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吧!充滿期待的空中旅程
搭乘中華航空從台灣飛往緬甸,是一段充滿期待與探索的旅程,從桃園國際機場出發,可以直達異國情調的仰光國際機場。
在桃園國際機場,乘客們聚集在登機口,顯示屏上閃爍著航班信息。這裡的一切都洋溢著現代化氣息,讓人感受到即將啟程的興奮與緊張。每個人都在為這趟旅程做最後準備,期待著飛向那片陌生的天空。
飛機在空中劃過,從高空俯瞰仰光,蜿蜒的河流像是城市的血脈,將廣闊綠地與密集建築串聯起來。這幅景象讓人不禁驚嘆,城市與自然在這裡完美融合,彷彿在述說著這座城市的故事。
當飛機平穩降落在仰光國際機場,迎接你的,是清新有序的機場外觀。一輛接駁巴士正停在停機坪上,玻璃幕牆後是藍天白雲,這裡的每寸空間都透著歡迎的氣息。
洋溢歡迎氣息的仰光機場走出機場,你可能會遇到熱情的當地導遊,手持標牌,笑容滿面地迎接著每位到訪的客人。
這一刻的溫馨,讓人不禁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當我轉機至曼德勒,籠罩夜色的曼德勒國際機場在燈光的映襯下閃耀著金碧輝煌。巴士停在航廈外,為即將開始的旅程做好了準備。這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在夜色中展現出另一番魅力,等待著每一位旅客的到來。
.探索從高山到海洋的地理環境
緬甸的地形多樣,緬甸,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度,像是一幅充滿奇幻色彩的地理畫卷。
西邊與孟加拉和印度為鄰,北接中國,東邊與寮國和泰國相連,南部則被安達曼海和孟加拉灣的蔚藍海水環繞。這片土地面積廣達676,578 平方公里,是東南亞最大的陸地國家。擁有約6,000萬人口,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南部肥沃的三角洲和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河岸地帶。
緬甸的地形多樣,從覆蓋森林的山脈,到遼闊的中央河谷,風景變幻莫測。越往北走,山勢越來越險峻,靠近印度和中國邊界的地方,喜馬拉雅山脈的東翼像一座天然屏
障, 劃出中緬之間的邊界, 山峰高聳入雲, 可達5,900 公尺之高。往東則是撣邦高原,一片山地與中國雲南和泰國「金三角」地區接壤,充滿探險的味道。
.地形是大自然的驚喜禮包
北部的高山與南部的沿海平原交相輝映,整個國土縱向延伸達2,050 公里。緬甸的核心地帶由一片廣闊的半乾旱平原組成,幾條主要河流如伊洛瓦底江、錫當江、欽敦江和薩爾溫江在這裡蜿蜒穿梭,最終匯入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這些河流在南部形成了低窪的三角洲地區,灌溉著廣袤的稻田,這裡被譽為緬甸的「糧倉」。
西部的山脈延綿不斷,沿著印度和孟加拉的邊界一路向北,直到緬甸的最高峰——卡卡博拉齊山。在這片土地的最南端,一條狹長的地帶沿著未受污染的丹那沙林海岸
延展,這裡有眾多被珊瑚礁環繞的小島和未開發的丹老群島(Mergui Archipelago),被譽為東南亞最後的海洋荒野之一,也是流浪的莫肯海上吉普賽人最後的居所。
這片神祕土地正等著冒險家們來探索它的每一寸驚奇。
◎穿越歐威爾在卡塔的時光
卡塔(Katha)座落在伊洛瓦底江西岸的高崖上,俯瞰著一片綠意盎然的平原。這座小鎮寧靜而美麗,樹木成蔭,是區域的行政中心,也是乘船旅行者的必停之地。不過,如果你厭倦了渡船的緩慢節奏,也可以搭乘鐵路支線,前往那巴(Naba),再連接曼德勒密支那主線,快速前往曼德勒。
卡塔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與喬治.歐威爾的連結。這個不起眼的小鎮,正是他小說《緬甸歲月》中的虛構小鎮Kyauktada 的靈感來源。
歐威爾(原名艾瑞克.布萊爾) 在1926 至1927 年間作為殖民地警察駐紮於此,他的短暫經歷為小說提供豐富的素材。
如今,小鎮上仍保留著書中提到的幾座殖民時期建築,如古老監獄和英國俱樂部,讓人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充滿故事的年代。
儘管卡塔看似只是伊洛瓦底江畔的一個安靜小鎮,擁有典型的柚木房屋和充滿泥濘的小道,但它卻因歐威爾的存在而變得不凡。
對於熱愛歷史和文學的旅行者來說,這裡無疑是一次與過去對話的絕佳機會。
.卡塔到曼德勒的河上之旅
伊落瓦底江河流寬廣的水帶幾乎直向南流淌,穿越卡塔和曼德勒之間的低矮山丘,這些山丘因大量的柚木砍伐而變得荒蕪,河流上仍然可以看到大象拖著樹幹和滿載木材的駁船。在接近茵瓦鎮之前,河流穿過Shweli 沙洲,Shweli 河在此與伊落瓦底江河匯
合並沉積淤泥。
快船和慢船都會在Tigyaing 和Tagaung 停靠,但最有可能吸引旅客的是教渺昂(Kyauk Myaung)。
那裡的陶工們所生產巨大的馬塔班(Martaban)罐子,自阿隆帕亞王在18 世紀,強行將數千名孟族(Mon)的俘虜,從Mottama(舊名為Martaban)遷移至毛淡棉(Mawlamyine)後,這門技術就一直未變。阿隆帕亞還在他的出生地瑞波(Shwebo)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並在1752 年到1760 年期間將其定為首都。在瑞波的外圍,可以看到更為古老的古城Hanlin 遺址。
◎蒙育瓦——欽敦江上的隱藏寶藏
蒙育瓦(Monywa)位於欽敦江(Chindwin River)上,是這條緬甸第二大河流的主要港口。欽敦江發源於阿薩姆邦的帕特凱山脈,蒙育瓦距離曼德勒和蒲甘約130 公里,位置適中。
這座城市自古以來一直是與印度東北部貿易的樞紐。如今,蒙育瓦主要以實皆平原的農產品集散地而聞名。
蒙育瓦本身與其鄰近的曼德勒相似,吸引人的並非城鎮本身,而是周圍鄉村的有趣景點。發音為「mon-ywa」的蒙育瓦是個迷人的貿易小鎮,作為從蒲甘北上曼德勒的途中停靠點,再合適不過了。蒙育瓦也是少數冒險者前往北方鮮有人跡的村莊、乘船穿越欽敦江的起點。
雖然鎮子本身炎熱而平坦,除了市場和河畔景色外,景點有限,但這裡的兩座大型佛塔群——瑞喜宮塔(Shwezigon Pagoda)和蘇塔仰比耶佛塔(Su Taung Pyi Paya)絕對值得一遊。
鎮內的兩座佛塔值得一看,但大多數來訪的遊客更感興趣的是以蒙育瓦為基地,探索菩提萬佛園(Bodhi Tataung)、丹波頓佛塔(Thanboddhay Paya)和蒲文桐石窟群(Hpo Win Daung Complex)、瑞巴桐石窟群 (Shwe Ba Taung Caves)。
◎敏貢——領略歷史風華的寧靜村莊
敏貢(Mingun), 一個如詩如畫的小村莊,今天如果不是因為國王波道帕耶(King Bodawpaya),可能依然默默無聞。
1790 年,國王選擇了這片土地作為巨型敏貢大佛塔的建造地點,原本打算將其打造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塔。然而,二十九年後國王去世時,佛塔僅完成了底部部分,成為一個巨大的磚塊立方體,矗立在伊洛瓦底江的河岸之上,如夢似幻。
這座未完工的佛塔,雖然未達到最初的雄心壯志,但依然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從佛塔頂部俯瞰,壯麗的景色令人屏息,而村莊中還有幾座迷人的建築和緬甸最大的鐘,這些都為拍照留下了美好瞬間。敏貢的田園詩般的鄉村氛圍,讓人感受到時間在這裡放慢了腳步。
這個寧靜的村莊距離曼德勒西北約10 公里,位於伊洛瓦底江的對岸。大多數遊客選擇乘船,從曼德勒出發,悠然抵達敏貢。這段旅程將歷史、鄉村生活和河流之旅完美結合,帶來了獨特體驗。
政府經營的船隻,每天上午9點從曼德勒出發,下午1 點返回。因此,從上午10 點開始,敏貢便熱鬧非凡。如果你想避開人潮,不妨選擇更早的時間,通過陸路前往。那時的氣溫較低,光線也更適合拍照。或者,你也可以等到下午再去,當大多數人已經返程,留下的只是一片寧靜和少數旅人的足跡。
敏貢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歷史遺跡,更在於這片土地上的寧靜與自然之美,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感受到歲月的溫柔與人情的溫暖。
◎曼德勒——緬甸文化與宗教重鎮
曼德勒(Mandalay), 如同廷巴克圖和桑給巴爾一樣,長期以來在西方旅行者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魯德亞德.吉卜林的詩〈曼德勒 〉。
然而,現代的曼德勒與詩中的浪漫形象有所不同。這座城市的街道呈網格狀分布,現代化且擁擠,喇叭聲和汽車廢氣取代了詩中描述的寺廟鐘聲和獨特氣息。
儘管如此,曼德勒仍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景點。曼德勒山的林木和遍布寶塔的山坡,提供了遠離城市喧囂的避難所。雖然曼德勒皇宮大部分區域禁止進入且宮殿是現代複製品,但其周圍的綠地依然值得一遊。
.都市靈魂由佛塔群演繹
這座城市擁有多座引人入勝的寺廟,如馬哈穆尼佛塔寺、金色皇宮僧院(也可稱為「柚木皇宮僧院」),以擁有世界上最大書本聞名的固都陶佛塔和桑達木尼佛塔。傍晚時分,沿著伊洛瓦底江漫步,欣賞日落,是曼德勒的迷人時刻。市中心雖然遍布水泥結構,但色彩斑斕的市場、清真寺、印度教寺廟和夜間的街邊食品攤販,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特別的是,曼德勒還是緬甸傳統表演藝術的重鎮,包括木偶戲、音樂、舞蹈以及由鬍子兄弟演繹的諷刺喜劇。
作為緬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不僅是主要商業中心,也是文化和佛教的精神樞紐。最初由敏東王建立為新首都,成為佛教教學和文化傳統的焦點。雖然這一地位未能長久保持,但曼德勒至今仍然是緬甸重要的文化中心,擁有眾多壯觀的佛塔和全國三分
之二的僧侶,持續在緬甸人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由於靠近中國,曼德勒受益於最近大量的投資,興建了許多新的酒店和商業建築,然而這些發展和現代化並沒有大幅提升城市的特色。最近升級的機場每年可處理45,000 次航班,這也使得該市比以往更加容易到達,意味著國際旅客現在可以直接飛往該市,
而無須在仰光轉機。
儘管曼德勒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但這裡的靈魂在於周邊鄉村的各種古老首都和佛塔群,它們是這個地區輝煌過去的見證。這些包括阿瑪拉普拉(Amarapura)、茵瓦(Inwa, 又稱阿瓦) 和實皆(Sagaing)三個古都,以及敏貢(Mingun)小鎮。這些地方距離
曼德勒都不遠,提供了豐富的上緬甸14 至19 世紀之間政治和宗教權力的證據,那是蒲甘王朝和英國占領之間的時期。
.曼德勒山的壯麗景色與歷史回憶
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是曼德勒的標誌性景點,從第10 街入口登山約需四十五分鐘,沿途有一千七百二十九級台階,穿過佛塔和寺廟。山頂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提供壯麗的曼德勒市全景。
途中,你會經過一座珍藏佛骨的古寺,以及瑞亞塔佛像,象徵佛陀的預言。山頂的許願寺露台,是俯瞰曼德勒的理想地點。
曼德勒山也見證了1945 年英聯邦軍隊與日本守軍的激烈戰鬥,山頂仍保留著一個英國軍團的徽章作為歷史的見證。
下山時,記得留意東側的SanDa Mukhi 雕像,這位女性因虔誠而被轉世成為曼德勒的創建者敏東王。
【曼德勒交通指南】
.飛機
曼德勒國際機場:曼德勒國際機場距市中心約35 公里。
市區往返交通:機場內的出租車櫃檯提供一口價的服務:每個座位5,000緬元,或者你可以用12,000 緬元包下一整輛車,讓它載著你穿過曼德勒的喧囂。
機票購買:如果你需要購票,曼德勒城內的旅行社都能搞定,當中值得信賴的Seven Swan 旅行社就是不錯的選擇。
航班目的地:
蒲甘:每天1-2 班,30 分鐘即可抵達這座古老的佛塔之城。
八莫:每週4 班,短短50 分鐘的飛行讓你體驗緬甸北部的原始風光。
黑河:每天5 班,35 分鐘的飛行就能讓你輕鬆進入茵萊湖。
臘戍:經由黑河,每天1 班,2 小時30 分鐘的航程將帶你到達這座歷史悠久的山區城鎮。
密支那:每天3 班,1 小時10 分鐘的航程連接著曼德勒與這座克欽邦的首府。
葡萄:經由密支那,每週2 班,2 小時即可抵達這個神祕的高山之地。
大其力:每週6 班,1 小時10 分鐘的飛行讓你快速到達泰緬邊境。
仰光:每天約10 班,1 小時即可從北部的曼德勒飛到南部的繁華大都市。
.巴士
曼德勒可是緬甸中部的交通樞紐,無論你想去多遠的地方,這裡的巴士都能帶你到達。從快速巴士到豪華巴士,無論是去蒲甘的歷史遺址,還是仰光的現代氣息,或者茵萊湖的平靜水域,總有一趟巴士適合你。而且這裡還有一條遠程巴士線路,穿越過山川湖泊,把你帶往東北的神祕山區。
巴士站:曼德勒有三個主要巴士站
1. 奎賽坎(Kwe Se Kan)站:這裡如同一個大熔爐,擠滿了人群與車輛,主要發車前往南部地區。如果你沒訂到接送服務,別擔心,摩托計程車和出租車隨時待命。
2. Pyi Gyi Mat Shin站:距離市中心約3公里,專門服務東北部的目的地,讓你輕鬆前往Hsipaw 、Kyaukme 和臘戍等山區城鎮。
3. Thiri Mandalar 站:這是最中心的巴士站,雖然服務的目的地有限,但能帶你前往彬烏倫、瑞波和蒙育瓦等少數幾個熱門地點。
.火車
曼德勒火車站:這座火車站座落在市中心,位於30 街附近,介於78 街和79 街之間。如果你想要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冒險,來這裡排隊買票吧!
北站雖然在皇宮的西北角,但開往北方的列車卻不承載遊客,想去北方的旅客還得回到主火車站開始他們的旅程。
火車目的地:
蒲甘(Nyaung U):每天2 班,7-12 小時,讓你在古城的遺跡中漫遊。
勃固:每天3 班,13 小時,慢節奏的旅途讓你欣賞沿途風光。
Hsipaw:每天1 班,11 小時,探索這座山城的迷人景色。
Kyaukme:每天1 班,10 小時,感受這裡的傳統與現代的交織。
臘戍:每天1 班,16 小時,經過漫長的旅程來到這片神祕的土地。
蒙育瓦:每天1 班,5 小時,穿越曼德勒平原,直達目的地。
密支那:每天4 班,18-21 小時,進入克欽邦的心臟地帶。
那巴,前往卡塔:每天3 班,10-15 小時,感受緬甸的自然之美。
Nawngpeng ( 固特高架橋):每天1 班,10 小時,這裡有著古老的傳
說和豐富的文化。
内比都:每天3 班,6 小時,緬甸的新都城等待你的探索。
彬烏倫:每天1 班,4 小時,這裡的涼爽氣候將讓你心曠神怡。
Thazi:每天3 班,2 小時45 分鐘,讓你快速到達這座重要的交匯點。
仰光:每天3 班,15 小時,從北到南,穿越緬甸的精華。
◎緬甸國民美食——魚湯麵
緬甸的美食文化豐富而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魚湯麵(Mohinga)。這道傳統的緬甸早餐,不僅是當地人每日的滋味回憶,更是無數來訪遊客心中的美食記憶。
魚湯麵的靈魂在於那碗濃郁的魚湯。這湯頭是由淡水魚精心熬製而成,加入了檸檬草、薑黃、洋蔥、大蒜和魚露等香料,經過慢火細熬,湯汁變得濃稠而鮮美,每一口都充滿了深厚的味道。而那細滑的米粉,則是用米漿製成的,入口滑嫩,與濃郁的魚湯完美結合,讓人一試難忘。無論是檸檬片還是辣椒粉,都是讓每位食客能夠依據自己的口味,調配出屬於自己的那一碗魚湯麵。
然而,魚湯麵不僅僅是一道美食,它更承載著緬甸人深厚的情感與記憶。無論是在街邊的小攤,還是在高級餐廳,總能看到人們享用魚湯麵的身影。對於緬甸人來說,這碗魚湯麵不僅是一種味覺上的享受,更是對家鄉與傳統的深深依戀。
當你踏上緬甸的土地,若沒有品嚐過魚湯麵,就彷彿還未真正了解這片土地。每一口魚湯麵,都是緬甸風土人情的化身,彷彿在低語著緬甸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家的依戀。在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度,魚湯麵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它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更讓每一位品嚐者感受到緬甸的溫暖與熱情。
下一次當你來到緬甸,記得一定要品嚐這碗濃郁的魚湯麵,感受那份獨特的美味與背後深藏的情感故事。
◎高山間的清新茶味
緬甸,這片東南亞的土地,不僅因壯麗的佛塔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更因其高山地區出產的優質茶葉而備受讚譽。這些茶葉源自於那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的山區,這裡的一切都似乎天生適合茶葉生長。
在緬甸,茶藝展示成為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進茶館或茶店,你會看到茶藝師們細心沖泡茶葉的過程。他們手中的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茶葉的珍視與敬意,讓顧客不僅能品味茶的香醇,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精髓。
.緬甸的茶葉類型
緬甸的茶葉種類繁多,有清新爽口的綠茶、濃郁烏龍茶和醇厚紅茶,每一種都各具風味,滿足著不同茶客的喜好。在當地的茶店裡,陳列著精美包裝的各式茶葉,這些茶葉不僅是飲品,更像是一份充滿愛與關懷的禮物。
對於緬甸人民來說,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梁。像Shwe Ywa Ngwe 和Taw Win Hnin Pyan 這樣的品牌,努力將緬甸茶葉推向世界,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
茶葉的包裝設計也體現了緬甸人對茶葉的深情厚愛。那些簡約大方的茶罐與盒子,不僅保護了茶葉的新鮮,更為消費者帶來了一種視覺上的愉悅。綠色和金色的搭配,象徵著茶葉的高品質和天然純淨。
緬甸茶葉憑藉其獨特的風味和卓越的品質,贏得了眾多國內外茶客的心。無論是追求健康的飲品消費者,還是熱愛茶文化的愛好者,都能在緬甸茶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感動。
在緬甸的金三角地區,農民們逐漸地改種植茶葉,取代了罌粟,這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改善,也讓緬甸茶葉在國際市場上了一席之地。
緬甸茶葉,承載著這片土地的愛與希望,無論何時品嚐,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溫暖的人情與深厚的文化。
搭乘中華航空從台灣飛往緬甸,是一段充滿期待與探索的旅程,從桃園國際機場出發,可以直達異國情調的仰光國際機場。
在桃園國際機場,乘客們聚集在登機口,顯示屏上閃爍著航班信息。這裡的一切都洋溢著現代化氣息,讓人感受到即將啟程的興奮與緊張。每個人都在為這趟旅程做最後準備,期待著飛向那片陌生的天空。
飛機在空中劃過,從高空俯瞰仰光,蜿蜒的河流像是城市的血脈,將廣闊綠地與密集建築串聯起來。這幅景象讓人不禁驚嘆,城市與自然在這裡完美融合,彷彿在述說著這座城市的故事。
當飛機平穩降落在仰光國際機場,迎接你的,是清新有序的機場外觀。一輛接駁巴士正停在停機坪上,玻璃幕牆後是藍天白雲,這裡的每寸空間都透著歡迎的氣息。
洋溢歡迎氣息的仰光機場走出機場,你可能會遇到熱情的當地導遊,手持標牌,笑容滿面地迎接著每位到訪的客人。
這一刻的溫馨,讓人不禁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當我轉機至曼德勒,籠罩夜色的曼德勒國際機場在燈光的映襯下閃耀著金碧輝煌。巴士停在航廈外,為即將開始的旅程做好了準備。這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在夜色中展現出另一番魅力,等待著每一位旅客的到來。
.探索從高山到海洋的地理環境
緬甸的地形多樣,緬甸,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度,像是一幅充滿奇幻色彩的地理畫卷。
西邊與孟加拉和印度為鄰,北接中國,東邊與寮國和泰國相連,南部則被安達曼海和孟加拉灣的蔚藍海水環繞。這片土地面積廣達676,578 平方公里,是東南亞最大的陸地國家。擁有約6,000萬人口,其中大多數人居住在南部肥沃的三角洲和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河岸地帶。
緬甸的地形多樣,從覆蓋森林的山脈,到遼闊的中央河谷,風景變幻莫測。越往北走,山勢越來越險峻,靠近印度和中國邊界的地方,喜馬拉雅山脈的東翼像一座天然屏
障, 劃出中緬之間的邊界, 山峰高聳入雲, 可達5,900 公尺之高。往東則是撣邦高原,一片山地與中國雲南和泰國「金三角」地區接壤,充滿探險的味道。
.地形是大自然的驚喜禮包
北部的高山與南部的沿海平原交相輝映,整個國土縱向延伸達2,050 公里。緬甸的核心地帶由一片廣闊的半乾旱平原組成,幾條主要河流如伊洛瓦底江、錫當江、欽敦江和薩爾溫江在這裡蜿蜒穿梭,最終匯入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這些河流在南部形成了低窪的三角洲地區,灌溉著廣袤的稻田,這裡被譽為緬甸的「糧倉」。
西部的山脈延綿不斷,沿著印度和孟加拉的邊界一路向北,直到緬甸的最高峰——卡卡博拉齊山。在這片土地的最南端,一條狹長的地帶沿著未受污染的丹那沙林海岸
延展,這裡有眾多被珊瑚礁環繞的小島和未開發的丹老群島(Mergui Archipelago),被譽為東南亞最後的海洋荒野之一,也是流浪的莫肯海上吉普賽人最後的居所。
這片神祕土地正等著冒險家們來探索它的每一寸驚奇。
◎穿越歐威爾在卡塔的時光
卡塔(Katha)座落在伊洛瓦底江西岸的高崖上,俯瞰著一片綠意盎然的平原。這座小鎮寧靜而美麗,樹木成蔭,是區域的行政中心,也是乘船旅行者的必停之地。不過,如果你厭倦了渡船的緩慢節奏,也可以搭乘鐵路支線,前往那巴(Naba),再連接曼德勒密支那主線,快速前往曼德勒。
卡塔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與喬治.歐威爾的連結。這個不起眼的小鎮,正是他小說《緬甸歲月》中的虛構小鎮Kyauktada 的靈感來源。
歐威爾(原名艾瑞克.布萊爾) 在1926 至1927 年間作為殖民地警察駐紮於此,他的短暫經歷為小說提供豐富的素材。
如今,小鎮上仍保留著書中提到的幾座殖民時期建築,如古老監獄和英國俱樂部,讓人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那個充滿故事的年代。
儘管卡塔看似只是伊洛瓦底江畔的一個安靜小鎮,擁有典型的柚木房屋和充滿泥濘的小道,但它卻因歐威爾的存在而變得不凡。
對於熱愛歷史和文學的旅行者來說,這裡無疑是一次與過去對話的絕佳機會。
.卡塔到曼德勒的河上之旅
伊落瓦底江河流寬廣的水帶幾乎直向南流淌,穿越卡塔和曼德勒之間的低矮山丘,這些山丘因大量的柚木砍伐而變得荒蕪,河流上仍然可以看到大象拖著樹幹和滿載木材的駁船。在接近茵瓦鎮之前,河流穿過Shweli 沙洲,Shweli 河在此與伊落瓦底江河匯
合並沉積淤泥。
快船和慢船都會在Tigyaing 和Tagaung 停靠,但最有可能吸引旅客的是教渺昂(Kyauk Myaung)。
那裡的陶工們所生產巨大的馬塔班(Martaban)罐子,自阿隆帕亞王在18 世紀,強行將數千名孟族(Mon)的俘虜,從Mottama(舊名為Martaban)遷移至毛淡棉(Mawlamyine)後,這門技術就一直未變。阿隆帕亞還在他的出生地瑞波(Shwebo)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並在1752 年到1760 年期間將其定為首都。在瑞波的外圍,可以看到更為古老的古城Hanlin 遺址。
◎蒙育瓦——欽敦江上的隱藏寶藏
蒙育瓦(Monywa)位於欽敦江(Chindwin River)上,是這條緬甸第二大河流的主要港口。欽敦江發源於阿薩姆邦的帕特凱山脈,蒙育瓦距離曼德勒和蒲甘約130 公里,位置適中。
這座城市自古以來一直是與印度東北部貿易的樞紐。如今,蒙育瓦主要以實皆平原的農產品集散地而聞名。
蒙育瓦本身與其鄰近的曼德勒相似,吸引人的並非城鎮本身,而是周圍鄉村的有趣景點。發音為「mon-ywa」的蒙育瓦是個迷人的貿易小鎮,作為從蒲甘北上曼德勒的途中停靠點,再合適不過了。蒙育瓦也是少數冒險者前往北方鮮有人跡的村莊、乘船穿越欽敦江的起點。
雖然鎮子本身炎熱而平坦,除了市場和河畔景色外,景點有限,但這裡的兩座大型佛塔群——瑞喜宮塔(Shwezigon Pagoda)和蘇塔仰比耶佛塔(Su Taung Pyi Paya)絕對值得一遊。
鎮內的兩座佛塔值得一看,但大多數來訪的遊客更感興趣的是以蒙育瓦為基地,探索菩提萬佛園(Bodhi Tataung)、丹波頓佛塔(Thanboddhay Paya)和蒲文桐石窟群(Hpo Win Daung Complex)、瑞巴桐石窟群 (Shwe Ba Taung Caves)。
◎敏貢——領略歷史風華的寧靜村莊
敏貢(Mingun), 一個如詩如畫的小村莊,今天如果不是因為國王波道帕耶(King Bodawpaya),可能依然默默無聞。
1790 年,國王選擇了這片土地作為巨型敏貢大佛塔的建造地點,原本打算將其打造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塔。然而,二十九年後國王去世時,佛塔僅完成了底部部分,成為一個巨大的磚塊立方體,矗立在伊洛瓦底江的河岸之上,如夢似幻。
這座未完工的佛塔,雖然未達到最初的雄心壯志,但依然以其獨特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從佛塔頂部俯瞰,壯麗的景色令人屏息,而村莊中還有幾座迷人的建築和緬甸最大的鐘,這些都為拍照留下了美好瞬間。敏貢的田園詩般的鄉村氛圍,讓人感受到時間在這裡放慢了腳步。
這個寧靜的村莊距離曼德勒西北約10 公里,位於伊洛瓦底江的對岸。大多數遊客選擇乘船,從曼德勒出發,悠然抵達敏貢。這段旅程將歷史、鄉村生活和河流之旅完美結合,帶來了獨特體驗。
政府經營的船隻,每天上午9點從曼德勒出發,下午1 點返回。因此,從上午10 點開始,敏貢便熱鬧非凡。如果你想避開人潮,不妨選擇更早的時間,通過陸路前往。那時的氣溫較低,光線也更適合拍照。或者,你也可以等到下午再去,當大多數人已經返程,留下的只是一片寧靜和少數旅人的足跡。
敏貢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歷史遺跡,更在於這片土地上的寧靜與自然之美,讓每一位到訪者都能感受到歲月的溫柔與人情的溫暖。
◎曼德勒——緬甸文化與宗教重鎮
曼德勒(Mandalay), 如同廷巴克圖和桑給巴爾一樣,長期以來在西方旅行者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魯德亞德.吉卜林的詩〈曼德勒 〉。
然而,現代的曼德勒與詩中的浪漫形象有所不同。這座城市的街道呈網格狀分布,現代化且擁擠,喇叭聲和汽車廢氣取代了詩中描述的寺廟鐘聲和獨特氣息。
儘管如此,曼德勒仍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景點。曼德勒山的林木和遍布寶塔的山坡,提供了遠離城市喧囂的避難所。雖然曼德勒皇宮大部分區域禁止進入且宮殿是現代複製品,但其周圍的綠地依然值得一遊。
.都市靈魂由佛塔群演繹
這座城市擁有多座引人入勝的寺廟,如馬哈穆尼佛塔寺、金色皇宮僧院(也可稱為「柚木皇宮僧院」),以擁有世界上最大書本聞名的固都陶佛塔和桑達木尼佛塔。傍晚時分,沿著伊洛瓦底江漫步,欣賞日落,是曼德勒的迷人時刻。市中心雖然遍布水泥結構,但色彩斑斕的市場、清真寺、印度教寺廟和夜間的街邊食品攤販,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特別的是,曼德勒還是緬甸傳統表演藝術的重鎮,包括木偶戲、音樂、舞蹈以及由鬍子兄弟演繹的諷刺喜劇。
作為緬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不僅是主要商業中心,也是文化和佛教的精神樞紐。最初由敏東王建立為新首都,成為佛教教學和文化傳統的焦點。雖然這一地位未能長久保持,但曼德勒至今仍然是緬甸重要的文化中心,擁有眾多壯觀的佛塔和全國三分
之二的僧侶,持續在緬甸人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
由於靠近中國,曼德勒受益於最近大量的投資,興建了許多新的酒店和商業建築,然而這些發展和現代化並沒有大幅提升城市的特色。最近升級的機場每年可處理45,000 次航班,這也使得該市比以往更加容易到達,意味著國際旅客現在可以直接飛往該市,
而無須在仰光轉機。
儘管曼德勒有許多吸引人的地方,但這裡的靈魂在於周邊鄉村的各種古老首都和佛塔群,它們是這個地區輝煌過去的見證。這些包括阿瑪拉普拉(Amarapura)、茵瓦(Inwa, 又稱阿瓦) 和實皆(Sagaing)三個古都,以及敏貢(Mingun)小鎮。這些地方距離
曼德勒都不遠,提供了豐富的上緬甸14 至19 世紀之間政治和宗教權力的證據,那是蒲甘王朝和英國占領之間的時期。
.曼德勒山的壯麗景色與歷史回憶
曼德勒山(Mandalay Hill)是曼德勒的標誌性景點,從第10 街入口登山約需四十五分鐘,沿途有一千七百二十九級台階,穿過佛塔和寺廟。山頂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提供壯麗的曼德勒市全景。
途中,你會經過一座珍藏佛骨的古寺,以及瑞亞塔佛像,象徵佛陀的預言。山頂的許願寺露台,是俯瞰曼德勒的理想地點。
曼德勒山也見證了1945 年英聯邦軍隊與日本守軍的激烈戰鬥,山頂仍保留著一個英國軍團的徽章作為歷史的見證。
下山時,記得留意東側的SanDa Mukhi 雕像,這位女性因虔誠而被轉世成為曼德勒的創建者敏東王。
【曼德勒交通指南】
.飛機
曼德勒國際機場:曼德勒國際機場距市中心約35 公里。
市區往返交通:機場內的出租車櫃檯提供一口價的服務:每個座位5,000緬元,或者你可以用12,000 緬元包下一整輛車,讓它載著你穿過曼德勒的喧囂。
機票購買:如果你需要購票,曼德勒城內的旅行社都能搞定,當中值得信賴的Seven Swan 旅行社就是不錯的選擇。
航班目的地:
蒲甘:每天1-2 班,30 分鐘即可抵達這座古老的佛塔之城。
八莫:每週4 班,短短50 分鐘的飛行讓你體驗緬甸北部的原始風光。
黑河:每天5 班,35 分鐘的飛行就能讓你輕鬆進入茵萊湖。
臘戍:經由黑河,每天1 班,2 小時30 分鐘的航程將帶你到達這座歷史悠久的山區城鎮。
密支那:每天3 班,1 小時10 分鐘的航程連接著曼德勒與這座克欽邦的首府。
葡萄:經由密支那,每週2 班,2 小時即可抵達這個神祕的高山之地。
大其力:每週6 班,1 小時10 分鐘的飛行讓你快速到達泰緬邊境。
仰光:每天約10 班,1 小時即可從北部的曼德勒飛到南部的繁華大都市。
.巴士
曼德勒可是緬甸中部的交通樞紐,無論你想去多遠的地方,這裡的巴士都能帶你到達。從快速巴士到豪華巴士,無論是去蒲甘的歷史遺址,還是仰光的現代氣息,或者茵萊湖的平靜水域,總有一趟巴士適合你。而且這裡還有一條遠程巴士線路,穿越過山川湖泊,把你帶往東北的神祕山區。
巴士站:曼德勒有三個主要巴士站
1. 奎賽坎(Kwe Se Kan)站:這裡如同一個大熔爐,擠滿了人群與車輛,主要發車前往南部地區。如果你沒訂到接送服務,別擔心,摩托計程車和出租車隨時待命。
2. Pyi Gyi Mat Shin站:距離市中心約3公里,專門服務東北部的目的地,讓你輕鬆前往Hsipaw 、Kyaukme 和臘戍等山區城鎮。
3. Thiri Mandalar 站:這是最中心的巴士站,雖然服務的目的地有限,但能帶你前往彬烏倫、瑞波和蒙育瓦等少數幾個熱門地點。
.火車
曼德勒火車站:這座火車站座落在市中心,位於30 街附近,介於78 街和79 街之間。如果你想要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冒險,來這裡排隊買票吧!
北站雖然在皇宮的西北角,但開往北方的列車卻不承載遊客,想去北方的旅客還得回到主火車站開始他們的旅程。
火車目的地:
蒲甘(Nyaung U):每天2 班,7-12 小時,讓你在古城的遺跡中漫遊。
勃固:每天3 班,13 小時,慢節奏的旅途讓你欣賞沿途風光。
Hsipaw:每天1 班,11 小時,探索這座山城的迷人景色。
Kyaukme:每天1 班,10 小時,感受這裡的傳統與現代的交織。
臘戍:每天1 班,16 小時,經過漫長的旅程來到這片神祕的土地。
蒙育瓦:每天1 班,5 小時,穿越曼德勒平原,直達目的地。
密支那:每天4 班,18-21 小時,進入克欽邦的心臟地帶。
那巴,前往卡塔:每天3 班,10-15 小時,感受緬甸的自然之美。
Nawngpeng ( 固特高架橋):每天1 班,10 小時,這裡有著古老的傳
說和豐富的文化。
内比都:每天3 班,6 小時,緬甸的新都城等待你的探索。
彬烏倫:每天1 班,4 小時,這裡的涼爽氣候將讓你心曠神怡。
Thazi:每天3 班,2 小時45 分鐘,讓你快速到達這座重要的交匯點。
仰光:每天3 班,15 小時,從北到南,穿越緬甸的精華。
◎緬甸國民美食——魚湯麵
緬甸的美食文化豐富而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魚湯麵(Mohinga)。這道傳統的緬甸早餐,不僅是當地人每日的滋味回憶,更是無數來訪遊客心中的美食記憶。
魚湯麵的靈魂在於那碗濃郁的魚湯。這湯頭是由淡水魚精心熬製而成,加入了檸檬草、薑黃、洋蔥、大蒜和魚露等香料,經過慢火細熬,湯汁變得濃稠而鮮美,每一口都充滿了深厚的味道。而那細滑的米粉,則是用米漿製成的,入口滑嫩,與濃郁的魚湯完美結合,讓人一試難忘。無論是檸檬片還是辣椒粉,都是讓每位食客能夠依據自己的口味,調配出屬於自己的那一碗魚湯麵。
然而,魚湯麵不僅僅是一道美食,它更承載著緬甸人深厚的情感與記憶。無論是在街邊的小攤,還是在高級餐廳,總能看到人們享用魚湯麵的身影。對於緬甸人來說,這碗魚湯麵不僅是一種味覺上的享受,更是對家鄉與傳統的深深依戀。
當你踏上緬甸的土地,若沒有品嚐過魚湯麵,就彷彿還未真正了解這片土地。每一口魚湯麵,都是緬甸風土人情的化身,彷彿在低語著緬甸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家的依戀。在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度,魚湯麵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它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更讓每一位品嚐者感受到緬甸的溫暖與熱情。
下一次當你來到緬甸,記得一定要品嚐這碗濃郁的魚湯麵,感受那份獨特的美味與背後深藏的情感故事。
◎高山間的清新茶味
緬甸,這片東南亞的土地,不僅因壯麗的佛塔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更因其高山地區出產的優質茶葉而備受讚譽。這些茶葉源自於那些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的山區,這裡的一切都似乎天生適合茶葉生長。
在緬甸,茶藝展示成為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進茶館或茶店,你會看到茶藝師們細心沖泡茶葉的過程。他們手中的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對茶葉的珍視與敬意,讓顧客不僅能品味茶的香醇,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精髓。
.緬甸的茶葉類型
緬甸的茶葉種類繁多,有清新爽口的綠茶、濃郁烏龍茶和醇厚紅茶,每一種都各具風味,滿足著不同茶客的喜好。在當地的茶店裡,陳列著精美包裝的各式茶葉,這些茶葉不僅是飲品,更像是一份充滿愛與關懷的禮物。
對於緬甸人民來說,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梁。像Shwe Ywa Ngwe 和Taw Win Hnin Pyan 這樣的品牌,努力將緬甸茶葉推向世界,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
茶葉的包裝設計也體現了緬甸人對茶葉的深情厚愛。那些簡約大方的茶罐與盒子,不僅保護了茶葉的新鮮,更為消費者帶來了一種視覺上的愉悅。綠色和金色的搭配,象徵著茶葉的高品質和天然純淨。
緬甸茶葉憑藉其獨特的風味和卓越的品質,贏得了眾多國內外茶客的心。無論是追求健康的飲品消費者,還是熱愛茶文化的愛好者,都能在緬甸茶葉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感動。
在緬甸的金三角地區,農民們逐漸地改種植茶葉,取代了罌粟,這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改善,也讓緬甸茶葉在國際市場上了一席之地。
緬甸茶葉,承載著這片土地的愛與希望,無論何時品嚐,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溫暖的人情與深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