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9 電影開場裡的暗示與線索──那些在爆米花時刻發生的事(節錄)
電影院內的燈光逐漸暗下來,然後我們看見銀幕上的英雄或他的背影:身穿皮夾克,戴著一頂老舊的軟呢帽,大腿外側吊掛著什麼玩意兒。當我們最終看見他的臉孔時,已經花了幾分鐘,他有種粗獷的帥氣。他跟兩個男人正朝一個祕密地點走去,男人們看起來好像要踹他一腳。其實,就在他抵達那個神祕地點時,其中一個矮小的傢伙已經掏出槍,可是即刻就被他手裡的鞭子揮落。很快的,我們的英雄抵達目標地,與那個僅存的、不可靠助手一起穿越山洞。這個地方是個死亡陷阱,每一步都可能面臨威脅:洞外的矛、有毒的飛鏢、 洞頂的重量、突如其來的落石──還有什麼?提醒一下,穴壁上還殘留著以前那些不夠機靈、沒常識或不夠幸運的探險者骨骸。可是,他通過了每一個圈套與崩塌的陷阱,最後抵達目的地:一尊黃金打造的神像。當然,神像就在設有爆炸裝置的基座上。可是,他有辦法解決,他用一袋重量剛好的沙袋熟練地轉換那個神像,此時,他那個貪心的助手對寶藏起了邪念。接著,有趣的情節才正要開始。
那個基座陷進支架裡,山壁移動,碎石掉落,真正的災難即將降臨。他拚命狂奔,避開前面的陷阱,在緊迫時刻,他把那尊神像丟給助手。這位英雄人物脫離眼前的險境,直接奔出山洞,卻發現那個助手沒有那麼僥倖,對方誤中陷阱,被一堵致命的機關牆萬箭穿身。我們的英雄撿起那尊神像,走過去一探究竟。
突然間,一面石牆開啟,滾出了一顆巨大圓石,發出極大聲響,追趕著我們的英雄,他再次沒命地狂奔,總算跑過了那顆即將封住出口的大石頭。他衝出洞口,重見光明,但在滑下峭壁出口坡道時,正好在壞人腳邊停下。
我們的英雄面臨千萬支隨時奉陪的毒箭,這些都拜當地土著所賜。當他意識到手邊沒有一樣東西管用時,只能趕緊逃跑,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始終瞄不準的毒矛。他穿越森林,頭上那頂軟呢帽似乎牢牢黏在頭上,而可用來擺盪並脫身的藤蔓湊巧就在眼前 ,還有一架水上飛機正在待命中。就在他即將被帶往安全地帶時,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卻發現機艙裡有一種令他喪膽的生物,而他必須與之同行:蛇。整個過程有12分鐘37秒。而我們一直要到六分鐘後,才看見那尊黃金神像。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切過程,就在觀眾剛入座,還在留意有沒有買齊零嘴之際。很明顯的,導演、製片、每個相關人等,都要確保觀眾注意的是影片,而不是手上的零食。他們必須戰勝這段爆米花時刻。
前面介紹的,就是印第安納•瓊斯在《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的出場。觀眾一進場,就看了他長達十幾分鐘的動作戲。難怪我們會覺得呼吸有點短促:山洞、飛矛、 陷阱、充滿機關的基座、偶像、巨大石球、更多矛尖、即將封閉的石門、皮鞭、死去的助手、神像再度出現、敵人、毒箭、狂奔逃命、森林、藤蔓、飛機、蛇、帽子。太多了,多的誇張。換句話說,十全十美。
這些密集出現的東西,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劇情?
什麼都沒有。
什麼都有。
由你來選擇。
影片播放至此,觀眾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馬上就被帶到另一個場景,介紹這位大無畏的探險家回到校園,變成一位普通的考古學教授。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前來找他,轉述納粹與失蹤法櫃的故事,然後沒多久,觀眾就面對一團混亂:著火的酒館、地圖上的虛線、蛇、軍用卡車,與屬於掠奪者的瘋狂故事。不過,我們剛才看到的那一小段影片,可命題為《認識印第安納•瓊斯》。
電影院內的燈光逐漸暗下來,然後我們看見銀幕上的英雄或他的背影:身穿皮夾克,戴著一頂老舊的軟呢帽,大腿外側吊掛著什麼玩意兒。當我們最終看見他的臉孔時,已經花了幾分鐘,他有種粗獷的帥氣。他跟兩個男人正朝一個祕密地點走去,男人們看起來好像要踹他一腳。其實,就在他抵達那個神祕地點時,其中一個矮小的傢伙已經掏出槍,可是即刻就被他手裡的鞭子揮落。很快的,我們的英雄抵達目標地,與那個僅存的、不可靠助手一起穿越山洞。這個地方是個死亡陷阱,每一步都可能面臨威脅:洞外的矛、有毒的飛鏢、 洞頂的重量、突如其來的落石──還有什麼?提醒一下,穴壁上還殘留著以前那些不夠機靈、沒常識或不夠幸運的探險者骨骸。可是,他通過了每一個圈套與崩塌的陷阱,最後抵達目的地:一尊黃金打造的神像。當然,神像就在設有爆炸裝置的基座上。可是,他有辦法解決,他用一袋重量剛好的沙袋熟練地轉換那個神像,此時,他那個貪心的助手對寶藏起了邪念。接著,有趣的情節才正要開始。
那個基座陷進支架裡,山壁移動,碎石掉落,真正的災難即將降臨。他拚命狂奔,避開前面的陷阱,在緊迫時刻,他把那尊神像丟給助手。這位英雄人物脫離眼前的險境,直接奔出山洞,卻發現那個助手沒有那麼僥倖,對方誤中陷阱,被一堵致命的機關牆萬箭穿身。我們的英雄撿起那尊神像,走過去一探究竟。
突然間,一面石牆開啟,滾出了一顆巨大圓石,發出極大聲響,追趕著我們的英雄,他再次沒命地狂奔,總算跑過了那顆即將封住出口的大石頭。他衝出洞口,重見光明,但在滑下峭壁出口坡道時,正好在壞人腳邊停下。
我們的英雄面臨千萬支隨時奉陪的毒箭,這些都拜當地土著所賜。當他意識到手邊沒有一樣東西管用時,只能趕緊逃跑,隨之而來的是一大批始終瞄不準的毒矛。他穿越森林,頭上那頂軟呢帽似乎牢牢黏在頭上,而可用來擺盪並脫身的藤蔓湊巧就在眼前 ,還有一架水上飛機正在待命中。就在他即將被帶往安全地帶時,向來天不怕地不怕的他,卻發現機艙裡有一種令他喪膽的生物,而他必須與之同行:蛇。整個過程有12分鐘37秒。而我們一直要到六分鐘後,才看見那尊黃金神像。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切過程,就在觀眾剛入座,還在留意有沒有買齊零嘴之際。很明顯的,導演、製片、每個相關人等,都要確保觀眾注意的是影片,而不是手上的零食。他們必須戰勝這段爆米花時刻。
前面介紹的,就是印第安納•瓊斯在《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的出場。觀眾一進場,就看了他長達十幾分鐘的動作戲。難怪我們會覺得呼吸有點短促:山洞、飛矛、 陷阱、充滿機關的基座、偶像、巨大石球、更多矛尖、即將封閉的石門、皮鞭、死去的助手、神像再度出現、敵人、毒箭、狂奔逃命、森林、藤蔓、飛機、蛇、帽子。太多了,多的誇張。換句話說,十全十美。
這些密集出現的東西,告訴我們什麼樣的劇情?
什麼都沒有。
什麼都有。
由你來選擇。
影片播放至此,觀眾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馬上就被帶到另一個場景,介紹這位大無畏的探險家回到校園,變成一位普通的考古學教授。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前來找他,轉述納粹與失蹤法櫃的故事,然後沒多久,觀眾就面對一團混亂:著火的酒館、地圖上的虛線、蛇、軍用卡車,與屬於掠奪者的瘋狂故事。不過,我們剛才看到的那一小段影片,可命題為《認識印第安納•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