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學習混音的入門書決定版!」
歡迎來到提高音壓的世界!
我想,你會拿起這本書,應該是因為你對提升混音技術,特別是對提高音壓(至少確保最低音壓)這方面有興趣的關係吧。
數位音樂(DTM)在 2000 年之後有顯著的發展,現在,已經是任何人都能在家中把自己創作的曲子做成音源檔案的時代。而且,不但能作曲、編曲和輸入音符,甚至連錄音和混音都能自己一手包辦完成。是的,科技發展真是進步神速啊。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正確使用該技術的資訊」不足,導致 DTM 使用者中變成混音難民的人大量增加。
即使創作者做出了一首自己覺得「這很不錯!」的滿意之作,也可能因為對混音(特別是音壓)並不特別關心,而使得一首難得的好作品聽起來魄力不足。又或者,只是盲目地追求魄力而加了許多最大化器(maximizer)的效果,將樂曲本身的魅力破壞殆盡⋯⋯。
事實上,我以前也曾有過無法提高音壓,而不斷反覆嘗試又失敗的經驗。因此,能體會遇到這種情形時既懊惱又感到可惜的心情。
該怎麼做,大家才不會在學會混音技術的過程中感到痛苦呢?對此,我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和學習吉他、貝斯、鼓類樂器、和鍵盤類樂器一樣,只要有一本為初學者所寫的入門書就好了。」
大家在學習吉他、貝斯、鼓類樂器、和鍵盤類樂器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買入門用教科書來看吧。也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不會遭受挫折。
我寫這本書的用意,便是希望大家都能以如看樂器入門書般的期待心情,快樂地學會混音技術。
儘管書中多少會出現一些專業知識,但我會使用大量圖解讓大家打從心裡了解,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掌握混音的基本要點吧!
石田剛毅
作者後記
「從現在起更值得期待」
大家覺得提高音壓的世界如何呢?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從頭到尾仔細地閱讀並實踐過了,那麼,和閱讀本書之前相比,我想在混音的概念、知識與技術上一定獲得了相當大的改善。甚至,若是你在編曲或演奏等與音樂相關的音樂概念上也起了良好的變化,那麼,這是我無比的光榮。
在「前言」中我也提過,以前我曾因為無法提高音壓而感到痛苦,可說是一個混音難民。到底有多痛苦呢⋯⋯痛苦到我都哭了呢!(笑)真的!不是亂說的,我真的一邊流下眼淚、一邊罵著「混蛋啊—混蛋—」,然後在錯誤中摸索著混音的方式。這種情況大概前後持續了有1年吧。
因為我希望即將開始學習混音的人不會受這種苦,所以才寫下了這本書。
此外,也正因為我吃了很多苦頭,所以我想說:
「磨鍊混音技術是很好玩的。」
是的,當初我還沒學會混音時之所以會覺得痛苦,是因為「我沒辦法磨鍊混音技術」。當時,我並不知道到底該從哪裡著手才能學會混音。
之後,在我抓到訣竅後,混音對我而言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玩的世界。也就是說,當初會感到痛苦純粹是因為資訊不足。特別是有關於剛剛進入混音世界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術這方面有所不足。
我希望大家能多次重複閱讀本書裡的內容,並且反覆實踐,一定要把這些技術化成自己的能力。
然後,擁有了基礎能力後,才可能產生聲音創作者才會有的自由想法。反過來說,為了創作出突破傳統概念的聲音,必須得先學會基本的雛形。
不過,只要一次把基礎學會,之後就輕鬆了!希望大家最好能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摸索下去。
關於學習混音的方式,絕非只有本書所寫的方法才是對的。我只是將自己認為初學者在一開始最好能先學會的方法與順序寫下來而已。這就像滑雪的柏根(bogen)迴轉技術一樣(事實上,我在工作時也會採取截然不同的混音方式)。
換句話說,「扎實地把本書裡的內容學好時」並不表示混音的修行結束了。從那時起,你的混音之旅才正要展開。
而且,從此之後會覺得非常好玩!
身為一個一手包辦作曲和編曲的聲音創作者,請你盡情地磨亮自己樂曲的魅力。
2014年7月12日
I/O MUSIC株式會社 石田剛毅
「學習混音的入門書決定版!」
歡迎來到提高音壓的世界!
我想,你會拿起這本書,應該是因為你對提升混音技術,特別是對提高音壓(至少確保最低音壓)這方面有興趣的關係吧。
數位音樂(DTM)在 2000 年之後有顯著的發展,現在,已經是任何人都能在家中把自己創作的曲子做成音源檔案的時代。而且,不但能作曲、編曲和輸入音符,甚至連錄音和混音都能自己一手包辦完成。是的,科技發展真是進步神速啊。
然而,也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正確使用該技術的資訊」不足,導致 DTM 使用者中變成混音難民的人大量增加。
即使創作者做出了一首自己覺得「這很不錯!」的滿意之作,也可能因為對混音(特別是音壓)並不特別關心,而使得一首難得的好作品聽起來魄力不足。又或者,只是盲目地追求魄力而加了許多最大化器(maximizer)的效果,將樂曲本身的魅力破壞殆盡⋯⋯。
事實上,我以前也曾有過無法提高音壓,而不斷反覆嘗試又失敗的經驗。因此,能體會遇到這種情形時既懊惱又感到可惜的心情。
該怎麼做,大家才不會在學會混音技術的過程中感到痛苦呢?對此,我找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和學習吉他、貝斯、鼓類樂器、和鍵盤類樂器一樣,只要有一本為初學者所寫的入門書就好了。」
大家在學習吉他、貝斯、鼓類樂器、和鍵盤類樂器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買入門用教科書來看吧。也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不會遭受挫折。
我寫這本書的用意,便是希望大家都能以如看樂器入門書般的期待心情,快樂地學會混音技術。
儘管書中多少會出現一些專業知識,但我會使用大量圖解讓大家打從心裡了解,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掌握混音的基本要點吧!
石田剛毅
作者後記
「從現在起更值得期待」
大家覺得提高音壓的世界如何呢?
如果你拿起這本書從頭到尾仔細地閱讀並實踐過了,那麼,和閱讀本書之前相比,我想在混音的概念、知識與技術上一定獲得了相當大的改善。甚至,若是你在編曲或演奏等與音樂相關的音樂概念上也起了良好的變化,那麼,這是我無比的光榮。
在「前言」中我也提過,以前我曾因為無法提高音壓而感到痛苦,可說是一個混音難民。到底有多痛苦呢⋯⋯痛苦到我都哭了呢!(笑)真的!不是亂說的,我真的一邊流下眼淚、一邊罵著「混蛋啊—混蛋—」,然後在錯誤中摸索著混音的方式。這種情況大概前後持續了有1年吧。
因為我希望即將開始學習混音的人不會受這種苦,所以才寫下了這本書。
此外,也正因為我吃了很多苦頭,所以我想說:
「磨鍊混音技術是很好玩的。」
是的,當初我還沒學會混音時之所以會覺得痛苦,是因為「我沒辦法磨鍊混音技術」。當時,我並不知道到底該從哪裡著手才能學會混音。
之後,在我抓到訣竅後,混音對我而言就變成了一個很好玩的世界。也就是說,當初會感到痛苦純粹是因為資訊不足。特別是有關於剛剛進入混音世界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術這方面有所不足。
我希望大家能多次重複閱讀本書裡的內容,並且反覆實踐,一定要把這些技術化成自己的能力。
然後,擁有了基礎能力後,才可能產生聲音創作者才會有的自由想法。反過來說,為了創作出突破傳統概念的聲音,必須得先學會基本的雛形。
不過,只要一次把基礎學會,之後就輕鬆了!希望大家最好能用自己的方法不斷摸索下去。
關於學習混音的方式,絕非只有本書所寫的方法才是對的。我只是將自己認為初學者在一開始最好能先學會的方法與順序寫下來而已。這就像滑雪的柏根(bogen)迴轉技術一樣(事實上,我在工作時也會採取截然不同的混音方式)。
換句話說,「扎實地把本書裡的內容學好時」並不表示混音的修行結束了。從那時起,你的混音之旅才正要展開。
而且,從此之後會覺得非常好玩!
身為一個一手包辦作曲和編曲的聲音創作者,請你盡情地磨亮自己樂曲的魅力。
2014年7月12日
I/O MUSIC株式會社 石田剛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