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藝術靈修學

9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第三章 藝術與靈修的連結

繪畫藝術靈修解密

藝術創作大都被認定是專業的工作,然而,並非人人都是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很多人雖然不是畫家,卻喜歡隨筆塗鴉,用畫畫記錄所見所聞,或彩繪出心情變化與想像,甚至以欣賞藝術或收藏藝術品作為興趣,去體會藝術的美感與價值,他們對藝術十分珍愛,認為是人生中撫慰自己心靈的最高享受,令我非常感動。
做任何事都需要心靈的投入,而聖靈在人們的各種創作上做工,往往以藝術的方式觸動人心,使藝術作品留下永恆的足跡。每一個人都可以是開創自己生命與生活的藝術家,生活美感的呈現及藝術的創意,都屬於聖靈的激發所致。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若能追隨聖靈的引導,將會出現超乎想像的生命意境,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

藝術工作與靈修的共通點,可以說,兩者都需要在極專注和平靜中進行。無論是專業藝術工作者,或是因興趣投入的愛好者,我相信都會感受到心靈平靜安穩的重要,以及可遇不可求的靈感所帶來的喜悅。適度以安靜、默想、靜觀、祈禱等方式預備好自己,把飄忽的心意聚焦在繪畫媒材上,以專注、堅定、信心與禱告去感知上帝的臨在,從事神聖的繪畫創作,這將是繪畫靈修最迷人之處。

很多人都很好奇藝術家的靈感從何而來?畫家的作品一件又一件展現,他們是如何靜下心來作畫的?或是作畫的時候心裡想些什麼?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心裡所思所想絕不一樣。

在畫畫前,先給自己安排一個僻靜的空間,可以是畫室,或居家的一個角落,只要能讓內心靜下來,面對真實的自我,降低悔恨過去、憂慮現在、擔心未來的情況,把心裡的事交託給上帝,如此,就能擁有穩定的情緒與安定的心靈,從容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這是創作者最基本的修煉。

本書很樂意和讀者分享如何作畫,如何在作品中表達看不見的心靈世界,特就藝術與靈修提出看法和做法。為簡化過程的便利性,本單元僅就平面繪畫的領域,來分析藝術靈修所做的連結與互動。發現聖靈工作的奇妙——林文昌藝術靈修創作分享

常聽到傳道人說:「上帝愛你,祂對你的一生有一個奇妙的計畫。」以前,我自覺渺小軟弱,不配得到這個恩典。然而,回顧走過的生命軌跡,赫然發現從事的藝術工作,一直與我的信仰生活巧妙融合在一起,我感受到上帝對我深切的愛與託付,是祂使我成為一位繪畫工作者,甚至讓我參與在祂的美善計畫之中,在藝術與靈修方面,我驚覺被聖靈奇妙地帶領著。

熱愛繪畫,專業創作

回憶過往,我從小就喜歡畫畫,與繪畫建立深厚的關係。從小學到中學經常擔任學藝股長,幫助老師做壁報、畫插圖,有時更代表學校或班級參加校內外繪畫比賽,這在成長過程中帶給我極快樂的學習經驗。之後進入大學美術系,才開始正式接受完整的學院繪畫教育,學習藝術的理論與創作。

大學畢業後,我成為高中、高職美術老師,曾擔任素描、水彩、水墨、油畫、插畫等課程的老師,為美術教育盡棉薄之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任教期間總不忘選擇郊外優美的風景區,安排學生走出教室,以眼前所見的大自然美景去創作,這是我和學生們都感到興奮的事。多年之後,我遠赴美國進修,也多次走訪世界各國參觀研究,創作的勇氣也因此得到激勵,並且建構自己的創作理念。

轉任大學教職後,有較多時間深入探討創作媒材的可能性,在1989年開始壓克力媒材的創作,強調肌理與質感,有別於一般平面作品,逐漸具現內在的想法與新意,作品表現建立在想像的心靈世界,畫面氛圍帶有超現實的意境,企圖營造象徵性極為濃厚的風格。我的創作題材包括化石、貝殼、乾燥花、繩子、樹葉及各種生態圖像等,這些題材令我驚歎不已,主要原因是這些形質在活著與死後都具有美妙的形態,作為探討生命的永恆與生存的省思,有極佳的聯想與象徵的效果。

……近期的作品特色,著重色彩對生理與心理的反應,並重視明度與彩度的對比關係,加上畫幅適度擴大,特別強化某一色系的單純表現,讓欣賞者從每件作品的瀏覽過程中,獲得不同程度的內在刺激與反應,從中體驗色彩的美感和魅力。例如《冬林》即表現一個純然安靜的世界,湖水映照枯樹林,在寂靜的空氣中透著澄澈的藍光。此作必須精密掌握色調,呈現十分安定的藍色調,才能不自覺把這幅作品的內涵傳達給觀賞者。當藝術結合信仰

……2004年,我任教的天主教輔仁大學,有感於年邁的教宗身體欠安,委託我畫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的肖像作為紀念。經過一段時間的迫切禱告並預備心,整個畫教宗肖像的創作過程,就在聖靈充滿下發揮創意,寧靜中享受上帝的同在中,順利完成。

因此,我以虔誠恭敬的心,把這段時間當作藝術與靈修的最佳時刻,我一面靈修一面心裡禱告,祈求聖靈在每一筆每一畫當中動工,於是,我利用無數安靜的夜晚,在極其平和與專注中尋求聖靈的引領,畫出教宗慈愛又有智慧的容顏,輕輕散發出靈裡深刻而細膩的情感,以充分傳達教宗涵養的獨特和信仰力量。

圖像回應經典最有趣——歐秀明藝術靈修創作分享

代表作2.基督的救贖之路——苦路印象

經常被人問到「為什麼想畫苦路」,雖然有各種原因,但打開思緒時,心頭彷彿有什麼故事即將展開,讓人沉思片刻。仔細想想,很多年前,家父病重時,曾經從鄉下北上就醫、住院,後來病逝。

那時我在臺北求學,每當思念父親,就到臺北火車站對面,沿著公園路經過公保大樓,到臺大醫院,在醫院的走廊、候診室、病房等處,默默看著醫院裡的人們,我慢慢走著,靜靜感受父親生前的病痛,某種戰慄的感覺從心中升起,「啊!爸爸曾經在這裡候診、住院,在這裡受苦,很痛苦……」不禁想用一種走苦路的方式紀念父親。

多年之後,我就讀臺灣神學院神學系,在宗教靈修與神祕主義的課程裡,受到任課老師的啟發,深入研究耶穌的苦路默想與靈修,我再一次審視內在,發現一個重新整理出來的繪畫契機,於是下定決心畫苦路十五站。

傳說中苦路的故事是這樣的,耶穌復活升天後,就有許多信徒往返苦路思念耶穌。大約在七世紀,信徒為了方便默想耶穌,開始在自己家鄉教堂附近的空地,做了數十個提供默想的紀念碑坊,默想苦路的靈修風氣於是逐漸形成,特別是在復活節之前進行苦路膜拜。……

現今在耶路撒冷的苦路成為著名觀光景點,許多信徒遠道而來,為的是走一趟耶穌走過的苦路,思念默想耶穌當年的受苦,藉此走出自己的傷痛,並得到這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與祝福。……我年輕時候,把耶穌被判釘刑的過程當作故事的情節,沒有深思,更沒有深入去想像。如今,我年過半百,用心努力研讀《聖經》,經由苦路靈修默想,對基督的肉身救贖事蹟有很深的感動,並積極轉化苦路十五站的心得成為繪畫作品。

心靈彩繪‧品味人生【摘錄】

1. 談談作者所分享的藝術靈修創作,哪一幅作品你最感動,為什麼?

2. 試著慶祝復活節或聖誕節製作賀卡的時候,以手工繪製屬靈意涵圖像,表達滿滿的祝福。

3. 嘗試將《聖經》故事、創世榮耀、基督之愛或屬靈意境,用圖像來回應。希望閱讀本書的「藝術靈修學」能協助你完成作品。

林文昌藝術靈修創作示範

《金黃色的銀杏樹》

銀杏樹的葉片如扇狀,造形特殊,十分美麗。春夏之間的銀杏樹綠意盎然,到了秋冬,葉子漸漸變黃,直到整棵樹變成金黃色,特別是在陽光照射之下,閃閃發光,一片金黃,令人讚歎。秋風吹起,滿地金黃色的落葉,繽紛浪漫的意境也很淒美。

院子裡有一棵銀杏樹,年年享受這來自大自然的金黃色光芒,我把對銀杏樹美好的記憶,取銀杏樹最亮麗的樹梢,用豐富的層次與筆觸來表達,分享給讀者整體的創作過程,體會美妙的色彩變化。

創作過程【原書搭配分解彩圖】

1.取銀杏樹最亮麗的樹梢,用鉛筆打稿。
2.用咖啡色描繪枝幹的形狀。
3.首先以茶色點繪樹葉的底色。
4.茶色系點繪樹葉之後,用藍色為天空上色。
5.讓樹葉有深有暗,也讓天空有深有淺。
6.加強樹幹的色澤,樹葉全面塗上淡淡的淺橙色,由此展開亮麗的顏色。
7.用鮮艷的橙黃色點繪出樹葉的受光面。
8.用金黃色全面加強最亮的葉欉。
9.小筆沾調略加白的金黃色顏料,點繪出最亮的部分。
10.完成圖。

歐秀明藝術靈修創作示範

《N點祝福恩典滿滿》

聖誕節是傳揚恩典與祝福的季節,2014年迎接聖誕節前,創作祝福滿滿用N個點點佈滿畫面,那時創作了兩幅聖誕樹連作,讓兩幅畫上面的N個點點,取恩典的諧音互相輝映,一幅留白處用另一幅的點點可以補滿它,有恩典滿滿之意。而這一幅示範過程的作品,僅用一幅畫面,即可傳達N點祝福恩典滿滿的意境。創作過程【原書搭配分解彩圖】

1.用紙膠帶黏貼一棵聖誕樹的形狀,當作構圖。
2.用不同顏色的色塊打底色,預備做色調的對應。
3.開始點繪,筆觸的方向由中心往外放射狀,在左上方感恩區點繪任何淺淡的顏色,在左下方謙卑區點繪任何深暗的顏色,在右上方喜樂區點繪任何鮮豔的顏色,在右下方感恩區點繪任何灰濁的顏色。
4.愈點繪就有愈來愈多的點點佈滿畫面,大點點在四周的色調裡,小點點在聖誕樹的層次中。
5.把紙膠帶拆掉,露出乾淨整齊的邊緣線。
6.在邊緣線裡用金色加以美化,在樹的頂端畫一棵金色的星星。
7.完成圖。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