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夢想,大統華誕生
我在唐人街拚業務的那一段時間,正是唐人街的鼎盛時期,房租和房價都高得出奇。
每到週末假日,華人都會從四面八方湧進來,街上買菜的人摩肩接踵,擠得滿滿的,買東西都是用搶的,好像不要錢一樣。停車更是一位難求。
我也都是趁週末有空,帶著兩個小女兒去買新鮮活魚,還有新鮮出爐的麵包。
如果幫華人開一家大超市…
唐人街的商舖都是一家一家小小的,每家商舖各做一行。因此在一家買了魚,還得到另一家買肉,再到另一家去買菜。
大人小孩出門一趟去買東西,要進進出出好幾家商舖、過好幾次馬路,真的是很辛苦。
每次都是我走在前面開路,兩個女兒緊跟在後面,幫我提袋子。晴天還好,如果碰到下雨天,準成了三隻落湯雞。
而且由於當時唐人街生意好,不缺客人,所以店家的服務態度並不親切。
有一次我印象好深,除了兩個女兒,還多帶了一個才七、八歲的小姪子跟著。誰知道突然下起了雨。
我狼狽地忙著找地方躲雨,小姪子很會添亂,說要小便憋不住。
我只好帶著幾個小蘿蔔頭,冒著雨,大包小包慌慌張張地衝過泥濘的馬路,跟一家商舖借廁所。誰知道商家居然不肯借,小姪子當場尿了褲子,還委屈地哭出聲來。
我站在那裡,一肚子窩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是大人受累,小孩受罪。
所以每次要去唐人街,兩個小女兒都一百個不情願,央求說,到我們家旁邊的Safeway就好了嘛,好停車,又乾淨,還有手推車可以推來推去,更不用人擠人過馬路。
但當時的西人超市雖然什麼都有,就是亞洲的口味什麼都沒有。而唐人街做生意的方法,真是太傳統,四周環境不理想、商舖陳舊不裝修、服務態度不親切,又不能在一家商舖一次買齊想買的東西,各方面都需要改進。
於是我起心動念:「如果開一家現代化的大超市,跟西人的一樣乾淨、整齊、漂亮,所有華人熟悉喜愛的東西統統有,真正幫鄉親解決惱人的買菜難題,一定會大受歡迎。」
這個念頭,慢慢變成了一個我想去實現的夢。
剛好在那一段時間,安邦正進一步拓展批發生意,常常到美國去拜訪當地的亞洲超市。
他回來常常跟我說,美國的亞洲超市很進步。比如洛杉磯的大華超市,還有西雅圖的Uwajimaya日本超市。
安邦說,他們的店都很大,而且有現代感,華人要買的東西應有盡有,而且還有熟食部,可以在那裡買便當、熟菜、臭豆腐、豬耳朵等東方小吃回家吃。
我聽了很好奇,很想去看一看,有一次就跟著安邦去了一趟洛杉磯,實地參觀感受一下。
老土進城,看過以後,算是開了眼。我真的是很喜歡那種新形態的超市,覺得在加拿大一定也會受歡迎。
我替在加拿大的華人抱不平。溫哥華有這麼多華人,說什麼也該有一家現代化的亞洲超市吧。
我又想起了我的夢。
結緣統一企業,催生統一廣場
夢總是夢。每天太陽出來,還是得拚批發。
批發業務不斷擴大,沒過多久,六福的貨倉又不夠用了。我們只好再搬家,搬到了伯納比(Burnaby)一個更大的工業園區。
看看我們搬了多少次家。
生意開展,不斷搬倉,我們發覺做批發這一行,對於資金的需求真的很大。每一塊錢生意,都要準備好五塊錢資金(兩塊錢存貨、兩塊錢應收、一塊錢備貨)。
如果再碰上商家破產或壞帳,就會有資金鏈斷掉的風險。因此必須去尋找便宜的資金,支持業務擴充。
正好當時政府推出了一個投資移民計畫:外國人申請移民,可以投資低利息的資金給本地的企業,包括投資貨倉。
這低利息的資金正是我們需要的。但我們是小微企業,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要怎麼樣進行呢?
剛好這個時候,台灣統一企業的高清愿董事長、林蒼生總裁和劉秀忍董事一行,來加拿大考察商業投資項目。
統一是台灣領頭企業之一,事業橫跨零售、製造、物流、貿易、投資、建設,在海峽兩岸都有很好的發展。
因為都是台南鄉親,經介紹就請安邦當嚮導,到各大城市參訪。經過一星期相處,高董看安邦很努力、很本分,在加拿大也發展得很有希望,就建議合資一起來做事業。
安邦聽了,心想,政府的投資移民計畫,正不知要怎麼樣進行,現在統一正好是最佳合作夥伴,於是就把想法提了出來。
高董聽了後說:「很好呀,我看在加拿大,服務華人的零售業應該大有可為。」
統一企業在台灣就跟法國的家樂福合資做大賣場,生意很好。高董便建議合作成立「統一加拿大」,請安邦擔任總經理,台灣統一企業專業的團隊會全力支持,大家一起去開發商場和超市。
有了高董支持,和低利息資金挹注,安邦帶領的統一加拿大全速啟動。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商場為主的「統一廣場」,裡面有商店街、美食街,加上一家可以一站買齊的華人超市。
我們想起上次去洛杉磯參觀,有一家大華超市,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亞洲連鎖超市,就馬上飛過去,找大華的陳河源董事長請教。
陳董聽了我們的簡報,看到台灣的統一企業也有份,當下就答應共同合資,成為新超市的最大個人股東,擔任董事長,並指導超市的經營。
至於新超市總經理,則始終找不到適當人選。這時安邦又想到了我這個「預備隊第一名」,希望我去撐一撐,等以後找到適當的人選再退下來。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但除了我,已沒別人。心想,好在美國大華超市很有經驗,陳董事長也答應會指導超市的經營,只好再一次「安邦開頭,他丟我接」,被趕鴨子上架。
我鼓勵自己:「妳不是一直有個夢想,要替加拿大華人,開一家現代化大超市,幫鄉親解決買菜難題嗎?現在正是最好機會,當然不能猶豫退縮。」
就下定決心,去挑戰一次比一次巨大的困難。
所以除了忙六福的批發業務之外,我又投入統一廣場「大超市」的籌辦規畫中。
大超市取名「大統華T&T」
剛開始給大超市取名字,都是取了幾個「兩個字」的,想讓客人容易記住。但新名字要請統一企業的林蒼生總裁批核。
林總很相信姓名學,台灣統一旗下每個公司的名字,他都會親自算筆劃。對我們提出來的名字,都不滿意。
林總建議我們用「三個字」的名字。因為當時三個字的大賣場,像萬客隆、家樂福、大潤發,都做得很成功。
我突然心血來潮,把「大華」跟「統一」的四個字湊成三個字,就成了「大統華」。林總說,這名字取得好。
英文名呢,其實我早就想好了。我想用兩個女兒Tina和Tiffany的英文名縮寫,叫「T&T」,做為創業紀念。
我把我的想法跟安邦講。
安邦說:「很好呀,妳看,大華超市的公司名Tawa,跟統一企業的漢語拼音Tong-i,都是T開頭,大家合作在一起,不正是T&T嗎?」
真是碰巧,也是天意。
這就是今天「大統華T&T」這個名字的神奇由來。
地點有了,名字有了,Metrotown創始店的籌備工作終於緊鑼密鼓如火如荼地展開。
設計師呢,有了統一廣場的前車之鑑,這回我想盡辦法,找到了一位曾經設計過大型西餐廳的專家來擔此重任。
在互動過程中,設計師問了我很多問題,像公司名、商標、標準色、形象定位等等。
對於這些,我既沒有清楚的概念,審美水準也不高。困惑之餘,就問設計師,要怎樣才能培養出美感,提升自己的審美水準呢?
這位設計師的建議出奇地簡單,也讓我永遠銘記在心。
他說:「美感是平時在生活中內化出來的。平常多去品味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多接觸美的東西,經過潛移默化,美感跟品味就會自然提升。」
我問:「但哪裡有美的東西呢?」
他笑說:「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隨處可見呀。比如,很有創意的廣告櫥窗、很漂亮的店舖設計,都是值得去細細欣賞的。」
他又說:「還有就是多去參觀美的集中地,也就是美術館、博物館。這些每個城市都有,尤其是大都市像紐約、倫敦、巴黎、北京。多到大城市去旅行參觀,這樣在無形中,美的種子就會一點一點地在心中發出芽來。」
從那以後,我有空逛街,都會仔細欣賞商店的櫥窗和空間設計;有機會出國,參觀美術舘和博物館也成了我的優先行程。
點亮夢想,大統華誕生
我在唐人街拚業務的那一段時間,正是唐人街的鼎盛時期,房租和房價都高得出奇。
每到週末假日,華人都會從四面八方湧進來,街上買菜的人摩肩接踵,擠得滿滿的,買東西都是用搶的,好像不要錢一樣。停車更是一位難求。
我也都是趁週末有空,帶著兩個小女兒去買新鮮活魚,還有新鮮出爐的麵包。
如果幫華人開一家大超市…
唐人街的商舖都是一家一家小小的,每家商舖各做一行。因此在一家買了魚,還得到另一家買肉,再到另一家去買菜。
大人小孩出門一趟去買東西,要進進出出好幾家商舖、過好幾次馬路,真的是很辛苦。
每次都是我走在前面開路,兩個女兒緊跟在後面,幫我提袋子。晴天還好,如果碰到下雨天,準成了三隻落湯雞。
而且由於當時唐人街生意好,不缺客人,所以店家的服務態度並不親切。
有一次我印象好深,除了兩個女兒,還多帶了一個才七、八歲的小姪子跟著。誰知道突然下起了雨。
我狼狽地忙著找地方躲雨,小姪子很會添亂,說要小便憋不住。
我只好帶著幾個小蘿蔔頭,冒著雨,大包小包慌慌張張地衝過泥濘的馬路,跟一家商舖借廁所。誰知道商家居然不肯借,小姪子當場尿了褲子,還委屈地哭出聲來。
我站在那裡,一肚子窩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是大人受累,小孩受罪。
所以每次要去唐人街,兩個小女兒都一百個不情願,央求說,到我們家旁邊的Safeway就好了嘛,好停車,又乾淨,還有手推車可以推來推去,更不用人擠人過馬路。
但當時的西人超市雖然什麼都有,就是亞洲的口味什麼都沒有。而唐人街做生意的方法,真是太傳統,四周環境不理想、商舖陳舊不裝修、服務態度不親切,又不能在一家商舖一次買齊想買的東西,各方面都需要改進。
於是我起心動念:「如果開一家現代化的大超市,跟西人的一樣乾淨、整齊、漂亮,所有華人熟悉喜愛的東西統統有,真正幫鄉親解決惱人的買菜難題,一定會大受歡迎。」
這個念頭,慢慢變成了一個我想去實現的夢。
剛好在那一段時間,安邦正進一步拓展批發生意,常常到美國去拜訪當地的亞洲超市。
他回來常常跟我說,美國的亞洲超市很進步。比如洛杉磯的大華超市,還有西雅圖的Uwajimaya日本超市。
安邦說,他們的店都很大,而且有現代感,華人要買的東西應有盡有,而且還有熟食部,可以在那裡買便當、熟菜、臭豆腐、豬耳朵等東方小吃回家吃。
我聽了很好奇,很想去看一看,有一次就跟著安邦去了一趟洛杉磯,實地參觀感受一下。
老土進城,看過以後,算是開了眼。我真的是很喜歡那種新形態的超市,覺得在加拿大一定也會受歡迎。
我替在加拿大的華人抱不平。溫哥華有這麼多華人,說什麼也該有一家現代化的亞洲超市吧。
我又想起了我的夢。
結緣統一企業,催生統一廣場
夢總是夢。每天太陽出來,還是得拚批發。
批發業務不斷擴大,沒過多久,六福的貨倉又不夠用了。我們只好再搬家,搬到了伯納比(Burnaby)一個更大的工業園區。
看看我們搬了多少次家。
生意開展,不斷搬倉,我們發覺做批發這一行,對於資金的需求真的很大。每一塊錢生意,都要準備好五塊錢資金(兩塊錢存貨、兩塊錢應收、一塊錢備貨)。
如果再碰上商家破產或壞帳,就會有資金鏈斷掉的風險。因此必須去尋找便宜的資金,支持業務擴充。
正好當時政府推出了一個投資移民計畫:外國人申請移民,可以投資低利息的資金給本地的企業,包括投資貨倉。
這低利息的資金正是我們需要的。但我們是小微企業,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要怎麼樣進行呢?
剛好這個時候,台灣統一企業的高清愿董事長、林蒼生總裁和劉秀忍董事一行,來加拿大考察商業投資項目。
統一是台灣領頭企業之一,事業橫跨零售、製造、物流、貿易、投資、建設,在海峽兩岸都有很好的發展。
因為都是台南鄉親,經介紹就請安邦當嚮導,到各大城市參訪。經過一星期相處,高董看安邦很努力、很本分,在加拿大也發展得很有希望,就建議合資一起來做事業。
安邦聽了,心想,政府的投資移民計畫,正不知要怎麼樣進行,現在統一正好是最佳合作夥伴,於是就把想法提了出來。
高董聽了後說:「很好呀,我看在加拿大,服務華人的零售業應該大有可為。」
統一企業在台灣就跟法國的家樂福合資做大賣場,生意很好。高董便建議合作成立「統一加拿大」,請安邦擔任總經理,台灣統一企業專業的團隊會全力支持,大家一起去開發商場和超市。
有了高董支持,和低利息資金挹注,安邦帶領的統一加拿大全速啟動。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商場為主的「統一廣場」,裡面有商店街、美食街,加上一家可以一站買齊的華人超市。
我們想起上次去洛杉磯參觀,有一家大華超市,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亞洲連鎖超市,就馬上飛過去,找大華的陳河源董事長請教。
陳董聽了我們的簡報,看到台灣的統一企業也有份,當下就答應共同合資,成為新超市的最大個人股東,擔任董事長,並指導超市的經營。
至於新超市總經理,則始終找不到適當人選。這時安邦又想到了我這個「預備隊第一名」,希望我去撐一撐,等以後找到適當的人選再退下來。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但除了我,已沒別人。心想,好在美國大華超市很有經驗,陳董事長也答應會指導超市的經營,只好再一次「安邦開頭,他丟我接」,被趕鴨子上架。
我鼓勵自己:「妳不是一直有個夢想,要替加拿大華人,開一家現代化大超市,幫鄉親解決買菜難題嗎?現在正是最好機會,當然不能猶豫退縮。」
就下定決心,去挑戰一次比一次巨大的困難。
所以除了忙六福的批發業務之外,我又投入統一廣場「大超市」的籌辦規畫中。
大超市取名「大統華T&T」
剛開始給大超市取名字,都是取了幾個「兩個字」的,想讓客人容易記住。但新名字要請統一企業的林蒼生總裁批核。
林總很相信姓名學,台灣統一旗下每個公司的名字,他都會親自算筆劃。對我們提出來的名字,都不滿意。
林總建議我們用「三個字」的名字。因為當時三個字的大賣場,像萬客隆、家樂福、大潤發,都做得很成功。
我突然心血來潮,把「大華」跟「統一」的四個字湊成三個字,就成了「大統華」。林總說,這名字取得好。
英文名呢,其實我早就想好了。我想用兩個女兒Tina和Tiffany的英文名縮寫,叫「T&T」,做為創業紀念。
我把我的想法跟安邦講。
安邦說:「很好呀,妳看,大華超市的公司名Tawa,跟統一企業的漢語拼音Tong-i,都是T開頭,大家合作在一起,不正是T&T嗎?」
真是碰巧,也是天意。
這就是今天「大統華T&T」這個名字的神奇由來。
地點有了,名字有了,Metrotown創始店的籌備工作終於緊鑼密鼓如火如荼地展開。
設計師呢,有了統一廣場的前車之鑑,這回我想盡辦法,找到了一位曾經設計過大型西餐廳的專家來擔此重任。
在互動過程中,設計師問了我很多問題,像公司名、商標、標準色、形象定位等等。
對於這些,我既沒有清楚的概念,審美水準也不高。困惑之餘,就問設計師,要怎樣才能培養出美感,提升自己的審美水準呢?
這位設計師的建議出奇地簡單,也讓我永遠銘記在心。
他說:「美感是平時在生活中內化出來的。平常多去品味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多接觸美的東西,經過潛移默化,美感跟品味就會自然提升。」
我問:「但哪裡有美的東西呢?」
他笑說:「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隨處可見呀。比如,很有創意的廣告櫥窗、很漂亮的店舖設計,都是值得去細細欣賞的。」
他又說:「還有就是多去參觀美的集中地,也就是美術館、博物館。這些每個城市都有,尤其是大都市像紐約、倫敦、巴黎、北京。多到大城市去旅行參觀,這樣在無形中,美的種子就會一點一點地在心中發出芽來。」
從那以後,我有空逛街,都會仔細欣賞商店的櫥窗和空間設計;有機會出國,參觀美術舘和博物館也成了我的優先行程。
很多時候,路是長在人嘴上的。多請教內行人,久了自己也可能成為行內人。
開張前突發,全面改價錢
當時西人超市貨品上的名稱跟價錢都已使用電腦系統。而在唐人街,卻還是用小貼紙寫價錢貼在貨品上面,要改價錢可就麻煩了,必須一個一個重新寫,然後重新貼在每一個貨品舊的價錢上。
大統華是第一家使用電腦系統的華人超市,沒想到在開張前,還發揮了大功用。
就在開張兩天前,有一位供應商來拿訂單,跟我聊天。
他說,你們的店很現代化,可惜價錢比唐人街高出約10%,而且Metrotown的華人比唐人街少。因此唐人街的商家,都對你們的新店不看好,認為不久就會因價錢太貴、顧客不多,無法打平支出,結束營業。
當下一席話驚醒了我。
我馬上下令,全面做市調,全面大改價,連夜將貨品的價錢全部改過來。
這在當時是很大的挑戰,眼看再過兩天就要開張了,好多同事都來跟我講,「老闆,現在正兵荒馬亂,到處都亂七八糟,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大動作,等開張完了再來慢慢改?」
我果斷地說:「不行,顧客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雖說我們是現代化超市,但價錢必須大眾化,必須在開張前全部改過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決斷力,應該改,就要改,讓員工見識到領導者的視野、執著、堅持和行動力。
當時貨架上的貨品有兩三萬種,總數有十幾萬件,如果用土法改價錢,是不可能的任務。
好在我們是在電腦系統裡面改,開張前終於把所有的價錢都改得很親民,第一砲打響了大統華高貴不貴的品牌形象。
唐人街的同業先進,都看傻了眼。
開張當天,全場救援
終於,千呼萬喚,1993年11月10日,第一家大統華創始店,在大溫哥華Metrotown閃亮登場。
開張當天,顧客大量湧入,店裡店外忙到翻,六線電話響不停,客人都來電詢問,我們店的入口在哪裡。
電話全滿線,部門主管無法打電話訂貨、補貨,供應商電話也打不進來。我緊急下令買手機,但買回來才發現,地下層的訊號不好,完全無法通話。
內外通訊完全中止,世界停擺。
各部門的狀況也層出不窮,讓我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蔬果部,顧客抱怨葉菜不新鮮,因冷藏櫃冷風強吹,好多菜葉都被吹乾水分,垂頭喪氣。還有冷藏櫃溫度太低,菜葉都凍壞了。
海鮮部,由於下水道魚鱗堵塞,陣陣臭味從下面衝上來。
肉食部,有顧客插隊,客人彼此爭吵推擠。
雜貨部,只有部門主管一個人知道如何操作電腦下訂單,供應商業務員排成一條龍,但訂單遲遲出不來,所以貨也進不來,然後貨架就空了。
麵包部,麵包出爐熱騰騰,但過一會兒涼了下來,麵包就變硬,不再鬆軟有彈性。
收銀部,有收銀員和客人起爭執,服務態度差評。
天啊,每一個部門都著火,讓我這個救火隊長四處滅火,累得我半死。只好找時間躲在停車場自己的車子裡,休息片刻,補充好元氣再回去投入戰鬥。
當時Metrotown購物中心只有週三、週四開門到晚上九點,其餘五天都是傍晚六點就停止營業,因此超市在傍晚五點之後幾乎沒有客人上門。週末一天也只能做八小時生意。
營業時間不夠,營業額自然就上不去,因而損耗太大虧損累累。
同行都笑我是外行人做超市,就像無頭蒼蠅亂撞牆,最後一定會體力不支倒下。大家都在等著看笑話。
找不到分店?台灣節破解
而開張以來最大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很多客人還是不知道進入商場後,要怎麼走才能找到我們超市。
因為Metrotown是卑詩省最大的購物中心,商場有三層,面積共180萬平方呎,有好幾棟建築和多層停車場,停車場又有許多不同入口,不熟悉的客人很容易走入八卦陣迷路。
尤其大統華在地下層,大街上看不到招牌,停車場裡的指示又不明顯,開車繞來繞去很容易錯過,因此許多客人都在兜圈子,找不到我們超市的入口。
這是個大難題,而且不容易解決。我就不斷思考,想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客人輕鬆找到我們?
想破了頭,終於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舉辦一個非常有吸引力、讓顧客動心、非來不可的大型活動。
只要能吸引客人一心想來參加活動,客人就會比較願意多花心思來找到大統華。
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台灣文化節」系列活動,就鑼鼓喧天盛大展開了。
我們在購物中心中庭搭起大舞台,請許多台灣社團來表演各種鄉土節目,介紹台灣文化。
同時,還在購物中心的主通道上擺放了40個攤位,內容琳瑯滿目,有各種手工藝表演、水果切雕、蛋糕比賽試吃,和好玩的抽獎活動。在店裡也同時展售、試吃各式各樣的台灣食品。
另外我們還邀請電台的主持人來現場直播,不斷轉播現場熱鬧的盛況,並開放聽眾打電話進來,引導客人如何順利開車進來。
結果三天活動期間,整個購物中心就好像曲棍球決賽散場時一般熱鬧非凡,人潮不斷湧進,顧客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攜家帶眷來逛購物中心又買菜,度過一天歡樂時光。
正因為舉辦了這個大型活動,客人「找不到分店入口」的困難就破解了,顧客川流不息,生意蒸蒸日上,就連地下層原來黑黑暗暗很少有人走動的死角也活絡了起來。
購物中心的管理處,還特別發來一封感謝函致謝。
這事再次證明:只要絞盡腦汁不斷思考,有「心」就會有「計」橫飛出來。
將公司訊息準確傳達給基層員工
站上領導人的高度,又身為前線的一員,我越來越了解夥伴們的辛苦和心聲,自然積極幫大家爭取福利。
首先,我承諾公司會補貼一半保費,鼓勵大家踴躍參加省政府的醫療保健計畫。
原以為,員工會感受到公司的關心,踴躍參加。但卻發覺肉食部廿幾位員工,只有一人參加,實在令人不解。
我找主管來問,才知道問題出在這主管身上。他說,員工大多還年輕,不太會生病,何必買保險,還要付一半保費,不如等到年紀再大一些才參加。
我聽了之後,又氣又痛心。因為肉食部是動刀的部門,儘管我們都做好了防護措施,萬一受傷沒有保險,豈不是要花很多醫療費。
這位主管的謬論誤導了員工,把公司的好意扭曲了。因此我想,除了要求主管把公司的訊息準確傳達,今後應多做一步,將訊息直接傳達到員工手中。
也就是這樣,才有了每月定期出刊的《大統華員工通訊》。
員工通訊隨薪水單發出,除了「總裁談心」分享我的經營理念,還有公司各種新的決策措施、發展方向、活動訊息、業績達成榜單,以及員工投稿的分店小故事。
溝通的效果在於接收者收到並聽懂了訊息。公司即使推動再多計畫,如果雖然傳達了,但是沒有讓員工準確了解的話,等於沒有傳達,員工當然就不會參與或配合。
犯錯正好學習
草創時期,我們的團隊基本上是雜牌軍。那時唐人街最大的華人超市因經營不善破產,遣散了一大批員工,我就順勢全部雇用。所以開張時,就靠這些只有傳統雜貨店經驗的員工當主力,加上一些完全沒有經驗的童子軍,就倉卒上陣。
所有主管對未來新形態的超市都完全沒有概念。別說沒吃過豬肉,連豬怎麼走路都沒見過。
我就親自帶領各部門主管去洛杉磯大華超市,現場操兵實習了兩星期。大家都很認同這種能讓客人一站買齊的超市,而這也正是溫哥華所欠缺的現代型超市。因此都很興奮地努力學習,眾志成城,而能克服所有困難。
開張之後,很多工作須改善,各種問題待解決。我慢慢悟出一個道理:先抄襲,再改良,以能夠獨立運作為目標。
因為太多細節和太新知識,不到真正做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重點。先做下去,即使犯錯,才有機會在錯誤中學習。
有的人會拖到要等百分之百完全了解後才做決策,採取行動,卻常常因而失去商機。
我則是大方向搞定,就立刻行動,用心學習,快速改善。
因為我體會到,沒有經過實踐,是無法預知潛在問題的。不犯錯當然不可能,但只要沒有方向上的偏差,可以且戰且走,到達目標。
犯錯正是學習的機會,對創新者尤其如此,因為市場上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比較。
很多時候,路是長在人嘴上的。多請教內行人,久了自己也可能成為行內人。
開張前突發,全面改價錢
當時西人超市貨品上的名稱跟價錢都已使用電腦系統。而在唐人街,卻還是用小貼紙寫價錢貼在貨品上面,要改價錢可就麻煩了,必須一個一個重新寫,然後重新貼在每一個貨品舊的價錢上。
大統華是第一家使用電腦系統的華人超市,沒想到在開張前,還發揮了大功用。
就在開張兩天前,有一位供應商來拿訂單,跟我聊天。
他說,你們的店很現代化,可惜價錢比唐人街高出約10%,而且Metrotown的華人比唐人街少。因此唐人街的商家,都對你們的新店不看好,認為不久就會因價錢太貴、顧客不多,無法打平支出,結束營業。
當下一席話驚醒了我。
我馬上下令,全面做市調,全面大改價,連夜將貨品的價錢全部改過來。
這在當時是很大的挑戰,眼看再過兩天就要開張了,好多同事都來跟我講,「老闆,現在正兵荒馬亂,到處都亂七八糟,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大動作,等開張完了再來慢慢改?」
我果斷地說:「不行,顧客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雖說我們是現代化超市,但價錢必須大眾化,必須在開張前全部改過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決斷力,應該改,就要改,讓員工見識到領導者的視野、執著、堅持和行動力。
當時貨架上的貨品有兩三萬種,總數有十幾萬件,如果用土法改價錢,是不可能的任務。
好在我們是在電腦系統裡面改,開張前終於把所有的價錢都改得很親民,第一砲打響了大統華高貴不貴的品牌形象。
唐人街的同業先進,都看傻了眼。
開張當天,全場救援
終於,千呼萬喚,1993年11月10日,第一家大統華創始店,在大溫哥華Metrotown閃亮登場。
開張當天,顧客大量湧入,店裡店外忙到翻,六線電話響不停,客人都來電詢問,我們店的入口在哪裡。
電話全滿線,部門主管無法打電話訂貨、補貨,供應商電話也打不進來。我緊急下令買手機,但買回來才發現,地下層的訊號不好,完全無法通話。
內外通訊完全中止,世界停擺。
各部門的狀況也層出不窮,讓我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蔬果部,顧客抱怨葉菜不新鮮,因冷藏櫃冷風強吹,好多菜葉都被吹乾水分,垂頭喪氣。還有冷藏櫃溫度太低,菜葉都凍壞了。
海鮮部,由於下水道魚鱗堵塞,陣陣臭味從下面衝上來。
肉食部,有顧客插隊,客人彼此爭吵推擠。
雜貨部,只有部門主管一個人知道如何操作電腦下訂單,供應商業務員排成一條龍,但訂單遲遲出不來,所以貨也進不來,然後貨架就空了。
麵包部,麵包出爐熱騰騰,但過一會兒涼了下來,麵包就變硬,不再鬆軟有彈性。
收銀部,有收銀員和客人起爭執,服務態度差評。
天啊,每一個部門都著火,讓我這個救火隊長四處滅火,累得我半死。只好找時間躲在停車場自己的車子裡,休息片刻,補充好元氣再回去投入戰鬥。
當時Metrotown購物中心只有週三、週四開門到晚上九點,其餘五天都是傍晚六點就停止營業,因此超市在傍晚五點之後幾乎沒有客人上門。週末一天也只能做八小時生意。
營業時間不夠,營業額自然就上不去,因而損耗太大虧損累累。
同行都笑我是外行人做超市,就像無頭蒼蠅亂撞牆,最後一定會體力不支倒下。大家都在等著看笑話。
找不到分店?台灣節破解
而開張以來最大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很多客人還是不知道進入商場後,要怎麼走才能找到我們超市。
因為Metrotown是卑詩省最大的購物中心,商場有三層,面積共180萬平方呎,有好幾棟建築和多層停車場,停車場又有許多不同入口,不熟悉的客人很容易走入八卦陣迷路。
尤其大統華在地下層,大街上看不到招牌,停車場裡的指示又不明顯,開車繞來繞去很容易錯過,因此許多客人都在兜圈子,找不到我們超市的入口。
這是個大難題,而且不容易解決。我就不斷思考,想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客人輕鬆找到我們?
想破了頭,終於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舉辦一個非常有吸引力、讓顧客動心、非來不可的大型活動。
只要能吸引客人一心想來參加活動,客人就會比較願意多花心思來找到大統華。
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台灣文化節」系列活動,就鑼鼓喧天盛大展開了。
我們在購物中心中庭搭起大舞台,請許多台灣社團來表演各種鄉土節目,介紹台灣文化。
同時,還在購物中心的主通道上擺放了40個攤位,內容琳瑯滿目,有各種手工藝表演、水果切雕、蛋糕比賽試吃,和好玩的抽獎活動。在店裡也同時展售、試吃各式各樣的台灣食品。
另外我們還邀請電台的主持人來現場直播,不斷轉播現場熱鬧的盛況,並開放聽眾打電話進來,引導客人如何順利開車進來。
結果三天活動期間,整個購物中心就好像曲棍球決賽散場時一般熱鬧非凡,人潮不斷湧進,顧客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攜家帶眷來逛購物中心又買菜,度過一天歡樂時光。
正因為舉辦了這個大型活動,客人「找不到分店入口」的困難就破解了,顧客川流不息,生意蒸蒸日上,就連地下層原來黑黑暗暗很少有人走動的死角也活絡了起來。
購物中心的管理處,還特別發來一封感謝函致謝。
這事再次證明:只要絞盡腦汁不斷思考,有「心」就會有「計」橫飛出來。
將公司訊息準確傳達給基層員工
站上領導人的高度,又身為前線的一員,我越來越了解夥伴們的辛苦和心聲,自然積極幫大家爭取福利。
首先,我承諾公司會補貼一半保費,鼓勵大家踴躍參加省政府的醫療保健計畫。
原以為,員工會感受到公司的關心,踴躍參加。但卻發覺肉食部廿幾位員工,只有一人參加,實在令人不解。
我找主管來問,才知道問題出在這主管身上。他說,員工大多還年輕,不太會生病,何必買保險,還要付一半保費,不如等到年紀再大一些才參加。
我聽了之後,又氣又痛心。因為肉食部是動刀的部門,儘管我們都做好了防護措施,萬一受傷沒有保險,豈不是要花很多醫療費。
這位主管的謬論誤導了員工,把公司的好意扭曲了。因此我想,除了要求主管把公司的訊息準確傳達,今後應多做一步,將訊息直接傳達到員工手中。
也就是這樣,才有了每月定期出刊的《大統華員工通訊》。
員工通訊隨薪水單發出,除了「總裁談心」分享我的經營理念,還有公司各種新的決策措施、發展方向、活動訊息、業績達成榜單,以及員工投稿的分店小故事。
溝通的效果在於接收者收到並聽懂了訊息。公司即使推動再多計畫,如果雖然傳達了,但是沒有讓員工準確了解的話,等於沒有傳達,員工當然就不會參與或配合。
犯錯正好學習
草創時期,我們的團隊基本上是雜牌軍。那時唐人街最大的華人超市因經營不善破產,遣散了一大批員工,我就順勢全部雇用。所以開張時,就靠這些只有傳統雜貨店經驗的員工當主力,加上一些完全沒有經驗的童子軍,就倉卒上陣。
所有主管對未來新形態的超市都完全沒有概念。別說沒吃過豬肉,連豬怎麼走路都沒見過。
我就親自帶領各部門主管去洛杉磯大華超市,現場操兵實習了兩星期。大家都很認同這種能讓客人一站買齊的超市,而這也正是溫哥華所欠缺的現代型超市。因此都很興奮地努力學習,眾志成城,而能克服所有困難。
開張之後,很多工作須改善,各種問題待解決。我慢慢悟出一個道理:先抄襲,再改良,以能夠獨立運作為目標。
因為太多細節和太新知識,不到真正做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重點。先做下去,即使犯錯,才有機會在錯誤中學習。
有的人會拖到要等百分之百完全了解後才做決策,採取行動,卻常常因而失去商機。
我則是大方向搞定,就立刻行動,用心學習,快速改善。
因為我體會到,沒有經過實踐,是無法預知潛在問題的。不犯錯當然不可能,但只要沒有方向上的偏差,可以且戰且走,到達目標。
犯錯正是學習的機會,對創新者尤其如此,因為市場上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比較。
我在唐人街拚業務的那一段時間,正是唐人街的鼎盛時期,房租和房價都高得出奇。
每到週末假日,華人都會從四面八方湧進來,街上買菜的人摩肩接踵,擠得滿滿的,買東西都是用搶的,好像不要錢一樣。停車更是一位難求。
我也都是趁週末有空,帶著兩個小女兒去買新鮮活魚,還有新鮮出爐的麵包。
如果幫華人開一家大超市…
唐人街的商舖都是一家一家小小的,每家商舖各做一行。因此在一家買了魚,還得到另一家買肉,再到另一家去買菜。
大人小孩出門一趟去買東西,要進進出出好幾家商舖、過好幾次馬路,真的是很辛苦。
每次都是我走在前面開路,兩個女兒緊跟在後面,幫我提袋子。晴天還好,如果碰到下雨天,準成了三隻落湯雞。
而且由於當時唐人街生意好,不缺客人,所以店家的服務態度並不親切。
有一次我印象好深,除了兩個女兒,還多帶了一個才七、八歲的小姪子跟著。誰知道突然下起了雨。
我狼狽地忙著找地方躲雨,小姪子很會添亂,說要小便憋不住。
我只好帶著幾個小蘿蔔頭,冒著雨,大包小包慌慌張張地衝過泥濘的馬路,跟一家商舖借廁所。誰知道商家居然不肯借,小姪子當場尿了褲子,還委屈地哭出聲來。
我站在那裡,一肚子窩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是大人受累,小孩受罪。
所以每次要去唐人街,兩個小女兒都一百個不情願,央求說,到我們家旁邊的Safeway就好了嘛,好停車,又乾淨,還有手推車可以推來推去,更不用人擠人過馬路。
但當時的西人超市雖然什麼都有,就是亞洲的口味什麼都沒有。而唐人街做生意的方法,真是太傳統,四周環境不理想、商舖陳舊不裝修、服務態度不親切,又不能在一家商舖一次買齊想買的東西,各方面都需要改進。
於是我起心動念:「如果開一家現代化的大超市,跟西人的一樣乾淨、整齊、漂亮,所有華人熟悉喜愛的東西統統有,真正幫鄉親解決惱人的買菜難題,一定會大受歡迎。」
這個念頭,慢慢變成了一個我想去實現的夢。
剛好在那一段時間,安邦正進一步拓展批發生意,常常到美國去拜訪當地的亞洲超市。
他回來常常跟我說,美國的亞洲超市很進步。比如洛杉磯的大華超市,還有西雅圖的Uwajimaya日本超市。
安邦說,他們的店都很大,而且有現代感,華人要買的東西應有盡有,而且還有熟食部,可以在那裡買便當、熟菜、臭豆腐、豬耳朵等東方小吃回家吃。
我聽了很好奇,很想去看一看,有一次就跟著安邦去了一趟洛杉磯,實地參觀感受一下。
老土進城,看過以後,算是開了眼。我真的是很喜歡那種新形態的超市,覺得在加拿大一定也會受歡迎。
我替在加拿大的華人抱不平。溫哥華有這麼多華人,說什麼也該有一家現代化的亞洲超市吧。
我又想起了我的夢。
結緣統一企業,催生統一廣場
夢總是夢。每天太陽出來,還是得拚批發。
批發業務不斷擴大,沒過多久,六福的貨倉又不夠用了。我們只好再搬家,搬到了伯納比(Burnaby)一個更大的工業園區。
看看我們搬了多少次家。
生意開展,不斷搬倉,我們發覺做批發這一行,對於資金的需求真的很大。每一塊錢生意,都要準備好五塊錢資金(兩塊錢存貨、兩塊錢應收、一塊錢備貨)。
如果再碰上商家破產或壞帳,就會有資金鏈斷掉的風險。因此必須去尋找便宜的資金,支持業務擴充。
正好當時政府推出了一個投資移民計畫:外國人申請移民,可以投資低利息的資金給本地的企業,包括投資貨倉。
這低利息的資金正是我們需要的。但我們是小微企業,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要怎麼樣進行呢?
剛好這個時候,台灣統一企業的高清愿董事長、林蒼生總裁和劉秀忍董事一行,來加拿大考察商業投資項目。
統一是台灣領頭企業之一,事業橫跨零售、製造、物流、貿易、投資、建設,在海峽兩岸都有很好的發展。
因為都是台南鄉親,經介紹就請安邦當嚮導,到各大城市參訪。經過一星期相處,高董看安邦很努力、很本分,在加拿大也發展得很有希望,就建議合資一起來做事業。
安邦聽了,心想,政府的投資移民計畫,正不知要怎麼樣進行,現在統一正好是最佳合作夥伴,於是就把想法提了出來。
高董聽了後說:「很好呀,我看在加拿大,服務華人的零售業應該大有可為。」
統一企業在台灣就跟法國的家樂福合資做大賣場,生意很好。高董便建議合作成立「統一加拿大」,請安邦擔任總經理,台灣統一企業專業的團隊會全力支持,大家一起去開發商場和超市。
有了高董支持,和低利息資金挹注,安邦帶領的統一加拿大全速啟動。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商場為主的「統一廣場」,裡面有商店街、美食街,加上一家可以一站買齊的華人超市。
我們想起上次去洛杉磯參觀,有一家大華超市,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亞洲連鎖超市,就馬上飛過去,找大華的陳河源董事長請教。
陳董聽了我們的簡報,看到台灣的統一企業也有份,當下就答應共同合資,成為新超市的最大個人股東,擔任董事長,並指導超市的經營。
至於新超市總經理,則始終找不到適當人選。這時安邦又想到了我這個「預備隊第一名」,希望我去撐一撐,等以後找到適當的人選再退下來。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但除了我,已沒別人。心想,好在美國大華超市很有經驗,陳董事長也答應會指導超市的經營,只好再一次「安邦開頭,他丟我接」,被趕鴨子上架。
我鼓勵自己:「妳不是一直有個夢想,要替加拿大華人,開一家現代化大超市,幫鄉親解決買菜難題嗎?現在正是最好機會,當然不能猶豫退縮。」
就下定決心,去挑戰一次比一次巨大的困難。
所以除了忙六福的批發業務之外,我又投入統一廣場「大超市」的籌辦規畫中。
大超市取名「大統華T&T」
剛開始給大超市取名字,都是取了幾個「兩個字」的,想讓客人容易記住。但新名字要請統一企業的林蒼生總裁批核。
林總很相信姓名學,台灣統一旗下每個公司的名字,他都會親自算筆劃。對我們提出來的名字,都不滿意。
林總建議我們用「三個字」的名字。因為當時三個字的大賣場,像萬客隆、家樂福、大潤發,都做得很成功。
我突然心血來潮,把「大華」跟「統一」的四個字湊成三個字,就成了「大統華」。林總說,這名字取得好。
英文名呢,其實我早就想好了。我想用兩個女兒Tina和Tiffany的英文名縮寫,叫「T&T」,做為創業紀念。
我把我的想法跟安邦講。
安邦說:「很好呀,妳看,大華超市的公司名Tawa,跟統一企業的漢語拼音Tong-i,都是T開頭,大家合作在一起,不正是T&T嗎?」
真是碰巧,也是天意。
這就是今天「大統華T&T」這個名字的神奇由來。
地點有了,名字有了,Metrotown創始店的籌備工作終於緊鑼密鼓如火如荼地展開。
設計師呢,有了統一廣場的前車之鑑,這回我想盡辦法,找到了一位曾經設計過大型西餐廳的專家來擔此重任。
在互動過程中,設計師問了我很多問題,像公司名、商標、標準色、形象定位等等。
對於這些,我既沒有清楚的概念,審美水準也不高。困惑之餘,就問設計師,要怎樣才能培養出美感,提升自己的審美水準呢?
這位設計師的建議出奇地簡單,也讓我永遠銘記在心。
他說:「美感是平時在生活中內化出來的。平常多去品味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多接觸美的東西,經過潛移默化,美感跟品味就會自然提升。」
我問:「但哪裡有美的東西呢?」
他笑說:「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隨處可見呀。比如,很有創意的廣告櫥窗、很漂亮的店舖設計,都是值得去細細欣賞的。」
他又說:「還有就是多去參觀美的集中地,也就是美術館、博物館。這些每個城市都有,尤其是大都市像紐約、倫敦、巴黎、北京。多到大城市去旅行參觀,這樣在無形中,美的種子就會一點一點地在心中發出芽來。」
從那以後,我有空逛街,都會仔細欣賞商店的櫥窗和空間設計;有機會出國,參觀美術舘和博物館也成了我的優先行程。
點亮夢想,大統華誕生
我在唐人街拚業務的那一段時間,正是唐人街的鼎盛時期,房租和房價都高得出奇。
每到週末假日,華人都會從四面八方湧進來,街上買菜的人摩肩接踵,擠得滿滿的,買東西都是用搶的,好像不要錢一樣。停車更是一位難求。
我也都是趁週末有空,帶著兩個小女兒去買新鮮活魚,還有新鮮出爐的麵包。
如果幫華人開一家大超市…
唐人街的商舖都是一家一家小小的,每家商舖各做一行。因此在一家買了魚,還得到另一家買肉,再到另一家去買菜。
大人小孩出門一趟去買東西,要進進出出好幾家商舖、過好幾次馬路,真的是很辛苦。
每次都是我走在前面開路,兩個女兒緊跟在後面,幫我提袋子。晴天還好,如果碰到下雨天,準成了三隻落湯雞。
而且由於當時唐人街生意好,不缺客人,所以店家的服務態度並不親切。
有一次我印象好深,除了兩個女兒,還多帶了一個才七、八歲的小姪子跟著。誰知道突然下起了雨。
我狼狽地忙著找地方躲雨,小姪子很會添亂,說要小便憋不住。
我只好帶著幾個小蘿蔔頭,冒著雨,大包小包慌慌張張地衝過泥濘的馬路,跟一家商舖借廁所。誰知道商家居然不肯借,小姪子當場尿了褲子,還委屈地哭出聲來。
我站在那裡,一肚子窩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真是大人受累,小孩受罪。
所以每次要去唐人街,兩個小女兒都一百個不情願,央求說,到我們家旁邊的Safeway就好了嘛,好停車,又乾淨,還有手推車可以推來推去,更不用人擠人過馬路。
但當時的西人超市雖然什麼都有,就是亞洲的口味什麼都沒有。而唐人街做生意的方法,真是太傳統,四周環境不理想、商舖陳舊不裝修、服務態度不親切,又不能在一家商舖一次買齊想買的東西,各方面都需要改進。
於是我起心動念:「如果開一家現代化的大超市,跟西人的一樣乾淨、整齊、漂亮,所有華人熟悉喜愛的東西統統有,真正幫鄉親解決惱人的買菜難題,一定會大受歡迎。」
這個念頭,慢慢變成了一個我想去實現的夢。
剛好在那一段時間,安邦正進一步拓展批發生意,常常到美國去拜訪當地的亞洲超市。
他回來常常跟我說,美國的亞洲超市很進步。比如洛杉磯的大華超市,還有西雅圖的Uwajimaya日本超市。
安邦說,他們的店都很大,而且有現代感,華人要買的東西應有盡有,而且還有熟食部,可以在那裡買便當、熟菜、臭豆腐、豬耳朵等東方小吃回家吃。
我聽了很好奇,很想去看一看,有一次就跟著安邦去了一趟洛杉磯,實地參觀感受一下。
老土進城,看過以後,算是開了眼。我真的是很喜歡那種新形態的超市,覺得在加拿大一定也會受歡迎。
我替在加拿大的華人抱不平。溫哥華有這麼多華人,說什麼也該有一家現代化的亞洲超市吧。
我又想起了我的夢。
結緣統一企業,催生統一廣場
夢總是夢。每天太陽出來,還是得拚批發。
批發業務不斷擴大,沒過多久,六福的貨倉又不夠用了。我們只好再搬家,搬到了伯納比(Burnaby)一個更大的工業園區。
看看我們搬了多少次家。
生意開展,不斷搬倉,我們發覺做批發這一行,對於資金的需求真的很大。每一塊錢生意,都要準備好五塊錢資金(兩塊錢存貨、兩塊錢應收、一塊錢備貨)。
如果再碰上商家破產或壞帳,就會有資金鏈斷掉的風險。因此必須去尋找便宜的資金,支持業務擴充。
正好當時政府推出了一個投資移民計畫:外國人申請移民,可以投資低利息的資金給本地的企業,包括投資貨倉。
這低利息的資金正是我們需要的。但我們是小微企業,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要怎麼樣進行呢?
剛好這個時候,台灣統一企業的高清愿董事長、林蒼生總裁和劉秀忍董事一行,來加拿大考察商業投資項目。
統一是台灣領頭企業之一,事業橫跨零售、製造、物流、貿易、投資、建設,在海峽兩岸都有很好的發展。
因為都是台南鄉親,經介紹就請安邦當嚮導,到各大城市參訪。經過一星期相處,高董看安邦很努力、很本分,在加拿大也發展得很有希望,就建議合資一起來做事業。
安邦聽了,心想,政府的投資移民計畫,正不知要怎麼樣進行,現在統一正好是最佳合作夥伴,於是就把想法提了出來。
高董聽了後說:「很好呀,我看在加拿大,服務華人的零售業應該大有可為。」
統一企業在台灣就跟法國的家樂福合資做大賣場,生意很好。高董便建議合作成立「統一加拿大」,請安邦擔任總經理,台灣統一企業專業的團隊會全力支持,大家一起去開發商場和超市。
有了高董支持,和低利息資金挹注,安邦帶領的統一加拿大全速啟動。目標是要打造一個以商場為主的「統一廣場」,裡面有商店街、美食街,加上一家可以一站買齊的華人超市。
我們想起上次去洛杉磯參觀,有一家大華超市,是美國規模最大的亞洲連鎖超市,就馬上飛過去,找大華的陳河源董事長請教。
陳董聽了我們的簡報,看到台灣的統一企業也有份,當下就答應共同合資,成為新超市的最大個人股東,擔任董事長,並指導超市的經營。
至於新超市總經理,則始終找不到適當人選。這時安邦又想到了我這個「預備隊第一名」,希望我去撐一撐,等以後找到適當的人選再退下來。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但除了我,已沒別人。心想,好在美國大華超市很有經驗,陳董事長也答應會指導超市的經營,只好再一次「安邦開頭,他丟我接」,被趕鴨子上架。
我鼓勵自己:「妳不是一直有個夢想,要替加拿大華人,開一家現代化大超市,幫鄉親解決買菜難題嗎?現在正是最好機會,當然不能猶豫退縮。」
就下定決心,去挑戰一次比一次巨大的困難。
所以除了忙六福的批發業務之外,我又投入統一廣場「大超市」的籌辦規畫中。
大超市取名「大統華T&T」
剛開始給大超市取名字,都是取了幾個「兩個字」的,想讓客人容易記住。但新名字要請統一企業的林蒼生總裁批核。
林總很相信姓名學,台灣統一旗下每個公司的名字,他都會親自算筆劃。對我們提出來的名字,都不滿意。
林總建議我們用「三個字」的名字。因為當時三個字的大賣場,像萬客隆、家樂福、大潤發,都做得很成功。
我突然心血來潮,把「大華」跟「統一」的四個字湊成三個字,就成了「大統華」。林總說,這名字取得好。
英文名呢,其實我早就想好了。我想用兩個女兒Tina和Tiffany的英文名縮寫,叫「T&T」,做為創業紀念。
我把我的想法跟安邦講。
安邦說:「很好呀,妳看,大華超市的公司名Tawa,跟統一企業的漢語拼音Tong-i,都是T開頭,大家合作在一起,不正是T&T嗎?」
真是碰巧,也是天意。
這就是今天「大統華T&T」這個名字的神奇由來。
地點有了,名字有了,Metrotown創始店的籌備工作終於緊鑼密鼓如火如荼地展開。
設計師呢,有了統一廣場的前車之鑑,這回我想盡辦法,找到了一位曾經設計過大型西餐廳的專家來擔此重任。
在互動過程中,設計師問了我很多問題,像公司名、商標、標準色、形象定位等等。
對於這些,我既沒有清楚的概念,審美水準也不高。困惑之餘,就問設計師,要怎樣才能培養出美感,提升自己的審美水準呢?
這位設計師的建議出奇地簡單,也讓我永遠銘記在心。
他說:「美感是平時在生活中內化出來的。平常多去品味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多接觸美的東西,經過潛移默化,美感跟品味就會自然提升。」
我問:「但哪裡有美的東西呢?」
他笑說:「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隨處可見呀。比如,很有創意的廣告櫥窗、很漂亮的店舖設計,都是值得去細細欣賞的。」
他又說:「還有就是多去參觀美的集中地,也就是美術館、博物館。這些每個城市都有,尤其是大都市像紐約、倫敦、巴黎、北京。多到大城市去旅行參觀,這樣在無形中,美的種子就會一點一點地在心中發出芽來。」
從那以後,我有空逛街,都會仔細欣賞商店的櫥窗和空間設計;有機會出國,參觀美術舘和博物館也成了我的優先行程。
很多時候,路是長在人嘴上的。多請教內行人,久了自己也可能成為行內人。
開張前突發,全面改價錢
當時西人超市貨品上的名稱跟價錢都已使用電腦系統。而在唐人街,卻還是用小貼紙寫價錢貼在貨品上面,要改價錢可就麻煩了,必須一個一個重新寫,然後重新貼在每一個貨品舊的價錢上。
大統華是第一家使用電腦系統的華人超市,沒想到在開張前,還發揮了大功用。
就在開張兩天前,有一位供應商來拿訂單,跟我聊天。
他說,你們的店很現代化,可惜價錢比唐人街高出約10%,而且Metrotown的華人比唐人街少。因此唐人街的商家,都對你們的新店不看好,認為不久就會因價錢太貴、顧客不多,無法打平支出,結束營業。
當下一席話驚醒了我。
我馬上下令,全面做市調,全面大改價,連夜將貨品的價錢全部改過來。
這在當時是很大的挑戰,眼看再過兩天就要開張了,好多同事都來跟我講,「老闆,現在正兵荒馬亂,到處都亂七八糟,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大動作,等開張完了再來慢慢改?」
我果斷地說:「不行,顧客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雖說我們是現代化超市,但價錢必須大眾化,必須在開張前全部改過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決斷力,應該改,就要改,讓員工見識到領導者的視野、執著、堅持和行動力。
當時貨架上的貨品有兩三萬種,總數有十幾萬件,如果用土法改價錢,是不可能的任務。
好在我們是在電腦系統裡面改,開張前終於把所有的價錢都改得很親民,第一砲打響了大統華高貴不貴的品牌形象。
唐人街的同業先進,都看傻了眼。
開張當天,全場救援
終於,千呼萬喚,1993年11月10日,第一家大統華創始店,在大溫哥華Metrotown閃亮登場。
開張當天,顧客大量湧入,店裡店外忙到翻,六線電話響不停,客人都來電詢問,我們店的入口在哪裡。
電話全滿線,部門主管無法打電話訂貨、補貨,供應商電話也打不進來。我緊急下令買手機,但買回來才發現,地下層的訊號不好,完全無法通話。
內外通訊完全中止,世界停擺。
各部門的狀況也層出不窮,讓我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蔬果部,顧客抱怨葉菜不新鮮,因冷藏櫃冷風強吹,好多菜葉都被吹乾水分,垂頭喪氣。還有冷藏櫃溫度太低,菜葉都凍壞了。
海鮮部,由於下水道魚鱗堵塞,陣陣臭味從下面衝上來。
肉食部,有顧客插隊,客人彼此爭吵推擠。
雜貨部,只有部門主管一個人知道如何操作電腦下訂單,供應商業務員排成一條龍,但訂單遲遲出不來,所以貨也進不來,然後貨架就空了。
麵包部,麵包出爐熱騰騰,但過一會兒涼了下來,麵包就變硬,不再鬆軟有彈性。
收銀部,有收銀員和客人起爭執,服務態度差評。
天啊,每一個部門都著火,讓我這個救火隊長四處滅火,累得我半死。只好找時間躲在停車場自己的車子裡,休息片刻,補充好元氣再回去投入戰鬥。
當時Metrotown購物中心只有週三、週四開門到晚上九點,其餘五天都是傍晚六點就停止營業,因此超市在傍晚五點之後幾乎沒有客人上門。週末一天也只能做八小時生意。
營業時間不夠,營業額自然就上不去,因而損耗太大虧損累累。
同行都笑我是外行人做超市,就像無頭蒼蠅亂撞牆,最後一定會體力不支倒下。大家都在等著看笑話。
找不到分店?台灣節破解
而開張以來最大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很多客人還是不知道進入商場後,要怎麼走才能找到我們超市。
因為Metrotown是卑詩省最大的購物中心,商場有三層,面積共180萬平方呎,有好幾棟建築和多層停車場,停車場又有許多不同入口,不熟悉的客人很容易走入八卦陣迷路。
尤其大統華在地下層,大街上看不到招牌,停車場裡的指示又不明顯,開車繞來繞去很容易錯過,因此許多客人都在兜圈子,找不到我們超市的入口。
這是個大難題,而且不容易解決。我就不斷思考,想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客人輕鬆找到我們?
想破了頭,終於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舉辦一個非常有吸引力、讓顧客動心、非來不可的大型活動。
只要能吸引客人一心想來參加活動,客人就會比較願意多花心思來找到大統華。
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台灣文化節」系列活動,就鑼鼓喧天盛大展開了。
我們在購物中心中庭搭起大舞台,請許多台灣社團來表演各種鄉土節目,介紹台灣文化。
同時,還在購物中心的主通道上擺放了40個攤位,內容琳瑯滿目,有各種手工藝表演、水果切雕、蛋糕比賽試吃,和好玩的抽獎活動。在店裡也同時展售、試吃各式各樣的台灣食品。
另外我們還邀請電台的主持人來現場直播,不斷轉播現場熱鬧的盛況,並開放聽眾打電話進來,引導客人如何順利開車進來。
結果三天活動期間,整個購物中心就好像曲棍球決賽散場時一般熱鬧非凡,人潮不斷湧進,顧客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攜家帶眷來逛購物中心又買菜,度過一天歡樂時光。
正因為舉辦了這個大型活動,客人「找不到分店入口」的困難就破解了,顧客川流不息,生意蒸蒸日上,就連地下層原來黑黑暗暗很少有人走動的死角也活絡了起來。
購物中心的管理處,還特別發來一封感謝函致謝。
這事再次證明:只要絞盡腦汁不斷思考,有「心」就會有「計」橫飛出來。
將公司訊息準確傳達給基層員工
站上領導人的高度,又身為前線的一員,我越來越了解夥伴們的辛苦和心聲,自然積極幫大家爭取福利。
首先,我承諾公司會補貼一半保費,鼓勵大家踴躍參加省政府的醫療保健計畫。
原以為,員工會感受到公司的關心,踴躍參加。但卻發覺肉食部廿幾位員工,只有一人參加,實在令人不解。
我找主管來問,才知道問題出在這主管身上。他說,員工大多還年輕,不太會生病,何必買保險,還要付一半保費,不如等到年紀再大一些才參加。
我聽了之後,又氣又痛心。因為肉食部是動刀的部門,儘管我們都做好了防護措施,萬一受傷沒有保險,豈不是要花很多醫療費。
這位主管的謬論誤導了員工,把公司的好意扭曲了。因此我想,除了要求主管把公司的訊息準確傳達,今後應多做一步,將訊息直接傳達到員工手中。
也就是這樣,才有了每月定期出刊的《大統華員工通訊》。
員工通訊隨薪水單發出,除了「總裁談心」分享我的經營理念,還有公司各種新的決策措施、發展方向、活動訊息、業績達成榜單,以及員工投稿的分店小故事。
溝通的效果在於接收者收到並聽懂了訊息。公司即使推動再多計畫,如果雖然傳達了,但是沒有讓員工準確了解的話,等於沒有傳達,員工當然就不會參與或配合。
犯錯正好學習
草創時期,我們的團隊基本上是雜牌軍。那時唐人街最大的華人超市因經營不善破產,遣散了一大批員工,我就順勢全部雇用。所以開張時,就靠這些只有傳統雜貨店經驗的員工當主力,加上一些完全沒有經驗的童子軍,就倉卒上陣。
所有主管對未來新形態的超市都完全沒有概念。別說沒吃過豬肉,連豬怎麼走路都沒見過。
我就親自帶領各部門主管去洛杉磯大華超市,現場操兵實習了兩星期。大家都很認同這種能讓客人一站買齊的超市,而這也正是溫哥華所欠缺的現代型超市。因此都很興奮地努力學習,眾志成城,而能克服所有困難。
開張之後,很多工作須改善,各種問題待解決。我慢慢悟出一個道理:先抄襲,再改良,以能夠獨立運作為目標。
因為太多細節和太新知識,不到真正做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重點。先做下去,即使犯錯,才有機會在錯誤中學習。
有的人會拖到要等百分之百完全了解後才做決策,採取行動,卻常常因而失去商機。
我則是大方向搞定,就立刻行動,用心學習,快速改善。
因為我體會到,沒有經過實踐,是無法預知潛在問題的。不犯錯當然不可能,但只要沒有方向上的偏差,可以且戰且走,到達目標。
犯錯正是學習的機會,對創新者尤其如此,因為市場上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比較。
很多時候,路是長在人嘴上的。多請教內行人,久了自己也可能成為行內人。
開張前突發,全面改價錢
當時西人超市貨品上的名稱跟價錢都已使用電腦系統。而在唐人街,卻還是用小貼紙寫價錢貼在貨品上面,要改價錢可就麻煩了,必須一個一個重新寫,然後重新貼在每一個貨品舊的價錢上。
大統華是第一家使用電腦系統的華人超市,沒想到在開張前,還發揮了大功用。
就在開張兩天前,有一位供應商來拿訂單,跟我聊天。
他說,你們的店很現代化,可惜價錢比唐人街高出約10%,而且Metrotown的華人比唐人街少。因此唐人街的商家,都對你們的新店不看好,認為不久就會因價錢太貴、顧客不多,無法打平支出,結束營業。
當下一席話驚醒了我。
我馬上下令,全面做市調,全面大改價,連夜將貨品的價錢全部改過來。
這在當時是很大的挑戰,眼看再過兩天就要開張了,好多同事都來跟我講,「老闆,現在正兵荒馬亂,到處都亂七八糟,可不可以不要這麼大動作,等開張完了再來慢慢改?」
我果斷地說:「不行,顧客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雖說我們是現代化超市,但價錢必須大眾化,必須在開張前全部改過來。」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決斷力,應該改,就要改,讓員工見識到領導者的視野、執著、堅持和行動力。
當時貨架上的貨品有兩三萬種,總數有十幾萬件,如果用土法改價錢,是不可能的任務。
好在我們是在電腦系統裡面改,開張前終於把所有的價錢都改得很親民,第一砲打響了大統華高貴不貴的品牌形象。
唐人街的同業先進,都看傻了眼。
開張當天,全場救援
終於,千呼萬喚,1993年11月10日,第一家大統華創始店,在大溫哥華Metrotown閃亮登場。
開張當天,顧客大量湧入,店裡店外忙到翻,六線電話響不停,客人都來電詢問,我們店的入口在哪裡。
電話全滿線,部門主管無法打電話訂貨、補貨,供應商電話也打不進來。我緊急下令買手機,但買回來才發現,地下層的訊號不好,完全無法通話。
內外通訊完全中止,世界停擺。
各部門的狀況也層出不窮,讓我焦頭爛額,疲於應付:
蔬果部,顧客抱怨葉菜不新鮮,因冷藏櫃冷風強吹,好多菜葉都被吹乾水分,垂頭喪氣。還有冷藏櫃溫度太低,菜葉都凍壞了。
海鮮部,由於下水道魚鱗堵塞,陣陣臭味從下面衝上來。
肉食部,有顧客插隊,客人彼此爭吵推擠。
雜貨部,只有部門主管一個人知道如何操作電腦下訂單,供應商業務員排成一條龍,但訂單遲遲出不來,所以貨也進不來,然後貨架就空了。
麵包部,麵包出爐熱騰騰,但過一會兒涼了下來,麵包就變硬,不再鬆軟有彈性。
收銀部,有收銀員和客人起爭執,服務態度差評。
天啊,每一個部門都著火,讓我這個救火隊長四處滅火,累得我半死。只好找時間躲在停車場自己的車子裡,休息片刻,補充好元氣再回去投入戰鬥。
當時Metrotown購物中心只有週三、週四開門到晚上九點,其餘五天都是傍晚六點就停止營業,因此超市在傍晚五點之後幾乎沒有客人上門。週末一天也只能做八小時生意。
營業時間不夠,營業額自然就上不去,因而損耗太大虧損累累。
同行都笑我是外行人做超市,就像無頭蒼蠅亂撞牆,最後一定會體力不支倒下。大家都在等著看笑話。
找不到分店?台灣節破解
而開張以來最大的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很多客人還是不知道進入商場後,要怎麼走才能找到我們超市。
因為Metrotown是卑詩省最大的購物中心,商場有三層,面積共180萬平方呎,有好幾棟建築和多層停車場,停車場又有許多不同入口,不熟悉的客人很容易走入八卦陣迷路。
尤其大統華在地下層,大街上看不到招牌,停車場裡的指示又不明顯,開車繞來繞去很容易錯過,因此許多客人都在兜圈子,找不到我們超市的入口。
這是個大難題,而且不容易解決。我就不斷思考,想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客人輕鬆找到我們?
想破了頭,終於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舉辦一個非常有吸引力、讓顧客動心、非來不可的大型活動。
只要能吸引客人一心想來參加活動,客人就會比較願意多花心思來找到大統華。
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台灣文化節」系列活動,就鑼鼓喧天盛大展開了。
我們在購物中心中庭搭起大舞台,請許多台灣社團來表演各種鄉土節目,介紹台灣文化。
同時,還在購物中心的主通道上擺放了40個攤位,內容琳瑯滿目,有各種手工藝表演、水果切雕、蛋糕比賽試吃,和好玩的抽獎活動。在店裡也同時展售、試吃各式各樣的台灣食品。
另外我們還邀請電台的主持人來現場直播,不斷轉播現場熱鬧的盛況,並開放聽眾打電話進來,引導客人如何順利開車進來。
結果三天活動期間,整個購物中心就好像曲棍球決賽散場時一般熱鬧非凡,人潮不斷湧進,顧客一傳十、十傳百,大家攜家帶眷來逛購物中心又買菜,度過一天歡樂時光。
正因為舉辦了這個大型活動,客人「找不到分店入口」的困難就破解了,顧客川流不息,生意蒸蒸日上,就連地下層原來黑黑暗暗很少有人走動的死角也活絡了起來。
購物中心的管理處,還特別發來一封感謝函致謝。
這事再次證明:只要絞盡腦汁不斷思考,有「心」就會有「計」橫飛出來。
將公司訊息準確傳達給基層員工
站上領導人的高度,又身為前線的一員,我越來越了解夥伴們的辛苦和心聲,自然積極幫大家爭取福利。
首先,我承諾公司會補貼一半保費,鼓勵大家踴躍參加省政府的醫療保健計畫。
原以為,員工會感受到公司的關心,踴躍參加。但卻發覺肉食部廿幾位員工,只有一人參加,實在令人不解。
我找主管來問,才知道問題出在這主管身上。他說,員工大多還年輕,不太會生病,何必買保險,還要付一半保費,不如等到年紀再大一些才參加。
我聽了之後,又氣又痛心。因為肉食部是動刀的部門,儘管我們都做好了防護措施,萬一受傷沒有保險,豈不是要花很多醫療費。
這位主管的謬論誤導了員工,把公司的好意扭曲了。因此我想,除了要求主管把公司的訊息準確傳達,今後應多做一步,將訊息直接傳達到員工手中。
也就是這樣,才有了每月定期出刊的《大統華員工通訊》。
員工通訊隨薪水單發出,除了「總裁談心」分享我的經營理念,還有公司各種新的決策措施、發展方向、活動訊息、業績達成榜單,以及員工投稿的分店小故事。
溝通的效果在於接收者收到並聽懂了訊息。公司即使推動再多計畫,如果雖然傳達了,但是沒有讓員工準確了解的話,等於沒有傳達,員工當然就不會參與或配合。
犯錯正好學習
草創時期,我們的團隊基本上是雜牌軍。那時唐人街最大的華人超市因經營不善破產,遣散了一大批員工,我就順勢全部雇用。所以開張時,就靠這些只有傳統雜貨店經驗的員工當主力,加上一些完全沒有經驗的童子軍,就倉卒上陣。
所有主管對未來新形態的超市都完全沒有概念。別說沒吃過豬肉,連豬怎麼走路都沒見過。
我就親自帶領各部門主管去洛杉磯大華超市,現場操兵實習了兩星期。大家都很認同這種能讓客人一站買齊的超市,而這也正是溫哥華所欠缺的現代型超市。因此都很興奮地努力學習,眾志成城,而能克服所有困難。
開張之後,很多工作須改善,各種問題待解決。我慢慢悟出一個道理:先抄襲,再改良,以能夠獨立運作為目標。
因為太多細節和太新知識,不到真正做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重點。先做下去,即使犯錯,才有機會在錯誤中學習。
有的人會拖到要等百分之百完全了解後才做決策,採取行動,卻常常因而失去商機。
我則是大方向搞定,就立刻行動,用心學習,快速改善。
因為我體會到,沒有經過實踐,是無法預知潛在問題的。不犯錯當然不可能,但只要沒有方向上的偏差,可以且戰且走,到達目標。
犯錯正是學習的機會,對創新者尤其如此,因為市場上沒有現成的東西可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