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書導讀
何處安居?
文/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暨研究者)
打開《歡喜神奇的黃色巴士》第一個跨頁全圖,是一個小城鎮的俯瞰景象,在一片黑白素描的圖像之中,唯有左下角一輛亮黃色的巴士色彩鮮麗的現身,視覺上已先交代了它是主角,它將開往何處呢?
接著,我們看見這輛黃色巴士曾是一輛校車,日復一日接送孩子們去上學。羅倫‧隆這時以兒童的身高視角去觀看黃色巴士,顯現其巨大,承載著孩子們無限的打鬧歡笑聲,黃色巴士也滿心歡喜。當時光變易,黃色巴士換了司機,接送的對象也變成了一群老人,去不同的地方。已然老舊的車體,在老人們的彩繪之下,車身變得繽紛有趣。時移境遷,又過了很久,黃色巴士被棄置在一座橋下,日晒雨淋中更顯破舊,然而卻還能成為一群漂泊遊人暫時遮風避雨的所在。後來,黃色巴士又被拖去一座山谷農場,與羊群為伴。尾聲安安靜靜的沉入河底,魚兒彷彿找到棲息遊樂的新天地,游進游出的,仍然讓黃色巴士滿心歡喜。
羅倫.隆刻意以詩的節奏營造文字的聲音、韻律,重複五次強調讓黃色巴士「滿心歡喜」同時,其實也反映出黃色巴士不變的「初衷」,願意無怨無悔的付出,它的無私奉獻,帶給人與動物的方便、庇護、樂趣,也必然寄託著許多情感回憶,有愛在其中匯流。仔細看封面隱藏的一個訊息:左邊下車後和其他孩子揮手道再見的女孩,她腳邊的手提箱外殼印著「LOVE」。可以這麼說,黃色巴士心裡始終載著愛,這分深情從未說再見。
2024年7月26日《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刊載伊莉莎白·伊根(Elisabeth Egan)撰寫的報導〈他寫了一個關於喜悅的故事,然後構建了一個與之匹配的微小世界〉(He Wrote a Story About Joy,Then Built a Tiny World to Match),除了詳細描述了羅倫.隆創作此書的經過,特別是他以各種物件製造的微型景觀作為場景,流露出一種人文復古的情懷,珍愛物件隨時將逝的吉光片羽。羅倫‧隆自我闡述:「這是關於生命的目標、時間的流逝,以及我們從為他人做事中獲得的簡單人類情感。這引發了我的共鳴。」相較許多生命可能終其一生尋找何處安居卻不得意,黃色巴士即使最終看似報廢沉沒水底,但它的滿心歡喜,是它追尋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是它不斷與其他生命體聯結後產生與發現的。而羅倫‧隆動容的共鳴,則為黃色巴士的安居,譜上至為溫柔的詠嘆調,可歌可頌綿綿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