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雜貨】
記憶中的老台灣生活雜貨,是串起台灣本土品牌經營價值的標記,印有「台灣製造」是一種殊榮,更是一種驕傲。
老台灣常民用品如洗衣粉、牙膏、鞋油、蚊香、化粧品等等,在五○~六○年代的台灣,由於進口品牌不多,大多是本土品牌,而透過電視廣告、報章雜誌、廣播電台,時時刻刻置入行銷,也能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品牌。經過時間淬煉留下,至今都已成為台灣知名的大公司。
台灣老雜貨除了物品本身具商場競爭性外,商標、包裝設計更是不能隨便。這些具有品牌特色、公司歷史文化的標誌,都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討,更是台灣生活文化美學的依據。
六○年代的黑松汽水、黑人牙膏、白蘭洗衣粉,俗稱「二黑一白」,是台灣早期經濟發展相當有貢獻的品牌。
另外記憶中女生出門一定要灑「明星花露水」、學生一定要穿「中國強帆布鞋」、晚上睡覺要點「金鳥蚊香」,這些固定的生活習慣,造就了品牌為何可以生存甚至強大的原因。
時代變遷、生活習慣改變,往往是舊品牌消失,新品牌崛起的重要因素,考究老台灣生活雜貨,除了發現各品牌故事及商品歷史文化,也發現了台灣本土品牌不斷的創新與發展。

[金鳥蚊香]
蚊香,在中國的宋代就開始有記載,言及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或許這是比較早的史料記載,可以看出當時蚊香的製作物料為雄黃。
而日本從平安時代(794〜1185年)開始,已經有用一些特殊樹木的葉子燃燒驅蚊的生活習俗。而現在我們經常使用的金鳥蚊香,這種漩渦狀式蚊香,就是日本人上山英一郎所發明的。

企業商標— 雞首的故事
創辦人上山英一郎,以中國《史記》文中「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之句勉勵自己,企業雖小但期許為業界領先者。以現在的事業體看來,不僅是日本第一了,更是全球第一。
明明是雞,為什麼叫金鳥?金鳥,是日文漢字,翻譯後的意思就是金雞,和居酒屋菜單上的燒鳥(烤雞肉串)當中的「鳥」字相通。
初代蚊香是將三支直立式蚊香同時燃點,時效較短。
有天,上山英一郎的太太在整理倉庫時,發現有條曲捲身體的蛇在冬眠,於是將靈感告訴先生,之後便改良成為渦卷式蚊香。

金鳥殺蟲劑與噴霧器
將瓶裝內液體灌入容器後,透過重複用手推壓,將液體轉化為霧氣,瀰漫在空氣中滅蚊。
蚊香紙盒設計上印有菊花圖騰為襯底,並非隨意放置。原物料中的除蟲菊燃燒後,氣味可以驅蚊,甚至能殺蟲。

【醫療用品】
台灣的醫學科技全球知名,不僅是科技島國,亦是醫療強國。
然而,台灣在五○年代,科技尚未發達前,醫療相當欠缺,尤其是偏遠鄉村地區,此時也發展出「寄藥包」的醫療服務,使用者先用後付,以用多少就結款多少的付費模式營運,暫時解決因病急需藥品的方式。
當年日本人帶入台灣的「家庭配置」方式,戰後台灣人以「寄藥包」之名繼續服務。這些當年留下的寄藥包設計,及以圖識藥的聰明售藥方式,現在看起來倍覺有趣,也了解到當年手繪圖美學畫家的巧思。
其中最具特色的藥包是在藥盒上繪畫蝦、龜、掃帚,表現「蝦龜嗽」台語發音,以代替氣喘的藥名。
此外,還有以畫人在蹲毛坑的樣子代替止瀉藥。這些俗又有力的繪畫功力,把藥名的生命力充分發揮。
隨著生活水準提昇、教育水平拉高,民眾對於醫療常識也逐漸提昇,不再肓目相信偏方與密醫。政府對於坊間的西藥房,開始規範須有藥師進駐,藥房的設立更是大街小巷都有。傳統式的「寄藥包」文化則凋零不見了。

每個世代都有因應而生的生活方式,科技取代了傳統,而傳統也留下經驗與懷舊美學。

[西藥房]
西藥房,又稱「藥局」。雖然現今藥局須領有藥師執照及藥局牌照,才能正式對外營業,但台灣早期藥局為服務偏遠山區或鄉村,也曾衍伸出「寄藥包」的服務。
台灣早期文盲者多,藥局內的藥品,都會有手繪圖説的包裝盒、說明書,具有藥品須知傳達功能,同時也豐富了藥包的設計美學。

藥局廣告燈箱招牌
藥商會提供自家藥物品牌的燈箱,送給藥局懸掛來增加曝光度,或是代表該店為授權店家,這些老燈箱也是台灣藥品廣告文化的特色之一。

台灣老藥包
手繪圖說的藥包外衣,是各類藥物呈現藥效的最主要表達方式。然而這些手繪風格的病痛姿勢圖,就像是一張張精美對症治療的藥單酷卡。

痱子粉
台灣早期痱子粉品牌相當多。為了凸顯商品特色,各大品牌都在外包裝設計下足功夫,希望消費者能第一眼看上自家商品。在同是痱子粉的貨架上,有種爭奇鬥豔、相互較勁的感覺!

藥品企業公仔
藥商會以公司企業形象或單一藥品設計製作公仔,用以塑造公司企業形象或推廣新藥上市。例如佐藤製藥SATO象,代表長壽的大象,為人們健康把關增長壽命,而欣樂樂愛思,則是以藥罐做為商品推廣的公仔。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