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福的家庭】
經文:詩篇一二八篇1-6節
一、吃勞碌得來的
1. 事情順利(1-2節)
因為敬畏耶和華,遵行祂的道,得著神喜悅,而蒙神賜福,所以事情順利,生活無慮。倘若我們遇到艱難,主耶穌也說:「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1-33)。「求神的國」:就是由衷敬畏神;「求神的義」:即一切言行都要合乎神的旨意。
2. 能吃勞碌得來的
傳道書六章1-2節提到,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有些財主雖然三餐滿席的山珍海味,卻因為某些原因,不能享用。「反有外人來吃用」:傭人的身體健康,什麼都可以吃。由此可知,三餐吃什麼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身體要健康。敬畏神的人因為遵行祂的道,得著祂喜悅,所以神使他可以吃勞碌得來的。
二、家庭圓滿
1. 家庭圓滿的情景(3節)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妻子在內室」:妻子賢慧,安分守己,專心教養兒女並盡本分做家事,使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象徵多行善事。「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父親與兒女之間有親情,氣氛和諧。「好像橄欖栽子」:橄欖樹是常青樹木,用途好多,象徵兒女的前途無可限量。
2. 家長要做全家的楷模
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祢幾時到我這裡來呢?我要存完全的心在我家中(詩一○一2)。
「智慧」:來自神的屬靈的智慧(弗一17)。「完全的道」:極其寶貴的神的話(詩一一九105)。「祢幾時到我這裡來呢?」:為了切切實實行神的道,需要求祂幫助(腓四13)。「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家長當負起的責任是,言行一致,做全家的榜樣。
三、福壽全歸
1.敬畏神的人必蒙福(4節)。蒙福的內容:2.終身蒙福(5節)、3.必享長壽(6節)。
【聖經的死亡觀】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神創造人類的始祖亞當,然後由亞當生出萬族的人,散居在世界各地。「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每一個人會活到幾歲?出生在哪裡?在哪裡度過一生?這些事神早就預定了。
其實世人活在地上的年限多久,並不重要,在哪裡度過一生,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沒有敬畏神、遵行祂的道?因為由衷敬畏神的人,必定蒙神賜給他好多福氣(詩一二八1-6),讓他終身滿心喜樂並感受到活得很有意義。
一、古聖徒的死亡觀
1. 大衛說,將來得以從死裡復活,得見神的形像,他就心滿意足了;貧富貴賤,都無所謂(詩十七14-15)。
2. 保羅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1-23)。
「我活著就是基督」:我裡面有基督的生命,在生活上顯出基督的形像。「我死了就有益處」:從死裡復活,與基督同在,是莫大的益處。「成就我工夫的果子」:傳福音的工作有成果。「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死亡並不可怕,因為死後必永遠與基督同在,享受好得無比的福氣。
二、基督徒的死亡觀
1. 死並不是絕望(帖前四13-17)
A. 家人離世,要節哀(13節)。B. 當基督再臨之時,我們都必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了(14-17節)。
2. 離世之後,必得到天上的房屋(林後五1-6)。「房屋」:象徵靈體。
A. 地上的帳棚,遲早必拆毀(1節),象徵我們遲早都必離世。B. 復活後,必變成靈體,好像穿上衣服,而不至於赤身(2-3節)。C. 如今我們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4節)。死並不是目的,而是穿上靈體的過程。D. 肉身還活著之時,便與主相離(5-6節)。因此,離世後,得以永遠與基督同在,是好得無比的。
3. 死並不是終止(約三36)
A. 肉身的死,是得著永生的過程。B. 肉身的生命極其短暫,永生是永永遠遠的生命,只有起點,沒有終點。C. 主耶穌廢去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後一10)。
經文:詩篇一二八篇1-6節
一、吃勞碌得來的
1. 事情順利(1-2節)
因為敬畏耶和華,遵行祂的道,得著神喜悅,而蒙神賜福,所以事情順利,生活無慮。倘若我們遇到艱難,主耶穌也說:「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1-33)。「求神的國」:就是由衷敬畏神;「求神的義」:即一切言行都要合乎神的旨意。
2. 能吃勞碌得來的
傳道書六章1-2節提到,人蒙神賜他資財、豐富……,「只是神使他不能吃用」:有些財主雖然三餐滿席的山珍海味,卻因為某些原因,不能享用。「反有外人來吃用」:傭人的身體健康,什麼都可以吃。由此可知,三餐吃什麼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身體要健康。敬畏神的人因為遵行祂的道,得著祂喜悅,所以神使他可以吃勞碌得來的。
二、家庭圓滿
1. 家庭圓滿的情景(3節)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
「妻子在內室」:妻子賢慧,安分守己,專心教養兒女並盡本分做家事,使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象徵多行善事。「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父親與兒女之間有親情,氣氛和諧。「好像橄欖栽子」:橄欖樹是常青樹木,用途好多,象徵兒女的前途無可限量。
2. 家長要做全家的楷模
我要用智慧行完全的道。祢幾時到我這裡來呢?我要存完全的心在我家中(詩一○一2)。
「智慧」:來自神的屬靈的智慧(弗一17)。「完全的道」:極其寶貴的神的話(詩一一九105)。「祢幾時到我這裡來呢?」:為了切切實實行神的道,需要求祂幫助(腓四13)。「我要存完全的心,行在我家中」:家長當負起的責任是,言行一致,做全家的榜樣。
三、福壽全歸
1.敬畏神的人必蒙福(4節)。蒙福的內容:2.終身蒙福(5節)、3.必享長壽(6節)。
【聖經的死亡觀】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
「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神創造人類的始祖亞當,然後由亞當生出萬族的人,散居在世界各地。「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每一個人會活到幾歲?出生在哪裡?在哪裡度過一生?這些事神早就預定了。
其實世人活在地上的年限多久,並不重要,在哪裡度過一生,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沒有敬畏神、遵行祂的道?因為由衷敬畏神的人,必定蒙神賜給他好多福氣(詩一二八1-6),讓他終身滿心喜樂並感受到活得很有意義。
一、古聖徒的死亡觀
1. 大衛說,將來得以從死裡復活,得見神的形像,他就心滿意足了;貧富貴賤,都無所謂(詩十七14-15)。
2. 保羅說:「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一21-23)。
「我活著就是基督」:我裡面有基督的生命,在生活上顯出基督的形像。「我死了就有益處」:從死裡復活,與基督同在,是莫大的益處。「成就我工夫的果子」:傳福音的工作有成果。「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死亡並不可怕,因為死後必永遠與基督同在,享受好得無比的福氣。
二、基督徒的死亡觀
1. 死並不是絕望(帖前四13-17)
A. 家人離世,要節哀(13節)。B. 當基督再臨之時,我們都必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了(14-17節)。
2. 離世之後,必得到天上的房屋(林後五1-6)。「房屋」:象徵靈體。
A. 地上的帳棚,遲早必拆毀(1節),象徵我們遲早都必離世。B. 復活後,必變成靈體,好像穿上衣服,而不至於赤身(2-3節)。C. 如今我們歎息、勞苦,並非願意脫下這個,乃是願意穿上那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了(4節)。死並不是目的,而是穿上靈體的過程。D. 肉身還活著之時,便與主相離(5-6節)。因此,離世後,得以永遠與基督同在,是好得無比的。
3. 死並不是終止(約三36)
A. 肉身的死,是得著永生的過程。B. 肉身的生命極其短暫,永生是永永遠遠的生命,只有起點,沒有終點。C. 主耶穌廢去死,藉著福音將不能壞的生命彰顯出來(提後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