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白The Tragedy of Macbeth
情節
馬克白為蘇格蘭王鄧肯贏得戰爭,和朋友班柯走在回鄉的路上,就在這時遇到了三個女巫,她們稱他是考特勳爵,又稱他是未來的國王。馬克白不信這些胡話,直到他得知國王真的封他為考特勳爵。嗯,那麼成為國王那一部分也會成真嗎?馬克白夫人對這個預言燃起相當的期盼,卻擔心需要一些推力才會實現。夫妻兩人於是一起殺死鄧肯國王。
起初一切都很順利,鄧肯已死,他的兒子心生恐懼而逃跑,馬克白被加冕為王。為了確保一切妥當,他也謀害了班柯,因為班柯知道女巫的事情。但這時馬克白卻逐漸心慌起來,尤其是他在一場慶祝會上看到班柯的靈魂。
這期間,鄧肯的兒子們計畫攻打蘇格蘭—聯合英格蘭國王,也就是班柯的兒子,以及死去的鄧肯信賴的麥克德夫。馬克白詢問女巫接下去該怎麼做,女巫們警告他要當心麥克德夫,此外還發出訊號讓他知道應保持冷靜!任何婦人所生的孩子都不能傷害他,只要樹林沒有向他移動就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啊哈!馬克白以為萬事安泰,就殺了麥克德夫的兒子們,現出暴君的真面目。馬克白夫人相反地卻對自己的罪行感到愧疚,一再試著想洗去血污,最終喪失理智、自殺身亡。
這時敵人接近,以樹枝做偽裝,哎呀,樹林真的動起來了!馬克白因為預言而自以為仍然無敵,直到麥克德夫說明自己乃是剖腹出生的人—真意外!麥克德夫殺了馬克白,並且為鄧肯的兒子馬爾康加冕成蘇格蘭王。
名言
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正即邪,邪即正」
莎士比亞的女巫以揚抑格(trochee)說話,也就是重音落在第一音節,第二音節就不重讀等等。如此一來,女巫的台詞因為本身的旋律聽起來就像咒語,好似具有魔法,製造出絕佳的恐怖感。
小道消息
注意,迷信!還好我們看的只是一本書,在舞台上不能說出這齣戲的真實劇名,演員們基本上稱之為「那部蘇格蘭劇」(The Scottish Play),否則恐怕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據說《馬克白》各次不同的演出都發生過一些不幸……在莎士比亞時期,對演員而言,這部戲的確相當危險,因為有許多打鬥場面—當時可是真刀實劍上場!
莎士比亞
偉大的詩人
1564年生於英國埃文河畔斯特拉福
1616年死於英國埃文河畔斯特拉福
莎士比亞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除了《聖經》以外,沒有任何作品像他的一樣充滿生動的語言。✽
莎士比亞正確的出生日期無人知曉,只知道受洗的日期是1564年4月26日,不知何時起,4月23日就被當作他的生日。大約就這麼將就著,而且這個日期也和他逝世的日期很搭:1616年4月23日。
威廉.莎士比亞乃世間奇觀,經過幾百年的研究,我們對這個人的了解依然少得可憐—還是有些文學研究家懷疑,莎士比亞最著名的作品根本不是他所寫下。也許他的競爭對手克里斯多弗.馬洛,或是牛津伯爵還是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才是這些作品的偉大作者,這些人物都被狂野的陰謀論所籠罩,是莎士比亞懸疑故事的一部分。
不管是誰,這個人都完成了一項文學奇蹟:莎士比亞還在世時,他的戲劇就很熱門,人們喜歡這些戲劇,他甚至因此賺了很多錢。但是當時沒有人會相信,莎士比亞居然因此成為世界上空前絕後的戲劇家,而且對英文造成無可比擬的影響。
莎士比亞使用的辭彙非常豐富,而且他還不斷創造出新的字,好比他把名詞轉成形容詞(由血變出血腥bloody),把動詞用作名詞(例如破曉dawn 這個詞),或是乾脆發明新的字(如求愛courtship 這個詞)。
此外,莎士比亞不只是劇作家,他也寫了很多詩。最有名的是他集合154 首十四行詩的詩集,這又是另一個祕密:這本詩集被獻給一個名字縮寫為W. H. 的人(直至今日無人知曉這個人是誰),而且訴說的對象是個年輕的貴族(就是W. H.?或者另有其人?真有其人嗎?)——這在當時非常新穎,一般的情詩都只獻給年輕女性(同性之愛!?)。尤其是第18首(〈可否將君比夏日?〉)依舊聞名全球。
充滿祕密,謎般而偉大的存在—威廉.莎士比亞冥壽已經超過四百五十年,尚未完全被研究透徹。
*「最後一提但同等重要」Last, not least—《李爾王》;「好一聲獅子吼!」Well roared, lion!—《仲夏夜之夢》;「準備勝過一切」The readiness is all—《哈姆雷特》;「丹麥有些腐敗」Something is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哈姆雷特》;「懦夫才有耐性」Patience is for poltroons—《亨利六世》;「歲月的尖牙」Tooth of time—《一報還一報》;「願望是想法之父」Thy wish was father, Harry, to that thought—《亨利四世》;「一切自有其時」There’s a time for all things—《錯中錯》;「讓胖子圍繞在我身邊,頂著光頭,夜晚好眠」Let me have men about me that are fat; Sleekheaded men and such as sleep o’nights—《凱薩大帝》;「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哈姆雷特》。
情節
馬克白為蘇格蘭王鄧肯贏得戰爭,和朋友班柯走在回鄉的路上,就在這時遇到了三個女巫,她們稱他是考特勳爵,又稱他是未來的國王。馬克白不信這些胡話,直到他得知國王真的封他為考特勳爵。嗯,那麼成為國王那一部分也會成真嗎?馬克白夫人對這個預言燃起相當的期盼,卻擔心需要一些推力才會實現。夫妻兩人於是一起殺死鄧肯國王。
起初一切都很順利,鄧肯已死,他的兒子心生恐懼而逃跑,馬克白被加冕為王。為了確保一切妥當,他也謀害了班柯,因為班柯知道女巫的事情。但這時馬克白卻逐漸心慌起來,尤其是他在一場慶祝會上看到班柯的靈魂。
這期間,鄧肯的兒子們計畫攻打蘇格蘭—聯合英格蘭國王,也就是班柯的兒子,以及死去的鄧肯信賴的麥克德夫。馬克白詢問女巫接下去該怎麼做,女巫們警告他要當心麥克德夫,此外還發出訊號讓他知道應保持冷靜!任何婦人所生的孩子都不能傷害他,只要樹林沒有向他移動就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啊哈!馬克白以為萬事安泰,就殺了麥克德夫的兒子們,現出暴君的真面目。馬克白夫人相反地卻對自己的罪行感到愧疚,一再試著想洗去血污,最終喪失理智、自殺身亡。
這時敵人接近,以樹枝做偽裝,哎呀,樹林真的動起來了!馬克白因為預言而自以為仍然無敵,直到麥克德夫說明自己乃是剖腹出生的人—真意外!麥克德夫殺了馬克白,並且為鄧肯的兒子馬爾康加冕成蘇格蘭王。
名言
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正即邪,邪即正」
莎士比亞的女巫以揚抑格(trochee)說話,也就是重音落在第一音節,第二音節就不重讀等等。如此一來,女巫的台詞因為本身的旋律聽起來就像咒語,好似具有魔法,製造出絕佳的恐怖感。
小道消息
注意,迷信!還好我們看的只是一本書,在舞台上不能說出這齣戲的真實劇名,演員們基本上稱之為「那部蘇格蘭劇」(The Scottish Play),否則恐怕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據說《馬克白》各次不同的演出都發生過一些不幸……在莎士比亞時期,對演員而言,這部戲的確相當危險,因為有許多打鬥場面—當時可是真刀實劍上場!
莎士比亞
偉大的詩人
1564年生於英國埃文河畔斯特拉福
1616年死於英國埃文河畔斯特拉福
莎士比亞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除了《聖經》以外,沒有任何作品像他的一樣充滿生動的語言。✽
莎士比亞正確的出生日期無人知曉,只知道受洗的日期是1564年4月26日,不知何時起,4月23日就被當作他的生日。大約就這麼將就著,而且這個日期也和他逝世的日期很搭:1616年4月23日。
威廉.莎士比亞乃世間奇觀,經過幾百年的研究,我們對這個人的了解依然少得可憐—還是有些文學研究家懷疑,莎士比亞最著名的作品根本不是他所寫下。也許他的競爭對手克里斯多弗.馬洛,或是牛津伯爵還是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才是這些作品的偉大作者,這些人物都被狂野的陰謀論所籠罩,是莎士比亞懸疑故事的一部分。
不管是誰,這個人都完成了一項文學奇蹟:莎士比亞還在世時,他的戲劇就很熱門,人們喜歡這些戲劇,他甚至因此賺了很多錢。但是當時沒有人會相信,莎士比亞居然因此成為世界上空前絕後的戲劇家,而且對英文造成無可比擬的影響。
莎士比亞使用的辭彙非常豐富,而且他還不斷創造出新的字,好比他把名詞轉成形容詞(由血變出血腥bloody),把動詞用作名詞(例如破曉dawn 這個詞),或是乾脆發明新的字(如求愛courtship 這個詞)。
此外,莎士比亞不只是劇作家,他也寫了很多詩。最有名的是他集合154 首十四行詩的詩集,這又是另一個祕密:這本詩集被獻給一個名字縮寫為W. H. 的人(直至今日無人知曉這個人是誰),而且訴說的對象是個年輕的貴族(就是W. H.?或者另有其人?真有其人嗎?)——這在當時非常新穎,一般的情詩都只獻給年輕女性(同性之愛!?)。尤其是第18首(〈可否將君比夏日?〉)依舊聞名全球。
充滿祕密,謎般而偉大的存在—威廉.莎士比亞冥壽已經超過四百五十年,尚未完全被研究透徹。
*「最後一提但同等重要」Last, not least—《李爾王》;「好一聲獅子吼!」Well roared, lion!—《仲夏夜之夢》;「準備勝過一切」The readiness is all—《哈姆雷特》;「丹麥有些腐敗」Something is rotten in the state of Denmark—《哈姆雷特》;「懦夫才有耐性」Patience is for poltroons—《亨利六世》;「歲月的尖牙」Tooth of time—《一報還一報》;「願望是想法之父」Thy wish was father, Harry, to that thought—《亨利四世》;「一切自有其時」There’s a time for all things—《錯中錯》;「讓胖子圍繞在我身邊,頂著光頭,夜晚好眠」Let me have men about me that are fat; Sleekheaded men and such as sleep o’nights—《凱薩大帝》;「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