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觀點:一切的一切都從觀察的點開始
電影裡的鏡頭,時而特寫的微觀,時而全景的縱觀,有從時間的角度陳 述著,也有從空間的維度去建構;當你很專心沉浸在主角的情緒中,冷不防殺出配角,製造真正的高潮,一切的一切全是一個又一個不同「觀點」去架構出來的畫面,這些全是導演想要給你看到的視角與感知。陳列設計師工作內容也是如此,處在哪一個觀察的點就會有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視角以及想鋪陳的故事!又或者,看到另一個點,從那個地方出發, 來詮釋你的觀察。

不過陳列設計的觀點創作變化可多了。從人來說,就有大人的、小孩的及老年人的、甚至一些特殊身障人士……等,都會有很不一樣的視角、高度、觀點及感受角度,不同的應用也會造成全然不同的觀點。例如拿來看電視用的客廳,和用來與家人談天說地的客廳, 絕對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存在。

時間,更左右著你的觀點。大面落地窗在正午時分時,會烤焦窗景的美意,但一到晚上,化成炫目夜景,不微醺也心醉。空間格局常說的動線,其實也是影響觀點想像的關鍵,主導意味相當濃厚。一進門看到的完美畫面,就只有這個視角能稱上 ─ ─ 回家。

那麼陳列設計需要的觀點從哪來?沒有它,整體佈置又是如何?

觀點,放大人的需求
觀點,其實就是使用者(人)的需求與條件,陳列設計師的天職就在於運用自己的觀點,協助業主發掘出合適他們的觀點,將它們放大或者濃縮到生活的每一角落。這是我很慣用的手法,無限放大一句業主講過的話,小題大作客戶小孩的塗鴉,或者矯情的用主人家中寵物照片創作成掛畫,轉化成我佈置設計最需要的哲學基礎,再由這些論述開始布局

工作了一輩子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的男主人,好不容易才想起小時候曾經喜歡吹口琴;辛苦了幾十年終於熬成婆的女主人,從來沒為自己想過個人喜好了, 她甚至從未想過會有天能安靜下來和自己相處……。此時,我們的角色,便是要來引導她重新看待自己, 如何迎向慢活且有感知的人生

我相信,佈置如果只是放放東西,無論好看與否,缺了「觀點」,終將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反之,如果能貼著使用者的生活甚至順著生命走,那些實體的物件才不空虛寂寞。再怎麼人見人愛公主風的小孩房,都比不上小女兒在夕陽下和媽媽在院子追逐的笑聲。孝親房再華貴,都比不上奶奶一杯茶一本書在燈下的慈祥微笑。那種畫面的威力,可是有能力留在記憶裡一輩子,一切全起自觀點。

一個空間一個主觀點
主導故事發展走向

陳列設計的觀點如同立足點,引導眼睛要往哪看,要先欣賞什麼。只有找著觀點,就能和周邊的環境互動創造出多元且生動有趣的陳列。

用氣味、聲音來引導; 用掛畫、藝術品來創作欣賞視野。從這個點出發,延伸到你視線盡頭,沿途中你就 能埋入很多視覺焦點來增加空間故事性,開始把玩精彩生活空間。

當然觀點可以很多元,有不同角度和位置。記住,一次運用兩個( 或以上) 不同的觀點,其結構性就會被相互牽絆干擾,造成想講的故事太多,最後發現「全部都是重點就沒重點了」! 所以我非常建議一個空間用一個最主要的觀察點( 定點) 來進行規劃。

<觀點的故事>.同一個布景、不同掛畫內容,情緒反應大不同
我們都會選擇掛畫來裝飾空間,用來彰顯主人的喜好與品味,不過你知道嗎? 光是畫的種類、形式、圖像,會產生多種意境解讀。

暗示品味
玄關桌放上手繪毛小孩畫像, 旁邊搭配寫詩句,呈現的是靜謐美好 ( 圖A)。如果掛畫換成巴黎車站大鐘前行人匆匆的攝影藝術 ( 圖B), 多了現代都會的時尚感,黑白寫真則是加持了冷調。

情緒引導
書桌的掛畫觀點是屋主埋首閱讀或工作,正當想喘口氣,看到的望向山遠方攝影照,有延伸視線與空間延展功能 ( 圖C)。若換成有時尚感的作品, 讓空間多律動感和活力,而這樣的主畫,不難猜測屋主的興趣喜好甚至職業( 圖D)。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