潮和暖氣,有便宜的咖啡,可以連續喝兩杯。如果沒有遇上熟悉人,讀一本,《麥田捕手》或者《藝術概論》,是件很棒的事。下雨天時,人潮更多了,只好花一張戲票錢,看一場電影,那時候倒看了不少電影,《教父》、《鬥魚》、《星際大戰》……還有很多很多,像柏格曼、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系列影片。文‧溫德斯等德國新電影則是以後的事了!
是確有其事,那是我大學生活的片段之一,但實際上的我,並沒有死去的日本男朋友,只是藉由一段純潔的戀情卻因車禍而失去摯愛,隱喻大自然因物質文明而被犧牲破壞,使我們也失去了天空星星和原始森林。
有趣的是,在書寫時,真實的我消失了,化為書中的「我」,當我忘失了真實的我,我就進入了書中的那個「我」,可以感受她,體會她,寫出她,同時她又從我這裡演出她自己的情節。這是很奇妙的一種「忘我」遊戲。
寫作的第一念,一定要從放空開始,從放空你就解開束縛自己的規矩、典範、信念、想法,你不是你,你可以是另一個人,另一種人生,保持敞開的心胸,你就可以接受各種不同的人和他們奇奇怪怪的命運,並寫下這些百折千回的故事。
有人說,書寫不一定療癒。這也是一個選擇。
但我個人,因書寫的忘我,使我對真實世界的我的命運可以更超越,更抽離,更不掉落在悲劇。我也知道喜劇比悲劇難寫,畢竟我是一個作家,也許我寫過、讀過太多的故事,我自己的故事或悲劇因此顯得太平凡,同時身為幕後的創作人,因有一雙觀照者的眼睛,也比較能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一定記住一件事,不要掉落在人生的悲劇,更不要掉落在書中的悲劇,保持你的客觀和高度。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