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斯勒──跨入新世紀的變革先驅(1875-1962)
蘇聯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楊波爾斯基曾讚揚克萊斯勒:「克萊斯勒極富創造精神的偉大藝術,是小提琴藝術史上具有根本意義的重要轉折。特別是在兩個世紀相交之際,這種創造性使人們對小提琴演奏藝術在看法上有了徹底的改變,從而產生出了新的美學標準和新的觀點。」
也許當時的人們在感情上還留戀於約瑟夫.姚阿幸、巴勃羅.德.薩拉沙泰等19世紀大師的功績,也許當時的人們對克萊斯勒那突如其來的新潮風格還有些猝不及防。但不管怎樣,克萊斯勒那閃耀著巨大光彩的創造性天才,還是在整個世界小提琴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他為後來的小提琴藝術開闢了嶄新的天地。面對20世紀小提琴藝術波瀾起伏的前程,克萊斯勒勇敢的充當起新世紀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先驅。今天,當人們處在新世紀中,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世界小提琴藝術的發展歷史時,佛里茲.克萊斯勒的名字就顯得格外的不同尋常。
佛里茲.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於西元1875年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醫生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狂熱的音樂迷和業餘小提琴家,平日工作之餘,演奏室內樂就成了他的最大樂趣。他那高雅而又唯一的愛好,無形中對年幼的克萊斯勒帶來了深深的影響。據說,這位日後的天才大師當時經不住小提琴那美妙琴音的誘惑,竟在雪茄菸盒上綁上鞋帶充當小提琴,用那細小的雙手不斷擺弄著,模仿著大人們拉琴的樣子。
克萊斯勒4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但他進步神速,父親很快就輔導不了他了。家人發現他的才能後,便設法為他安排合適的環境,讓他專心投入學習。西元1882年,維也納音樂學院破格錄取了這名7歲的音樂神童,從此他便在著名小提琴教授黑爾梅斯伯格的班上就讀,同時跟隨著名作曲家布魯克納學習和聲學。三年後,10歲的克萊斯勒以突出的成績,獲得了音樂學院的金牌。
從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克萊斯勒取得了巴黎音樂學院的獎學金,繼而得到進一步深造的機會。當時,巴黎的小提琴演奏藝術享有盛譽,這裡聚集著眾多法比學派的優秀教師。克萊斯勒投入了名師馬薩爾的門下,這位比利時小提琴家是法比學派創始人克羅采的學生,同時又是19世紀小提琴大師維尼奧夫斯基的老師。克萊斯勒成為他的學生,自然歸到了這個有著偉大傳統的學派中。
巴黎音樂學院良好的藝術氛圍,使年輕的克萊斯勒得到了磨鍊與薰陶。當時,他不僅在小提琴主科上進步神速,在鋼琴演奏和其他副科方面也頗有收穫。特別是跟隨作曲家德里布學習作曲後,他在這方面獲益匪淺,為日後從事音樂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傑出的演奏才能使少年克萊斯勒在巴黎出人頭地。跟隨馬薩爾兩年後,他在巴黎音樂學院舉行的一次小提琴比賽中,戰勝了40餘位年齡比他大十幾歲的選手,一舉奪得了冠軍,從而摘取了學院設立的「羅馬大獎」,這一年他年僅12歲。一時間,「神童克萊斯勒」便成為人們廣泛議論的話題。
取得成就後,機會和鮮花立刻來到了少年克萊斯勒面前。西元1888年至1889年間,他與鋼琴家羅森泰爾合作,在美國各地舉行了巡迴演出,所到之處無不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然而,這一切對於還是孩子的克萊斯勒來說,只不過像是經歷了一次長途旅行。據說,當時在他的演出休息廳內,到處都堆放著各種玩具、糖果和其他食品。
蘇聯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楊波爾斯基曾讚揚克萊斯勒:「克萊斯勒極富創造精神的偉大藝術,是小提琴藝術史上具有根本意義的重要轉折。特別是在兩個世紀相交之際,這種創造性使人們對小提琴演奏藝術在看法上有了徹底的改變,從而產生出了新的美學標準和新的觀點。」
也許當時的人們在感情上還留戀於約瑟夫.姚阿幸、巴勃羅.德.薩拉沙泰等19世紀大師的功績,也許當時的人們對克萊斯勒那突如其來的新潮風格還有些猝不及防。但不管怎樣,克萊斯勒那閃耀著巨大光彩的創造性天才,還是在整個世界小提琴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他為後來的小提琴藝術開闢了嶄新的天地。面對20世紀小提琴藝術波瀾起伏的前程,克萊斯勒勇敢的充當起新世紀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先驅。今天,當人們處在新世紀中,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世界小提琴藝術的發展歷史時,佛里茲.克萊斯勒的名字就顯得格外的不同尋常。
佛里茲.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於西元1875年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醫生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狂熱的音樂迷和業餘小提琴家,平日工作之餘,演奏室內樂就成了他的最大樂趣。他那高雅而又唯一的愛好,無形中對年幼的克萊斯勒帶來了深深的影響。據說,這位日後的天才大師當時經不住小提琴那美妙琴音的誘惑,竟在雪茄菸盒上綁上鞋帶充當小提琴,用那細小的雙手不斷擺弄著,模仿著大人們拉琴的樣子。
克萊斯勒4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小提琴,但他進步神速,父親很快就輔導不了他了。家人發現他的才能後,便設法為他安排合適的環境,讓他專心投入學習。西元1882年,維也納音樂學院破格錄取了這名7歲的音樂神童,從此他便在著名小提琴教授黑爾梅斯伯格的班上就讀,同時跟隨著名作曲家布魯克納學習和聲學。三年後,10歲的克萊斯勒以突出的成績,獲得了音樂學院的金牌。
從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後,克萊斯勒取得了巴黎音樂學院的獎學金,繼而得到進一步深造的機會。當時,巴黎的小提琴演奏藝術享有盛譽,這裡聚集著眾多法比學派的優秀教師。克萊斯勒投入了名師馬薩爾的門下,這位比利時小提琴家是法比學派創始人克羅采的學生,同時又是19世紀小提琴大師維尼奧夫斯基的老師。克萊斯勒成為他的學生,自然歸到了這個有著偉大傳統的學派中。
巴黎音樂學院良好的藝術氛圍,使年輕的克萊斯勒得到了磨鍊與薰陶。當時,他不僅在小提琴主科上進步神速,在鋼琴演奏和其他副科方面也頗有收穫。特別是跟隨作曲家德里布學習作曲後,他在這方面獲益匪淺,為日後從事音樂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傑出的演奏才能使少年克萊斯勒在巴黎出人頭地。跟隨馬薩爾兩年後,他在巴黎音樂學院舉行的一次小提琴比賽中,戰勝了40餘位年齡比他大十幾歲的選手,一舉奪得了冠軍,從而摘取了學院設立的「羅馬大獎」,這一年他年僅12歲。一時間,「神童克萊斯勒」便成為人們廣泛議論的話題。
取得成就後,機會和鮮花立刻來到了少年克萊斯勒面前。西元1888年至1889年間,他與鋼琴家羅森泰爾合作,在美國各地舉行了巡迴演出,所到之處無不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然而,這一切對於還是孩子的克萊斯勒來說,只不過像是經歷了一次長途旅行。據說,當時在他的演出休息廳內,到處都堆放著各種玩具、糖果和其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