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的一項研究,約有7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不過這些基督徒如何實踐信仰則是另一回事。如我在2014年的著作《基督教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中所描述的,基督教世界一直為宗派的分裂以及不同傳統之間的衝突所苦,但情況從未像現在這樣激烈。現今的基督教世界分為極多不同的教派:新教(Protestant)、天主教(Catholic)、摩門教(Mormon)、東正教(Orthodox)、福音派(Evangelical)、五旬節派(Pentecostal)、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t),以及其他遍布全球各地較為分立的運動。
這使人不得不問:在今日,基督徒的定義是什麼?假如現今各個教派對信仰、教義以及社會議題看法迥異,我們是否還能在這中間找到某種形式的共識?基督徒彼此之間是否有任何的共同點?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至少能回答其中一些問題。雖然要在所有關於信仰和教義的事務上有相同的意見確實困難,但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表明自己是耶穌的跟隨者,那麼關於他生命的故事,就應該是我們所有人的啟發。事實上,基督徒經驗的根基,正奠定在福音書(Gospels)所記載的這個故事上。而這個故事就是本書的主題。
當然,關於耶穌故事的書已經有很多人寫過。不過,根據福音書的看法重新編寫一個關於耶穌生平的圖片故事,這樣的出發點必然是妥善的。在聖地的考古新發現,不斷提出令人著迷的洞見,讓我們看見耶穌時代加里利(Galilee,中文《聖經》譯作加利利)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此外,跨領域的研究也使我們更能掌握加里利社會在獨裁的希律黨(Herodians)統治下獨特的社經脈絡。而其他現代的研究,也有助於我們了解耶穌教導中獨特的猶太背景,以及福音書故事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的寓意。
因此,在某些方面,本書對於國家地理學會在2012年出版的《尋訪真實歷史上的耶穌:重現耶穌的一生與基督教的起源》(In the Footsteps of Jesus,大石國際文化,2013年出版),是一個完美的補充。在那本書中,我透過古代兩個最重要事件的歷史視角來講述耶穌的故事:羅馬帝國的興起以及羅馬基督教的壯大。而在這本書裡,我們不會由歷史的觀點來追隨耶穌的腳蹤,而是嘗試進到他的世界裡去生活。當我們逐一走過福音書所記載的事件時,我們會設法想像耶穌坐在迦百農(Capernaum)的會堂裡朗讀經文時的情景;感受站在山頂上迎著加里利湖的微風,聽著耶穌講道的感覺;或是跟著他在烈日下,一同沿著約旦河走向耶路撒冷。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近的一項研究,約有7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自己是基督徒。不過這些基督徒如何實踐信仰則是另一回事。如我在2014年的著作《基督教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中所描述的,基督教世界一直為宗派的分裂以及不同傳統之間的衝突所苦,但情況從未像現在這樣激烈。現今的基督教世界分為極多不同的教派:新教(Protestant)、天主教(Catholic)、摩門教(Mormon)、東正教(Orthodox)、福音派(Evangelical)、五旬節派(Pentecostal)、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t),以及其他遍布全球各地較為分立的運動。
這使人不得不問:在今日,基督徒的定義是什麼?假如現今各個教派對信仰、教義以及社會議題看法迥異,我們是否還能在這中間找到某種形式的共識?基督徒彼此之間是否有任何的共同點?
我寫這本書,是希望至少能回答其中一些問題。雖然要在所有關於信仰和教義的事務上有相同的意見確實困難,但有一件事必定是真實的:如果我們表明自己是耶穌的跟隨者,那麼關於他生命的故事,就應該是我們所有人的啟發。事實上,基督徒經驗的根基,正奠定在福音書(Gospels)所記載的這個故事上。而這個故事就是本書的主題。
當然,關於耶穌故事的書已經有很多人寫過。不過,根據福音書的看法重新編寫一個關於耶穌生平的圖片故事,這樣的出發點必然是妥善的。在聖地的考古新發現,不斷提出令人著迷的洞見,讓我們看見耶穌時代加里利(Galilee,中文《聖經》譯作加利利)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此外,跨領域的研究也使我們更能掌握加里利社會在獨裁的希律黨(Herodians)統治下獨特的社經脈絡。而其他現代的研究,也有助於我們了解耶穌教導中獨特的猶太背景,以及福音書故事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的寓意。
因此,在某些方面,本書對於國家地理學會在2012年出版的《尋訪真實歷史上的耶穌:重現耶穌的一生與基督教的起源》(In the Footsteps of Jesus,大石國際文化,2013年出版),是一個完美的補充。在那本書中,我透過古代兩個最重要事件的歷史視角來講述耶穌的故事:羅馬帝國的興起以及羅馬基督教的壯大。而在這本書裡,我們不會由歷史的觀點來追隨耶穌的腳蹤,而是嘗試進到他的世界裡去生活。當我們逐一走過福音書所記載的事件時,我們會設法想像耶穌坐在迦百農(Capernaum)的會堂裡朗讀經文時的情景;感受站在山頂上迎著加里利湖的微風,聽著耶穌講道的感覺;或是跟著他在烈日下,一同沿著約旦河走向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