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一 飛簷翹脊:中國建築的形與神

1.建築的帽子:屋頂的形式與等級

  小時候的我,非常不愛出去玩,寧可自己在棉被山上拿著小木槍衝鋒,或者用一下午時間把連環畫上的林黛玉畫成怪石。媽媽總是說:「看你閒得五脊六獸的,出去玩一下吧。」

  其實,我很忙好嗎?

  那麼,媽媽說的這個「五脊六獸」,到底是個什麼獸呢?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上,通常會站著一排小獸。有時兩三個,有時七八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脊獸」。「脊」就是屋脊的意思。那為什麼是五個脊和六個獸呢?這就要先從中國古建築的屋頂類型說起。

  提個問題:一個戴著帽子的人和一個不戴帽子的人同時向我們走來,你會先注意哪個人呢?

  通常,我們會先注意戴著帽子的那個人,因為在視覺上人們通常會先注意有特殊形狀的物體。同樣地,我們在各地看到的不同類型的古建築或仿古建築,大到宮殿樓閣,小到涼亭長廊,都戴著一頂漂亮的帽子,這就是中國傳統建築中最吸引人的地方──飛簷翹角的屋頂。所以在聊五脊六獸之前,我們就有必要先聊一聊屋頂的大學問。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脈絡中,各種藝術形式層出不窮,而建築是一種既有實際功能又有文化象徵寓意和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在滿足於遮風避雨的實用功能之後,人們又賦予建築藝術更多的文化涵養,階級的、宗教的、情感的、藝術的,不一而足。而屋頂,這個中國建築中最顯眼的帽子,幾乎承載了整個建築一半的範圍,當然也賦予建築更多的文化內涵。

  中國古代幾千年都是封建君主專政的制度,等級制度森嚴,就拿蓋房子來說,也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叫你用什麼樣的屋頂,就必須用什麼樣的屋頂;叫你用幾級臺階,多一級都不行。你想在門上弄個裝飾?先查查你的官級到了沒有。就連大門上的釘子數目都是有規定的,多一顆?那就是僭越,立刻抓起來──是不是想造反啊?是?咔嚓!不是?誰信啊?咔嚓!

  有理說不清。

  既然沒膽量造反,那就乖乖地按規矩來吧。

  等級最高的一種屋頂,清代叫做廡殿頂,也叫做五脊頂或四阿頂(不是四阿哥)。因為它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形成了四面坡屋頂。這種屋頂形式通常用在宮殿或寺廟等高等級的建築。

  你以為這就是最高等級了?要是一層廡殿頂是最高等級,那在上面再加一層呢?那就是超高級了吧。這種屋頂叫做重簷廡殿頂,當然是比單簷的要更高級了。看看故宮裡的太和殿和乾清宮,都是戴著兩層帽子。

  由此可見,所有的重簷頂都比單簷頂更高級,費盡功夫多造出來一層當然不是為了好玩而已。

  比廡殿頂稍差一個等級的屋頂叫做歇山頂,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兩邊垂脊不是一次下來,而是「歇」了一下。因為有九條脊,所以也叫「九脊頂」,通常也是用在宮殿建築。歇山頂的兩端各自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垂直面(與廡殿頂側面的坡面不同),叫做「山花」。這個三角形地帶才是屋頂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設計師們不惜把最有裝飾效果的造型構件放在這裡,便是為了使這頂帽子更加絢麗奪目。

  以上兩種是宮殿或寺廟等高等級的建築所用的屋頂,下面這兩種就是民居常用的,一種叫做「硬山頂」,一種叫做「懸山頂」。

  硬山頂也有五條脊,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前後兩面坡屋頂,屋頂兩端與左右山牆齊平。

  懸山頂的其他部分都跟硬山頂一樣,只是山面的兩邊屋簷挑出山牆以外,懸山嘛,顧名思義,就是懸出來一塊。這多出來的一塊也是有名字的,叫做「出際」。懸山和硬山是兩種最簡單、最基礎的屋頂形式,在古代是普通老百姓用的。當然,有錢就是任性,有錢人家裡的配房、倉庫之類的也會用這種屋頂。

  還有一種屋頂,叫做攢尖頂,就是我們經常在涼亭、塔上看到的那種尖頂,沒有正脊,有四條或多條垂脊,正中還有一個圓圓的寶頂。

  除此之外,還有頂部平平的盝頂,沒有正脊的捲棚頂,像個頭盔一樣的盔頂等等。這些不同用法的屋頂組成一個龐大的屋頂家族,使中國建築有了多姿多采的各式帽子。

  戴個好看的帽子還真是顯得精神充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