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中文版推薦序
讓科學素養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文/劉淑雯 (南加州師範學院教授、臺北市立大學退休教授、輔導群委員和輔導團指導教授) 、黃明宏(前臺北市國小主任、科學研習月刊專欄作者)

融合精緻插圖和動人情節的故事繪本,是最能吸引兒童和大小讀者們注意及喜愛的閱讀材料。這些受歡迎的繪本,依據文本內容可分為「虛構」與「非虛構」二大類,而後者多具科學性與實證性,又可稱為之「知識型」文本。鼓勵孩子們閱讀這類「知識型」圖書,讀者既能在文本中獲得知識,並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成就與樂趣,甚至激發對文本內容探索的動機,促進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參與提問、學習、探究。
這些受歡迎的「非虛構」繪本具有以下類型、特色和功能:
1、故事型繪本:以解決困境、問題或衝突為主,兼具趣味性的閱讀目的,輔以師長的指導來講解科學概念。
2、非敘述型繪本:文本結構重視科學事實與資訊,以學習科學概念和熟悉專業詞彙,此類型包含各類圖鑑和百科圖書。
3、敘述型繪本:以真實資訊為主題,並結合敘事性的故事情節,能培養學生對科學主題的理解和平衡不同的閱讀目的。
4、複合型繪本:將故事與科學事實融為一體,有助於讀者同時掌握文本中的敘事內容與科學要素。
《科學小種籽》展現非虛構、知識型文本的特色,將科學主題或有趣的話題,以趣味的故事線敘述著知識性內容,單元之中編輯高度相關的圖鑑和易讀的解說文字,即是一冊優質的「複合式」科學繪本。
在兒童心智成長歷程中,科學閱讀扮演著促進學習動機和認知發展的重要角色。參照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兒童認知發展理論言之,科學圖書與互動式讀物能刺激感官發展,幫助感覺動作期(0-2歲)的孩子建立物體恆存的基本概念;前運思期(2-7歲)的孩子以符號性思維為主,科學故事和圖畫書可啟發好奇心,激發對自然現象的初步認知;而具體運思期(7-11歲)兒童的邏輯能力逐漸發展,透過實例與實驗的科學閱讀,能引導理解和保留科學的概念、因果關係,並發展和奠基假設、推理的能力,有助於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青少年階段,能進行深化抽象思考,激發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分析。
筆者曾深入研究日本一家歷史悠久出版社,在其已發行50餘年、超過600冊的月刊中,科學主題的創作佔比持續增長,並以大自然中最貼近孩童和人們生活的「動物」、「植物」等內容為大宗。【科學小種籽】原為日本朝日新聞出版的系列叢書,包括「生物篇」與「科學篇」兩本,對應了不同年齡認知發展與各年齡層閱讀需求,可見其內容價值。精選的單元和主題,兼具故事性與科學實證,優質的圖文編繪並經專家審核,適合3-6歲幼兒與生活情境連結、7-8歲孩子提升科學閱讀的興趣與啟蒙,9歲以上的小學中年級兒童,搭配學校裡自然與生活、STEM相關領域課程,則順暢地加深、加廣的學習與探究。
在世界各國積極推動2030地球永續發展目標的共同願景下,《科學小種籽》中的主題亦可連結SDGs議題,發揮知識型文本與教育的功能。「生物篇」中以多種動物、植物為主角,舖陳故事,介紹其生命特徵、生態與環境等內容,並在單元標題上直接以文字和圖示註記著「陸地、水岸、海洋、空中……」,讀者可直接關注與認知全球生態,以及生物多樣性等議題。
《科學小種籽》有易讀易懂的故事,搭配圖鑑式的圖文説明,讓讀者容易理解單元中相關的科學概念;而頁面巧妙編排與主題相關的提問或科學謎題,則引發大小讀者更多的驚奇與疑問,萌發解謎的挑戰與發現的趣味性。「可讀繪本、可聽故事、可查圖鑑、可玩猜謎」的編輯特色,讓這套書不只適合兒童閱讀,亦推薦作為親子共讀的材料,以及跨域學習的輔助教材,提供不同年齡層孩子或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兒童對科學探究的動機,促進語文與科學閱讀技能、理解科學知識與實踐環境永續等多面向的學習和發展。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