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單元二】「味」飲食療癒旅行

飲食療癒旅行在路上5W1H

誰(Who
—「怎樣的人適合飲食旅行」。
旅遊策展,最先要先思考的是確認「對象是誰(Who)」。觀察思考Who的旅行需求為何?
「民以食為天」,這句俗諺把飲食捧為人類基本需求的最頂端。馬斯洛將人的行為動機歸納為5種,分別是生理(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safety needs)、愛與歸屬(love and belonging)、自尊(esteem)、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吃東西是人類最重要的生理需求。芸芸眾生,飲食是最直覺的療癒。適合喜歡探索當地飲食文化和烹飪方式的旅人,也適合尋求新體驗、喜歡交流的旅人。

為何(Why
—「飲食旅行為什麼療癒?」
思考最重要的「為何(Why)?」為什麼這樣的旅行適合這樣的旅客?
西方美學探討「Taste」,中文翻成「品味」,這個漢文詞彙的組成就有四個「口」,代表不單純只是吃,而是豐富有層次的味覺需求。
飲食旅行之所以具有療癒效果,是因為它能夠帶來美食享受、文化體驗、舒壓和放鬆、社交和人際互動、自我發現和探索,以及情感滿足和幸福感。這些元素結合在一起,讓我們在旅行中通過飲食體驗,帶來豐富的延伸,吃吃不同推薦的,也是在品味各種不同的好滋味,有時名家推薦的、知名飲食評鑑推薦的、在地人推薦的,都很好,但未必是自己的心頭好,但可以知道不同人在吃些什麼,體驗大家說的好滋味,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好品味。

什麼(What
—「決定一場飲食旅行。」
「是什麼(What)」旅行?決定是怎樣主題內容的旅行?
本卷以「台南府城早食到夜飲」作為飲食療癒旅行主題旅遊。

何時(When
—「什麼時候適合飲食旅行?」
將「何時(When)」一併考量,主題內容要搭配「時間」因素,思考何時旅行?
飲食幾乎是人類每一天的必要行程,需要考量的是個人飲食健康的質與量,以及餐廳、小吃、夜市、酒館的營業時間。同時,旅人也可以探索「當令」食材。這樣的旅行也提供了一個交流平台,讓旅人與廚師或其他飲食愛好者互動,分享食譜與故事。

何地(Where
—「去哪裡飲食療癒旅行?」
將「哪裡(Where)」一併考量,主題內容要搭配「空間」因素,思考去哪裡旅行?
台灣各大城小鎮都有迷人的飲食療癒去處,本卷除「台南府城早食到夜飲」主題外,另舉台灣四個城市,包含新竹廟口小吃、台中市場百味,彰化火車站前、以及嘉義圓環好食;並以圖說的方式推介台灣之外的世界遊蹤,飲食是文化觀光的基本,去國外旅遊也會體會當地飲食特色,如泰國在全世界推廣泰式料理、中國有多種菜系、中東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椰棗,以及以香料聞名的印尼群島。

如何(How
—「如何規劃一場飲食療癒旅行?」
「如何(How)」思考上述種種步驟後,進行旅遊策展規劃。
除了本卷的作者視角內容之外,邀請讀者展現「自主性」,找出自己覺得符合這療癒主題的景點?您有想到哪些呢?飲食療癒旅行在路上,GO!

早食「牛肉湯」
台南舊稱府城,由荷蘭的熱蘭遮城、國姓爺的安平鎮,直至清領台灣府城,前後約400年,台南位居台灣首府,當然吃食高居全台之首。到今天,談到台南小吃,莫不竪起拇指。
我們就由「台南人的早餐―牛肉湯」說起,往昔,台南富裕人家早上即起,來一碗燉得軟嫩而不油赋的肉燥飯搭配牛肉湯。一碗溫體現宰牛肉,由熱湯沖涮,不能太熟,半生不熟呈粉紅色即好,沾少些薑絲醬油即可,若能配上一碗肉燥飯,極好!
台南人喜愛牛肉湯可由街巷的牛肉湯攤子得到印證。談起台南牛肉湯,各有擁護者,位於保安路與國華街口的「阿村牛肉湯」很受在地人推薦。新鮮的溫體牛肉來自善化屠宰場,暗紅的生肉去除油脂;採用牛大骨熬煮,瀘過後的湯頭,清澈少油,非常爽口。其他的牛肉湯店各自擅長,各領風騷,諸如石精臼牛肉湯、安平文章牛肉湯等等。
在市區以外,鼎鼎有名的「阿裕牛肉」是仁德老店擴大開張,在玻璃幕內,師傅操刀將牛肉切成薄片擺盤,造就出一盤紅通通、水分欲滴的牛肉花。涮牛肉有個技巧,在沸騰的熱鍋,只要涮幾下就可,這時紅咚咚的牛肉較變成可口的的粉紅,就適可而止,這時牛肉嚼勁十足且彈牙,若是涮過頭,則感覺柴柴的,嚼勁全無不好吃。阿裕還有一招獨門絕技,就是肉燥飯免費由你吃到飽,不要以為免費的肉臊飯「青青菜菜」,米飯煮得夠好,肉燥的油肉參半,淋在白米飯上,粒粒的白飯浸染在暗棕色的湯汁中,芳香撲鼻,被引爆而出食慾,就在一連扒了好幾口才終止。

早食「鹹粥」
台南人還會以醎粥當早餐。台南人的虱目魚粥、𩵚魠魚粥,都非常出名,若是店家再端出一碗牡蠣湯,就是最佳搭檔,一定吃得碗底朝天!
有人忌食牛肉,那鹹粥就是首選。說到醎粥,西門路與府前路小圓環邊的「阿堂鹹粥」,即或因物料漲價而調整價格,但是力挺的饕客大有人在,人潮絡繹不絕,外頭的圓環常常因之堵塞。
阿堂鹹粥以𩵚魠魚為主,搭配虱目魚的綜合粥也不錯吃。至於以虱目魚為主的醎粥店家就多了,名店如忠義路和公園南門三角窗的阿憨醎粥也是必吃之店。

午餐「安平老街」
位於安平古堡大門旁邊的古堡蚵仔煎,是府城道地的蚵仔煎名店,常常座無虛席,坐在亭仔腳更是家常便飯,樹蔭底下的座位蔭涼通風。
安平外海盛產蚵仔,宅配直接到店,直接上大鍋鼎,配合豆芽菜、茼蒿、雞蛋,再淋上濃稠的地瓜粉,煎好後再沾上獨特的甜醬,一份被譽為「海上牛奶」的蚵仔煎就可上座。若是再配合一碗薑絲蚵仔湯,那滿滿的海味,更是最佳的組合。
除了古堡蚵仔煎,安平百年蜜餞、蚵卷、蝦餅也都是漫遊安平的好伴手。

午餐「國華街小吃」
來到台南吃好料,國華街不能不去,自民生路起到民族路這端,聚集眾多小吃商家,中間又穿插水仙宮市場,商業鼎盛,熱鬧非凡,取代了因祝融而毀的沙卡里巴。
鄰近國華街的民生路有知名的滋美軒魚鬆。走近國華街,首先要吃的是位在大榕樹對面的阿娟魯麵。香味撲鼻的魯麵,取材是油麵,利用大骨熬成湯頭,再和香菇、金針菇、白菜、蘿蔔及魚漿、肉羮一起熬煮,相當厚工,但美味香醇,和一般的羹麵不可同日而語。阿娟也賣醎粥,但跟人家不一樣的是:星期一、五賣芋頭粥、星期二高麗菜粥、星期三菜頭粥、星期四筍絲粥。
國華街接近民族路的這一端,也有很多小吃名店,被稱為「台灣漢堡」的阿松刈包就是其中之一。阿松刈包分豬舌包、瘦肉包及普通包三種,普通包就是以豬頭肉為主,含油脂多,爽口不油膩;豬舌包以整塊燉煮好豬舌肉夾在兩片蓬鬆的饅頭皮內,不用坊間常見的花生糖粉,而是淋上特製微甜的花生醬,口味獨到,讓人一口接著一口,欲罷不能。
阿松刈包的斜對面,也是名店的「金得春捲」。春捲又稱「潤餅」,清明及三月節吃潤餅是台灣各地的習俗,就如同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金得春捲的特色在於潤餅的麵皮,以三層麵皮把多種餡料捲好後,又再平盤鍋火煎,所以外包吃起來酥、脆、香。即使放久後,外皮也不易潮濕而影響口感。

國華街名店之一的富盛號碗粿,原本藏在國華街與民族路的狹小空間,現今搬到附近民族路便當店林立的這一邊。碗粿的主要材料以屯放一年以上的在來米,富彈性不鬆軟。餡料以豬後腿肉及蝦仁,吸引不少客人光顧。國華街的名店太多,不能一一列舉,應有盡有。

午餐「府前路美食」
説到碗粿,百年老店檨仔林阿全碗粿不能勿略。位於府前路,台南美術館斜對面。傳承到第四代,以碗粿和魚羹取勝,有時外帶的客人一打包就是幾十份。
同樣位於府前路孔廟斜對面的「福記肉圓」,更是府城肉圓名店中的名店,福記肉圓沿用蒸炊式的屏東肉圓,有異於油炸式的彰化肉圓。但福記不同於屏東肉圓,內餡是整塊的腿肉,吃來彈牙有嚼勁,吃完附上一碗免費的清湯漂浮著蔥花,最是來勁。

午後「水果店」
台南市的水果店有些不同,店裡擺滿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水果,除了少數由外國輸入外,幾乎都是台灣本島最精美水果。在這裡吃水果有頂級服務,店家幫你精挑細選之外,並且切片、切塊,綜合各式水果,還要擺飾著賞心悦目,滿足你的口慾、視覺,更有療癒效能。若意猶未盡,更可加入挫冰、煉乳增添十足風味。莉莉水果店也提供傳統的八寶冰、四果冰、蕃茄切盤等夏日冰品。

午後「冰品」與「咖啡館」
台南府城受民眾喜愛的冰品店家不少,比如太陽牌冰品就是一絕。
而咖啡館已然成為生活文化的台南,有許多知名的咖啡館,如魚羊鮮豆等。如果想要和藝文展演結合,也可以造訪台南美術館一館或二館咖啡館稍作歇息。其中一館原有的台南警察署建築物圍繞著一座戶外中庭,建築物本體環360度採光,由一樓展覽室可連接到戶外中庭。中庭的巨大榕樹,比建築物高,無數氣根自樹冠下降,是南美一館重要地標。

午後「百年餅舖」與「煙燻魯味」
從湯德章紀念公園(民生圓環)走靑年路至民權路的十字路口,萬川餅舖赫然在眼前。以包子和水晶餃聞名的萬川號,原稱「萬順餅店」,後來兄弟分家,各自立門戶,才取名「順」的半邊「川」,萬川號營業。
萬川號的水晶餃在府城人人皆知,外皮用地瓜粉,內餡是豬腿肉、香菇、涼藷小塊,蒸煮後,外表呈半透明,內餡隱約可見,吸引力十足。
「松村煙燻滷味專賣」也是在地人喜愛的好滋味,在台南開設多家分店,販售各種滷味,有鴨腳、鴨腸、鴨翅、鴨心、鴨腱、鴨舌、鴨頭、鴨米血、雞腳、雞脖子、雞翅、雞腿、百頁豆腐、豆皮、香菇、杏鮑菇、滷蛋等多種下酒菜,適合買回家自己配酒,或是當作伴手禮與家人、朋友分享。

晚宴「炒鱔魚」老舖
台灣飲食文化標竿的台南府城,晚餐當然也有多元豐富的選擇,台南的鱔魚店家不少,其中口碑名店之一「城邊真味炒鱔魚專家」走過三代傳承,用好味道贏得了許多在地人的信賴,取名「城邊」,是因為位於東城門(迎春門)旁。《台北、台中、台南&高雄米其林指南》2023年5月在新入選的米其林餐廳中,新增了古早味小店,米其林指南的觀點是這樣形容城邊的:「創立於1970年,至今已走過五十多個年頭,以鑊氣十足的炒鱔魚作為招牌,酸酸甜甜讓人回味。炒鱔魚意麵也是這裡的人氣菜色,跟炒鱔魚一樣,可選擇勾芡與否。另有生炒花枝與麻油腰花供應,後者鮮美可口,不妨一試。所有食物現點現做,預設口味為微辣,不喜辣者可告知店員作調整。」

晚宴「台灣料理」
位在台南天公廟巷內的「阿霞飯店」,已經不是街頭小吃的等級,可謂台南首屈一指的餐廳,其著名料理更是招待國賓等級的台灣料理,如紅蟳米糕、蝦棗。
選取生猛紅蟳二隻生切,再和爆香炒過的多種配料,一起覆蓋米糕上,紅咚咚的蟹仁與浸潤美味的米粒同在嘴裡回盪飄香,真極品美膳,難怪一些日本旅客,來到台南,便指名阿霞的紅蟳米糕。

夜飲「餐酒館」
曾入選亞洲50大酒吧的Bar TCRC以老房子改建,毫無違和的融合進台南巷弄中。復古窗花磁磚桌、舊木窗,配上TCRC拿手的當季水果調酒,享受在台南老屋酒吧之夜。
位在藍曬圖文創園區的酣呷餐酒館,以台南元素,融合進調酒中。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