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二章
貓與文化


貓與宗教信仰
不管是被捧上天、被貶在地,還是單純受到冷落,整體而言,宗教信仰並未讓貓獲得良好對待。古代異教信仰把貓視為神聖的動物,雖然讓貓列位眾神之間,但也注定使千百萬隻貓為了犧牲獻祭而斷送性命。基督教興盛以後,貓的處境更加危險。中世紀時期,人類把貓與惡魔崇拜畫上關聯,在教會大力迫害之下,歐洲的貓幾乎被消滅殆盡。
埃及女神
貓與宗教信仰的關聯,最早的史料記載可追溯到數千年前的古埃及。西元前約1500年前,與貓之女神芭絲泰特(亦有稱芭絲特)相關的信仰已逐漸發展生成。芭絲泰特原本被尊為獅子女神,化成更溫和的形象以後大受歡迎,吸引大批虔誠信眾,尤其以婦女居多。她的雕像通常呈現一名貓首人身的女人,身邊有時環繞一群小型貓或幼貓。古埃及人對貓極度推崇,很有可能就源自於芭絲泰特信仰。當家中的貓死去,飼主會悲慟欲裂,家裡如果夠富裕的話,還會把貓製成木乃伊,精心裝飾後放入華美的石棺。任何人就算只是失手殺了貓,也有可能判處死刑。
矛盾的是,儘管貓地位崇高,卻未能阻止人類以宗教信仰為由大規模屠殺貓。考古學家挖掘一處附近有許多貓型雕像的古埃及遺址,發現龐大的貓塚,葬著成千上百的貓木乃伊。部分遺體經X光檢驗,發現這些貓都還年輕,頂多剛脫離幼年期,死因都是脖子折斷,很顯然不是家中的寵物,而是蓄意屠殺的受害者。許多研究推論認為,這些貓乃由神廟祭司飼養,特別用於犧牲獻祭及製作木乃伊,再賣給朝聖者當作祭拜神明的供品。
神聖象徵
在埃及以外的地方,貓從未獲得同樣高的宗教地位,不過在其他信仰體系裡倒曾扮演次要角色。北歐諸神之中的女神弗蕾亞也愛貓,駕馭一輛由兩隻巨大灰貓拉動的戰車,那是雷神索爾送給她的禮物。古羅馬人據說非常尊崇貓,貓是唯一能進入神殿的動物,有時更被視為家中神祇,象徵家庭平安而備受禮遇。
哥倫布殖民時代以前的美洲文明並不曉得馴養家貓,家貓尚未跨越大西洋由歐洲傳至美洲,但當地不少神明與大貓有關,馬雅人和印加人都崇拜化身為美洲豹的神。現今各大信仰已少見把貓當成神聖象徵,少數例外是印度的薩希蒂(Shashthi)女神,她是幼童的守護神,畫像中常見以一隻貓當坐騎。佛教某些宗派裡,修行得道之人死後靈魂會投胎至貓的肉身。還有一項古老傳統流傳至今,有些和尚會養貓,特別是白貓,當作廟宇的守護者。

西元約一世紀的貓木乃伊
經過防腐處理的貓屍,裹上層層亞麻布條,頭部套上面具,在古埃及神廟是很常見的商品,用來當作獻給貓之女神芭絲泰特的供品。
弗蕾亞的貓戰車
北歐神話中掌管愛與生育的女神弗蕾亞格外喜歡貓。現代飼育者喜歡把現在的挪威森林貓(見222到223頁),與傳說中替女神拉戰車的那一對孔武有力的貓聯想在一起。

基督教迫害
不像其他動物,聖經裡不論是好是壞,到處都沒有提到貓。貓與基督教偶有好的關聯,西元七世紀時,布魯塞爾近郊一間本篤教會的女修道院院長聖潔如(St Gertrude),被視為貓的守護聖人,她的肖像有時會畫她抱著一隻貓,或身旁圍繞老鼠。不少證據指出,在鼠疫猖獗的年代,聖潔如的修道院裡神奇地沒有半隻老鼠,她也因此聞名,這想必要歸功於她養的貓。另一個值得稱喜的關聯是一段可愛的傳說,傳說耶穌誕生時,馬廄裡剛好有一隻母貓和牠初生的一窩小貓,聖母瑪利亞撫摩貓咪,就在貓額頭留下了M字記號──這是虎斑貓毛皮最經典的紋路。基督教會對貓的偏見行之有年,且記錄詳盡,動機至少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教會決意剷除早期異教信仰的遺風舊俗。教會高層把貓視為魔鬼的手下,尤其養貓者又常是他們眼中的女巫(見26到27頁),因此教會對待貓毫無人道──截肢、虐殺、吊死和焚燒等殘忍行為全都受到核准。對貓的迫害在中世紀達到高峰,令人訝異的是還一直持續到近代。
伊斯蘭祝福
細數歷史上所有貓與宗教信仰的關係,穆斯林文化對貓的接納程度最高,因為仁慈對待動物是伊斯蘭信仰當中重要的教誨。先知穆罕默德就曾以身作則,他在七世紀時口授神諭,形成日後的可蘭經。許多文獻記錄了他對自己寵物的關懷和敬重。在伊斯蘭信仰的說法裡,虎斑貓額頭之所以有斑紋,是因為先知的觸摸所留下的。
與獅同行
維多利亞時代晚期,由畫家威廉‧布雷克‧瑞奇蒙所繪的畫作當中,古羅馬的愛神維納斯與一頭公獅和一頭母獅一同漫步林間,所經之處化寒冬為春天。
祕魯美洲獅
這尊雕刻著一頭美洲獅的金像,在祕魯的莫切人心目中具有宗教意涵,莫切社會興盛於西元100年至800年間。很多早期美洲文明都常見到美洲獅神。
定居寺廟
很多佛寺群聚流浪貓,例如照片中這隻貓,就在泰國芭達雅附近的大佛寺落腳。像這樣的動物深受僧人敬重,會提供牠們食物和庇護。

傳說與迷信
貓是高深莫測的動物,身上有股魔法氣息。對從前的人來說,貓真的有魔法,看在現代疼愛寵物的主人眼裡那些逗趣奇妙的行為特質,在過去曾經顯得古怪離奇,往往帶有惡意。與貓有關的傳說與迷信眾說紛紜,流傳既廣且久,有些到了當代依然存在。少有國家沒有一兩則黑貓吉利(或不吉利)的傳說。
女巫的密友
在夜色下潛行,眨眼間出現或消失,人長年以來一直相信貓是超自然的生物,與鬼魂和邪靈過從甚密。把貓──特別是黑貓,與黑暗力量勾勒在一起的想像,在中世紀流傳很廣,且一直持續到18世紀。很多無辜的老婦人因為養貓為伴而被疑為女巫,當時的人相信,每個女巫都有一名「密友」──一隻化身為小動物的惡魔僕從,可能是蟾蜍或兔子,也可能是貓頭鷹,但多半是貓。更駭人的說法是,動物很可能就是女巫變身所化,所以假如看到陌生的貓,最好不要亂說話。在歐洲,有數百萬隻貓與所有被指控為女巫的人一樣,遭逢悲慘的命運,面臨嚴刑拷問,假如判定有罪就被活活燒死。
趨吉納福
與黑貓有關的迷信,在某些文化雖然換成了白貓,但意外的是在世界大多數地方都根深蒂固,不是把貓看成吉兆,就是看成凶兆。這些信仰往往互相牴觸,因每一個國家地區而各有不同,可能還包含複雜的習俗。比方說,光是一個人遇到一隻黑貓的方式就可能有不同影響:貓在眼前是由右到左經過,還是由左到右經過,這一天運氣是好是壞就完全不一樣。還有,貓接近人會帶來好運,但若貓是往相反方向溜走,運氣就會轉壞。
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迷信的人認為黑貓不祥。美國很多收容中心表示黑貓很難再找到新的人家收養。在英國,黑貓是吉利的象徵,製成擺飾或吊飾都是很受歡迎的婚禮紀念品。日本是另一個認為黑貓帶來好運的國家,不過黑貓在這裡只能退居次位,最受喜愛的是繽紛的招財貓。紀念品店到處擺滿招財貓瓷偶,有一張洋娃娃似的臉孔,單舉一隻手掌,常被擺在玄關迎接賓客。傳說招財貓的原型是一隻廟裡的貓,牠邀請一位路過的藩主入廟躲雨,藩主因此得救,免於受困在暴風雨之中。
超凡魔力
不少傳說把貓和天氣串聯在一起。據說,貓抓家具會引起暴風雨,打噴嚏或清理耳背則可以預測下雨。這些傳說有的可能出自於海上的水手,他們不只得隨時注意天候變化,長年來也是出了名地極度迷信。傳統上,船員習慣在船上養貓,以求風調雨順。日本船員認為三色貓預警風暴的效果最好。要是沒有小心對待船上的貓,也可能招致厄運。按照習俗,絕對不能在船上叫喚貓的名字,否則保證遭殃。萬一發生最壞情況,貓跌落海裡,那不久後颳起大風甚至沉船都是意料中事。
民間廣為流傳的九命怪貓這種說法,至少16世紀起就已存在。西元1595年,莎士比亞想必覺得大眾對這種比喻已經夠熟悉了,可以寫進《羅密歐與茱麗葉》劇中人物莫枯修(Mercutio)的俏皮對白裡。在當時,這種看法不乏一定的可信度。因為貓反應快、身手矯捷,摔落到半空中還能扭轉身體、調整重心,看上去的確有非凡的能力可以化險為夷。這在從前的人眼裡,確實很能夠證明貓擁有超自然力量,發生致命意外後還能重獲新生。
雖然自馴化以來,貓長年一直有形象不佳的問題,但偶爾還是有被視為守護神的時候,只是這不見得對貓有好處。歐洲各地都曾在古老房舍的梁柱間發現木乃伊化的貓屍,人們把貓填封在牆壁後,相信這麼做能威嚇老鼠。在歐洲和東南亞也會把貓埋在田裡,以求穀物豐收。要說比較不可怕的例子,古時候中國的蠶農會養貓或張貼貓的符畫,保護蠶吐絲結繭。稻作地區則流傳著一個古老風俗,把貓放在提籃裡挨家挨戶拜訪,讓每戶人家在貓身上灑水,祈求雨水豐沛。

惡名昭彰
中古世紀,歐洲人相信貓要不是女巫的化身,要不就是在女巫手下擔任溝通媒介的魔靈。恐懼和猜疑導致貓遭到大規模屠殺。

招來好運
招財貓娃娃在日本隨處可見,舉右掌會招來好運,舉左掌表示歡迎光臨或是為商家吸引客人上門。


符畫的魔力
中國古時有用貓保護珍貴蠶蟲的習俗。人們相信具有法力的符畫也一樣有用,尤其畫中若是吉祥的三色貓更有效,例如這幅畫中的玳瑁白貓。

聖加道克與貓
歐洲古代許多傳說提到魔鬼會搭建橋樑,奪走第一個過河之人的靈魂。畫中,威爾斯的聖人聖加道克把一隻比所有人先過橋的貓獻給魔鬼,使魔鬼的詭計無法得逞。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