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仁寺東陽坊──倖存的北野大茶會茶室
 
建仁二年(一二○二)由幕府將軍源賴家所創設的建仁寺在日本茶道史上擁有不凡的地位,因為其開山祖即是日本茶道始祖榮西禪師。榮西禪師(一一四一—一二一五)曾經二度到中國留學,時值宋朝茶道盛行,隨後自中國引進茶樹及點茶法,撰寫日本最早茶書《喫茶養生記》,推廣飲茶的功效。京都建仁寺既是日本最古老禪寺,又是茶道的發祥地。雖然在平安時期日本已有茶會,但僅流傳於官宦貴族,也尚未產生飲茶的思想與流程。建仁寺至今仍保有紀念性茶園及茶碑,以彰顯榮西禪師對日本茶文化的貢獻。為了紀念榮西,每年四月二十日都會在此舉行古老的茶禮「四頭茶會」,由年輕僧侶持杓為每人的茶碗注入熱水,這也正是源自中國禪宗的點茶儀式。
       
建仁寺位於京都最繁華的祇園地帶,我們由茶室與料庭亭聚集的花見小路,一路踩著石板漫步前行,即可抵達。寺廟院區佔地廣闊,內有一座座的寺院,古松參天,楓樹茂盛,幽寂的環境隔絕了花街的塵囂。別以為建仁寺僅是如此,除了方丈與法堂,我們進園右轉氣勢宏偉的「庫裡」,空間挑高又極為寬廣,是僧人煮飯用餐的地方。
       
買好門票,進入寬敞的大廳,方知柳暗花明又一村,迴廊引領人們走過層層相連的廂房。因為沒有牆壁或紙門的阻隔,穿透的建物將內外空間串連起來,讓自己與庭園存在於同一空間,又能與建物合為一體。透過敞開的廂房,視野由廊道穿越廳堂眺望到後院,如框起來的一幅畫。在此有好幾座庭園,迴廊每轉個彎,就是截然不同的廳堂與庭園,別有洞天。
   
方丈庭園係枯山水式,水波紋的白砂象徵大海,石塊小松好似人間,使人猶如進入一個冥想的世界。本坊的「潮音庭」是枯山水式庭園,可見青苔滿庭綠意盎然,迎面楓葉清秀,夏日亦覺絲絲涼風。望著庭中豎立的「三尊石」,令人感受一股與世隔絕的清靜,我們坐在榻榻米往外望,自然地安頓好心情,寂靜禪意油然而生。 建仁寺還存有一座重要的北野大茶會茶室「東陽坊」。北野大茶會是一八五七年由豐臣秀吉所舉辦,一場多達八百餘席的盛況史無前例,至今仍為茶人津津樂道,對於日後茶道推廣貢獻極大。東陽坊是千利休愛徒真如堂東陽坊住持長盛所建茶屋,用來參與北野大茶會,原本建於北野天滿宮紙屋川土手之處。我們下本坊的緣廊,沿著小徑即抵達東陽坊。
   
這間獨立的草庵茶室靜靜地置於院中不起眼的角落,瓦葺屋頂,室內二疊台目,是帶有利休風格的小茶室。室內有床之間、地爐、略彎的中柱及相連的袖壁,袖壁上有二重吊棚。茶室旁尚有一疊的合之間、二疊台目向板的控室及水屋等三個空間。控室也是一間茶室,內有丸爐與別緻的丸窗,由躪口進出。由控室間望去,光影幽微下可見室內光影變幻,極富設計上的巧思。東陽坊茶室在史上曾遷建多次,應已略為修改。
       
東陽坊露地尚置有豐臣秀吉所喜愛的烏帽石。茶室旁是有名的「建仁寺垣」,以縱向裁切的竹子緊密排列,屬遮蔽式圍牆,與鏤空的「金閣寺垣」或「光悅寺垣」截然不同。雖然建仁寺內終年遊客如織,但專程尋到東陽坊的卻不多,只有茶道中人才會特地到此朝聖。
    
如果加入「東陽坊保存會」,即有機會在此地喝茶。東陽坊距離市區不遠,到此可近距離欣賞經典茶室及日本茶道始祖榮西和尚、茶聖千利休、豐臣秀吉與北野大茶會,豐富的文化史蹟值得一訪。
       
建仁寺資訊:
 
地址:京都市東山區大和大路通四條下小松町
 
交通:京都巴士100「祇園」,徒步10分鐘。
京都巴士206「東山安井」,徒步5分鐘。
京阪電車「祇園四条駅」,徒步7分鐘。
 
門票:成人500日圓
										建仁二年(一二○二)由幕府將軍源賴家所創設的建仁寺在日本茶道史上擁有不凡的地位,因為其開山祖即是日本茶道始祖榮西禪師。榮西禪師(一一四一—一二一五)曾經二度到中國留學,時值宋朝茶道盛行,隨後自中國引進茶樹及點茶法,撰寫日本最早茶書《喫茶養生記》,推廣飲茶的功效。京都建仁寺既是日本最古老禪寺,又是茶道的發祥地。雖然在平安時期日本已有茶會,但僅流傳於官宦貴族,也尚未產生飲茶的思想與流程。建仁寺至今仍保有紀念性茶園及茶碑,以彰顯榮西禪師對日本茶文化的貢獻。為了紀念榮西,每年四月二十日都會在此舉行古老的茶禮「四頭茶會」,由年輕僧侶持杓為每人的茶碗注入熱水,這也正是源自中國禪宗的點茶儀式。
建仁寺位於京都最繁華的祇園地帶,我們由茶室與料庭亭聚集的花見小路,一路踩著石板漫步前行,即可抵達。寺廟院區佔地廣闊,內有一座座的寺院,古松參天,楓樹茂盛,幽寂的環境隔絕了花街的塵囂。別以為建仁寺僅是如此,除了方丈與法堂,我們進園右轉氣勢宏偉的「庫裡」,空間挑高又極為寬廣,是僧人煮飯用餐的地方。
買好門票,進入寬敞的大廳,方知柳暗花明又一村,迴廊引領人們走過層層相連的廂房。因為沒有牆壁或紙門的阻隔,穿透的建物將內外空間串連起來,讓自己與庭園存在於同一空間,又能與建物合為一體。透過敞開的廂房,視野由廊道穿越廳堂眺望到後院,如框起來的一幅畫。在此有好幾座庭園,迴廊每轉個彎,就是截然不同的廳堂與庭園,別有洞天。
方丈庭園係枯山水式,水波紋的白砂象徵大海,石塊小松好似人間,使人猶如進入一個冥想的世界。本坊的「潮音庭」是枯山水式庭園,可見青苔滿庭綠意盎然,迎面楓葉清秀,夏日亦覺絲絲涼風。望著庭中豎立的「三尊石」,令人感受一股與世隔絕的清靜,我們坐在榻榻米往外望,自然地安頓好心情,寂靜禪意油然而生。 建仁寺還存有一座重要的北野大茶會茶室「東陽坊」。北野大茶會是一八五七年由豐臣秀吉所舉辦,一場多達八百餘席的盛況史無前例,至今仍為茶人津津樂道,對於日後茶道推廣貢獻極大。東陽坊是千利休愛徒真如堂東陽坊住持長盛所建茶屋,用來參與北野大茶會,原本建於北野天滿宮紙屋川土手之處。我們下本坊的緣廊,沿著小徑即抵達東陽坊。
這間獨立的草庵茶室靜靜地置於院中不起眼的角落,瓦葺屋頂,室內二疊台目,是帶有利休風格的小茶室。室內有床之間、地爐、略彎的中柱及相連的袖壁,袖壁上有二重吊棚。茶室旁尚有一疊的合之間、二疊台目向板的控室及水屋等三個空間。控室也是一間茶室,內有丸爐與別緻的丸窗,由躪口進出。由控室間望去,光影幽微下可見室內光影變幻,極富設計上的巧思。東陽坊茶室在史上曾遷建多次,應已略為修改。
東陽坊露地尚置有豐臣秀吉所喜愛的烏帽石。茶室旁是有名的「建仁寺垣」,以縱向裁切的竹子緊密排列,屬遮蔽式圍牆,與鏤空的「金閣寺垣」或「光悅寺垣」截然不同。雖然建仁寺內終年遊客如織,但專程尋到東陽坊的卻不多,只有茶道中人才會特地到此朝聖。
如果加入「東陽坊保存會」,即有機會在此地喝茶。東陽坊距離市區不遠,到此可近距離欣賞經典茶室及日本茶道始祖榮西和尚、茶聖千利休、豐臣秀吉與北野大茶會,豐富的文化史蹟值得一訪。
建仁寺資訊:
地址:京都市東山區大和大路通四條下小松町
交通:京都巴士100「祇園」,徒步10分鐘。
京都巴士206「東山安井」,徒步5分鐘。
京阪電車「祇園四条駅」,徒步7分鐘。
門票:成人500日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