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街頭
一八九八年六月,這是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三個夏天。鮮花燦爛、豔陽似火,正是茶葉出產的季節。在台灣北部最繁華的大稻埕街頭,淡水河旁的碼頭上,漲潮的海水混合了湧入的河水,一波波打著岸邊的枕木;在岸旁,一艘艘木造的帆船停靠著,船帆早已收起,船隻隨著潮水起伏搖盪;苦力們扛著一包包的貨物,在忙碌的碼頭旁賣力地裝填著。日本佔領台灣初期的戰亂早已過去,戰爭的氣息也已經褪去,平靜的生活帶來了繁華的商機,大稻埕的街上滿滿都是人潮,來往的行商將街道點綴得多姿多采,轉彎處的巷弄中僻靜的茶樓,成為大老闆們談論生意之處所。
盛夏的午間,南國的豔陽早已晒得人們睜不開眼,迷濛的水氣如雲煙般溢出,彷彿虛假,又彷彿真實。一位來自廣東的男子走進了大稻埕的茶館中,他留著長長的辮子,穿上不大合身的唐裝,說著不甚流利的台灣話。這位男子宣稱要表演一項前所未見的絕活,一定讓人大開眼界。
是不是一場騙局呢?茶樓裡的人狐疑地交頭接耳。大稻埕是台灣最繁華的街市,不但有洋樓、商行,更有洋人在此居住,舉凡時鐘、懷錶等西洋物品,大家早就開過眼界了,還會有什麼神奇物品沒見過!
面對著一雙雙懷疑的眼神,這位男子向在場圍觀的人群說道,他一個人獨自表演,能唱出生、旦、丑等角色,甚至連伴奏的後場音樂也是他一人包辦,在場圍觀的台灣人根本不相信有人如此能幹,這位男子向在場的觀眾表示,每人只收費 一角銀,即能觀賞此一絕技演出。
對於這位廣東人宣稱將表演的絕技,在座者全然不信,有人十分「鐵齒」,毫不猶豫地掏出了錢,執意要一探究竟,以便拆穿這位廣東人的謊言,砸掉他的招牌。
收了錢,這人引領好奇的顧客進入一間拉上窗簾的房間,黑黑暗暗的環境中根本是伸手不見五指、不見人影,此時,只聽他以弦琴彈奏,並招呼一句:「各位客官坐看了!」隨即一段緊快的鑼鼓聲,後場的胡琴拉起了曲調,接著小旦的歌聲傳出,不久又聽見一位小生唱出曲調,還有兩人對話的情節,樂器伴奏聲隨時響起,正像是十多人的戲班所演出的場面。聆聽了三、四分鐘左右,樂器及歌聲慢慢停止,突然有人將窗簾拉開,光線立刻透了進來,大夥兒搖頭晃腦的仔細觀看,只見那人拿著一把琴,向大家拱手致意,表示表演已經結束了。
觀眾嚇得目瞪口呆,他們完全沒有看見任何演員及後場樂師,只有那位廣東人單獨一個人,怎可能表演出這樣的場面?但擺在面前的事實確是如此,大家也無法找出任何破綻,只能佩服表演者的功力,算是花錢開了眼界。
一八九八年六月,這是日本統治台灣的第三個夏天。鮮花燦爛、豔陽似火,正是茶葉出產的季節。在台灣北部最繁華的大稻埕街頭,淡水河旁的碼頭上,漲潮的海水混合了湧入的河水,一波波打著岸邊的枕木;在岸旁,一艘艘木造的帆船停靠著,船帆早已收起,船隻隨著潮水起伏搖盪;苦力們扛著一包包的貨物,在忙碌的碼頭旁賣力地裝填著。日本佔領台灣初期的戰亂早已過去,戰爭的氣息也已經褪去,平靜的生活帶來了繁華的商機,大稻埕的街上滿滿都是人潮,來往的行商將街道點綴得多姿多采,轉彎處的巷弄中僻靜的茶樓,成為大老闆們談論生意之處所。
盛夏的午間,南國的豔陽早已晒得人們睜不開眼,迷濛的水氣如雲煙般溢出,彷彿虛假,又彷彿真實。一位來自廣東的男子走進了大稻埕的茶館中,他留著長長的辮子,穿上不大合身的唐裝,說著不甚流利的台灣話。這位男子宣稱要表演一項前所未見的絕活,一定讓人大開眼界。
是不是一場騙局呢?茶樓裡的人狐疑地交頭接耳。大稻埕是台灣最繁華的街市,不但有洋樓、商行,更有洋人在此居住,舉凡時鐘、懷錶等西洋物品,大家早就開過眼界了,還會有什麼神奇物品沒見過!
面對著一雙雙懷疑的眼神,這位男子向在場圍觀的人群說道,他一個人獨自表演,能唱出生、旦、丑等角色,甚至連伴奏的後場音樂也是他一人包辦,在場圍觀的台灣人根本不相信有人如此能幹,這位男子向在場的觀眾表示,每人只收費 一角銀,即能觀賞此一絕技演出。
對於這位廣東人宣稱將表演的絕技,在座者全然不信,有人十分「鐵齒」,毫不猶豫地掏出了錢,執意要一探究竟,以便拆穿這位廣東人的謊言,砸掉他的招牌。
收了錢,這人引領好奇的顧客進入一間拉上窗簾的房間,黑黑暗暗的環境中根本是伸手不見五指、不見人影,此時,只聽他以弦琴彈奏,並招呼一句:「各位客官坐看了!」隨即一段緊快的鑼鼓聲,後場的胡琴拉起了曲調,接著小旦的歌聲傳出,不久又聽見一位小生唱出曲調,還有兩人對話的情節,樂器伴奏聲隨時響起,正像是十多人的戲班所演出的場面。聆聽了三、四分鐘左右,樂器及歌聲慢慢停止,突然有人將窗簾拉開,光線立刻透了進來,大夥兒搖頭晃腦的仔細觀看,只見那人拿著一把琴,向大家拱手致意,表示表演已經結束了。
觀眾嚇得目瞪口呆,他們完全沒有看見任何演員及後場樂師,只有那位廣東人單獨一個人,怎可能表演出這樣的場面?但擺在面前的事實確是如此,大家也無法找出任何破綻,只能佩服表演者的功力,算是花錢開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