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實用祕技

 

以下提供各位一些可預防花況不佳的實用做法,以及能使垂頭喪氣的花朵恢復生機的祕方。

 

浸沒法

碰上花莖較為嬌嫩的花材時,可在使用前先將其浸沒於水中。我較常先行浸沒的花材包括蝴蝶蘭、石斛蘭和萬代蘭花,也適用於繡球花。具體做法為:在水槽或大碗中裝滿新鮮的冷水;修剪花莖底部約2.5公分後,將花材放入水中,並使花瓣浮於水面。花材會在大約6~12小時內吸收水分,可明顯看出花朵充滿精神且飽水度很高。後續若要再次進行浸沒法,請重新修剪花莖底部。

 

快速加熱法

有時候,花材會在正常花期結束前就枯萎,此時可用快速加熱法阻斷其死亡過程。其原理為「使沸騰的熱水進入花莖內,去除裡頭所有空氣」如此一來,就能使花朵恢復活力。具體做法如下:先以45度角斜剪花莖底部,剪去約2.5公分。接著,於水杯中倒入沸騰的熱水,水量約2.5公分高即可。小心地將開始枯萎的花材浸入其中,浸泡約1分鐘。過程中請仔細觀察,是否有微小氣泡冒出並漂至水面;待氣泡停止上升後,取出花材並重新斜剪花莖,再放入新鮮的冷水中靜置約3~12小時。一般來說,在花材枯萎得不是太嚴重的狀態下,都能以快速熱法及時搶救成功。

 

正確控溫

若要真正延長切花壽命,應該設法將其置於3~8℃的環境,但並非所有的鮮花都喜歡涼爽的溫度。甚至有少數花卉「不喜歡」被冷藏,包括:不分類型的所有蘭花、鶴望蘭(天堂鳥)、赫蕉屬、生薑(月桃屬)、火鶴和所有的熱帶植物。但大部分的切花都適合放置在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風吹,以達到最佳保鮮效果。

 

發展自我風格

 

從事花藝設計之初,很多人往往急於培養自我美感與獨特風格。因為當一個人首度拿起花剪時,很容易覺得自己奇蹟般地擁有天賦異稟,但事實並非如此。專屬於自我的設計語彙,必須隨著時間推移,才能慢慢地開枝散葉。

 

發掘自己的美感必須投入時間深度探索,且必須夠敏銳、求知欲旺盛。你可以先從自己最喜歡的花卉開始,觀察這些花有何相似之處?有哪些相連的特徵?並將這些發現記錄在日記、心情筆記或Pinterest上。之後,請繼續探索這些花卉的顏色、質地、形態和線條,什麼細節讓你感到有興趣?你喜歡較暗、較混濁的色調嗎?你排斥大膽對比的質地嗎?那些野性、不對稱的形式吸引你嗎?或是你想進一步研究古典、對稱的形式?什麼樣的花藝設計最適合你?

 

思考自己最喜歡的花卉時,請勤做筆記;欣賞其他人的花藝作品時,你得特別留意自己有興趣的風格,並找出為什麼喜歡、持續探索與此類花藝風格有關的事物。此外,你也可以多看看其他應用藝術,例如家具設計、建築、時裝或是景觀設計。身為新進花藝師,大家可先暫時把自己的技術或能力放一邊,用心觀察即可;靈感隨處可見,你看得越多,就會發現越多。透過這樣的好奇心,你才有可能建立出屬於自己的個人設計詞彙,在過程中越來越清楚什麼樣的方向最吸引你;透過長時間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吸收與學習,便能明確你的喜好。我很確定的是,人人都是獨特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跟隨好奇,用心感受、建立與自己的對話,直到建構出一座豐富且隨時可翻閱的獨家資料庫。到了此階段,便能創造出屬於你自己的美學。當你的美學詞彙中開始出現「關鍵的對應關係」,便可將它們組合成可靠、且符合季節性的組合,並不斷拆解重組。就像廚師會從每個季節最好的食材中,開發出創意料理以呈現獨家美味一樣,花藝師也可創造出專屬自己的「配方」,打造季節性的獨家美學。

 

花藝設計的元素與原則

 

花藝設計的必備基本元素,就和DNA分子結構一樣。從小小的胸花到最複雜的花藝裝置,每個被創造出來的花藝設計,都由基本法則所構成。

 

花藝設計的元素包括形式、線條、空間、質地、顏色。

 

花藝設計的原則包括平衡、比例與均衡、節奏、對比與和諧、主導。

 

如果花藝設計的元素是烹飪的原料,那麼原則就是烹飪的方法和過程。

 

▍關於形式元素

 

在古典的花藝設計中,共有六種常見的古典形式,深深根植於歐洲文化和歷史中,除了被大量用於裝飾和慶典活動外,更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延續至今。

 

①對稱型(Symmetrical):通常呈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圓形,對稱型是相當經典的設計形式,歐洲歷史上的許多作品都曾採用,從18世紀的荷蘭靜物畫,到至今仍聳立於世界各地的宏偉建築與教堂等。對稱型的設計通常會有一個確切的正面,但有時也可從360度全方位觀賞。

 

②非對稱型(Asymmetrical):通常呈不等邊三角形,在1960~1980年代非常受歡迎。與傳統對稱形式相對,非對稱型設計大多只展現「特定的一個面」,藉此傳達更具現代性的美感。

 

③霍加斯曲線型(Hogarth Curve):即一般人常說的S型。霍加斯曲線之名源自18世紀的創意家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他將這條柔和的曲線定位為優雅和美學的標誌,故又稱「美的線條」(Line of Beauty)。此經典形式多以垂直方向表現,有時也會改為水平方向,曲線幅度也略有不同。大多以展現正面為主。

 

④新月型(Crescent):新月型的形式與霍加斯曲線類似,在1970~1980年代非常流行,常應用於擺設和新娘花束,且大多有個確切的正面。

 

⑤水平型(Horizontal):水平型的設計形式通常應用於桌面中心的擺設品,從上方看呈現長橢圓形;側面看則較為低矮。這類構圖稱具有長而低的特色,至今仍很受歡迎。

 

⑥垂直型(Vertical):垂直型的擺設在1980~1990年代的歐洲非常受歡迎,屬於當代風格。通常為正面構圖,且比其他古典形式更具現代感。

 

▍關於平衡原則

 

正如每位花藝師必須辛勤學習一般,每件花藝作品都必須保持平衡。有兩種平衡準則可應用於花藝設計:實際平衡與視覺平衡。 實際平衡(又稱物理平衡)僅意味著物體在其環境中實現物理穩定,不會倒塌或傾向一側。實體花藝作品的實際平衡需要專業技法;當作品被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時,則可能需要不同的技術。

 

視覺平衡是一個稍微主觀的主題。一般來說,若擺設的視覺不符合視覺比例的標準,它就會看起來不平衡。在古典花藝中,視覺比例為1/3:2/3;在當代花藝理論中則是3:5,與黃金比例相符。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一件作品雖然可在物理上保持平衡,但也可能因為太過突兀或視覺比例不均,而看起來不平衡,且會造成視覺上的不舒適感。

 

為了在設計中實踐真正的平衡,請注意以下兩個要素。首先是優秀的技法——插花時下手精準以達目的。第二則是使所有花材平衡地分布其重量。例如,當你在一件花器內安排過多大花朵前傾,且所有的花材都配置在同一個小區域內時,就有倒塌的危險。為避免這種情況,請將部分花材分布在設計的兩側和後面,使重量更均勻地分布在花器中,以落實真正的平衡。不過實際平衡通常在花藝創作過程的初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通常只有當學員們進展到更大的作品與裝飾時,實際平衡才會越發重要。

 

視覺平衡是較難實現的主題。在大多數的作品構圖中,眾人的目光首先會被具備最多趣味細節的區域所吸引。此即古典花藝設計的「焦點區域」;當代花藝設計則有三個焦點區域,主要位置稱為「8」。根據花藝布局的走向,人們的視線會從焦點區域均勻地向外散發(前提是此作品為經典樣式),或從第一個焦點區域(「8」)流向「5」和「3」,然後再緩慢地移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