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魔幻聖貝:拉阿魯哇族的貝神(初版)

9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繪本試閱 -「日本人搶走我們的寶貝!」

颱風天,日本警察衝進拉阿魯哇族部落,
搶走聖貝,拋進荖濃溪……
溪水暴漲,發出哀號與怒吼!

老巫師趁日本人沒注意,
跑到屋後,偷偷搶救僅存的聖貝。
他急忙挖出地底陶甕,請出聖貝時,
不禁老淚縱橫,顫抖祝禱著:
「貝神保佑!」 然後快步往後山逃去……

老巫師飛奔,幾度驚慌回頭,
生怕被日本人看見。他很快隱沒在山林裡。
大雨滂沱,閃電鑿穿密林,
盤繞的樹根不斷絆倒他,
交錯的枝葉扯破他的衣服。

不知過了多久,渾身泥濘的老巫師抬頭,
看見一棵老櫸樹。突然,樹根彷彿打開一個洞,
他趕緊把包著紅布的聖貝塞進樹洞,匆匆捧起地上枯葉掩蓋。
老巫師離去時,轉身回顧,想認清方位所在,
但樹洞已封閉。他擦了擦眼,再回望,
高大的櫸樹也消失在迷霧森林中。


●副本試閱 --◎ 拉阿魯哇族在哪裡?
 
根據學者研究,拉阿魯哇族源流傳說部分似與海洋文化有關。拉阿魯哇人的祖先最早曾居住於臺南市安平古堡附近的樹林,因為荷蘭人入侵壓迫,而往臺南新化一帶遷移,後再遷徙至下淡水溪(高屏溪)屏東平原一帶;但因不敵當地平埔族(可能是馬卡道族群),遂轉往屏東里港或高雄旗山方向,最後經過美濃(原名「彌濃」),再循「荖濃溪」流域,往上抵達現居地。

古早時期,拉阿魯哇族由排剪社(Paiciana)、美瓏社(Vilanganʉ)、塔蠟社(Talicia)、雁爾社(Hlihlala)四個社所組成;最早在清朝官方文獻紀錄中被稱為「四社番」或「四社生番」,主要分布在高雄市桃源區。其中塔蠟社因原居地交通不便,日治時期移居至排剪社居住,導致塔蠟社的消失。

目前拉阿魯哇族人人口,向內政部申報者約461人。主要分布在高雄市桃源區的幾個部落,包括:
(1) 桃源里桃源部落Kalʉvʉnga (屬雁爾社)
(2) 四社部落Tanguhla(亦屬雁爾社)
(3) 高中里高中部落Rʉhlʉcʉ(屬排剪社)
(4) 高中二部落Papanara Paiciana(亦屬排剪社)
(5) 草水部落 Sʉhlʉnganʉ(亦屬排剪社)
(6) 美蘭部落Su'aci(屬美瓏社)
(7) 那瑪夏區的瑪雅里Na'ʉvʉana(屬那爾瓦社)


◎ 聖貝的各種神奇傳說與歷史流變?

有關聖貝的最早文字紀錄,為日治時期《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所載,貝殼是自古傳下來的寶物,長約五公分左右,有白、黑、紅三種,各社所藏數量不一,雁爾社有6個、排剪社有18個,美瓏社則有17至18個,有時多達20個(各社貝殼總數都會變化,時多時少)。聖貝中有一個有孔,稱為Takiarʉ,頭目會將其穿上白線以示區別。這些貝殼都會像蟲一樣蠕動,所以很難明確計算總數,數目也會因年代而不同。
因祖靈寄宿於貝殼中,故族人小心保存,每年祭祀,供以酒肉。平時則將貝殼收藏於陶壺裡,再深埋各社頭目家屋後院的洞穴中。神奇的是,不到祭典時,既使聖貝深埋土裡,打開卻仍然不見其蹤影。據說這是因為祂們平時都回到Hlasʉnga東方日昇之地,直到族人要舉行祭典的前10天,部落首領會去察看甕裡的貝神是否已經回來了,若發現貝神都已回到甕中,聖貝祭才能如期舉行,這是貝神來去自如、不可思議的神力之展現。
族人相傳,最初只有美瓏(Vilanganʉ)社的人,獲得矮人贈予的聖貝,該社在依矮人交待舉辦聖貝祭時,邀請排剪(Paiciana)社、雁爾(Hlihlara)社和塔蠟(Talicia)社的族人參與,這三社非常羨慕,因此各自趁機偷了一些聖貝回去。奇妙的是,三社原本各自只偷拿了幾顆,但回去後數目都增加了,連被偷的美瓏社數目也沒有減少。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