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專注(節錄)
我 聽著,認真回答。妳有沒有看過,專家們在工作中,都是如何發揮創造力解決難題的?例如遠洋定期船的駕駛員,肩負著幾千人的性命,或者是操作顯微鏡的生物學家,或者是埋首規劃建造一座複雜橋梁的建築師,又或者,妳可曾站在舞台翼幕,看著出色演員如何詮釋一個好角色?
孩子 我從翼幕看過約翰.巴里摩(John Barrymore)演出《哈姆雷特》(Hamlet)。
我  妳看著他時最打動妳的是什麼?
孩子 他實在太棒了!!!
我  我知道,還有呢?
孩子 他完全沒注意到我。
我  這才更重要。他不只沒注意到妳,而是沒注意到身邊的一切,他投入在自己的演出中,就像駕駛員、科學家和建築師一樣投入,他很專注。記住這個詞,專注,在每一種藝術中都很重要,尤其是戲劇藝術。專注這種特質能讓我們將所有精神力和智識力導向一個具體的目標,並且只要我們願意就能一直持續下去──有時候持續的時間,會遠比我們體力所能承受的更長。我知道以前有位漁夫在面臨風暴的時候,整整四十八小時都沒有離開船舵,專注著駕駛縱帆船這項任務直到最後一刻,一直到他安全將縱帆船駛進港內才讓自己暈了過去。這股力量、這種能夠確實掌控自己的能力,就是每一位創作藝術家的基本特質,妳必須找到妳體內的力量,將之發展到極限。
孩子 要怎麼做呢?
我  我會告訴妳,不用急。最重要的是,在戲劇藝術中需要一種特別的專注。駕駛員有羅盤、科學家有顯微鏡、建築師有藍圖,都是倚靠外在的、可見的物品來進行專注與創作,可以說,他們有物質性的標的,將他們的所有力量導向該處。雕塑家亦然,還有畫家、音樂家及作家。演員則大相逕庭。妳說說看,妳認為他專注的目標是什麼?
孩子 他的角色。
我  對,專注到他學會為止,但是要等到研究過、排練過,演員才開始創作,或者我們可以說,一開始他在「摸索中」創作,然後在開演當晚便開始透過演出在「塑造中」創作。那麼,何謂演戲?
孩子 演戲?演戲就是他在……在演出、演出……我不知道。
我  妳想要為這件事奉獻出自己的一生,卻不知道那是什麼?演戲便是人類靈魂的生命力透過藝術而得以誕生。在創意劇場中,演員要專注的目標就是人類的靈魂。在他努力的第一階段,也就是摸索期,專注的目標是他自己的靈魂以及他身邊男男女女的靈魂;在第二階段的塑造期,便只專注於自己的靈魂。意思是說,要演戲就必須知道如何專注於無法察覺到實體的東西,要專注於這樣的東西,便只能深深探索自身內部,察覺到只有在情緒最強烈、掙扎最激烈的那一刻才顯現於生命中的東西。換句話說,妳需要在精神上專注於不存在的情緒,專注於創造出來的、或想像出來的情緒。
孩子 但是要怎麼培養出並不存在於內在的東西?要怎麼開始?
我  從最初起步,不是蕭邦的夜曲,而是最簡單的音階,這樣的音階就是妳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味覺,這會是妳創作的關鍵,就像為了彈奏蕭邦夜曲而練習的音階。學習掌握音階、讓妳整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五感上,然後,使其按著人為的控制而運作,再為其製造不同的疑難並創造解方。
孩子 我希望您的意思不是說我連如何去聽、如何感受都不知道。
我  生活中的妳或許知道,自然已經教了妳一點。(她變得十分大膽,說話的樣子彷彿要挑戰全世界。)
孩子 不,在舞台上的我也知道。
我  是嗎?我們來看看吧,既然妳正坐著,請聽聽那邊角落裡一隻想像中的老鼠在抓撓著什麼。
孩子 觀眾在哪裡?
我  那不是妳最該擔心的事情,妳的觀眾根本還不急著要買票看妳表演,別想了。照我給妳的指示做,聽著角落裡老鼠的抓撓聲……

3 戲劇動作(節錄)
我  演出有聲電影對妳來說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孩子 缺乏好的著力點。被迫從一場戲的中間開始,說了四、五句台詞就結束,接著等一小時後又開始另一場戲(在劇本上是發生在前一場戲之前),又是演了四句台詞,再等一個小時。我跟您說過這樣不正常,實在太糟了——
我  缺乏技巧,如此而已。
孩子 什麼技巧?
我  動作的結構。
孩子 舞台動作嗎?
我  劇作家在文字中所表達的戲劇動作,他寫下文字的目的與目標就是那個動作,由演員表演或演出,這正是「演員」一詞的涵義。
孩子 這正是有聲電影中不可能做到的。我有一場愛情戲,劇本上有兩頁半,而我在演出時被打斷了十一次,拍攝了一整天。我的動作是要說服愛我的男人我也愛他,只是我被他父親對我的恨意嚇壞了。
我  這要兩頁半?妳一句話就清楚講完了。在這兩頁半中,妳還做了什麼?
孩子 我努力做一樣的事。
我  兩頁半?感謝上天他們還打斷了妳十一次。
孩子 我的動作就只有那樣。還有什麼可做的?
我  看看那棵樹,那就代表了所有藝術的形式,這是理想的動作結構,有向上的動作也有橫向的阻抗,既有平衡也有成長。
孩子 同意。
我  看看樹幹,直挺而勻稱,與整棵樹其他部分相得益彰,支撐著每一個部分,這就是主幹,在音樂中稱為「主導動機」,就像是一齣戲中導演對動作的概念、建築師的地基、詩人在十四行詩中的思想。
孩子 導演在製作戲劇時要如何表達動作?
我  透過對劇本的詮釋,透過高明的手法,將比較小的、次要的或輔助性的動作組合起來就能完整傳達出詮釋。
孩子 舉個例子。
我  好吧。《馴悍記》(The Taming of the Shrew)這齣戲講的是兩個人即使個性不可能相處卻仍渴望相愛,最後成功達成所望;也可以說是一個男人藉由「粗魯對待女人」而成功馴服了她;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女人讓所有人都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妳能理解其中差異嗎?
孩子 能。
我  第一個例子中,戲劇的動作是愛;第二個是逞威風;第三個則是潑婦的怒火。
孩子 您的意思是說,例如在第一個例子中,動作是愛,那麼您就會讓演員整齣戲中都保持相愛的態度嗎?
我  我會讓他們記住這點,我會要求他們在每一句咒罵、每一場爭吵、每一次齟齬的背後都懷抱著愛。
孩子 您期望演員要怎麼做?
我  遵守動作的自然法則,也就是妳能看見那棵樹所表達出來的三重法則。第一重是樹幹,也就是概念與邏輯架構,在舞台上來自於導演。第二重是樹枝,也就是概念的具體元素,以及邏輯的具體細節,來自於演員。第三重是樹葉,正是前兩者的結果,是概念的精采呈現,是邏輯推演的高明結論。
孩子 劇作家的位置在哪裡呢?
我  劇作家是在樹幹中流通並滋養整棵樹的樹液。
孩子 (雙眼閃爍光芒)我們演員的位置也太邊緣了吧。
我  (雙眼同樣閃爍光芒)是吧,如果演員不知道如何展現出動作,尤其是站在……
孩子 夠了,我認栽了。
我  ……站在攝影機和麥克風前,害怕被打斷十一次……
孩子 (她停下腳步跺跺腳)好了,好了。(她非常惱怒。)告訴我該如何才能不害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