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二講 自卑情結

The Inferiority Complex 「換做是我的話,會這樣做……」
「我本來也想接下那份工作,但是……」
「我本來也想反駁他啊!但是……」
會說出這種話的人,內心深處都藏著強烈的自卑感,都覺得自己不夠好。

以個體心理學實務來說,用「意識」(consciousness)和「無意識」(unconsciousness)兩個專業術語,來指稱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因素,並非正確的表述。意識和無意識其實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相輔相成運行,彼此之間毫無牴觸。但是一般人往往有所誤解。再說,兩者之間的界線並不明顯。因此,我們必須找出朝著同樣方向前進的兩者,到底是為了達成哪些目的。在尚未弄清兩者的關係之前,想分辨什麼是有意識的、什麼又是無意識的,根本不可能。再者,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關係是會在人生原型(即第一講分析過的生命型態)中顯現出來的。

有個案例可以說明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密切關係。案主是一名四十歲的已婚男人,患有焦慮症:他極想從窗戶跳下去,也一直努力對抗這股自殺的渴望。除此之外,他的表現一切良好:交遊廣闊,社經地位不錯,與妻子感情融洽。除非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的相互關聯來探討,不然此個案著實讓人費解。從意識面來說,他覺得自己必須從窗戶 跳下去。但是他仍活著,而且連試都沒試過。他之所以能活下去,全因為他的生活中還有另一個無意識的面向。在無意識的面向中,他拚命抗拒著想自殺的渴望,而這種掙扎發揮了極重要的力量。當無意識能與意識互相配合時,他就贏了。事實上,在他的「人生風格」(the Style of Life,詳見第四講)之中,他是一位征服者,完成了一個充滿優越感的目標。這時,各位讀者可能會問,當他意識裡有自殺傾向時,又怎麼會覺得優越呢?答案是,他身上有一股力量在打仗,奮力對抗自殺傾向,而他贏了這場戰爭,成為名符其實的征服者及優越者。客觀來說,驅使他去追求優越感的條件因素,是他自己的弱點;在某方面覺得自卑的人,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在這場屬於他自己的戰爭中,他奮力追求優越,他奮力求生,他奮力征服,這股奮力一搏的力量超越了自卑感及想死的衝動。而差別只在於,自卑感與自殺的渴望出現在他的意識生命中,奮鬥的力量則存在於無意識生命中。

且讓我們來檢視此人的人生原型發展是否符合我們的理論。首先分析他的童年記憶。我們發現,他小時候有學校適應不良的問題。他不喜歡其他男同學,只想逃離他們,但他仍然鼓起所有勇氣,待在學校面對他們。換言之,我們已經看到他付出努力去克服自己的缺點。他面對了問題,也戰勝了問題。分析此個案的性格後,我們發現他的人生目標之一就是克服恐懼與焦慮。在這個目標驅使之下,他的意識概念和無意識概念互相配合,構成一個統一體(unity)。若有人不把此人視為一個統一體,可能會認為他並沒有任何優越、成功之處。旁人或許會認為個案只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雖有奮戰的想法,但本質上仍是一個懦夫。但這種觀點是錯的,不僅未將與個案相關的所有因素都考量進去,也沒有參照整體人生來詮釋那些重要的因素。如果我們不承認人的所有面向是一個統一體,整個心理學界,包括我們對個體的理解,或是想要理解個體而付諸的努力,終將徒勞無功。這就像是我們預先假定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劃分成意識與無意識,卻又認定兩者之間毫無關連,因此不可能將人生看成一個完整的實體(entity)。
除了將個體的所有生命面向當成一個統一體來看,我們還必須將一個人的人生併入社會關係脈絡一起檢視。剛出生的嬰兒很脆弱,因此需要他人的照顧。如果不去了解負責照顧孩子、彌補孩子弱勢的人,我們就無法了解這個孩子的人生風格或型態。如果我們只懂得分析孩童身體所存在的空間環境(periphery),就無法理解孩子和母親、家庭之間錯縱複雜的關係。孩子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不僅是人身上所具有的特性而已,還涉及整個社會關係的脈絡。
適用於孩子身上的道理,某種程度也適用於成人。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軟弱,和成人在社會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軟弱非常類似。我們大家一定都曾深感無能為力,對生活的某種難題無所適從,只覺孤掌難鳴。因此,成人身上最強烈的傾向之一就比方說,一群水牛定可自我保護、擊退狼群。只有一頭水牛絕對寡不敵眾,但如果是好幾頭水牛聚在一起,就可站穩腳步、同心協力擊退天敵,保住性命。反之,大猩猩、獅子、老虎則可以離群索居,因為大自然賜予牠們自我保護的本領。人類沒有動物那般壯大的力氣和尖牙利爪,因此獨自一人並無法生存。由此可知,人類之所以開始社會生活,皆因人類本身的軟弱無助而起。
基於這一點,我們可預期在人類社會裡,每一個人所具備的能力與技能都不一樣。而一個調適得宜的社會,絕對會義不容辭地為每一位成員提供支援,幫助他們發揮能力。各位務必理解這一點,否則會誤以為可以單純根據一個人的天賦能力來判斷某個人。事實上,即使某個人在孤立的環境下出現了某些缺陷,但只要他能回歸組織完善的社會,就很有可能補足欠缺的能力。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