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第一章
加密貨幣女王登場

倫敦,二○一六年六月十一日
在倫敦溫布利體育館的後台,茹雅.伊格納托娃博士正緊張地踱來踱去,身上一如往常地穿著長版的禮服。我會讓你們的幣數翻倍,我會讓你們的幣數翻倍。她可以聽見背景處有崇拜的數千粉絲在發出鼓譟聲與歡呼聲。平日的茹雅並不會在活動前感到緊張,但今天的她要宣布一樣把金融投資法則一條條違反光──甚至跟金錢的概念本身都唱反調──的事情。要知道台下的群眾已經把身家都拿出來投資她所承諾的一場全球「金融革命」,今天她要是不能繼續說服他們,那一切就都玩完了。這當中牽涉到的,是高達十億美元的輸贏。
她的二當家賽巴斯琛.葛林伍德正在台上暖場。「今天我很榮幸能站在這裡!」他大喊著。「你們全都太棒了!」這對搭檔創立了他們的公司,不過是兩年前的事。而在這兩人之中,賽巴斯琛一直都是比較會賣東西的那個。但現場的三千人可不是大老遠從七十個國家過來看他的。他們來此是為了她:全世界最令人興奮不已的加密貨幣背後,那個不世出的天才。
賽巴斯琛用他一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口氣介紹了茹雅出場:「今天把我們聚在一起的理由……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的造物主,我們的創辦人……」
艾莉西亞.凱斯的《烈火女孩》一曲,從溫布利體育館的音響系統中炸開,焰火點亮了舞台。每個小細節,包括邀請函上使用的字眼,都經過精心策畫。茹雅知道外表等於一切,只要妳看起來有那回事,旁人就會相信妳真的是那回事。她自信滿滿地走了出來,她的黑長髮、深紅唇膏、在聚光燈下閃閃發光的華麗紅禮服,鑽石耳環──一切的一切都展現著成功與魅力。在她身後,有一個被火焰吞沒的巨大標誌,上頭寫著:維卡幣(OneCoin)。
台下的投資人──衣冠楚楚的烏干達商賈、出身東倫敦的虔誠穆斯林、在斯堪地那維亞挨家挨戶推銷維他命的業務員──全都對茹雅的背景故事朗朗上口。事實上,他們大多數人正是因為熟知茹雅的出身,才信任她,才願意把錢交給她的。牛津大學的明星學生。任職高階顧問公司期間,在跨國金融上有過一段十分亮眼的表現。年僅三十六歲,已兩度獲選保加利亞年度最佳女企業家,還榮登過《富比世雜誌》的封面之星。她的保加利亞語、德文、英文、法文與俄文,都很流利。群眾中有人竊竊私語著說她的智商超過兩百,有些人還配戴著上面印著她面容的胸章。
她產生了那個改變了所有人生命的發想,不過是距今兩年半前的事情。二○一一年,她第一次聽說有樣東西叫「比特幣」的時候,茹雅還半信半疑。她來自金融圈,來自傳統的銀行業,事情在那兒都得按規矩來;貨幣有政府背書,由央行掌控,這一點確定得一如日夜交替。但她愈是去深入瞭解這個奇特的虛擬貨幣,這種運行在線上,銀行跟政府都鞭長莫及的新玩意兒,她就愈是對其著迷。虛擬貨幣的發明者,是一個冰雪聰明、但身分神祕的程式設計師,「中本聰」是他用以闖蕩江湖的假名。中本聰在二○○九年創造出比特幣之後,就不知所蹤了,但他留下了一張藍圖,給簡直是為網路時代量身訂做的一種全新貨幣。一種不受銀行或國界節制的金錢。一種沒有單一個人可以一手掌握,在世界各地傳來傳去就跟發電郵一樣容易的「加密貨幣」。這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實驗,但茹雅看到的卻是一種科技準備好了要改變世界。她覺得低買高賣這些新貨幣來賺錢的層次太低,她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創造一種屬於她的加密貨幣。
她偶爾會跟懷疑論者說在科技的世界裡,發財的從來不是那個第一個想出點子的人──而是那個讓大街小巷上的男男女女用得上這個點子的人。傑夫.貝佐斯做大了亞馬遜,但他並沒有發明電子商務,他只是把電商推廣到家家戶戶而已。微軟的MySpace比臉書先出茅蘆,但改變世界的是馬克.祖克伯。賈伯斯、比爾.蓋茲、伊隆.馬斯克,甚至於湯瑪斯.愛迪生,都是拿已經存在的概念,做出了凡夫俗子都能用得上的東西。那就是維卡幣──老少咸宜的加密貨幣。它的聲勢暫時可能比不上家喻戶曉的比特幣,但那也就是暫時而已。茹雅保證維卡幣會比對手更便捷、更順暢、更好用。她估計著有朝一日,員工用會維卡幣領薪水,領了薪水用會維卡幣買東西。任何人趁現在投資價格還沒如火箭升空般的維卡幣,時候到了都能大削一筆。
但維卡幣的意義遠遠不只是發財致富而已。銀行家與各國政府已經割韭菜割了幾十年,全都是靠他們掌控了貨幣:他們可以印鈔票,可以訂定利率,然後把錢貸放出去,還可以拿錢去投機獲利,你想跟他們借錢還得被狠敲一筆手續費。二○○八到二○○九年的金融海嘯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面對這樣的問題,像比特幣與維卡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就是解答,而靠的就是這項科技當中所隱藏的革命性概念:固定的貨幣供給量。中本聰之所以創造比特幣,是因為他看不慣各國政府在二○○八年的金融危機時,是如何印鈔救市來保住那些眼看要破產的銀行,須知多印出來的鈔票最終就是劫貧濟富,讓窮人變得更窮。所以,中本聰才在比特幣的總量上加了一個天花板,就是兩千一百萬顆,不會再多了,而且其發行會根據預先程式設計好的速率去進行,外力難以干預。換句話說,這就是一種供給量確定,而且政府的手伸不進來的貨幣。
維卡幣在茹雅的擘劃中,會成長為比比特幣更大的加密貨幣,但其遵循的規則跟比特幣並沒有什麼不一樣。相對於比特幣就是兩千一百萬顆打死,維卡幣的流通量則永世固定在二十一億顆。這個數字──二十一億──代表了一切。這個數量內建在這套科技本身之中,就像刻在石頭上的文字。沒有人可以印出第二十一億零一顆維卡幣,就連茹雅自己都辦不到。無怪乎當權者這麼害怕像維卡幣這樣的加密貨幣。一樣他們控制不了的東西,當權者豈能不怕。
「我覺得時候到了,」茹雅用她很特別的保加利亞文混德文口音告訴群眾,並仔細留下了設計好的空檔讓眾人鼓掌;「成敗在此一舉,我們要成為世上加密貨幣的第一把交椅。」
你想在溫布利體育館裡找到一個質疑她的人都難。畢竟從之前到現在,茹雅沒打過一句誑語。十八個月內,二十億歐元的投資流入了維卡幣,推著其單枚市值從零歐飆升到五點九五歐──跟她的預測分毫不差。館內幾百人已是百萬富翁,就因為她的眼光神準。
但如今她告訴他們,我們有了點問題。很顯然,維卡幣擴張得太大又太快,搞得她已經沒有錢幣可賣。
「我們可以靠現有的這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貨幣嗎?」茹雅似問非問地說著。
「可以!」有人從座位的Z排大喊。那確定到不行的聲音,大聲到站在高高的舞台上的茹雅,都聽得一清二楚。
「不,我們不行。」茹雅說。讓她懸著一顆心的時刻來了。「(我們要)創造一個比誰都大的貨幣……我們要把規模增加到一千兩百億顆。」
她放慢了速度強調那一湯匙糖,好藉此模糊這一戲劇性──而且在理論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增加維卡幣的發行量。「為了回饋你們這群老成員,感謝你們從第一階段就支持我們到現在……我們將以公司的名義將你們帳戶裡的幣數加倍。」
群眾馬上就炸開了。現場的瘋狂氣氛與其說是銷售大會,更接近於宗教慶典。在場者不是大聲歡呼,就是激動成啞巴。二○一六年十月一日──差不多三個月後──所有人的維卡幣數量都會翻倍。更棒的是,茹雅還承諾維卡幣的幣值也會維持不變,每一顆維卡幣還是價值五點九五歐。
「我們愛你,茹雅,」一個聲音大叫。
「謝謝你,」她答道。「兩年後,就不會再有人討論比特幣了。」
就這麼一個響指,茹雅博士就讓在場每個人的財富翻了一輪。這還不包括數十萬名沒能親自來到倫敦的投資人。大家似乎並不在乎她打破了經濟學入門的基本規則:一樣東西的供給量增加,價格就會下來。同樣好像大家的無所謂還有她打破了自己的承諾:維卡幣的流通量將永遠維持在二十一億顆,而「供給固定」可是加密貨幣的全副意義所在。所以,她究竟要怎麼把維卡幣的數量增加五十倍?而且還不能影響到其價格?
如果有誰能在一夕之間創造出一堆百萬富翁,那人自然非茹雅博士莫屬。

洛杉磯國際機場,二○一九年三月六日
「康斯坦丁.伊格納托夫與鄧肯.亞瑟請到櫃台報到。」機場的廣播系統傳來了這樣的聲音。
康斯坦丁的班機已經誤點了兩個多小時,而這正是他最不樂見的發展。這幾天可把他給累壞了。連著三天,他都跟負責IT的大個子南非同事鄧肯.亞瑟,一起被困在飯店會議室裡,共同策畫維卡幣電商部門的美國擴張大計。唯一可堪告慰的是,他很快就能舒舒服服地坐進商務艙,在史蒂芬金小說新作的陪伴下踏上歸途,回到保加利亞。
他被警告過好幾次,赴美是在冒不必要的風險。但來自神祕高層的「消息來源」,安全顧問法蘭克向康斯坦丁保證,他不在國際刑警的任何一張逮捕名單上。一開始,康斯坦丁有點驚訝於他竟真的能進入美國。兩週前在美國一落地,他對問東問西的邊境官員表示,他來美的目的是要跟綜合格鬥的選手一起訓練。憑藉一身肌肉的骨架跟渾身上下的刺青,三十三歲的他看起來確實有那麼回事。也許那就是他們讓他入境的原因。
「商務艙要開始登機了嗎?」康斯坦丁來到出境大門後問起了土耳其航空的空服員。他又喜形於色了。能早一步登機是幹他這種工作的一項福利。
「請走那道門,伊格納托夫先生,」女性空服員不動聲色地回覆了他,並作勢請他走門的方向。
但他一通過那道門,康斯坦丁就知道他哪兒也別想飛了。五名身著西裝的彪形大漢已經恭候他多時。他們其中兩人一擁而上,迅雷不急掩耳地將他的手臂扭到身後,然後第三個人將他上銬後推往一扇側門。他一個字都還來不及說,康斯坦丁就發現自己已經坐在一間審訊室裡,活像來到了一九九○年代的偵探連續劇裡,彷彿馬上就會有不修邊幅的洛城警探跑出來唱黑臉跟白臉的雙簧。在此同時,鄧肯同樣沒得選擇坐在在走廊遠處的另一個類似的房間裡。
「你姊姊呢?」他們問道。
這個問題,聯邦調查局已經問了兩年。就在十八個月前,他們差一點就抓到她了──她幾乎是他們的囊中物。他們甚至向保加利亞檢方發出了起訴的請求。但論聰明,茹雅.伊格納托娃還是略勝聯邦調查局一籌。她手腳太快,人面也太廣。幹員們知道康斯坦丁只是聽話的跟班。他是直到那場把投資人錢幣數加倍的倫敦大戲當週,才開始替自己的姐姐工作。但即便如此,他仍是少數可能知道她行蹤的其中一人。
「茹雅.伊格納托娃博士在哪兒?」
康斯坦丁深知所有的傳言,也熟稔反覆練習過的推拖之詞。她在休產假。她人在倫敦,還住在白金漢宮。人在俄羅斯跟弗拉迪米爾.普丁一起。人在她位於黑海的私人遊艇上,船上放了有所有的錢,她臉上則有一張新的塑膠面孔。她窩在杜拜的私人園區裡。她死了──她被想討錢回來的阿爾巴尼亞黑幫在希臘逮住殺了。有些他甚至還重複了。
「我不知道,」他答道。「我十八個月沒見到茹雅了。」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失蹤的加密貨幣女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