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出發吧!我的藝術探險

79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盛世金心
唐朝(中國唐朝約西元618 ∼ 907 年)

經濟繁榮、思想開放、文化兼容並蓄的唐朝持續了將近300 年。唐朝推崇科舉制度,讓知識不再僅限於貴族,而是人人都有參加考試的機會,這使得民間文化繁榮,學習風氣興盛。唐朝也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等著名皇帝的統治下,將文化、經濟與政治發展至高峰。

此時期的貿易也很興盛,唐朝商隊從長安出發,穿越中亞地區進入西域各地進行貿易,與印度、薩珊王朝、粟特地區交流頻繁。唐朝對外販賣的熱門商品是絲綢、茶葉、陶瓷,向西域各國則購買香料、紅酒、珍珠、黃金製品等物。各地的胡商透過絲路往返貿易,有的甚至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開業定居。胡人的服裝、習俗與飲食習慣也在唐朝迅速流行起來,例如詩人白居易就在自家庭院中搭起胡人帳篷。

唐朝也是金銀器工藝大放異彩的時期,他們的「鎏金」技術,帶來各式各樣絢麗精美的「金花銀器」,在編修歷代君臣事蹟的《冊府元龜》中,記載了唐代宗時期的資料,如「二月宋節度使田神功至自汴州獻馬十匹,金銀器五十床,繒綵一萬匹」、「六月山南劍南副元帥黃門侍郎平章事杜鴻漸自成都府召至鴻漸獻金銀器五十床,錦羅十五床,麝香臍五石」,由此可見唐朝在金銀器使用上的興盛。

除了皇室貴族日常使用外,金銀器也被當作貴重禮品在上流社會中相互贈送。一些中產階層的商人、地主等富裕家庭也喜歡使用一些金銀器或金飾品,作為財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徵。

唐詩中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與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皆可感受金銀器於唐朝社會的影響。

唐朝繪畫裡生動細緻的線條譜成幻麗樂章,民族間的歡笑聲藏在詩詞、百戲、樂曲中。不同文化交融與各階級人民生活的富足,成就了唐朝文藝的創作,也成就了後世賦予那時期的稱號—「大唐盛世」。

唐朝,就像一個新奇又富麗的鹹甜糕餅禮盒,充滿各種有趣滋味。


鎏金鏨花葉形銀盤
約西元618 ∼ 907 年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鎏金工藝是一種在金屬表面貼金的傳統工藝,也是唐朝銀器製作的重要技法之一。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齊」,塗在銅器表面加熱後使水銀蒸發,金就會附著於表面上,使器具更加華麗與耐用。約西元7 世紀波斯薩珊王朝遭阿拉伯滅國,大量波斯人流亡到唐朝,同時也帶來金銀器技術。「鎏金鏨花葉形銀盤」以葉子形狀為設計,在精細的花卉藤蔓紋樣上使用鎏金技法。


唐朝筆記
唐長安城
長安城有著名的棋盤式格局,是當時的國際大都市。城中每個坊都有一個名字,由城牆圍起,僅由坊門出入。坊內是居民的生活圈,有各種商店與寺廟等,但大型貿易則需到東西兩市,類似現在的百貨商城。天黑後居民必須趕回自己住的坊,或在宵禁前隨便找一個坊進去,在坊市內可以自由活動、通宵達旦。


金鋁線的彎折裝飾設計
唐朝工匠的精湛技藝呈現獨特藝術風格和品味。在當代的我們也能運用現代材料與工具,將閃閃發光的金色鋁線,編織成自己的專屬美學,體驗工匠們百分百的專注精神。

手作指南
1螺旋底盤
螺旋底盤結構是一個簡單而又能使線條「站立」的方式。首先從一卷鋁線的一端(示範中使用直徑約2mm 的中鋁線),以螺旋方式旋轉,轉到合適的大小即可停止(底盤越大越能穩固地站立),預留上方所需長度後,剩餘鋁線用尖嘴鉗剪斷,留下螺旋底盤及牽動底盤的鋁線。

2初步大結構
完成螺旋底盤的基本造型後,開始增加新的鋁線,讓結構產生新的變化。

3尖嘴鉗捲線
製作過程中,會一直進行「彎折」和「捲線固定」的操作。這不僅是為了製作特定造型,也是將一條鋁線固定於另一條鋁線上的重要過程。當所使用的鋁線越細時(示範中用細鋁線約1.2mm),材質越軟,僅用手捲動鋁線與壓緊也很容易。而鋁線越粗則越堅硬,需要借助尖嘴鉗等工具幫忙,使線圈整齊固定。


生活美學延伸
金線花瓶

用金鋁線簡單裝飾透明玻璃花瓶,模仿鏤空效果,增加視覺上的層次感與質感,為空間增添一抹獨特藝術氛圍。

沿著花瓶本身造型,在周圍以金鋁線進行彎折纏繞等裝飾。鋁線具有輕易彎曲的特性,可以輕鬆根據設計需求,進行彎折並固定於花瓶上,還能保持花瓶的透明度,使其二者合一產生獨特效果。


手作材料櫃
金鋁線(粗、中、細)
尖嘴鉗

粗鋁線的主結構完成後,換成毛線進行編織,可以化身為冬季小暖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