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島嶼煉石記:王秀蓮.建築寰宇

9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 建築師考試


進入1950年代後,常年開店做生意的王父,也感到臺灣社會氛圍已大有不同。加上王秀蓮的學業表現實在出色,對於這個女兒的出路,王父的想法有了變化。「阿秀,今年一畢業,你就去報高等考試。」第一次參加高考,王秀蓮只考了一堂就決定放棄。走出考場,雖有些氣餒,王秀蓮還是招呼著一同參加考試的同學們。

「蔡淑珍、謝麗玉!咱來去呷飯!」

「還有幾個男生在後面,等他們一起!」

幾個女孩與頂著光頭正服役中的男同學,找了一家日式料亭吃中飯。自畢業後,男生們多去當兵,同學們已經好陣子沒有聚會,一行人用餐完還合影留念。王秀蓮回到家後,向父親坦承未能完成考試。

「妳是臺南工學院建築系第一名畢業的第一位臺灣女子,應該要超越修澤蘭,真正成為臺灣第一位女建築師。」王父嚴肅對王秀蓮說。

王秀蓮為了取悅父親,再度「硬著頭皮」報考建築工程科高等考試。考試範圍除了國父遺教、國文、本國史地和憲法等共同科目外,還有建築結構學、建築設計(平面立視剖面透視)、營造法、建築史、施工及估價、都市計劃等六項專業科目。這回上臺北參加考試,王秀蓮與其他報考的同學,一同住進同學葉琪華家。

葉琪華的父親葉禾田曾任臺南市議會第一屆議長,沒做兩年就提前辭職,並遷居臺北,出任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葉家位於仁愛路的豪宅裝潢氣派非常,家長對女兒的同學熱情友好,還擺出銀盤、銀筷等高級餐具招待,令王秀蓮大開眼界,直呼「永生難忘」。考試當天,葉父更用黑頭車載著大家前往試場,十分風光。但王秀蓮下車時,居然將整套繪圖工具忘在車上,直到最後一堂要考「建築設計」方才想起,一時心頭慌亂不已。

監考這堂「建築設計」的委員,正是知名的盧毓駿建築師,但王秀蓮當時並不認識他,反而看見與她臺南工學院同屆的土木系同學盧偉民竟在考場,卻不是來參加考試的。正為了丟失工具煩惱的王秀蓮,看到認識的人,就像在海中漂浮遇到浮木,趕緊起身示意。

「同學,怎麼回事?現在在考試。」盧毓駿問。

「抱歉,監考老師,」王秀蓮回答,「我忘了帶繪圖工具,可否請前面那位盧偉民同學幫忙借一套丁字尺、三角板和比例尺?」

盧毓駿點頭同意,盧偉民馬上衝去附近的鵬程工程公司借工具。

這堂考試長達四個小時,中間並無休息時間。趁著盧偉民還沒回來的空檔,王秀蓮趕緊構思如何進行設計。半小時後,盧偉民順利拿回工具,王秀蓮立刻著手繪圖,沒想到緊急情況下,反而逼出王秀蓮的爆發力,最後竟比其他人提前二十分鐘完成!繳完卷後,精神仍處於緊繃的王秀蓮似乎還意猶未盡,不安份地左顧右盼。「怎麼老覺得隔壁同學畫得不太好⋯⋯」王秀蓮想著想著,居然忍不住拿出橡皮,雞婆地幫對方擦圖。

考完,王秀蓮起身向監考老師與盧同學道謝,這才知道兩人原來是父子關係。盧毓駿老師曾經留學法國,為南京考試院設計過系列建築,政府遷臺後任教於臺大,「無緣受老師教導,太可惜了!」而王秀蓮在考場的「特別」表現,讓盧老師從此記得這位有趣的考生。

第二次考試的經過雖然驚險萬分,但最終成績及格,王秀蓮順利獲得工業技師(建築技師)與公務人員資格,創下臺南市第一位、也是臺灣第一位女性通過建築工程科高考的紀錄,讓王父非常驕傲。王秀蓮成為臺灣第一位女建築師,刺激了原本是男性為主的建築業,引來些冷言冷語,「女孩子當什麼建築師。」

聽到這個好成績,提供住宿的葉家也與有榮焉,「我就說我這間厝的地理偌好咧!」葉父相當自豪。王秀蓮則寄了一箱柚子給盧老師表達謝意;盧老師有次到臺南來,還拿她在考場裡幫人用橡皮擦圖的事開玩笑:「王秀蓮,妳作弊哦。」而高考時協助她拯救了最後一科的盧偉民,後來也成為一位著名的都市計畫學者。

1954年5月,王秀蓮向臺灣省建築技師公會申請入會,並獲得公會理事長關頌聲的支持。由於是臺灣第一位女建築師宣誓執業,公會十分重視,關頌聲先生主持監誓時,為鄭重其事,還穿起了長袍,引領王秀蓮宣讀建築師誓詞:「一、鑽研建築技術提高智能以貢獻社會人群。二、慎求工作之真善美。三、保持建築師之自尊潔身自愛。四、協助政府實現城市鄉鎮之美化。五、促進國民生活現代化為吾建築師之大任。」

宣誓儀式完成後,關先生詢問事務所命名,王秀蓮從自己與丈夫的名字裡各取一字,將事務所命名為「秀山」,並在鹽埕林家合院掛牌成立「秀山建築事務所」,自己的辦公室就設在三合院第一進側廂房裡。

郭柏川老師得知消息,特別畫了一幅魚送給王秀蓮作為開業誌慶,王秀蓮十分高興地接受了,卻在後來被人唸了一頓,這才知道,原來其他人收到畫,會送紅包答禮。再回想自己只給盧老師這位高考貴人送了箱柚子,對自己的不知禮數耿耿於懷:「可見我『多不懂事』啊!」

1958年,王秀蓮已嫁進林家四年。某日,家中親戚透過丈夫林錫山委託建築系教授金長銘,為他們在民族路41號的地設計一棟家宅。金教授接受了委託,並邀請與自己熟稔又優秀的王秀蓮,協助繪製施工圖。這棟「民族路林宅」成了金長銘離臺之前的作品,也是他在臺灣極為有限的建築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之後金長銘老師遭人構陷、受到迫害,只能在1959年避走海外,去了美國,再也沒能回到臺灣,並於1985年逝世。這棟林宅也在多年後因故拆除,徒留影像。

1959年到1964年間,個性耿直、單純的王秀蓮再度應邀回到母校兼課,此時工學院已經以紀念鄭成功開臺為由,改名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王秀蓮擔任《基本設計》、《建築設計》、《工廠實習》等課的兼任講師,但後來因課程時間經常被挪動,加上自家事務所工作越來越多,難以配合,只好辭去教職。

「妳沒聽說嗎?」朋友與王秀蓮聊天才提到,「要送紅包進去打點,妳的課才不會被調來調去。」

另外,盧毓駿教授在1960年前後創辦中國文化學院建築系之際,也曾多次邀請王秀蓮北上教課,令她十分心動,但考慮到家庭因素與事務所營運,實在無法分身,只得忍痛推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