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快速上手指南】簡單十二招,拍出更讚的影片

如果你現在就要拍攝,沒時間先看完整本書,這裡有12個小訣竅,讓你立刻增進影片品質。詳細內容可參見各個主題的完整章節。更多特殊主題影片(像是度假和商業影片)的小訣竅從157頁開始。

1.用鏡頭思考

上個月在我孩子們的大提琴獨奏會上,旁邊坐著一名男子。他把攝影機架上腳架放在身前,獨奏會一開始就按下錄影。接下來45分鐘,他把攝影機對著大提琴手拍過來又拍過去,拍過去又拍過來。在獨奏跟合奏、換位置和觀眾鼓掌時拍來拍去。這種拍攝方法有很多問題,特別是會害觀賞者產生動暈症。

你人在演奏會現場時,想看哪就看哪。你可以看觀眾、可以抬頭看天花板上的雕飾,如果不太暗,可以看節目單或偷帶進場的《體育畫報》,老婆沒注意,還可以看iPhone。簡言之,有一堆好看的東西等你探索。

看影片時,只能看攝影機拍到的地方。如果攝影機一直拍同一個東西,或沒拍到<你>想看的地方,就會變得無聊。所以超級盃轉播才會動用27架攝影機,每隔幾秒,咚,跳到不同鏡頭。每個鏡頭都聚焦新的訊息,這個抓拍、這個拍持球者、這個拍後衛從右邊過來、這個拍四分衛傳球,然後切到外接員在第一次進攻線接到球。每個鏡頭都有重點,不停切換的鏡頭給你許多資訊,讓你不會無聊。

從現在開始,用鏡頭思考,謹慎拍攝。每次對準鏡頭時,自問目標是誰?他們在做什麼?有不有趣?如果不有趣,停止並找別的東西拍,不要一直開著攝影機。就算稍後還會剪輯,這個壞習慣只會浪費時間,讓你得看一堆沒頭沒腦就拍下、不能用的鏡頭。

更多相關內容,參見41頁「用鏡頭思考」。

2.看到眼白再開拍

在電影大銀幕上,我們深受遼闊的遠景感動,像是遍布仙人掌和牛仔的絕美舊西部,或是在太空飄浮時,那片一望無際的恆星和行星。這些美妙的景緻在IMAX上看起來超讚,在52吋電漿電視上看起來還好,在手機上則像垃圾一樣又小又模糊。

跳過長度超過一、兩秒的全景鏡頭,沒關係的,因為人才是一般影片的主角。人們說話時,一半用嘴巴溝通,一半則用眼神。錯過眼神,就錯過了一半的訊息。想想新聞上奸詐的律師,嘴上說他的當事人無罪,行為舉止卻不是如此,他的眼神露出玄機。或是戲劇女角說:「愛,我當然愛你。」但你和片中主角都知道她不愛,又是眼神露的餡。這便是電視(尤其是網路影片)媒體往往愛拍特寫的原因。

距離如果太遠,人際溝通中相當重要的面部表情便會流逝。只要夠靠近你的拍攝主體,近到能夠清楚看見他們的眼白,影片立刻進步200%。

更多相關訊息,參見標題非常貼切的「看到眼白再開拍」(109頁)。

3.每個鏡頭不要超過10秒

看看那些偉大的影片、電影或電視節目,你會發現除了少數精心設計的特例外,大部分鏡頭都很短,沒人會用超過10秒的鏡頭,這是現代電影語言的一部分。

短鏡頭讓影片更具衝擊性。你女兒的下一場足球比賽,別光放著攝影機讓它拍,試著這樣做,拍父母們觀賽的鏡頭,卡。拍球隊上場的鏡頭,卡。拍裁判落球時你女兒的鏡頭,卡。拍她露一手的簡短鏡頭,卡。接著再拍20個鏡頭。

20年後在她的婚禮上播放這段影片時,這支3分鐘影片,比落落長的畫面,更能喚起當時的記憶與感受。

更多有關拍攝短鏡頭的內容,參見105頁「鏡頭長度要短」。更多關於剪輯的內容,參見196頁「基礎剪輯」。

4.用你的腳變焦

棒球比賽的轉播現場,各處都架設了攝影機。這些攝影機的鏡頭很巨大,從本壘板上方高處就能拉近焦距拍到投手的鼻孔。看起來很棒。這些備配長鏡頭的攝影機,用現代工程學所能設計出最流暢的滾珠軸承和齒輪裝置,裝在巨大的平臺上。這是因為超長焦攝影機只要有小小的晃動或碰撞,在電視上看起來就像地震,如果不把攝影機固定好,會晃到沒法看比賽。我可以畫張複雜的圖表,解釋角度的寬度會隨距離增加,不過你只要知道10倍變焦等於10倍搖晃就行了。

為免攝影機搖晃,與其拿在手上,你可以把攝影機架在腳架上。不過為了拍出更好的影片,千萬別使用攝影機上的變焦功能。

想拍出好的特寫鏡頭,把鏡頭拉到最廣(也就是不要變焦),走近你的拍攝主體後再拍攝。如果把鏡頭拉到最廣,些微搖晃根本看不出來。注意,絕,對,別,用「數位變焦」。使用所謂的數位變焦並不會拍得比正常鏡頭更清楚,反而是讓攝影機裡的電腦晶片把畫面放大,降低畫質,畫面放越大就越難看。

更多相關內容,參見107頁「用你的腳變焦」。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