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入口大廳ANTICAMERA

博物館的入口大廳與一般的入口大廳比起來,在建築上應該要較為豪華,才能夠與之匹配,尤其是我們這裡談得可是一座有規模的博物館。如此一來,借鏡散佈英國鄉間的別墅交誼廳,可說是順理成章,因為這裡通常是各種社交活動的中心,一般稱為「大廳」(Hall),它的作用與威尼斯宮殿主樓層的中央大廳一樣,向來具有會合點的功能,當它被當作較低樓層的庭院使用時,則稱之為「長廊式門廳」(Portego)。不過英國鄉間別墅的大廳是直接通向室外,而威尼斯式大廳則要從一樓的大階梯拾級而上才能進入。這也就是「大廳」與「長廊式門廳」不同之處,後者的大階梯通向樓上的房間,而長廊上也有許多道門通往一樓不同的房間。想像的博物館採用的就是這一種。所以在這座博物館裡,入口大廳的用途不是讓賓客等候用,而是作為一個與會的場所,因為會面有時是行動快速且祕而不宣的,有時則是精心策劃、深思熟慮過的,而這場所的用意就在於當有人從旁撞見,或多或少會有蜚短流長,與其讓謠言傳得天花亂墜,那麼還不如讓這「過客」看個仔細。入口大廳另外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每天都要換上新鮮的花朵。

多尼圓形畫

我實在沒有辦法不把這幅圓形畫放在樓梯的正下方。我們就從這裡由圓圈揭開序幕,而且是以一幅空前絕後的傑作來開場!這幅獨一無二,可搬動的畫作是米開朗基羅所繪,由佛羅倫斯商人安傑羅.多尼(Angelo Doni)委託繪製並買下,這名中產階級商人對這幅作品愛不釋手,西元1506同年又請拉斐爾畫了另一幅,由於他對成果十分滿意,便又再請拉斐爾替他內人畫了一幅,多尼夫人出身斯特羅齊家族,因此拉斐爾倍加用心,將多尼夫人畫得優雅又具有藝術美感。繼米開朗基羅這幅畫作之後的畫都改成了方形,至少那些有鑲框以及易於運輸的繪畫是如此。米開朗基羅有個競爭對手──達文西,若托斯卡裔的米蘭人達文西以卓越的繪畫為人稱頌,那麼托斯卡裔的羅馬人米開朗基羅則無時無刻都以雕塑的角度思考。當米開朗基羅創作這幅畫時,雖然偶爾會從雕塑的角度抽離,但也只是一時片刻,當他的構思具體呈現在畫作後,可以看見他以高難度的設計表達了他對建築設計的癡迷。這就是新柏拉圖主義的高超技巧,看看聖母經他雕塑後的肌肉線條多令人滿意,這可是每個練習皮拉提斯的人又羨又妒的成果!

這幅畫可謂是一場古典裸體與以裸體為背景的絕妙對話,對宗教救贖亦有所助益。在這之後,米開朗基羅再度遇上了另一個競爭對手,在他諸事不順時,這個對手的事業卻一帆風順,平步青雲。我指的正是波提切利,他也多次畫過圓形畫作。利皮父子檔畫家──菲利浦.利皮(Fra Filippo Lippi, 約1406-1469)及小菲利浦.利皮(Filippino Lippi, 1457-1504)也一樣,只是他們的圓形畫如洗衣機的離心效果,所有的軀體都迎合圓圈的弧度而彎曲,好像這個圓圈就是魚眼鏡頭的焦點,或如前面提過的第一幅畫《阿諾菲尼夫婦》,由揚.范.艾克所繪的凸透鏡效果。米開朗基羅在這一點便勝出波提切利,因為米氏的圓形畫,無非是聖家族和古典兩者之間的完美組合,是一個圓滿的剪輯。它的圓形畫不強調光線,也不著重筆法,而是突顯整體的雕塑感。

聖徒烏蘇拉系列畫作之一:訂婚男女見面會

入口大廳裡有兩幅非凡的威尼斯風景畫特別引人注目,猶若歡迎參觀者的到來。在左邊牆面上的不遠處,則有一幅瓜爾迪的小型畫作,這幅畫作就如同收藏家的怪異收藏品,我不得不這麼做的原因,一來是出自對我內人的敬意,她是威尼斯人;二來是表達對小犬的感情,他的曾祖母長眠於水上墓園──聖米歇爾島(Cimitero di San Michele)。這裡共有三幅畫,之間的年代橫跨了兩個世紀,但畫裡卻有著共通點:潟湖海水獨有的腥鹹味、對威尼斯建築的讚揚、以及赫赫有名、精於描繪船隻的筆法。年代最久遠的畫,是出自維托雷.卡爾帕喬(Vittore Carpaccio, 1465-1525 / 1526)之手,他毫不避諱將自己的拉丁文簽名明目張膽地寫在正中央,就在旗竿基座上貼的捲曲文宣上,從這一點看來,可以感受到他對於完成這幅作品自豪萬分。卡爾帕喬經常在畫上署名,這樣的手法吸引著觀畫者走近細看,近到彷彿可以聽見畫裡人物的喧騰。在場人物有因公必須出席的官員、神職者,或被強制要求參與的威尼斯市民(即使這樣的場合在市民的公共生活裡,顯得太過官僚)。在那年代悠遠的1495年,這幅畫有許多細節值得細細玩味。此時威尼斯仍渾然未覺它身為航運樞紐的歷史地位,已經隨著哥倫布1492年發現美洲,而開始走下坡,畫裡仍可感受到一片歡欣鼓舞、欣欣向榮的氣象。畫家將用來支撐碼頭,深深固定在水底的樁柱描繪得鉅細靡遺,從停泊處接駁乘客到克拉克大帆船(Caracca)的快艇,也畫得絲絲入扣,你還可以看到這種小艇備有十支船槳。這幅畫裡的一切,都可作為研究當時歷史文化的文獻。

鄰近斯拉夫人堤岸與聖馬可紀念柱的防波堤

接下來這幅畫和前面提到的畫相隔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此時威尼斯已然失勢,但也更增添了另一種魅力,過往的軼事趣聞仍遺留在威尼斯作曲家托馬索.阿爾比諾尼(Tomaso Giovanni Albinoni)和韋瓦第的樂章,以及流傳在威尼斯劇作家哥爾多尼(Carlo Osvaldo Goldoni)的劇本中。而威尼斯畫家也多次將威尼斯風光收錄在各種大、中、小,不同尺寸的畫作,畫作的大小端看買家的口袋深淺,其中一種收藏者,現在已不能稱為「大使」,而要改稱「領事」,如英國領事史密斯先生,他同時是名收藏家和藝術品經銷商;另一種收藏者,則是到歐洲壯遊時將油畫當作紀念品的旅者。這一類型的畫,偶爾會更動其中的船和人物,有時透過暗箱成像所採用的視點也會改變。畫面中可以看見兩名頭戴圓帽的神父在廣場上交談著,也許其中一個就是人稱「紅髮神父」的韋瓦第,另外還有一群紳士們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戴著當時流行的三角帽,而一旁那活靈活現的小狗,更是畫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的斯拉夫人堤岸已不再限定為斯拉夫人特定活動的區域,畫裡的這些衣服都是18世紀時流行的顏色,接近亞曼尼(Armani)常使用的柔和色或灰棕色:威尼斯當時並未像巴黎、倫敦一樣,喜歡活潑、多彩的衣著,就連威尼斯特有的貢多拉船,其船身都無可救藥地漆成烏漆抹黑的黑色,但他們仍有權在船上加裝半圓形的蓋頂,儼然是潟湖版的轎子,雖然禁止載貨,卻成了許多人私密幽會的最佳掩護。這幅畫跟卡爾帕喬的畫作不同處在於,你要先從近處看,然後慢慢地後退,把眼光放遠來看,距離拉長時,觀者就能夠察覺到畫裡那股神祕的魔力:你會慢慢感受到空氣中的濕度以及那慵懶的動作,這是卡納雷托(Canalettol, 1697-1768)的絕技,他善於用寥寥數筆就能勾勒出真實的情境。你看那湖水以細小的筆觸小心翼翼畫成,他也一一描繪堆砌碼頭的石頭陰影,確切表達出物質的特性,因此我們的大腦得以重組畫面,這清楚說明了我們不是用眼睛看,而是透過大腦來解讀畫作。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