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鋼筆尖下的書法:傳統與時尚的書寫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練習欣賞字的美,學會寫出鋼筆美字──解說:大鳥博德

學習寫字的第一步,就是要重新檢視握筆的方式與寫字的姿勢,以及找到適合自己的「筆桿」。

把筆握好不難,難在修正過往錯誤握筆的習慣。以鋼筆為例,筆尖的尖面朝上,用中指的第一個指節拖住握位正下方,拇指及食指自然靠攏在握位上,以正面來看,會呈現為倒置的正三角形,就是一般認為的正確握筆。

改正錯誤握筆習慣有困難的讀者,可以考慮購買設計有矯正握位的筆款,或是購買握筆器裝在鉛筆上練習,直到習慣正確握筆後再使用鋼筆習字。把筆握好了之後,才會有對的寫字姿勢。

常見的錯誤握筆有食指重壓在握位正面或是壓住拇指、用拇指包住食指、以及像端湯匙一般端著筆……等等樣態。多數的錯誤握筆,會讓持筆者看不到筆尖,以至於必須歪著頭低頭寫字,造成沒寫幾個字就脖子僵硬、肩頸疲勞。

正確握筆,只需要雙手前臂輕鬆地擱在桌面,筆尖會自然朝向左前方,讓你不需歪頭也可以清楚看到筆尖書寫的軌跡,這就是最無負擔的寫字姿勢了!

購買鋼筆或書寫用品時,當你拿起筆試寫時,是否曾感覺到「這支筆握起來好舒服喔!」或是「這支筆抓起怪怪的,難用!」這就表示你的手掌與手指正在告訴你,哪一支筆才是適合你使用的。

從小到大學習寫字的過程中,是否曾注意到你的手不斷地在長大,但是所使用的筆卻苗條依舊呢?筆桿如果沒有跟著你的手長大,你的大手就無法輕易握牢它;為了屈就纖細的筆身,只能用盡各種方法抓住它,進而養成錯誤握筆的習慣。

選擇鋼筆最首要的,並不是偏好哪款筆的設計,並不是品牌是否能彰顯身分,也並不是價格能否上得了檯面,而應該是你對它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握得牢固,手感舒不舒適,才是挑選一支合用好筆的不二法門。

學習寫字的第二步,培養審美觀,練習欣賞字的美,看懂字怎麼寫。

審美觀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知道什麼東西是好看、漂亮的;儘管每個人程度不同,好惡不同,然而只要自己覺得順眼,這對你而言便是美的事物。不過,對於習字之美的標準,卻是可以透過練習與自我要求來提升的。多欣賞、多觀察、多比較、多模仿、多練習,永遠都不滿足現狀,才是學習寫字升級進步的不二法門。

也許你會納悶,欣賞漂亮的字不難,但要怎麼模仿才學得會?如何練習才有效率呢?大鳥博德利用三個簡單的方法,看懂字的「比例」、「架構」與「平衡」,將字拆解重組,如同拼圖一般,便可以輕鬆模仿以及做到自我練習修正,快速練就一手工整好字。

學習寫字的第三步,練習「輕手」與「重手」,替你的字添加韻味。

許多剛接觸鋼筆的人,由於過去使用原子筆、中性筆等等硬梆梆的筆尖,導致一握住鋼筆便習慣性將手掌或是手腕的力量附加於鋼筆身上書寫,如此一來便使得筆畫呆板,甚至發生筆尖分岔,更嚴重會導致筆尖變形或銥點錯位等情形。因為鋼筆筆尖的銥點有特定形狀,而且是固定不會滾動的,加上材質不同,筆尖有硬有軟,所以不是所有的鋼筆都經得起蠻力書寫。

因此,初識鋼筆的你一開始應從輕手入門,「下筆如絲」以輕輕的力道劃過紙張,與你的鋼筆互相認識,培養默契,運用握住鋼筆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施放力量,感受不同力道所表現出繽紛的筆觸,了解鋼筆的性能與極限,搭配正確的握筆姿勢,方能得心應手,享受鋼筆書寫的樂趣。

那麼該如何練習「輕手」與「重手」呢?寫字與畫畫概念相似。如同入門學習素描一般,一開始你得試著運用手上的鉛筆或是炭筆,在紙上輕輕地塗色,透過逐漸施力的過程畫出五至十個層次分明的色階,色階分得越多,表示你對於大拇指、食指與中指的控制越熟稔,「施力」與「放力」的控制就是「重手」與「輕手」的練習。建議你使用素描鉛筆或炭筆先進行塗色階練習,勤快練習一周左右的時間,再重新拿出鋼筆試寫,便會發現有截然不同的體驗,感受到手指頭對力量的控制感變得鮮明且細膩了。★2.探險家來畫畫冒險創作塗鴉本★

◆來進行一場大膽、全副武裝的冒險吧!由你創造什麼都不怕的探險家!

◆把探險家隨身攜帶的物品著上顏色,然後再多畫一些必需品。

◆這張地圖就是前往探險的關鍵。完成這張地圖,並且在探險家必經的路上增加更多危險的陷阱吧。

◆探險家該怎麼穿越這座峽谷呢?畫出一座繩索做成的橋,還有那些可怕的水中生物。

◆畫出正在穿越急流的探險家,記得離兇猛的棕熊遠一點!

◆太幸運了,這裡有越野車、摩托車、小飛機和風帆等交通工具可以克服各種狀況!把它們著上顏色。

◆在這頁畫滿雨林的植物和鳥類,但是要小心那些食人花喔!

◆原來食人花是最不需要害怕的......你有足夠的勇氣來畫這些野生動物嗎?看看你可以畫得多兇猛!

◆還好這隻恐龍不再咬人了......用鱗片、角和銳利的尖牙畫出史前時代的恐龍吧!

◆好黑、好可怕呀!是什麼躲在這洞穴裡呢?

◆在這些令人害怕的傢伙身上加上翅膀、觸角和很多很多腳。

◆探險家這次要穿越無邊無際的沙漠,畫出幾座金字塔吧。

◆在埃及古墓上塗鴉出象形文字。

◆探險家發現了什麼呢?把他的發現畫在這片蜘蛛網之中吧。

◆哇噢!我們到美國西部探險咯!牛仔們在酒館門口等著最後的對決!

◆完成這些牛仔帽、領巾和警長的徽章,然後再畫出馬靴和馬刺。

◆設計一張海報通緝危險的罪犯。

◆唷呼!幫這幾位牛仔塗上顏色,你覺得他們正在說什麼呢?

◆衝啊,牛仔!是誰負責駕駛馬車?畫出勇敢的駕駛以及幾位乘客。

◆在狂野的西部鐵路為牛仔們寫下熱情奔放的大結局吧!那天晚上我去了酒吧,一對夫婦進門後坐在我前面,剛好能讓我光明正大地速寫。我正好翻開素描本動物頭像那一頁,神奇的是,這些頭像竟與眼前的人體巧妙相搭,我沒多想就完成速寫。

就在那時,她注意到我並向丈夫說:「賀伯,那個人在畫我們,你去看看他畫了什麼。」

我朝他們比了個「不是」的手勢,但賀伯還是搖搖晃晃地向我走來,站在我旁邊,兩眼直盯著我的畫,邊打嗝邊咕噥著。我當時覺得賀伯一定會火冒三丈。我該如何解釋這幅無禮的畫作?

但他一句話也沒說。又搖搖晃晃地走回去坐下,略帶深意地看著他的啤酒杯後推開,整晚就此滴酒未沾。

眼動追蹤

眼動追蹤技術的視線掃描路徑,是針對不同觀者如何觀看同一幅圖像的研究,結論對於我們這樣的藝術家來說也很有價值。我們的構圖設計都會假設觀者如何觀看、感知,而視線掃描路徑便可以驗證這些推理思考。

普爾在他極具影響力的著作《圖像構圖》(Pictorial Composition)中指出,人在觀看時,視線以流動且循環的方式遊走在圖像上。他同時表示:「人的視線會不由自主地環視眼前的事物⋯⋯會從最有趣的地方開始,再向周圍擴大,就好比把石頭丟進水裡所泛起的漣漪。」

而《繪製圖畫》(Composing Pictures)的作者葛拉罕則提出,藝術家「必須找到掌控圖像的方式,以使觀者按照自己的計畫,依序觀賞畫中的各個元素。」

視線真的會呈同心圓流動嗎?有沒有可能設計出能掌控觀眾視線移動的構圖?科學家目前已經研發出一種技術,利用具有高靈敏度的儀器追蹤視中心,或稱中央小窩的移動路線,記錄觀者目光實際在圖畫上運行的路線。記錄下來的路線經由電腦處理後便能輸出如地圖般的「掃描路徑」,而這套路徑圖可以疊加在觀看的圖像上。

對頁上圖兩張掃描路徑圖是由名為「艾圖爾」的眼動追蹤技術公司提供;兩張圖分別記錄兩位不同觀者的觀看行為,他們在沒有任何指示下,在15秒內,透過電腦螢幕觀賞同一幅畫作。電腦以圓圈記錄了眼球移動的路徑,圓圈代表著觀者目光曾在該處短暫停留,各處依序以藍色細線相連。從掃描路徑圖來看,觀者的視線出乎意料的不斷以鋸齒狀行進,這種方式也稱為跳視。一秒鐘會發生三到四次跳視,中間穿插著稱為「注視」的短暫停頓。掃描路徑圖中的每個圓圈都有著白色光暈,代表觀者的周邊視覺。圖中藍色與橘色的粗線則與藝術作品觀看的解讀無太大關連。

黑色方框中的數字為時間標記,記錄著每一秒的目光所在位置。觀看的過程從綠點開始,在紅點結束,也是圖片消失前視線的最後一個停頓點。按照秒數並隨著藍色的細線走,便能精確地重建觀者的觀看經驗。

第一位測試者的視線始於畫作中上方,接著呈鋸齒狀往下移動到左側中間的人物上,這是第一秒的視線移動路徑。在接下來的三秒內,視線快速往右側行進,並跳到右上角,接著再大範圍地掃過畫面中間區域,期間視線短暫停留在近處與遠處的建築上。除此之外,這位觀者的視線小幅度地來回跳視,審視著畫面中的人物們。

艾圖爾公司總裁兼執行長艾德華表示:「最初的3.5秒,測試者正在觀察畫作整體的布局、構圖或背景環境。」之後,觀者通常會進行精細的眼球運動。艾德華指出:「若這時眼球有大動作的行徑,一般是在尋找圖像的脈絡,若眼球動作較小,便在觀察細節。」

第二位測試者的視線掃描路徑與第一位既類似也相異。最初他們的視線都呈現了解基本訊息的大範圍移動,綜觀全景及畫面下方的整排人物。但第二位在觀看圖像的過程中,不斷進行眼球大小動作的轉換,並且花比較多時間審視遠景及周遭的建築。

這樣的眼動追蹤實驗,讓我們不得不拋開一些在構圖與賞析方面曾視為圭臬的教條:

1. 視線並不一定呈曲線或圓形的方式順暢流動,也不一定會跟著圖像輪廓移動,而是會往有趣的地方跳動。

2. 每個人會以不同的路徑觀看同一張圖,但會遵循一定的整體策略,擺盪於建立背景脈絡與觀察細節之間。

3. 觀者並非一直被動地受到構圖控制。每個人在面對圖像時都是主動的,受到有意識與無意識的衝動驅使,而這些衝動的確會受到構圖影響,但並非絕對。

書籍封面設計

書封設計是插畫黃金時代碩果僅存的職業之一。藝術家若接受委託,對方會給予故事稿,並信任藝術家能創作出可以傳達故事的最好圖像。如果你想要從事紙本小說的書封設計,尤其是科幻和奇幻類的推想小說,委託人會希望你把整個故事讀完,並精確地以圖像表達出來。這類小說的讀者思慮敏捷,一定會發覺你繪製的圖不合情節。

有些藝術總監會對書封的設計提出建議,有些則會放手讓你設計三款或更多的彩色概念圖,尺寸通常為完稿書封的原寸17.7×10.1公分左右。記得留空間給書名、書介、商標等元素,這些通常都會占掉整個構圖的三分之一以上。

這對擅長繪製臉部、人物、建築、生物和交通工具等多元種類的藝術家來說是很好的發展領域,對喜歡長時間獨自奮鬥、琢磨畫作的藝術家來說也非常合適。藝術家通常擁有書封畫作的版權(註:因各別合約而有不同),之後也可以用作他途。

完稿的繳交期限通常是發案後一到三個月不等。交稿後的幾個月內會打樣,而你所設計的書封常常是行銷人員推銷這本書時僅有的素材,也是這本書是否成功相當關鍵的一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