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來了
欣賞掛軸畫,像在欣賞照片,能夠一目了然。對於觀者來說,一眼所見就是全部,失去了探究之心和好奇感,畫的神祕性就消失了。手卷則像一部電影,隨著畫卷徐徐展開,觀者跟隨著畫家進入一片未知之境。對於觀者來說,未展開的畫卷就是一個未知的宇宙,吸引著觀者打開畫卷,進入這個新奇的世界。
〈女史箴圖〉是顧愷之基於西晉文學家張華的〈女史箴〉而畫的,畫幅間多多少少有著某種連繫,比普通的手卷更具內容的連續性,觀者的好奇心也會比欣賞普通手卷更強烈。原畫目前均已不太清晰,但這種朦朧感,或許正是濃鬱的時間味道,充盈著偉大的文化力量。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女史箴圖〉中三段具有代表性的畫面。
〈女史箴圖.馮媛擋熊〉畫面上有6個人、一隻黑熊。女主角馮媛和兩個宦官處在最顯眼的中景位置,皇帝則處於稍遠的遠景。皇帝身邊有兩位宮廷女性,畫家用柳眉、星目、櫻唇,傳遞了她們身上的女性特質,與稍遠處的馮媛相對照,更能襯托馮媛的英姿。
兩位宦官手握兵器,欲制服咆哮的黑熊。而馮媛手無寸鐵,隻身迎上,以其鎮定的姿態,在殘暴的野獸面前展現人類的威嚴。
畫家把馮媛面對兇惡的猛獸時,身姿端穩、不露慌張之色的神態描摹得活靈活現。衣紋流暢,表情肅穆,兩條衣帶飄飛起來,固化了馮媛飛跑著去阻擋猛獸的那個偉大瞬間。
但不得不說,畫家對於女性的處理,仍然存在著時代的局限。
從觀者的角度看過去,馮媛處於近景的位置,兩個宦官處於遠景的位置。從視覺上看,宦官們與馮媛的身高相似,或者比馮媛矮一些才是正常的。但在畫家的筆下,準備用眼神和血肉之軀抗擊黑熊的馮媛,卻與兩個宦官形成比較大的身高差。
按照傳統社會的禮制,貴為婕妤的馮媛,其社會地位要遠遠高於宮廷內的宦官,但畫家卻把兩個宦官畫得身材高大,而把馮媛畫得矮了一大截,這不是把馮媛個人進行矮化,而是那個時代對全體女性的矮化。
當然,那不是畫家本人的問題,而是時代使然。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在欣賞畫作時,不需沿用前人加給我們的眼光和價值觀,而是要給出我們的態度。用我們今天的觀點來說,這幅圖與其說是在表現「女德」,不如說是在展現女性的力量。在很多重要的時刻,女性比男性更鎮定、更勇敢,能臨危不亂地面對和處置突發事件。
這不是馮媛一個人在面對猛獸,而可以看成是女性集體在閃光。
欣賞掛軸畫,像在欣賞照片,能夠一目了然。對於觀者來說,一眼所見就是全部,失去了探究之心和好奇感,畫的神祕性就消失了。手卷則像一部電影,隨著畫卷徐徐展開,觀者跟隨著畫家進入一片未知之境。對於觀者來說,未展開的畫卷就是一個未知的宇宙,吸引著觀者打開畫卷,進入這個新奇的世界。
〈女史箴圖〉是顧愷之基於西晉文學家張華的〈女史箴〉而畫的,畫幅間多多少少有著某種連繫,比普通的手卷更具內容的連續性,觀者的好奇心也會比欣賞普通手卷更強烈。原畫目前均已不太清晰,但這種朦朧感,或許正是濃鬱的時間味道,充盈著偉大的文化力量。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女史箴圖〉中三段具有代表性的畫面。
〈女史箴圖.馮媛擋熊〉畫面上有6個人、一隻黑熊。女主角馮媛和兩個宦官處在最顯眼的中景位置,皇帝則處於稍遠的遠景。皇帝身邊有兩位宮廷女性,畫家用柳眉、星目、櫻唇,傳遞了她們身上的女性特質,與稍遠處的馮媛相對照,更能襯托馮媛的英姿。
兩位宦官手握兵器,欲制服咆哮的黑熊。而馮媛手無寸鐵,隻身迎上,以其鎮定的姿態,在殘暴的野獸面前展現人類的威嚴。
畫家把馮媛面對兇惡的猛獸時,身姿端穩、不露慌張之色的神態描摹得活靈活現。衣紋流暢,表情肅穆,兩條衣帶飄飛起來,固化了馮媛飛跑著去阻擋猛獸的那個偉大瞬間。
但不得不說,畫家對於女性的處理,仍然存在著時代的局限。
從觀者的角度看過去,馮媛處於近景的位置,兩個宦官處於遠景的位置。從視覺上看,宦官們與馮媛的身高相似,或者比馮媛矮一些才是正常的。但在畫家的筆下,準備用眼神和血肉之軀抗擊黑熊的馮媛,卻與兩個宦官形成比較大的身高差。
按照傳統社會的禮制,貴為婕妤的馮媛,其社會地位要遠遠高於宮廷內的宦官,但畫家卻把兩個宦官畫得身材高大,而把馮媛畫得矮了一大截,這不是把馮媛個人進行矮化,而是那個時代對全體女性的矮化。
當然,那不是畫家本人的問題,而是時代使然。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在欣賞畫作時,不需沿用前人加給我們的眼光和價值觀,而是要給出我們的態度。用我們今天的觀點來說,這幅圖與其說是在表現「女德」,不如說是在展現女性的力量。在很多重要的時刻,女性比男性更鎮定、更勇敢,能臨危不亂地面對和處置突發事件。
這不是馮媛一個人在面對猛獸,而可以看成是女性集體在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