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與花體字,以及其歷史
我是在距今30多年前遇見了花體字,當時我住在美國紐約,在從事孩子學校的志工活動時,想將字母文字寫得漂亮一點,然後才進而聽說了「花體字」這個名稱。後來,朋友介紹了優秀的老師給我,我便開始去參加社區學院。用專門的筆親手寫出各式各樣的字體,是「花體字」的一大魅力,讓我練習的意願更加高漲。用同一支筆,就能夠玩出不同的變化,徒手就能夠創造出具有裝飾效果的文字,讓人感受到手寫特有的溫暖與美感。我回到日本之後,花體字的風氣也逐漸在國內傳開,讓我不禁想將初次執筆的喜悅與感動傳達給各位。
「花體字」又稱為西洋書法。原文是希臘文的「καλλιγραφία」,意指讓文字更漂亮的方法。
據信,文字是於西元前4000年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並在西元前1800年左右出現了字母。後來,羅馬帝國制定出了標準字母,並推廣到其統治的歐洲各地。花體字的代表字體中,有種叫做「羅馬大寫字母(Roman Capital)」的字體。這是最古老,但是也是對現代人來說最易讀懂的文字,形體工整優美。西元前200年左右,歐洲世界開始整頓「字體」,後來更隨著時代變遷,發展出哥德體與義大利體等各式各樣的字體。
15世紀發明了印刷技術並普及化,在這之前所有文字都仰賴手寫。當時的書籍都是由文化中心──修道院的寫字室出版,他們會一筆一劃地仔細寫出抄寫每一個字,在裝飾與插畫方面也毫不馬虎,會製作出精美的「彩飾抄本」。文字在歐洲的發達狀況,與基督教的發展與傳播有著密切關係,現代便看得到數本當年流傳下來的宗教書籍彩飾抄本。由於手抄書籍非常昂貴,對當時來說有如寶物一般。直到17世紀初期,才出現「花體字」這個詞彙。
隨著印刷機的問世,手抄本逐漸沒落,除了少數美術品或神職人員使用的書籍外,手抄本愈來愈罕見了。另一方面,18世紀中期興起了產業革命,在這之前僅貴族或上流階級能夠持有的寶物──書籍,也隨著印刷技術變便宜且能夠大量出版,使書籍在一般階層的民眾之間也廣為流通。這個時期起,一般人也能夠見識到美麗的花體字並學會書寫方法。這是種文化革命,知識與教育在此後終於擴及至一般老百姓。
但是,隨著近代化與機械化不斷發展,印刷術領域開始追求機能性與經濟性更甚於美感,以前的職人們紛紛成了單純的勞動者,喪失了工作帶來的喜悅與手工美感。許多藝術家與建築師們對這樣的世界抱持疑問,因此便興起了哥德復興運動,在這樣的風氣當中,英國的美術工藝職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等人,開始推動「美術工藝運動(Art Craft Movement)」,同時也會撰寫花體字的書籍,透過他們推行的運動,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文字與書籍,再次體悟到手寫字的藝術性與美感。
受到這個運動的強烈影響,愛德華‧約翰斯頓(Edward Johnston)成了現代花體字之父。他研究歷史上的字體,並親自製作彩飾抄本、開發出新的字體,後來還出版了實用的花體字教科書,世人至今仍將他的著作視為經典。
花體字隨著漫長的歷史不斷發展與演變,現在依然有許多西洋書法家,致力於開創出更多的變化,讓這個領域益發深奧。
如同許多手工藝品,每種手寫文字都具有獨特的美感,可以視為藝術品的一種。花體字在日本逐漸普及的每一個階段,都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也幫助我創造出專屬於我的獨特風格。未來我仍將持續考察字體的變化與寫法,在創造出更多修飾方法之餘,更進一步地推動花體字發展。
各位在學會花體字的基本寫法之後,也請自由發揮創意,創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吧。由衷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各位的花體字參考書。
我與花體字,以及其歷史
我是在距今30多年前遇見了花體字,當時我住在美國紐約,在從事孩子學校的志工活動時,想將字母文字寫得漂亮一點,然後才進而聽說了「花體字」這個名稱。後來,朋友介紹了優秀的老師給我,我便開始去參加社區學院。用專門的筆親手寫出各式各樣的字體,是「花體字」的一大魅力,讓我練習的意願更加高漲。用同一支筆,就能夠玩出不同的變化,徒手就能夠創造出具有裝飾效果的文字,讓人感受到手寫特有的溫暖與美感。我回到日本之後,花體字的風氣也逐漸在國內傳開,讓我不禁想將初次執筆的喜悅與感動傳達給各位。
「花體字」又稱為西洋書法。原文是希臘文的「καλλιγραφία」,意指讓文字更漂亮的方法。
據信,文字是於西元前4000年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並在西元前1800年左右出現了字母。後來,羅馬帝國制定出了標準字母,並推廣到其統治的歐洲各地。花體字的代表字體中,有種叫做「羅馬大寫字母(Roman Capital)」的字體。這是最古老,但是也是對現代人來說最易讀懂的文字,形體工整優美。西元前200年左右,歐洲世界開始整頓「字體」,後來更隨著時代變遷,發展出哥德體與義大利體等各式各樣的字體。
15世紀發明了印刷技術並普及化,在這之前所有文字都仰賴手寫。當時的書籍都是由文化中心──修道院的寫字室出版,他們會一筆一劃地仔細寫出抄寫每一個字,在裝飾與插畫方面也毫不馬虎,會製作出精美的「彩飾抄本」。文字在歐洲的發達狀況,與基督教的發展與傳播有著密切關係,現代便看得到數本當年流傳下來的宗教書籍彩飾抄本。由於手抄書籍非常昂貴,對當時來說有如寶物一般。直到17世紀初期,才出現「花體字」這個詞彙。
隨著印刷機的問世,手抄本逐漸沒落,除了少數美術品或神職人員使用的書籍外,手抄本愈來愈罕見了。另一方面,18世紀中期興起了產業革命,在這之前僅貴族或上流階級能夠持有的寶物──書籍,也隨著印刷技術變便宜且能夠大量出版,使書籍在一般階層的民眾之間也廣為流通。這個時期起,一般人也能夠見識到美麗的花體字並學會書寫方法。這是種文化革命,知識與教育在此後終於擴及至一般老百姓。
但是,隨著近代化與機械化不斷發展,印刷術領域開始追求機能性與經濟性更甚於美感,以前的職人們紛紛成了單純的勞動者,喪失了工作帶來的喜悅與手工美感。許多藝術家與建築師們對這樣的世界抱持疑問,因此便興起了哥德復興運動,在這樣的風氣當中,英國的美術工藝職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等人,開始推動「美術工藝運動(Art Craft Movement)」,同時也會撰寫花體字的書籍,透過他們推行的運動,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文字與書籍,再次體悟到手寫字的藝術性與美感。
受到這個運動的強烈影響,愛德華‧約翰斯頓(Edward Johnston)成了現代花體字之父。他研究歷史上的字體,並親自製作彩飾抄本、開發出新的字體,後來還出版了實用的花體字教科書,世人至今仍將他的著作視為經典。
花體字隨著漫長的歷史不斷發展與演變,現在依然有許多西洋書法家,致力於開創出更多的變化,讓這個領域益發深奧。
如同許多手工藝品,每種手寫文字都具有獨特的美感,可以視為藝術品的一種。花體字在日本逐漸普及的每一個階段,都給了我很多的啟發,也幫助我創造出專屬於我的獨特風格。未來我仍將持續考察字體的變化與寫法,在創造出更多修飾方法之餘,更進一步地推動花體字發展。
各位在學會花體字的基本寫法之後,也請自由發揮創意,創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吧。由衷希望本書能夠成為各位的花體字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