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灣灣島上的快樂鳥」你所不知道的事
繪者起初幫故事取名的時候,因為要講「台灣」的故事,
所以將故事裡面的島嶼命名為「灣灣島」,因此「灣灣島」就是指「台灣」的意思。
之後,繪者想讓讀這個故事的孩子們發現「島」這個字與「鳥」這個字長得很像(讓小讀者學認字),
於是就畫了一個「生活在台灣的鳥類」的故事。
「灣灣島上的快樂鳥」除了講述生活在台灣的六種鳥類所面臨的困境之外,
貫串故事的主角「探險家阿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因為「阿獺」是生活在台灣(金門)但卻瀕臨絕種的歐亞水獺,
藉由動物們之間互相關心之情來告訴人類:
即便是動物都能夠互相幫忙一起面對困難與挑戰,更何況是人類呢?
想一想,我們可以為這個世界所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每個人一點點的力量累積起來,
就是一股很大的能量,能夠為鳥兒發聲,為動物發聲,為台灣發聲,為世界發聲,
那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
探險家阿獺在海上航行幾天之後,船隻終於來到了一座小島。
阿獺看到地上有一塊掉落的牌子寫著「灣灣島」,
原來他來到了傳說中那座充滿美麗鳥類的島嶼。
嗶嗶嗶……,電腦顯示「灣灣島上充滿許多奇特稀有的鳥類,
有許多鳥更是全世界只有灣灣島上才有」。
哇~~阿獺心裡想:
「如果我能在灣灣島上遇見特別的鳥,那該有多幸運呀!」
走著走著,眼前出現了一隻藍色的鳥。
「你好呀!我是探險家阿獺,請問你是誰呀?」
「我是藍腹鷴,請問你有看到我的家人嗎?」
以上內容節錄自《灣灣島上的快樂鳥》陳芃樺◎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195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