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好萊塢的專業編劇秘訣大公開

《教父2》、《魔鬼終結者2》和《蜘蛛人2》。

請問各位,這幾部電影有什麼共同點?

這三部都是比第一集更好看的續集電影,是電影產業裡少數中的少數!

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認為第一集應該是最好看的一集。一般來說,如果編劇有做好他的工作,劇情應該在第一集就會圓滿落幕,哪裡需要再拍續集?但如果你是忠實的影迷,就知道電影永遠有拍續集的機會。仔細想想,我們真的相信《半夜鬼上床》的佛萊迪(Freddie Kruger)死透了嗎?那些恐龍難道不可能轉移陣地繼續演《侏儸紀公園5》嗎?雖然凱恩最後抱憾而終,但是《大國民》(Citizen Kane)搞不好可以拍前傳啊!

所以這一次,就讓我們推出一部絕對不會令你失望的續集作品吧!

如果你寫過一本叫作《先讓英雄救貓咪》的超級暢銷書,就很難抗拒再寫一本續集的誘惑。等等,這不就是標準的好萊塢手法嗎?猛推續集要大家花錢進電影院,非榨乾觀眾的荷包不可!難道這本書也是這樣嗎?

呃……這麼說也沒錯──只是續集真的有可能更好看啊。

我可是應廣大讀者的要求決定才動筆寫第二集的。誰叫我在第一集裡傻傻地附上了個人電子郵件地址,於是每天都會被五到十封的讀者來信追殺,每個人都希望我可以幫幫忙,針對他們的故事前提和電影提案給點建議。

這時候,我就會開始跟他們討論各種最根本的問題。在通信的過程中,我們最後一定會討論到的一個問題是:「然後呢?」

當你現在已經有了一個超棒的電影構想,甚至連電影海報的設計概念都有了。然後呢?

和大部分的續集電影一樣,我會把焦點放回第一集裡的主角群,也就是我的一群編劇搭檔,《先讓英雄救貓咪》就是獻給他們的。我在好萊塢寫劇本、賣劇本已經有二十年的時間,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編劇,有些名氣響亮的劇本還是我獨立完成的。但是這一路走來,如果沒有許多貴人的協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我所會的一切都是他們教給我的。

而我們用的都是同一套編劇流程。

每當我們想到一個好點子,就會不停把它講給身邊的所有人聽。如果大家的反應都不錯,我們就會問自己:「這部電影最像什麼?」然後下一步就是所有的好萊塢編劇都會做的事:作弊。我們會看遍每一部跟自己劇本題材相像的電影,看看其他編劇怎麼寫,從他們的優缺點中汲取經驗,讓自己的劇本能在同類型電影中脫穎而出。老實說,除了這個方法,其他做法在我看來都是不得要領。還有,我指的不光是看過最近五年的同類型電影就好,信不信由你,很多經典老片早就拍過那些我們自以為「原創」的題材了。

所以,好電影,不看嗎?

通常我和別人一起搭檔編劇的時候,我們會分工合作,每個人看兩、三部電影,然後拿著碼表和筆記本仔細研究,記錄每個劇情轉折發生在哪裡。

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就好比當你拆開一支高級的瑞士錶後,才能瞭解裡面的發條和齒輪是怎麼組裝、怎麼運作的。透過拆解同類型電影的劇情元素,我們就能決定哪些老梗可以丟掉,哪些又是非用不可,或是可以玩出新招。

所有人都是這樣做的──沒錯,所有人。

在本書裡,我會沿用《先讓英雄救貓咪》提出的十大電影類型,每個類型都會分析五部電影作為範例,從一九七○年代的老片到二十一世紀的當代電影都有。我會詳細講解每種類型涵蓋的題材,帶你認識老電影對後來的電影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以及老電影又是如何不斷透過新電影借屍還魂。你只要從整個電影產業的角度出發,就能看出我提出來的方法為何可行。

現在你手上的這本書,堪稱是電影版的《銀河百科全書》,收錄了史上所有類型的電影題材,裡面的五十部電影全都具有指標性,也都值得學習。過去三十年的電影編劇精華都濃縮在這本「作弊大全」裡面,對你的編劇工作一定大有幫助。不管你是在構思編劇內容,或者正在編劇,這本書會告訴你前人如何解決撰寫各種類型電影會遇上的疑難雜症。只要你有編劇的點子,這本書就能派上用場,所以現在、立刻、馬上就開始讀吧!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書,不用擔心,我已經盡量讓它能夠自成一本。第二集雖然是以第一集為基礎,但是內容更深入,完全可以獨立來看。就算你從來沒有看過《先讓英雄救貓咪》,也不需要為了搞懂第二集在幹嘛而特地找來看。不過我還是希望,你有機會依然可以回去看看我提出的基本概念。而如果你已經是「救貓咪」的實踐者了,這本續集絕對會讓你讚不絕口!我在撰寫《先讓英雄救貓咪2》的時候做了一些研究,得到的收穫比原本預期的更多,再次驗證了一個道理:無論是離經叛道的獨立製片,還是大卡司的商業電影,好電影都是有固定的成功祕訣。儘管很多電影公司根據演員、導演和最新同類型大片的票房來評斷一個劇本要不要拍成電影,但實際上一部電影是否成功只取決於以下兩點:

1. 和同類型電影相比,劇情是否有所突破。

2. 架構是最關鍵的因素。

題材與架構是賣座電影的兩大致勝關鍵,也是這本書的基礎。.

和其他電影編劇書的作者不同,我是貨真價實靠寫劇本、賣劇本維生的人,整天想的都是怎樣把腦中的故事變成電影,讓經紀人、電影製片、電影公司老闆和觀眾都愛上它。有趣的是,凡是賣座的電影一定都能正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

在經過多年的磨練之後,我和我的編劇搭檔們一起發現了十大電影類型,它們是電影公司歸納出來、觀眾最喜歡的十種類型。這十大類型包含了喜劇片、劇情片與動作片,類型之間的區別不在於故事的調性和主題,而是在於故事的本質。一旦我們把這些類型相同的電影擺在一起看,就會發現其他的編劇其實也懂箇中奧妙。他們一定都懂,不然同一種類型的電影彼此不可能這麼相似。

舉例來說,有一個類型我稱之為「超級英雄」,你會很驚訝地發現《神鬼戰士》(Gladiator)和《獅子王》(The Lion King)竟然有同樣的劇情元素。這兩部片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主角,身懷非凡的才能,卻必須對抗那些忌妒他們的凡人。各種超級英雄的漫畫,或是科學怪人、吸血鬼和狼人電影,也都有同樣的脈絡。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同一個故事,差別只在於呈現手法的不同。儘管這些故事在時空、設定和風格上天差地遠,但是無論哪個時代的觀眾都很喜歡看,所以它們就不斷重複上演。我替這十大電影類型取了很酷炫的名字,一來好記,二來也顛覆你對電影分類的印象。它們分別是:屋裡有怪物、英雄的旅程、阿拉丁神燈、小人物遇上大麻煩、成長儀式、夥伴情、犯罪動機、傻人有傻福、精神病院、超級英雄。這十大類型的故事劇情在講些什麼,對我來說一目了然,所以如果我問你在寫怎樣的劇本,千萬不要告訴我「西部牛仔片」或「警匪片」,這樣講了跟沒講一樣。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你在寫什麼樣的故事,而前面這十大類型可以告訴我們故事的主要內容。

如果說,十大類型指出了不同電影之間的差異,那電影之間的共同點又是什麼?藉由我多年來在編劇這一行走跳的經驗,再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我找出了一套每部片都適用的電影架構。這個架構可以套用在任何故事上,以驗證看看這是不是一個完整、讓人滿意的劇本。

我自己一直到很晚才搞懂電影架構。我剛入行的時候只是個超級菜鳥,每次向電影公司提案都只能提出「一個點子」和幾個「很酷的場景」。我當時也就這點本事而已,所以每次提案都很快就結束。就算我穿著得體,並盡力表現出迷人的風采,也仍然無法掩蓋我的故事缺乏情節的殘酷事實;在提案的過程中,不管是我和電影製片很快就會意識到這個大問題。

我當時曾聽過席德‧菲爾德(Syd Field)的大名,但完全不知道這位老兄是何方神聖。直到有一次,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女製片問我的「第二幕」在哪裡,並一邊暗示席德‧菲爾德可以給我答案,我這才注意到他的大作《實用電影編劇技巧》(Screenplay)。沒多久,我也學會在電影演到第二十五分鐘的時候,煞有其事地指著銀幕對女朋友小聲說:「看,第一幕結束了!」

這樣做是很逗趣沒錯,但是沒辦法解決我所有的問題。感謝菲爾德大師讓我學會辨認電影的三幕劇架構,可是對我來說,三幕劇並不夠,兩次換幕之間還是有很多空白,我得自己想辦法把它們填補起來。

為此,我做了不少功課。在拜讀了編劇大師席德‧菲爾德(Syd Field)的大作《實用電影編劇技巧》(Screenplay),以及薇琪‧金(Viki King)的《21天搞定你的劇本》(How to Write a Screenplay in 21 Days)之後,我還認真看了上百部電影。很快地,我就設計出一張「布萊克‧史奈德架構表」,列出劇本裡應有的十五個劇情轉折。只要有「類型」和「架構」這兩項編劇準則在手,不管你寫的是什麼劇本,都能無往不利。

這很重要,所以我要再重複一遍。

如果你想寫出人人叫好的故事,並且順利賣出劇本,就一定要參考這兩項準則,它們絕對可以大幅提升你成功的機率。

「類型」和「架構」正是電影公司和觀眾想要的東西。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在賣劇本的過程中,發現好萊塢的電影監製也很清楚這一套標準,他們想知道自己要買的劇本屬於哪種類型的故事,也在意劇情架構是否精準到位。這是他們最重視的地方。所以我們幹嘛不投其所好?

我知道你們有些人可能不屑套用架構表或是參考其他電影的手法,但是根據我的經驗,你得先徹底掌握這些架構公式後,才有辦法判斷自己有沒有創新,否則你常常會做白工而不自知。

在本書裡,我將會充分拓展每種類型的深度與廣度。由於每部電影都值得我們學習,書中所分析的這五十部電影絕對不是「最佳」範例,而是五十部最值得借鑑的範例。另外。我也會特別指出一些導演和編劇的常用技巧。話說回來,如果你還沒看過這些電影,小心劇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