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靈光偈影:靜山的十堂攝影課

79特價52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從事攝影多年,常有人拿著一台有如科技怪獸的數位相機、問我如何著手拍攝的問題。底片攝影時代,由於無法即拍即看,要獲得一張顏色、明暗適當的影像需要經驗且不易達成。數位時代,快門一按下,影像立即呈現,卻讓人「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無以為繼?
「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一個曾被吸引的小徑入門,再踏出一條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攝影之路。
就在底片被數位攝影取代之際,我曾寫過一本叫好又叫座的《逐光獵影》。然而才不過數年,人們卻已嫻熟地以手機、相機,隨時記錄生活點滴且經由網路傳播分享。在AI橫空出世的的後數位時代裡,「拍照」已漸漸地成為如閱讀寫字般的必備生活技能。而「攝影」在軟硬體不斷更新的推波助瀾下,也從未像此刻這般容易卻又如此複雜。
要如何對欲入門、或想精進的攝影愛好者陳述一個深入淺出又有系統,以自身為出發的攝影研習之道?是個棘手又迫切的難題。
藉著一次網路攝影教學企劃,我有機會再碰觸這議題,為更有效率地拍攝這課程,我請團隊進駐我常來到、位於彰化市的靜山修道院,也間接促成這本以靜山為背景的攝影小書。
攝影「曝光」(Exposure)是將眼睛所見實像,藉著相機操作還原在底片或數位感光元件上,除了技術面,它更像一種外在觀察及內在感受的結合。若能把理性、借助外在器材運作的攝影學習與感性的靜山內觀沉澱結合,應是個有趣嘗試。
有人說,信仰是一個往特定目的地邁進的旅程,但對一個朝聖者而言,他的目標已呈現在每一個正在行進的步伐中。
靜山的第一堂攝影課如何開始?
仍記得,每回來靜山見到亦師亦友的馬志鴻神父,身心俱疲的我總說:「我得睡個幾天好覺。」在充分休息後,我喜歡無所事事的閒逛,我會在餐廳窗邊細看窗外光影變化,靜靜地品味咖啡,一隻松鼠或找水喝的小鳥,都能讓我端詳個半天,在安靜的天地裡,我疲憊的身軀得以恢復,心靈逐漸澄淨,混沌思緒也能理出個頭緒地找到出路,我們就從這開始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