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專業導讀
多多觀察與聆聽,親子存摺甜蜜蜜
文◎黃之盈心理師

每一個情緒,都是一道道通往孩子內心的入口,幫助我們穿越行為的表面,看見他真實的需要。孩子的情緒教養有關鍵期,錯過了親子存摺的甜蜜期,阻礙就變得更多了!
孩子在各年段面臨環境和情境轉換,都可能感受到孤單和不安。情緒是孩子與世界連結的第二種語言,當孩子表達得當時,較容易被外在環境所接住。當他變得安靜、退縮、緊張或者不願意討論的時候,可能是他正處於煩躁、孤單、不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的時刻,我們可以:
➊ 先觀察、
➋ 用無關緊要的話題切入、
➌ 舉例或用自己的經驗讓他知道這些擔心和煩惱很常見、
➍ 聆聽他的想法或感受、
❺ 給予處理的方法和建議。
通常,身為父母,我們很容易操之過急,因為太害怕這些情緒,例如,擔心、害怕、恐懼、孤單、悲傷……等,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心急的期待孩子有解決的辦法,於是就先給予建議。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獲得實際處理的方法,但壞處可能是我們一開始的評估過於單純,孩子或許會覺得我們沒有理解他的感受;若評估過於嚴重,孩子又過度內化擔憂和恐懼。
所以,我們應先從觀察和聆聽起步,逐漸了解孩子的處境、困難、回應。當我們做出回應和選擇之後,也要注意別人的反應和決定下一步的做法。書中提及像是感覺好像隨時有烏雲、坐不住、想一直待在父母身邊、生悶氣、肚子痛等狀態,都是用非常具體的行為,表達內心有擔憂的徵兆,這些擔憂都需要我們去理解和協助。孩子的心情其實大人也會經歷,讓他知道不只有他一人會有這些擔心、害怕、痛苦或悲傷,這些情緒都在幫助我們說出身體真實的感覺。
真正的情商並非免於受傷,而是當負面感受撲面而來時,我們有多少法寶和配備安頓自己、懂得因應和面對低落的感受。真正的 EQ 也並非都能成功抵擋痛楚,而是讓我們透過經驗,一次次完備度過低谷的合適處方。
我們有血有肉,都期待有人陪、有人懂、有人愛、有人鼓勵,透過你的回應和陪伴,讓孩子感受到這些需求都是人之常情!推己及人的陪伴功課,有機會讓孩子除了理解自己、安頓自己,且更具同理心回應家人朋友,這正是情緒教育中最珍貴的人倫課題!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