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演劇的真實」與「現實中的真實」
1.什麼是真實的台詞?
從較遠的意象導入
什麼是真實的台詞?
這是個相當困難的提問。不過,如果要把「不真實的台詞」或「說明性的台詞」說得更好懂一點,就是「不行的台詞」的確存在。
在我的劇作講座中,會舉以下的例子說明。
假設舞台在美術館,主角一出場,就突然自言自語地說:
「啊,美術館好棒啊。」
這就是最不行的台詞的例子。
你們也許會認為這舉例太過極端,實則不然。若觀察高中演劇課學生的作品(最近在高中演劇課中,學生創作越來越熱門了)(),簡直就是這類台詞的大總匯。
幕一拉開,劇情一開演,主角就突然朝觀眾席喊出自己心中的感覺。
「我想要像梵谷一樣當畫家。所以我想上美術大學,可是我爸說什麼都不准。」
或者是,女孩獨自從側台跑到聚光吊燈((suspension light,如投射燈般的小範圍照明區域))喊道:
「我喜歡○○,可是為什麼他就是不懂我的心意呢?笨蛋○○。啊,到底要怎麼辦,才能把我的心意傳達給○○呀?」
這麼一來,我原本對故事到底會如何展開的期待感,就會瞬間冷掉。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們,至少有能力計算因數分解或是翻譯艱深英文句子的孩子們,為何會羅列如此幼稚的台詞呢?不,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再次想想關於把美術館設定為舞台這個狀況。
「啊,美術館好棒啊。」
這樣說不行。即使如此,做為一個劇作家,仍必須在較早的階段就讓觀眾理解這裡是美術館的事實。而且是不靠舞台美術,單純運用台詞來達到目的……。因此我試著跟學生們進行如下的說明。
在寫台詞的時候,原則是從較遠的意象導入。「較遠的意象」也許不太好懂,我們來具體想想。
首先,試著思考將與美術館相關的意象,或是構成美術館的要素,並列舉出來。
有畫作
安靜
適合約會
高尚的氣氛
有美術大學生在速寫
人們慢步行進
是美術館((姑且將這也當作構成要素))
白色((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顏色))的牆
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監視員差不多就是這些了吧。如果讀者們想到其他項目,也請加到此名單當中。然後,將這些要素按照離美術館較遠的順序重排一遍。所謂「較遠的」,可以當作是也適用於其他場所的要素。
例如「是美術館」這項不適用於其他場所,所以無疑是最接近的要素。
安靜的場所有許多,但有畫作的場所則有限。也就是說「安靜的場所」比「有畫作」的要素離美術館更遠。
排法會因人而異,若我從較遠的意象開始排列,順序會是:
安靜的
適合約會
高尚的氣氛
人們慢步行進
有畫作
白色(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顏色)的牆()
有美術大學生在速寫
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監視員
是美術館
在這裡只考慮台詞,所以先把美術館的牆的顏色或是坐著的監視員這些視覺上的要素排除吧。如此一來,大致可以按照下列的順序安排台詞。
如果遵守「從較遠的意象導入」的原則,我們首先試著在安靜的空間中讓一對情侶登場。接著開始以下的對話:
女:「偶爾來逛逛這種地方,還不錯吧。」
男:「也是。」
女:「偶爾還是得悠閒一下。」
男:「嗯。」
當然,兩人是一邊漫步一邊對話,若要強調這一點,可以加入以下的場面及台詞:
女:「你再走慢點啦。」
男:「啊,抱歉。」
女:「這麼靜不下來。」
男:「歹勢,歹勢。」
進行到這,差不多可以聊聊畫作了:
女:「剛才那幅畫,比想像的大呢。」
男:「嗯。好像跟課本上看到的差好多。」
女:「畫作還是要看真跡的好。」
如果覺得劇情發展得太快,就先不提展示的畫作,可以聊聊小時候喜歡的畫,或者也可以說說某畫家的軼聞趣事等等。軼聞的內容什麼都無所謂。
男:「梵谷啊,聽說是O型腿。」
這一類的,或者是:
女:「聽說高更是扁平足耶。」
諸如此類無關緊要的內容較好。
好了,一旦進行到此,接下來只要說:
男:「美術館還真不錯。」
女:「是不是,來對了吧?」
就算這樣的台詞出現,觀眾聽起來也就不會覺得是多麼說明性的台詞了。演出就這樣繼續下去。
「演劇的真實」與「現實中的真實」
1.什麼是真實的台詞?
從較遠的意象導入
什麼是真實的台詞?
這是個相當困難的提問。不過,如果要把「不真實的台詞」或「說明性的台詞」說得更好懂一點,就是「不行的台詞」的確存在。
在我的劇作講座中,會舉以下的例子說明。
假設舞台在美術館,主角一出場,就突然自言自語地說:
「啊,美術館好棒啊。」
這就是最不行的台詞的例子。
你們也許會認為這舉例太過極端,實則不然。若觀察高中演劇課學生的作品(最近在高中演劇課中,學生創作越來越熱門了)(),簡直就是這類台詞的大總匯。
幕一拉開,劇情一開演,主角就突然朝觀眾席喊出自己心中的感覺。
「我想要像梵谷一樣當畫家。所以我想上美術大學,可是我爸說什麼都不准。」
或者是,女孩獨自從側台跑到聚光吊燈((suspension light,如投射燈般的小範圍照明區域))喊道:
「我喜歡○○,可是為什麼他就是不懂我的心意呢?笨蛋○○。啊,到底要怎麼辦,才能把我的心意傳達給○○呀?」
這麼一來,我原本對故事到底會如何展開的期待感,就會瞬間冷掉。受過高等教育的孩子們,至少有能力計算因數分解或是翻譯艱深英文句子的孩子們,為何會羅列如此幼稚的台詞呢?不,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再次想想關於把美術館設定為舞台這個狀況。
「啊,美術館好棒啊。」
這樣說不行。即使如此,做為一個劇作家,仍必須在較早的階段就讓觀眾理解這裡是美術館的事實。而且是不靠舞台美術,單純運用台詞來達到目的……。因此我試著跟學生們進行如下的說明。
在寫台詞的時候,原則是從較遠的意象導入。「較遠的意象」也許不太好懂,我們來具體想想。
首先,試著思考將與美術館相關的意象,或是構成美術館的要素,並列舉出來。
有畫作
安靜
適合約會
高尚的氣氛
有美術大學生在速寫
人們慢步行進
是美術館((姑且將這也當作構成要素))
白色((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顏色))的牆
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監視員差不多就是這些了吧。如果讀者們想到其他項目,也請加到此名單當中。然後,將這些要素按照離美術館較遠的順序重排一遍。所謂「較遠的」,可以當作是也適用於其他場所的要素。
例如「是美術館」這項不適用於其他場所,所以無疑是最接近的要素。
安靜的場所有許多,但有畫作的場所則有限。也就是說「安靜的場所」比「有畫作」的要素離美術館更遠。
排法會因人而異,若我從較遠的意象開始排列,順序會是:
安靜的
適合約會
高尚的氣氛
人們慢步行進
有畫作
白色(或是令人心神安定的顏色)的牆()
有美術大學生在速寫
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的監視員
是美術館
在這裡只考慮台詞,所以先把美術館的牆的顏色或是坐著的監視員這些視覺上的要素排除吧。如此一來,大致可以按照下列的順序安排台詞。
如果遵守「從較遠的意象導入」的原則,我們首先試著在安靜的空間中讓一對情侶登場。接著開始以下的對話:
女:「偶爾來逛逛這種地方,還不錯吧。」
男:「也是。」
女:「偶爾還是得悠閒一下。」
男:「嗯。」
當然,兩人是一邊漫步一邊對話,若要強調這一點,可以加入以下的場面及台詞:
女:「你再走慢點啦。」
男:「啊,抱歉。」
女:「這麼靜不下來。」
男:「歹勢,歹勢。」
進行到這,差不多可以聊聊畫作了:
女:「剛才那幅畫,比想像的大呢。」
男:「嗯。好像跟課本上看到的差好多。」
女:「畫作還是要看真跡的好。」
如果覺得劇情發展得太快,就先不提展示的畫作,可以聊聊小時候喜歡的畫,或者也可以說說某畫家的軼聞趣事等等。軼聞的內容什麼都無所謂。
男:「梵谷啊,聽說是O型腿。」
這一類的,或者是:
女:「聽說高更是扁平足耶。」
諸如此類無關緊要的內容較好。
好了,一旦進行到此,接下來只要說:
男:「美術館還真不錯。」
女:「是不是,來對了吧?」
就算這樣的台詞出現,觀眾聽起來也就不會覺得是多麼說明性的台詞了。演出就這樣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