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心經書法:從心解經

79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華書法淺說
第一章 書法
第一節 工具
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如何選購、使用及保護工具,乃屬重要之事,茲簡述如下:
一、紙 習字不適於用單光紙或硬紙,要用吸水的毛邊紙,或者是宣紙。也要注意紙和筆的協調,通常軟紙要用硬筆,而硬紙則用軟筆。
二、筆 寫小楷用硬毛的狼毫筆,發三分之一,不必全發,用完後把筆嘴的墨洗淨套入筆帽。寫中楷用兼毫,即狼毫和羊毫合製而成較硬的筆,發開二分之一即可;寫大字用羊毫,要全發,用完後均需洗淨掛起來風乾。
三、墨 平日用墨,以色黑而亮,氣香而重者為佳,日製的古梅圓墨不錯,但價錢太貴,台灣仿製的便宜得多,亦可用,而用清水乾磨的濃墨較佳。若用墨汁,宿墨多膠質,亦不適用│但練習時間不多,可用墨汁,筆的清淨要比磨墨多一倍的潔淨!
四、硯 選堅硬細嫩者為宜,以徽硯和端硯最名貴,但不容易找到,其價格昂貴。硯要經常洗滌,不可任令堆積墨垢,以免損壞筆尖。
此外,墊布、鎮尺、筆卷亦應準備。如無墊布時,紙背、桌面等定會汙染墨汁,不但阻礙運筆,甚至弄髒作品,所以必須舖上毛毯或棉布,至於鎮尺,木質、金屬製品或大理石均可,筆卷以方便攜帶外出使用為主。

第七節 臨摹
臨摹是習書的必經過程。這個方法,起於初唐,一直流傳至今。因為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的書法,幾千年來,我們一致公認是最好的範本,假如臨摹得像,自然便成為好字了。
臨摹的程序:
一、描紅:(把字帖放在紙底下摹寫)此法的好處,是對於字的點書和結構非常正確,但其缺點是不經心容易忘記,較難進步,且不易得到原字的神韻。
二、對臨:描紅達到相當程度時,用同樣的字帖對臨,此法的好處是學習字的精神和氣勢,且較經心,故不易忘記,進步亦快。唯一的缺點是結構不易正確。
三、背臨:當對臨熟透之後,便不再用字帖,以記憶將臨過的字背寫下來,寫的次數越多越好,達到背臨程度,大致上就可以把字寫好了。
◎除了以上三要件外,還有下列各點值得注意:
1、讀帖 臨摹某帖或某體的字,要先觀察全帖幾次,以了解其筆法的特徵,然後開始臨摹,必能事半功倍。
2、忘我 臨摹初期,要嚴格遵照字帖的筆法和結構,不可主觀,須做到忘我的境界,久之便成定型,成功之後才求變化。
3、形神 臨帖先求形似,後求神韻。求形似不難,只要多臨便行;欲求神韻,除臨帖外,還要充實學問,涵養品德,故較困難。
4、次第 習字宜先學大楷、中楷,再習小楷。楷書已有基礎,才習行草,後及篆隸。如有興趣,進而學甲骨文或金文。

(摩訶)
解:梵語,至高無量、廣大圓滿。大(體)觀自在菩薩(般若空慧)、方(相)《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示現三十二應化身(菩提心)、廣(用)聞聲救苦,廣度群生(大悲行)。
般若:
解:梵語,特指洞察「空性」的妙智慧。一般俗稱之智慧乃世智辯聰(好壞兼雜)實是知識矣!為了區分與世間一般所說的智慧之差異,故加一個「妙」字乃了解到人事物現象後面的真理,為「緣起性空」,是來自於大乘六波羅蜜多中,般若為能導,其餘為能行。依此修持即可達涅槃彼岸─波羅蜜多,這是佛門的最高理想。
《心經》的智慧:
乃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變是已經有了智慧,隨緣是慈悲,有了智慧必然能夠有慈悲,沒有慈悲就不能算有智慧。大乘佛法三個要素: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智慧,能了知人生宇宙真相它是不斷隨緣在生住異滅在生老病死的,緣是有各種條件,隨著這個緣而有各種現象。
在《雜阿含經》就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即是談隨緣,進一步可達不變的心境,我們的心是不變的與大悲心、菩提心、空性慧這三種大乘佛法要素,來面對人生的一切情境,包含人際關係或是山河大地。佛法是講理的─天地之理(物理)即一切物質,它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有情眾生有生理心理(身心靈),以佛法的角度來說華人說的命理即建立在此基礎上的。若通達物理生理心理那命理智慧一定是圓滿無礙的!

印心法─心與佛通,心與法界通(正攝空性放光動地)。─具十波羅蜜、五大般若。
◎「真如」─無妄曰真,不變名如。
※真正開悟見性之人已知密是顯之密,顯是密之顯,因其是一體的。顯密圓融,經咒互通。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密說般若,出名嘆益~
解:因此了知般若空慧是整個佛法的「核心」,能除一切苦。佛菩薩皆依此證得菩提涅槃。
是大神咒—定心密法(心無罣礙 無有恐怖)。「不可思議、神妙無窮。」
解:觀空性無住,能破除一切生死煩惱之障(見思、塵沙、無明),令受持者身心解脫。
是大明咒—明心密法(遠離顛倒夢想)。「智慧之光、破暗啟明。」
解:觀無上妙智,能破除生死無明,度一切諸苦厄。
如:佛在楞嚴會上放頂上光明,光中化佛誦出五會楞嚴神咒,以大光明照破眾生無始劫來的癡闇。
是無上咒─破相明理(究竟涅槃 無上菩提)。「窮理盡性、頂極之智。」
解:離語言文字的至高心法。此為無為法,此法須自觀、自悟、自證。
◎無上咒要摒棄諸緣、放下一切成見,才能念念清淨。
是無等等咒─真空生妙有(親證實相般若)。「無與倫比、佛眾平等。」
解:菩薩依此成就究竟圓滿,三世諸佛依此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以上內容節錄自《心經書法:從心解經》劉玉斌◎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7329.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