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書寫書法,體會緩慢從容的中華文化
在篆、隸、行、草、楷五種字體中,隸書最容易學,但很難精通、也容易寫得不像。
隸書的筆法比楷書簡單許多,也不像小篆那麼嚴謹,隸書的筆畫、結構都有一些比較隨意的成分,所以容易學。
隸書的味道不容易掌握,因此隸書要寫得好,首先要瞭解隸書的美在何處、以及為什麼有些看起來明明是醜醜的隸書,卻很有味道。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闡明以〈禮器碑〉為範本的隸書,從歷史發展、筆畫形狀、結構分析、到筆墨紙的選擇搭配,都有詳盡說明,閱讀本書,可以建立隸書正確、基本的觀念。根據本書的單字字體示範分析說明,更可以很快掌握隸書的結構特色。
用物理、力學、數學、幾何的方法來解釋書法,是以前人們談書法從未有過的嘗試,從《如何寫書法》、《如何寫楷書》、《如何欣賞書法》、《如何看懂書法》幾本書在華人世界的暢銷程度,說明華人世界對書法的熱情並未因為科技的發達,電腦、手機的普遍運用而消失。事實上,愈是不需要寫字的年代,人們就愈需要書法這樣的緩慢書寫,來放鬆過度緊張的生活節奏與情緒,從書法的書寫中,體會緩慢的從容與中華文化的優雅。
我相信,書法可以是平易近人、也可以是人人都可以瞭解的。希望這本《如何寫隸書》可以讓更多人喜歡書法。
書寫書法,體會緩慢從容的中華文化
在篆、隸、行、草、楷五種字體中,隸書最容易學,但很難精通、也容易寫得不像。
隸書的筆法比楷書簡單許多,也不像小篆那麼嚴謹,隸書的筆畫、結構都有一些比較隨意的成分,所以容易學。
隸書的味道不容易掌握,因此隸書要寫得好,首先要瞭解隸書的美在何處、以及為什麼有些看起來明明是醜醜的隸書,卻很有味道。
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闡明以〈禮器碑〉為範本的隸書,從歷史發展、筆畫形狀、結構分析、到筆墨紙的選擇搭配,都有詳盡說明,閱讀本書,可以建立隸書正確、基本的觀念。根據本書的單字字體示範分析說明,更可以很快掌握隸書的結構特色。
用物理、力學、數學、幾何的方法來解釋書法,是以前人們談書法從未有過的嘗試,從《如何寫書法》、《如何寫楷書》、《如何欣賞書法》、《如何看懂書法》幾本書在華人世界的暢銷程度,說明華人世界對書法的熱情並未因為科技的發達,電腦、手機的普遍運用而消失。事實上,愈是不需要寫字的年代,人們就愈需要書法這樣的緩慢書寫,來放鬆過度緊張的生活節奏與情緒,從書法的書寫中,體會緩慢的從容與中華文化的優雅。
我相信,書法可以是平易近人、也可以是人人都可以瞭解的。希望這本《如何寫隸書》可以讓更多人喜歡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