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簡介│Introduction 薩維耶.凱能(Xavier Canonne)

賀內.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的攝影與影片在畫家去世十多年後才被發現,大約是1970年代中期。隨著陸續而來的評論與研究,我們如同翻開一本馬格利特私人生活點滴的家庭相簿。這份資料全然不同於文獻手稿或友人收藏的自傳資料,讓世人想進一步理解,以創作者、導演與模特兒的角度出發,他是如何與這些「其他影像」產生關連;另一方面從畫家的創作經驗而言,面對這些他視為一種消遣與創作媒介的攝影與電影,馬格利特又如何對話。

超現實派藝術家廣泛採用攝影媒材,包括如曼‧雷 (May Ray) ,豪爾‧烏白克(Raoul Ubac) 和傑克-安德烈.柏法 (Jacques- André Boiffard) 等,更是全心投入。然而馬格利特,如同他在布魯塞爾藝文圈的同好,向來不以「攝影師」自居。對他來說,攝影應保留給特別場合或特別用途——譬如家庭照;布魯塞爾超現實派的聚會活動照片;畫作或廣告設計的模特兒照,這樣就不用再找模特兒;或是和朋友即興表演的留影,這些照片與後來他持家用攝影機拍攝的搞笑影片相當類似。儘管攝影有這麼多不勝枚舉的功用,但他卻從來沒有要展示這些東西。自始至終,繪畫才是他傾力而為的唯一課題。

儘管攝影是一種既普及又簡便的「窮人媒材」,但是馬格利特並沒有忽視它工業的機械性特質。這些攝影影像的光滑表面跟他油畫表面一樣,容易複製,有具體可及的真實感,攝影是能巧妙將「文獻紀錄」提升成為「藝術表現」的典型媒材。這些特質處處可見馬格利特的美學精神,與他的油畫創作顯然有種密不可分的連結。

比較令人訝異的是,馬格利特並不覺得需要將這些攝影,納入自己的作品集當中。這種態度簡直跟他的詩人朋友保羅.努傑 (Paul Nougé)一樣。保羅在1929-1930拍攝完精采的《顛覆的圖像》系列後,也是把這批作品放著不管。攝影的技術門檻低、原料取得不易、沖洗成本高、收藏風氣不盛及當時不被重視的種種因素,可能都降低了馬格利特對攝影媒材的興致。對他而言,攝影仍然還只是一種實驗型的媒材。

無論如何,馬格利特的照片及影片與他的繪畫作品關係確實密切。他們在表現現實感的手法都十分接近。這些照片絕對不只是家居自娛的隨興影像,它們頗能以異曲同工的方式,道出馬格利特的思想內涵,揭開他探索生命奧秘所走過的軌跡。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