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花鳳
圖A-2-1上紋飾的主角無疑是鳳凰(有趣的是歐文.瓊斯稱之為龍,這樣的情況出現不止一次,因而不可能是筆誤,由此可知,西方人對鳳凰並不熟悉)。鳳凰今天都以女性形象出現,陰柔、華美、絲毫看不出男性氣質,在裝飾上,也都是女性所用之物,鳳釵、鳳冠、鳳佩,男性配戴不像樣。一些少數民族,從頭飾到服裝,簡直要打扮成活鳳凰。
的確,鳳凰的形象太適合表現女性美,體態優雅,婀娜多姿。就算是發怒,也都稱為「鳳眼圓睜」。其實鳳眼不會畫成圓的,都是細細長長,媚得很。幾幅圖樣上的鳳凰亦是如此。
不過要說鳳凰是女性,也不盡然,其實鳳凰的鳳是雄性,凰才是雌性。而且鳳凰被稱為「百鳥之王」,而不是「百鳥之后」。
事實上,鳳一開始不但不陰柔,反倒滿是陽剛之氣。《尚書》裡說鳳是「隨陽之鳥」,而《詩經.大雅》中的「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變成後來人們熟知的丹鳳朝陽,丹是紅色,火鳳凰,當然是主陽。
過去形容一個人很厲害,稱為人中龍鳳,而最早被比作鳳的人,是孔子。不過鳳凰後來還是完全女性化,因為龍鳳做了分工。常說的龍鳳呈祥當然是龍男鳳女。
回到紋樣上,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嬌媚的鳳凰穿行在百花叢中,優雅迷人,遐想無盡。而這種紋樣,就叫「鳳穿花」。
不過,和鳳凰相配的花可不能隨便,鳳凰是百鳥之王,相配的,當然是百花之王,牡丹便成為首選(參看〈花之王〉)。所以鳳穿花的紋樣,多數時候就是鳳穿牡丹。
《中國紋樣》中,鳳穿花紋樣出現三次,圖A-2-1、圖A-2-2以及圖B-9-1都是。雖然三幅圖上的顏色、畫法和工藝各不相同,但其實都是同一種紋樣的變化。前兩幅用的是粉彩工藝(參見〈五彩透輕紗〉),而圖B-9-1則是素三彩(參見〈素彩凝華〉)。
當然其他品類的瓷器裝飾中,這種紋樣也大量出現,無論是青花,還是五彩,不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和龍紋一樣,皇帝也時常試圖壟斷這種美好,而美,向來是無法壟斷的,一如思想。
補充一點,圖案的中心部分──歐文.瓊斯稱之為「迷宮圖案」──當然不是迷宮,可以參看〈文字造迷宮〉一章。
圖A-2-1上紋飾的主角無疑是鳳凰(有趣的是歐文.瓊斯稱之為龍,這樣的情況出現不止一次,因而不可能是筆誤,由此可知,西方人對鳳凰並不熟悉)。鳳凰今天都以女性形象出現,陰柔、華美、絲毫看不出男性氣質,在裝飾上,也都是女性所用之物,鳳釵、鳳冠、鳳佩,男性配戴不像樣。一些少數民族,從頭飾到服裝,簡直要打扮成活鳳凰。
的確,鳳凰的形象太適合表現女性美,體態優雅,婀娜多姿。就算是發怒,也都稱為「鳳眼圓睜」。其實鳳眼不會畫成圓的,都是細細長長,媚得很。幾幅圖樣上的鳳凰亦是如此。
不過要說鳳凰是女性,也不盡然,其實鳳凰的鳳是雄性,凰才是雌性。而且鳳凰被稱為「百鳥之王」,而不是「百鳥之后」。
事實上,鳳一開始不但不陰柔,反倒滿是陽剛之氣。《尚書》裡說鳳是「隨陽之鳥」,而《詩經.大雅》中的「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變成後來人們熟知的丹鳳朝陽,丹是紅色,火鳳凰,當然是主陽。
過去形容一個人很厲害,稱為人中龍鳳,而最早被比作鳳的人,是孔子。不過鳳凰後來還是完全女性化,因為龍鳳做了分工。常說的龍鳳呈祥當然是龍男鳳女。
回到紋樣上,想像一下這個場景,嬌媚的鳳凰穿行在百花叢中,優雅迷人,遐想無盡。而這種紋樣,就叫「鳳穿花」。
不過,和鳳凰相配的花可不能隨便,鳳凰是百鳥之王,相配的,當然是百花之王,牡丹便成為首選(參看〈花之王〉)。所以鳳穿花的紋樣,多數時候就是鳳穿牡丹。
《中國紋樣》中,鳳穿花紋樣出現三次,圖A-2-1、圖A-2-2以及圖B-9-1都是。雖然三幅圖上的顏色、畫法和工藝各不相同,但其實都是同一種紋樣的變化。前兩幅用的是粉彩工藝(參見〈五彩透輕紗〉),而圖B-9-1則是素三彩(參見〈素彩凝華〉)。
當然其他品類的瓷器裝飾中,這種紋樣也大量出現,無論是青花,還是五彩,不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和龍紋一樣,皇帝也時常試圖壟斷這種美好,而美,向來是無法壟斷的,一如思想。
補充一點,圖案的中心部分──歐文.瓊斯稱之為「迷宮圖案」──當然不是迷宮,可以參看〈文字造迷宮〉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