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一無所有」
(沒有棋譜的節錄版)
10年前,圍棋軟體「狂石(CrazyStone)」用蒙地卡羅方法,以勝率為局面的評價函數,讓當時的電腦圍棋界大吃一驚,它的機制是,在所有局面作非常多次「隨機」的模擬到終局,其後選擇其中勝率最高的一手。
當時圍棋被認為是好棋與壞棋很分明的遊戲,教電腦下好棋都來不及了,哪有閒工夫讓電腦玩「隨機」的擲骰子遊戲?蒙地卡羅方法是統計學上很常用的手法,但沒有人覺得跟圍棋有關,將概率這個東西扯上圍棋的,除了17年前我用空壓法拿到本因防以外,就是「狂石」作者雷米柯龍。
結果狂石為圍棋軟體帶來重大突破,就算已經明顯超越人類的AlphaGo,它的評價函數一半還是蒙地卡羅法,而另一半的價值網路也是用概率來處理的。
圍棋可以計算著手價值為「ㄨ目」,因為有數字指標,至今圍棋評估以「大小是幾目」作基礎,對人來說是最方便的方法。然而如《新棋紀樂園》上集〈開天篇〉所敘述的,大小的比較對我而言非常困難,只好以概率作為自己的起點,「概率」雖然也是數字,但運用起來和確定的數字很不一樣。
把著手定位於「大小」可以說是靜態的思維,空壓法因為起源於人類的計算力不足,而什麼都無法確定,只好由概率出發;這樣圍棋會呈現動態的面相,對局者必須意識的,是自己在什麼樣的姿勢下,採取什麼樣的動作,本書下集〈闢地片〉提供了兩個運用空壓法的訣竅「中點」與「交點」,我認為在最近的AI對局裡,多少得到驗證。
AI的概率判斷,是強大機器能力的產物,人類無法模仿;人在日常生活可能不知不覺會用概率的基準去行動,但人運用概率去思考,說不定因為經驗不夠,其實是不擅長的,因為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還是希望這個決定是確實的,而不是基於一個概率數字就拼命,這可說是人的本能。我是人,雖說我認為圍棋的廣大,能讓概率轉換為實際收穫,比起AI,我運用概率其實還是怕三怕四的。
本書上集討論過,運用空壓法,首先需要信心──相信概率,而信心的依據,是自己的「一無所知」,AI的棋力超過人的今天,自己「一無所知」這個理由,應該是越來越堅強,而我看AI的對局,最常有的感想是「自己的信心還不夠」,因為人總愛幻想--認為自己得到了某些領悟!
圍棋是藝術還是競賽,是永無答案的大哉問,但也可說答案其實很明瞭,圍棋既是藝術也是競賽;既是A又是B,這不是矛盾嗎?的確如此,人的自我本來就是一個矛盾,人類樂此不疲的圍棋存在矛盾,反而合情合理。
人們忘我下棋,想要比前一刻多理解一點圍棋,但圍棋什麼都懂了就不好玩了,什麼都不懂才最能享受圍棋,這是一個快樂的矛盾,深知自己什麼都不懂,才能深知圍棋的奧妙。
李世乭對AlphaGo三連敗後,第四局終於贏得勝利,記者問他,在連戰連敗窮途末路的時候,為何還有力氣從強大對手扳回一城?
李世乭說:「儘管狀況超壞,我自己提醒自己,對局時不要忘記下棋的樂趣!」
(沒有棋譜的節錄版)
10年前,圍棋軟體「狂石(CrazyStone)」用蒙地卡羅方法,以勝率為局面的評價函數,讓當時的電腦圍棋界大吃一驚,它的機制是,在所有局面作非常多次「隨機」的模擬到終局,其後選擇其中勝率最高的一手。
當時圍棋被認為是好棋與壞棋很分明的遊戲,教電腦下好棋都來不及了,哪有閒工夫讓電腦玩「隨機」的擲骰子遊戲?蒙地卡羅方法是統計學上很常用的手法,但沒有人覺得跟圍棋有關,將概率這個東西扯上圍棋的,除了17年前我用空壓法拿到本因防以外,就是「狂石」作者雷米柯龍。
結果狂石為圍棋軟體帶來重大突破,就算已經明顯超越人類的AlphaGo,它的評價函數一半還是蒙地卡羅法,而另一半的價值網路也是用概率來處理的。
圍棋可以計算著手價值為「ㄨ目」,因為有數字指標,至今圍棋評估以「大小是幾目」作基礎,對人來說是最方便的方法。然而如《新棋紀樂園》上集〈開天篇〉所敘述的,大小的比較對我而言非常困難,只好以概率作為自己的起點,「概率」雖然也是數字,但運用起來和確定的數字很不一樣。
把著手定位於「大小」可以說是靜態的思維,空壓法因為起源於人類的計算力不足,而什麼都無法確定,只好由概率出發;這樣圍棋會呈現動態的面相,對局者必須意識的,是自己在什麼樣的姿勢下,採取什麼樣的動作,本書下集〈闢地片〉提供了兩個運用空壓法的訣竅「中點」與「交點」,我認為在最近的AI對局裡,多少得到驗證。
AI的概率判斷,是強大機器能力的產物,人類無法模仿;人在日常生活可能不知不覺會用概率的基準去行動,但人運用概率去思考,說不定因為經驗不夠,其實是不擅長的,因為人在做決定的時候,還是希望這個決定是確實的,而不是基於一個概率數字就拼命,這可說是人的本能。我是人,雖說我認為圍棋的廣大,能讓概率轉換為實際收穫,比起AI,我運用概率其實還是怕三怕四的。
本書上集討論過,運用空壓法,首先需要信心──相信概率,而信心的依據,是自己的「一無所知」,AI的棋力超過人的今天,自己「一無所知」這個理由,應該是越來越堅強,而我看AI的對局,最常有的感想是「自己的信心還不夠」,因為人總愛幻想--認為自己得到了某些領悟!
圍棋是藝術還是競賽,是永無答案的大哉問,但也可說答案其實很明瞭,圍棋既是藝術也是競賽;既是A又是B,這不是矛盾嗎?的確如此,人的自我本來就是一個矛盾,人類樂此不疲的圍棋存在矛盾,反而合情合理。
人們忘我下棋,想要比前一刻多理解一點圍棋,但圍棋什麼都懂了就不好玩了,什麼都不懂才最能享受圍棋,這是一個快樂的矛盾,深知自己什麼都不懂,才能深知圍棋的奧妙。
李世乭對AlphaGo三連敗後,第四局終於贏得勝利,記者問他,在連戰連敗窮途末路的時候,為何還有力氣從強大對手扳回一城?
李世乭說:「儘管狀況超壞,我自己提醒自己,對局時不要忘記下棋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