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與肌肉人(節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
在文藝復興時期,有一種時尚,就是把土裡挖出來的古代雕塑洗洗乾淨,放在房間裡當居家裝飾⋯⋯
這種時尚也是麥第奇這種土豪家族帶動起來的。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但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挖到這種古代雕塑的,於是就有一些不法之徒靠製作假古董謀生。
當時有一個年輕人,做了一個古羅馬丘比特的贗品,甚至騙過了紅衣主教的眼睛。
他的名字叫米開朗基羅。
我個人認為,米開朗基羅算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藝術家。
我們先從他的名字開始聊⋯⋯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這名字太長!我決定給他取個小名⋯⋯
米開朗肌肉,簡稱「米肌」。
⋯⋯為什麼取這個綽號?慢慢看,後面你就知道了⋯⋯
對於那些不太懂藝術,但又好像懂那麼一點點的人來說,「米肌」一生就幹了兩件厲害的事情:
1、搞了一次室內裝潢→西斯汀禮拜堂
2、雕了一個裸男→《大衛》
其實,他還做過許多厲害的事情,但光這兩件,就足夠秒殺所有藝術家了⋯⋯(沒錯,是「所有」!)
在聊這兩件傑作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忍者龜米肌」的這顆「龜頭」⋯⋯
這幅肖像畫是米開朗基羅的一個跟班丹尼爾‧達‧弗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畫的⋯⋯湊近看時,你會發現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小點⋯⋯
與其說是「點」,更確切地說,這些都是用針紮出來的一個個小洞。
那麼,這些小洞是幹嘛用的呢?
肯定不是中醫用來研究針灸穴位的⋯⋯
當然,也不是像「點王」秀拉(Georges Seurat)那樣,只是單純地閒得蛋疼⋯⋯
這些針眼,其實是用來畫壁畫的。我再解釋得詳細一點──文藝復興壁畫操作指南:
STEP 1:先根據事先畫好的線稿,沿著線條戳滿小洞,越多越好⋯⋯
STEP 2:然後把線稿貼在牆上,在上面刷一層顏料。
STEP 3:顏料會透過針眼,印到牆上形成一個個小黑點⋯⋯最後再把這些小黑點連起來⋯⋯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張自己的照片,在家裡牆壁上試試⋯⋯如果你媽問你在幹嘛,你就對她說:
「我在創作文藝復興風格的壁畫⋯⋯」
你的媽咪一定會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讚!
言歸正傳,這就是當時畫壁畫的方式。
「米肌」這幅肖像畫上一共有431個針孔(其實我沒數過,如果你實在閒得慌,歡迎你數一下告訴我一個準確數字),畫一顆「頭」都要戳那麼多針眼,那麼試想一下⋯⋯
畫右邊這個,得戳多少個針眼?!
這是「米肌」為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畫的壁畫《最後的審判》。如果我告訴你,這對於「米肌」來說,還只是小case⋯⋯你信嗎?
這是《最後的審判》在西斯汀教堂所處的位置。
「米肌」幾乎把整個教堂都塗滿了⋯⋯
相比之下,這幅壁畫確實只占了整個項目的一部分。
而且,「米肌」還號稱這些全都是他獨自一個人完成的!
之所以用「號稱」,因為大多數人都不信。
我們姑且撇開構思、打草稿和上色不談,就說中間環節「戳點」⋯⋯一個正常人怎麼可能有心思和時間戳記那麼多點?
細看西斯汀壁畫/天頂畫,你會發現裡面到處都是⋯⋯
肌肉男&肌肉女⋯⋯
感覺就像健身教練在開年會一樣⋯⋯
為什麼全是肌肉人?這就要從「米肌」小時候開始聊了⋯⋯
畢卡索曾說過,他十幾歲的時候就能像拉斐爾(另一隻「忍者龜」)一樣畫畫了。對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覺得「畢大大太牛了」!
這話如果讓「米肌」聽到,他一定只會說一個字──
「切」
我們來看看「米肌」十幾歲的時候都玩些什麼⋯⋯如果評職稱的話,「米肌」應該算是個雕刻家。
其實,要嚴格說起來⋯⋯
「文藝復興三傑」沒一個是全職畫家
達文西:發明家、解剖師等
米開朗基羅:雕刻家、畫家、建築師
拉斐爾:建築師、畫家
這裡我想聊幾句題外話⋯⋯
雖然我一直在用「忍者神龜」調侃,但千萬別被他們搞混了!
不要以為有「四隻烏龜」就應該有「四傑」,那隻拿棍子的烏龜叫多納太羅(我以前一直以為他叫「愛因斯坦」)。
這是正宗的多納太羅(Donatello),和另外那三隻「烏龜」比──
他就變成個跑龍套的了!
(當然,這只是說他的知名度,在藝術成就方面,多納太羅並不比另外幾個差。)
所以,「忍者神龜」其實是三個主角加一個配角的組合⋯⋯
這裡,我又忽然想到一個相似的案例──《三個火槍手》(也叫《三劍客》)。
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小說,但我一直沒搞懂為什麼三個火槍手是四個人,而且是1個主角+3個配角。
又跑題了,好了,言歸正傳!
繼續聊我們的雕刻家「米肌」。「米肌」從小就喜歡雕刻,但雕刻師在那時並不是什麼好職業,所以「小米肌」的老子一開始就很反對兒子學雕刻,於是整天揍他希望能改變他的想法。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或未來的孩子)有一天對你說:
「我未來的夢想是挖大便。」
那你估計也得急瘋,但是世事難料,說不定你的孩子為了挖更多屎,開創出了一套世界獨一無二的挖掘機技術呢?所以說,沒什麼事情是絕對的。
「米肌」就是一個特例,他從一個不被看好的行業中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當然,「米肌」也有過鬱鬱不得志的時期,也過過「北漂」的日子。
但我並不想多聊這方面的事情,因為相比他富得流油的一生,這些日子根本不值一提。更何況,人家24歲就籌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Pietà,中文一般翻譯為《聖殤》,如果直譯的話,就是「哀傷」⋯⋯
這就是為「米肌」帶來第一桶金的一件藝術品,它描繪的是耶穌殉難後,聖母瑪利亞抱著逝去的兒子的場景。
我並不打算把這件作品捧到某個遙不可及的高度,也不想證明它在藝術史上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我只想單純地、從美不美的角度來看這件作品。
其實,在「米肌」之前和之後,有許多藝術家都以這個場景為題搞過創作,有雕塑,也有繪畫,其中也不乏大師級藝術家創造的作品。但是,卻沒有一件能夠超越它。
來看「米肌」的聖母。
她靜靜地望著自己死去的兒子,不需要任何動作,自然而然給人一種哀傷的感覺⋯⋯
「米肌」的聖母,用一句發自內心卻有點大不敬的話來形容⋯⋯
就是一個安靜的美女!
那麼,問題就來了⋯⋯作為一個33歲男子的母親⋯⋯
她是不是有點兒太年輕了?!
「米肌」自己的解釋是這樣的:「一名純潔、有節操的女子,通常都會比一般的女子看著年輕,更何況是處女呢?」
嗯⋯⋯這個理論,我個人認為有待商榷⋯⋯另外,順便科普一下,聖母瑪利亞是以處子之身產下的耶穌。(How?這是《聖經》的設定,請不要用現代人現實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
《聖殤》第一次展出的時候,「米肌」混在人群中偷聽他們的評論。沒想到觀眾在讚歎的同時,都以為這是另一個雕刻家的作品。
「米肌」一氣之下,趁夜晚無人之際,偷偷在聖母胸口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
於是,這便成了唯一一件有他簽名的作品。
關於這件作品還有許許多多有意思的故事⋯⋯
1972年,有個神經病拿著把榔頭爬到這尊雕塑上,大喊一聲:「我是耶穌!老子復活了!」
然後,掄起榔頭朝雕像猛砸⋯⋯
雕像被砸得碎片飛散,當時有許多遊客在現場目睹了這一幕⋯⋯
他們立刻拾起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揣兜裡直接帶回家了⋯⋯
這素質⋯⋯
所以,今天你看到的《聖殤》,其實是假鼻子⋯⋯
在文藝復興時期,有一種時尚,就是把土裡挖出來的古代雕塑洗洗乾淨,放在房間裡當居家裝飾⋯⋯
這種時尚也是麥第奇這種土豪家族帶動起來的。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但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挖到這種古代雕塑的,於是就有一些不法之徒靠製作假古董謀生。
當時有一個年輕人,做了一個古羅馬丘比特的贗品,甚至騙過了紅衣主教的眼睛。
他的名字叫米開朗基羅。
我個人認為,米開朗基羅算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藝術家。
我們先從他的名字開始聊⋯⋯
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這名字太長!我決定給他取個小名⋯⋯
米開朗肌肉,簡稱「米肌」。
⋯⋯為什麼取這個綽號?慢慢看,後面你就知道了⋯⋯
對於那些不太懂藝術,但又好像懂那麼一點點的人來說,「米肌」一生就幹了兩件厲害的事情:
1、搞了一次室內裝潢→西斯汀禮拜堂
2、雕了一個裸男→《大衛》
其實,他還做過許多厲害的事情,但光這兩件,就足夠秒殺所有藝術家了⋯⋯(沒錯,是「所有」!)
在聊這兩件傑作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忍者龜米肌」的這顆「龜頭」⋯⋯
這幅肖像畫是米開朗基羅的一個跟班丹尼爾‧達‧弗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畫的⋯⋯湊近看時,你會發現上面有許許多多的小點⋯⋯
與其說是「點」,更確切地說,這些都是用針紮出來的一個個小洞。
那麼,這些小洞是幹嘛用的呢?
肯定不是中醫用來研究針灸穴位的⋯⋯
當然,也不是像「點王」秀拉(Georges Seurat)那樣,只是單純地閒得蛋疼⋯⋯
這些針眼,其實是用來畫壁畫的。我再解釋得詳細一點──文藝復興壁畫操作指南:
STEP 1:先根據事先畫好的線稿,沿著線條戳滿小洞,越多越好⋯⋯
STEP 2:然後把線稿貼在牆上,在上面刷一層顏料。
STEP 3:顏料會透過針眼,印到牆上形成一個個小黑點⋯⋯最後再把這些小黑點連起來⋯⋯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找張自己的照片,在家裡牆壁上試試⋯⋯如果你媽問你在幹嘛,你就對她說:
「我在創作文藝復興風格的壁畫⋯⋯」
你的媽咪一定會給你點一個大大的讚!
言歸正傳,這就是當時畫壁畫的方式。
「米肌」這幅肖像畫上一共有431個針孔(其實我沒數過,如果你實在閒得慌,歡迎你數一下告訴我一個準確數字),畫一顆「頭」都要戳那麼多針眼,那麼試想一下⋯⋯
畫右邊這個,得戳多少個針眼?!
這是「米肌」為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畫的壁畫《最後的審判》。如果我告訴你,這對於「米肌」來說,還只是小case⋯⋯你信嗎?
這是《最後的審判》在西斯汀教堂所處的位置。
「米肌」幾乎把整個教堂都塗滿了⋯⋯
相比之下,這幅壁畫確實只占了整個項目的一部分。
而且,「米肌」還號稱這些全都是他獨自一個人完成的!
之所以用「號稱」,因為大多數人都不信。
我們姑且撇開構思、打草稿和上色不談,就說中間環節「戳點」⋯⋯一個正常人怎麼可能有心思和時間戳記那麼多點?
細看西斯汀壁畫/天頂畫,你會發現裡面到處都是⋯⋯
肌肉男&肌肉女⋯⋯
感覺就像健身教練在開年會一樣⋯⋯
為什麼全是肌肉人?這就要從「米肌」小時候開始聊了⋯⋯
畢卡索曾說過,他十幾歲的時候就能像拉斐爾(另一隻「忍者龜」)一樣畫畫了。對於我們這些凡人來說,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覺得「畢大大太牛了」!
這話如果讓「米肌」聽到,他一定只會說一個字──
「切」
我們來看看「米肌」十幾歲的時候都玩些什麼⋯⋯如果評職稱的話,「米肌」應該算是個雕刻家。
其實,要嚴格說起來⋯⋯
「文藝復興三傑」沒一個是全職畫家
達文西:發明家、解剖師等
米開朗基羅:雕刻家、畫家、建築師
拉斐爾:建築師、畫家
這裡我想聊幾句題外話⋯⋯
雖然我一直在用「忍者神龜」調侃,但千萬別被他們搞混了!
不要以為有「四隻烏龜」就應該有「四傑」,那隻拿棍子的烏龜叫多納太羅(我以前一直以為他叫「愛因斯坦」)。
這是正宗的多納太羅(Donatello),和另外那三隻「烏龜」比──
他就變成個跑龍套的了!
(當然,這只是說他的知名度,在藝術成就方面,多納太羅並不比另外幾個差。)
所以,「忍者神龜」其實是三個主角加一個配角的組合⋯⋯
這裡,我又忽然想到一個相似的案例──《三個火槍手》(也叫《三劍客》)。
這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一本小說,但我一直沒搞懂為什麼三個火槍手是四個人,而且是1個主角+3個配角。
又跑題了,好了,言歸正傳!
繼續聊我們的雕刻家「米肌」。「米肌」從小就喜歡雕刻,但雕刻師在那時並不是什麼好職業,所以「小米肌」的老子一開始就很反對兒子學雕刻,於是整天揍他希望能改變他的想法。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或未來的孩子)有一天對你說:
「我未來的夢想是挖大便。」
那你估計也得急瘋,但是世事難料,說不定你的孩子為了挖更多屎,開創出了一套世界獨一無二的挖掘機技術呢?所以說,沒什麼事情是絕對的。
「米肌」就是一個特例,他從一個不被看好的行業中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當然,「米肌」也有過鬱鬱不得志的時期,也過過「北漂」的日子。
但我並不想多聊這方面的事情,因為相比他富得流油的一生,這些日子根本不值一提。更何況,人家24歲就籌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Pietà,中文一般翻譯為《聖殤》,如果直譯的話,就是「哀傷」⋯⋯
這就是為「米肌」帶來第一桶金的一件藝術品,它描繪的是耶穌殉難後,聖母瑪利亞抱著逝去的兒子的場景。
我並不打算把這件作品捧到某個遙不可及的高度,也不想證明它在藝術史上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
我只想單純地、從美不美的角度來看這件作品。
其實,在「米肌」之前和之後,有許多藝術家都以這個場景為題搞過創作,有雕塑,也有繪畫,其中也不乏大師級藝術家創造的作品。但是,卻沒有一件能夠超越它。
來看「米肌」的聖母。
她靜靜地望著自己死去的兒子,不需要任何動作,自然而然給人一種哀傷的感覺⋯⋯
「米肌」的聖母,用一句發自內心卻有點大不敬的話來形容⋯⋯
就是一個安靜的美女!
那麼,問題就來了⋯⋯作為一個33歲男子的母親⋯⋯
她是不是有點兒太年輕了?!
「米肌」自己的解釋是這樣的:「一名純潔、有節操的女子,通常都會比一般的女子看著年輕,更何況是處女呢?」
嗯⋯⋯這個理論,我個人認為有待商榷⋯⋯另外,順便科普一下,聖母瑪利亞是以處子之身產下的耶穌。(How?這是《聖經》的設定,請不要用現代人現實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
《聖殤》第一次展出的時候,「米肌」混在人群中偷聽他們的評論。沒想到觀眾在讚歎的同時,都以為這是另一個雕刻家的作品。
「米肌」一氣之下,趁夜晚無人之際,偷偷在聖母胸口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佛羅倫斯的米開朗基羅。
於是,這便成了唯一一件有他簽名的作品。
關於這件作品還有許許多多有意思的故事⋯⋯
1972年,有個神經病拿著把榔頭爬到這尊雕塑上,大喊一聲:「我是耶穌!老子復活了!」
然後,掄起榔頭朝雕像猛砸⋯⋯
雕像被砸得碎片飛散,當時有許多遊客在現場目睹了這一幕⋯⋯
他們立刻拾起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揣兜裡直接帶回家了⋯⋯
這素質⋯⋯
所以,今天你看到的《聖殤》,其實是假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