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們完美的身體道謝吧!
山田真(日本小兒科醫生‧本書監修者)
首先要謝謝各位小朋友與家長選讀這本書。
身為醫生的我,想要藉此告訴大家,我希望各位如何使用這本書。
我每天幫病患看診時都會有一種感動,覺得人類的身體真完美,真厲害!不需要我們醫生特別幫忙什麼,心臟就能自己跳動,肺就能自動吸收氧氣,腸子就能自動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身體每個部位都如此拚命的在幫我們工作,可惜我們似乎很容易忽略身體的辛勞。所以我要在此呼籲各位小朋友,請在閱讀本書了解身體各部位正在負責些什麼工作的同時,和自己的身體各部位道聲謝謝吧!「耳朵啊,謝謝你喔!」「心臟啊,你辛苦了!」它們聽到了,一定會更加賣力工作的!
這本繪本也非常適合邀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兄弟姊妹,全家人一同來閱讀喔。全家人不妨一邊閱讀,一邊觀察彼此的臉形或手掌長什麼樣子,藉此發現每個人的獨特之處─這會是一項很有趣的互動活動喔!我非常推薦大家嘗試這樣使用本書!
導讀2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珍貴設計!
楊景阡(柚子小兒科診所 小兒科醫師)
為什麼肚子餓了,會咕嚕咕嚕叫?為什麼哭的時候,鼻水也會跟著流?你知道全身最小的骨頭在哪裡?你知道全身的血管接起來有多長嗎?
無論小朋友或是大人,都曾對自己的身體有過各式各樣的疑問吧。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精巧無比的儀器,每個部分完美的配合來幫助我們達成想做的事。但是,我們每天向外汲汲營營追尋的同時,卻對自己的身體最不在意,往往要等到生病了,才發現原來健康的身體有多麼重要。
《原來人體是這樣子啊!》是一本帶領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工具書。書裡使用簡單而充滿童趣的語言,配上可愛的插圖和各種趣味小知識,相信不僅讓小朋友好理解,連大人也會有驚嘆「啊!原來人體是這樣子啊!」的時刻。感謝小魯文化的慧眼獨具和翻譯的用心詮釋,讓臺灣的小朋友有機會接觸到這本書。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身為兒童導向的繪本,它的內容卻不因為對象是兒童而有所馬虎。編排方式以循環、呼吸、消化、神經⋯⋯等各個系統來介紹身體,就像一本小小的簡易版生理學。在描寫皮膚的章節,繪圖者竟然把皮膚的感覺受器一一照著教科書的圖樣轉成可愛版本,這種在細節上的講究令人驚豔,但是更欣賞的,是把兒童當作成人一樣認真對待的心情。
在診所上班,每天都會面對為了孩子生病而心急如焚的家長,這時,這本書也能派上用場!書裡有延伸談到常見的病理現象,例如嘔吐、拉肚子、暈眩等機制的說明。相信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後,遇到不小心生病的時刻,無論家長或小孩都會更清楚身體發生了什麼事,也能更理解醫生的解釋吧。
最後,筆者看完本書後,也有和日本監修者山田醫生一樣的感動。那就是人體真是太奧妙了!回想當初在學校修完生理學後,曾有同學感慨造物主必定是存在的,否則怎麼能設計出如此完美的機制呢?希望閱讀完本書後的大小讀者們,也能充分體會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珍貴設計,進而好好珍惜、愛護自己的身體。這大概是筆者期待這本繪本所能帶來最棒的收穫之一。
山田真(日本小兒科醫生‧本書監修者)
首先要謝謝各位小朋友與家長選讀這本書。
身為醫生的我,想要藉此告訴大家,我希望各位如何使用這本書。
我每天幫病患看診時都會有一種感動,覺得人類的身體真完美,真厲害!不需要我們醫生特別幫忙什麼,心臟就能自己跳動,肺就能自動吸收氧氣,腸子就能自動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身體每個部位都如此拚命的在幫我們工作,可惜我們似乎很容易忽略身體的辛勞。所以我要在此呼籲各位小朋友,請在閱讀本書了解身體各部位正在負責些什麼工作的同時,和自己的身體各部位道聲謝謝吧!「耳朵啊,謝謝你喔!」「心臟啊,你辛苦了!」它們聽到了,一定會更加賣力工作的!
這本繪本也非常適合邀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兄弟姊妹,全家人一同來閱讀喔。全家人不妨一邊閱讀,一邊觀察彼此的臉形或手掌長什麼樣子,藉此發現每個人的獨特之處─這會是一項很有趣的互動活動喔!我非常推薦大家嘗試這樣使用本書!
導讀2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珍貴設計!
楊景阡(柚子小兒科診所 小兒科醫師)
為什麼肚子餓了,會咕嚕咕嚕叫?為什麼哭的時候,鼻水也會跟著流?你知道全身最小的骨頭在哪裡?你知道全身的血管接起來有多長嗎?
無論小朋友或是大人,都曾對自己的身體有過各式各樣的疑問吧。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精巧無比的儀器,每個部分完美的配合來幫助我們達成想做的事。但是,我們每天向外汲汲營營追尋的同時,卻對自己的身體最不在意,往往要等到生病了,才發現原來健康的身體有多麼重要。
《原來人體是這樣子啊!》是一本帶領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工具書。書裡使用簡單而充滿童趣的語言,配上可愛的插圖和各種趣味小知識,相信不僅讓小朋友好理解,連大人也會有驚嘆「啊!原來人體是這樣子啊!」的時刻。感謝小魯文化的慧眼獨具和翻譯的用心詮釋,讓臺灣的小朋友有機會接觸到這本書。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身為兒童導向的繪本,它的內容卻不因為對象是兒童而有所馬虎。編排方式以循環、呼吸、消化、神經⋯⋯等各個系統來介紹身體,就像一本小小的簡易版生理學。在描寫皮膚的章節,繪圖者竟然把皮膚的感覺受器一一照著教科書的圖樣轉成可愛版本,這種在細節上的講究令人驚豔,但是更欣賞的,是把兒童當作成人一樣認真對待的心情。
在診所上班,每天都會面對為了孩子生病而心急如焚的家長,這時,這本書也能派上用場!書裡有延伸談到常見的病理現象,例如嘔吐、拉肚子、暈眩等機制的說明。相信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身體後,遇到不小心生病的時刻,無論家長或小孩都會更清楚身體發生了什麼事,也能更理解醫生的解釋吧。
最後,筆者看完本書後,也有和日本監修者山田醫生一樣的感動。那就是人體真是太奧妙了!回想當初在學校修完生理學後,曾有同學感慨造物主必定是存在的,否則怎麼能設計出如此完美的機制呢?希望閱讀完本書後的大小讀者們,也能充分體會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珍貴設計,進而好好珍惜、愛護自己的身體。這大概是筆者期待這本繪本所能帶來最棒的收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