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創業:生活用品 ─ 器皿、餐具、家飾、文具
重視設計,更重視品管與發行
積極開創「設計師品牌」與「熱銷產品線」。
天晴設計發行有限公司 易瑋勝Alan
在台灣文創產業尚未蓬勃發展前,天晴設計便已起步,從工業設計基礎出發,往創意商品方向發展,一套喜氣洋洋的「雙囍杯」,在華人社會文化圈及其市場引發熱烈回響,取得豐碩成果,並促使他們進一步開創多項獨立產品線,以及設計師自有品牌。
經營方針
Point 1 育成概念,讓設計師成為獨立品牌。
天晴設計採用「育成概念」,於2008年開啟屬於設計師的發想園地。基於過去與友人合組公司的失敗經驗,易瑋勝重新思考設計師的代表性問題,他發現,「只有設計師的名字無法取代。」於是,與李尉郎聯手重建天晴時,便將設計師的名字與產品連結,讓每一位設計師都成為獨立品牌。天晴定位為「出品公司」,為產品把關,而設計師本身才代表產品的精神,需要更直接被了解和看見。
Point 2 常問「好概念為什麼沒人做?」
易瑋勝重視每一位設計師的獨特性與發想概念,提到產品開發,他從不規定設計師該做什麼,而是透過會議討論來決定該開發什麼。「難用的東西,為什麼沒人改良?好的概念,為什麼沒人做?」這兩個「為什麼」,最常見於天晴的討論中,尤其是「好概念為什麼沒人做」,往往是他們發想時所閃現的第一道靈光。
然而,每一項產品的開發成本、市場評估,都將決定該產品是否能問世,若是成本過高,有行無市,就讓產品胎死腹中,難免有違尊重創意的原則,遇到這樣的狀況,易瑋勝會考量以「限量發售」的方式上市,並且適度進行成本控管。
Point 3 熱賣商品自成系列,以「出品」概念管理。
就台灣文創產業而言,天晴屬於起步較早的公司,從設計師變成品牌經營者,易瑋勝不斷學習傾聽市場的聲音,進而對公司產品路線進行修正,逐漸掌握並調整自家設計師與市場需求間的分際。儘管是以設計師獨立品牌概念經營,對於熱賣商品,也會透過審慎評估再拉出獨立產品線,例如充滿中國文化意象的「喜器」系列、特殊造型筆記本「booxi」系列、木皮製家飾「mooo」系列、實驗性小物「Dr. Wow Design Lab」系列等。當產品線獨立後,天晴便以「出品」概念管理,以年度計畫進行後續同系列產品之延續開發,易瑋勝說:「天晴推出的商品,我都不求大賣,而是求長銷,唯有時間夠久,才能成為經典。」
Point 4 創業初期不宜投入過多開發成本,應設法儲存安全基金。
創業多年,易瑋勝累積許多國外參展經驗,他表示,國外幾乎沒有所謂的「文創商品展」,多半是屬於商業模式的文具展或禮品展,若想拓展海外市場,必須評估公司本身屬性,找尋適合的展覽參加,以免徒增成本。易瑋勝進一步談到:「很多外國客戶,都是在展場上連續見到我們2~3年之後,才開始向我們下訂單。」對客戶來說,合作對象能否穩定經營是極其重要的,他們得確定你「不會今年出現,明年就不見了。」而且,外銷訂單往往都有長賣的機會,因此,易瑋勝認為永續經營才是成功關鍵,他建議創業者一開始切勿投入過多開發成本,以免拖垮財務,盡可能為公司儲存一筆安全基金,因應各種創業風險,以便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商品故事
Case Story 1 Between PLA coffee cup set動靜之間
※ 設計發想
關於這組咖啡杯的設計概念,誠如天晴的文案所述:「虛與實、動與靜,這相對的兩極,在杯與盤的世界裡,找到了平靜的最佳詮釋。少了盤的咖啡杯,不安份地在桌面上擺盪,杯與盤間兩相契合的曲面,重新讓咖啡杯找到安定,杯與盤間依存的關係,就在密合的瞬間感受起。」
身為「動靜之間」的設計者,易瑋勝相當滿意自己的發想概念。弧形杯底,放在桌上有點像不倒翁;放在盤子上時,不需要找中間點,每個角度都可以站穩;片狀握把也是一項貼心設計,以感覺最敏銳的指尖持住握把中間的孔,飲用咖啡頓時變得優雅,此外,這項產品更使用了環保材質製作。
※ 行銷概況
易瑋勝自認「動靜之間」是一個好設計,但沒想到,做了700多組,竟賣了2年才完售,市場表現遠不如預期,面對這樣的處境,他自評:「這款杯組在視覺概念上難以讓人立刻了解,因此造成銷售時間過長。」然而,他也認為,天晴仍須持續推出較前衛、較概念性的產品,以培養創作的活性與能量。
Case Story 2 喜器CiCHi ─ 雙囍杯Married Mug
※ 設計發想
這款馬克杯,將「雙囍」中文字的結構轉化為握把,展現獨有的形體風格,與中國的喜事文化完美結合,在台灣與中國大陸推出後,廣受市場好評,進而從天晴的品牌獨立出去,成為「喜器CiCHi」系列。
※ 材質製成
「雙囍杯」開發時,最大困難在於紅釉的燒製,釉色難以均勻。經過前兩代的經驗,如今第三代設計聆聽市場的聲音,將「囍」字的雙口放大,並且把字體做得更圓滑,提升了拿取的便利性,而改款也是為了迎戰仿冒劣質品的侵害,讓「喜器CiCHi」系列設計更邁向經典。
※ 行銷概況
易瑋勝認為,「這是個好賣的東西,卻不是個好設計。」相較於「動靜之間」,「雙囍杯」握把的獨特造型,就使用而言並不便利。此外,這款杯子在設計上有相當的文化特殊性,因此在華文圈之外的市場也推不太動。
※ 延伸產品
「喜器CiCHi」系列另有一組新產品,名為「沾喜」,特地與篆刻藝術家合作。盤底浮刻,使醬料倒進盤中時,產生浮現字體的效果;交疊的雙圓,象徵雙倍的圓滿喜悅;兩件式設計,讓使用方式更為多元。筷架部分保留了篆刻的原貌,考量使用質材製作上的方便性,改選用瓷燒方式取代原有石刻。
Case Story 3 booxi筆記本系列
※ 設計發想
設計時,加入些許巧思,讓這款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廣受市場歡迎,在國外更是大受好評。易瑋勝認為,這個系列的筆記本,在設計概念上跨越了文化的障礙,將一般大眾喜歡的元素融入設計。就品牌的延續而言,天晴每一年都會在現有的基礎下延伸新的概念,也讓客戶更期待下一次出現的筆記本。
※ 行銷概況
透過物件的轉換,文具、生活雜貨等,是天晴時常進行設計的品項,當面對這樣隨手可得的物品時,正因為與一般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能夠用概念打動消費者購買,成為更重要的課題,而減少文化語言上的差異,則可以讓這類產品更不受市場限制。
重視設計,更重視品管與發行
積極開創「設計師品牌」與「熱銷產品線」。
天晴設計發行有限公司 易瑋勝Alan
在台灣文創產業尚未蓬勃發展前,天晴設計便已起步,從工業設計基礎出發,往創意商品方向發展,一套喜氣洋洋的「雙囍杯」,在華人社會文化圈及其市場引發熱烈回響,取得豐碩成果,並促使他們進一步開創多項獨立產品線,以及設計師自有品牌。
經營方針
Point 1 育成概念,讓設計師成為獨立品牌。
天晴設計採用「育成概念」,於2008年開啟屬於設計師的發想園地。基於過去與友人合組公司的失敗經驗,易瑋勝重新思考設計師的代表性問題,他發現,「只有設計師的名字無法取代。」於是,與李尉郎聯手重建天晴時,便將設計師的名字與產品連結,讓每一位設計師都成為獨立品牌。天晴定位為「出品公司」,為產品把關,而設計師本身才代表產品的精神,需要更直接被了解和看見。
Point 2 常問「好概念為什麼沒人做?」
易瑋勝重視每一位設計師的獨特性與發想概念,提到產品開發,他從不規定設計師該做什麼,而是透過會議討論來決定該開發什麼。「難用的東西,為什麼沒人改良?好的概念,為什麼沒人做?」這兩個「為什麼」,最常見於天晴的討論中,尤其是「好概念為什麼沒人做」,往往是他們發想時所閃現的第一道靈光。
然而,每一項產品的開發成本、市場評估,都將決定該產品是否能問世,若是成本過高,有行無市,就讓產品胎死腹中,難免有違尊重創意的原則,遇到這樣的狀況,易瑋勝會考量以「限量發售」的方式上市,並且適度進行成本控管。
Point 3 熱賣商品自成系列,以「出品」概念管理。
就台灣文創產業而言,天晴屬於起步較早的公司,從設計師變成品牌經營者,易瑋勝不斷學習傾聽市場的聲音,進而對公司產品路線進行修正,逐漸掌握並調整自家設計師與市場需求間的分際。儘管是以設計師獨立品牌概念經營,對於熱賣商品,也會透過審慎評估再拉出獨立產品線,例如充滿中國文化意象的「喜器」系列、特殊造型筆記本「booxi」系列、木皮製家飾「mooo」系列、實驗性小物「Dr. Wow Design Lab」系列等。當產品線獨立後,天晴便以「出品」概念管理,以年度計畫進行後續同系列產品之延續開發,易瑋勝說:「天晴推出的商品,我都不求大賣,而是求長銷,唯有時間夠久,才能成為經典。」
Point 4 創業初期不宜投入過多開發成本,應設法儲存安全基金。
創業多年,易瑋勝累積許多國外參展經驗,他表示,國外幾乎沒有所謂的「文創商品展」,多半是屬於商業模式的文具展或禮品展,若想拓展海外市場,必須評估公司本身屬性,找尋適合的展覽參加,以免徒增成本。易瑋勝進一步談到:「很多外國客戶,都是在展場上連續見到我們2~3年之後,才開始向我們下訂單。」對客戶來說,合作對象能否穩定經營是極其重要的,他們得確定你「不會今年出現,明年就不見了。」而且,外銷訂單往往都有長賣的機會,因此,易瑋勝認為永續經營才是成功關鍵,他建議創業者一開始切勿投入過多開發成本,以免拖垮財務,盡可能為公司儲存一筆安全基金,因應各種創業風險,以便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商品故事
Case Story 1 Between PLA coffee cup set動靜之間
※ 設計發想
關於這組咖啡杯的設計概念,誠如天晴的文案所述:「虛與實、動與靜,這相對的兩極,在杯與盤的世界裡,找到了平靜的最佳詮釋。少了盤的咖啡杯,不安份地在桌面上擺盪,杯與盤間兩相契合的曲面,重新讓咖啡杯找到安定,杯與盤間依存的關係,就在密合的瞬間感受起。」
身為「動靜之間」的設計者,易瑋勝相當滿意自己的發想概念。弧形杯底,放在桌上有點像不倒翁;放在盤子上時,不需要找中間點,每個角度都可以站穩;片狀握把也是一項貼心設計,以感覺最敏銳的指尖持住握把中間的孔,飲用咖啡頓時變得優雅,此外,這項產品更使用了環保材質製作。
※ 行銷概況
易瑋勝自認「動靜之間」是一個好設計,但沒想到,做了700多組,竟賣了2年才完售,市場表現遠不如預期,面對這樣的處境,他自評:「這款杯組在視覺概念上難以讓人立刻了解,因此造成銷售時間過長。」然而,他也認為,天晴仍須持續推出較前衛、較概念性的產品,以培養創作的活性與能量。
Case Story 2 喜器CiCHi ─ 雙囍杯Married Mug
※ 設計發想
這款馬克杯,將「雙囍」中文字的結構轉化為握把,展現獨有的形體風格,與中國的喜事文化完美結合,在台灣與中國大陸推出後,廣受市場好評,進而從天晴的品牌獨立出去,成為「喜器CiCHi」系列。
※ 材質製成
「雙囍杯」開發時,最大困難在於紅釉的燒製,釉色難以均勻。經過前兩代的經驗,如今第三代設計聆聽市場的聲音,將「囍」字的雙口放大,並且把字體做得更圓滑,提升了拿取的便利性,而改款也是為了迎戰仿冒劣質品的侵害,讓「喜器CiCHi」系列設計更邁向經典。
※ 行銷概況
易瑋勝認為,「這是個好賣的東西,卻不是個好設計。」相較於「動靜之間」,「雙囍杯」握把的獨特造型,就使用而言並不便利。此外,這款杯子在設計上有相當的文化特殊性,因此在華文圈之外的市場也推不太動。
※ 延伸產品
「喜器CiCHi」系列另有一組新產品,名為「沾喜」,特地與篆刻藝術家合作。盤底浮刻,使醬料倒進盤中時,產生浮現字體的效果;交疊的雙圓,象徵雙倍的圓滿喜悅;兩件式設計,讓使用方式更為多元。筷架部分保留了篆刻的原貌,考量使用質材製作上的方便性,改選用瓷燒方式取代原有石刻。
Case Story 3 booxi筆記本系列
※ 設計發想
設計時,加入些許巧思,讓這款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廣受市場歡迎,在國外更是大受好評。易瑋勝認為,這個系列的筆記本,在設計概念上跨越了文化的障礙,將一般大眾喜歡的元素融入設計。就品牌的延續而言,天晴每一年都會在現有的基礎下延伸新的概念,也讓客戶更期待下一次出現的筆記本。
※ 行銷概況
透過物件的轉換,文具、生活雜貨等,是天晴時常進行設計的品項,當面對這樣隨手可得的物品時,正因為與一般大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能夠用概念打動消費者購買,成為更重要的課題,而減少文化語言上的差異,則可以讓這類產品更不受市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