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阿波羅追求達芙妮 Apollo Pursuing Daphne
畫家: 喬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羅 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6~1770年)
國籍: 義大利
完成時間: 1755~1760 年
畫派風格: 威尼斯畫派
原作類型: 布面油畫
原作尺寸: 68.5 × 87 公分
典藏地點: 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傳說中阿波羅運用精良的箭術殺死巨蟒培冬(Python)後,便嘲笑同為使用弓箭的厄洛斯技不如他;同時,達芙妮是河神佩涅烏(Peneus)之女,興趣是遊獵山林,自由自在。為了報復,厄洛斯便向阿波羅發射會燃起愛情之火的金箭,而對達芙妮則是發射了拒絕愛情的鉛箭。
所以當滿腔熱誠的阿波羅在追求達芙妮時,達芙妮的反應就是拔腿就跑。就在快被追上的時候,達芙妮呼喚河神父親的幫忙,寧願不要美貌,也不要愛情,於是河神把自己的女兒變成一棵月桂樹,讓阿波羅再也不能追求。
畫作描繪達芙妮變成月桂樹的那一霎那,達芙妮坐在河神父親的水甕上,手變成樹枝,腿變成樹幹。通常畫作中出現的甕、水壺等圓弧容器,常為女性子宮的暗喻,完整無缺即象徵貞潔。同時,惡作劇的始作俑者厄洛斯,則是躲在父女的身後。
阿波羅眼見心愛的達芙妮變成了月桂樹,但他的迷戀依舊,所以宣布月桂樹就是自己的象徵,舉凡在阿波羅擅長的活動,體育、音樂和詩歌比賽的獲勝者及羅馬時代凱旋而歸的士兵將領,都能配戴著月桂葉與枝條編織而成的月桂冠,代表光榮及勝利。
畫家提埃坡羅是18 世紀著名的畫家之一,本畫作由滾動曲線和雕刻造型所構成,選用白色及其他柔和的色彩,形成了輕盈及生動的感覺。再加上畫作的結構形成一個X,畫家運用對角線形成律動感外,也將觀眾的眼光引導至各個方向,使畫作極具戲劇張力和動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