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那一年,我決定掙脫焦慮(節錄)
我只是想要成為沒那麼焦慮、活得更快樂的人。
而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做到了。
成為世界上最不容易恐慌的人
現在,你明白我為什麼如此肯定,人們能在被焦慮吞噬前,控制住自己的焦慮。因為,在沒有任何人(包括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我控制了公開演講焦慮和社交焦慮。我透過自身經驗,學習到如何控制焦慮,並在過去54年,以心理治療師的身分,幫助成千上萬名的案主解決問題。此外,我也從克服焦慮的經驗中,創造出一套治療理論,實踐多年。要不是因為自己有焦慮困擾,或許也不會有REBT的誕生。想到自己從本來動不動就緊張,變成即便處境艱難、也很少慌張或焦慮的人,激勵著我運用自己的治療理論和實務,去幫助大家。
最重要的是,我靠著自己克服了過度焦慮。當然,我確實從許多哲學家與治療師的作品中,學到很多。我也借鏡了華生的實驗(儘管他本人並不是治療師,但他執行了數個治療實驗)。有了前人的幫助,加上強迫自己硬著頭皮去面對(讓自己極端不舒服,並告訴自己所有的焦慮與恐懼都是徒勞),我想我可以很實在地說,我是全世界其中一個最不容易恐慌的人。回想65年前、也就是我19歲之後的人生,曾經發生過許多遺憾的事。我仍會在意自己的表現,想要完成某些事,贏得特定人士的肯定,並過著舒適的人生。但我告訴自己,頂多用擔心、難過或失望,來面對(可能發生的)壞事。而且,我也確實未曾以焦慮、沮喪或憤怒的情緒來應對。
換而言之,我從一個堪稱全世界最容易受影響且煩躁的人,變成了幾乎很少感到心煩意亂的人。如同我其中一本暢銷書的標題所指出的,我頑強地不讓自己因為任何事而變得悲慘。沒錯,任何事。
但我還是要再次強調,這是靠一己之力做到的。我沒有接受諮商或治療,也沒有加入治療團體,更沒有親朋好友推我一把、或強迫我這麼做。在克服焦慮上,我取得了驚人的進展,並一直保持著淡定的狀態。
與此同時,我也成為了忙碌的治療師,案主數量或許是全美最多的。我開創了最受歡迎且廣泛傳授的心理治療形式,且也經研究證實相當有效。就各方面來看,REBT強調了其他心理治療體系也認定有效的方法,亦即改變人們自我封閉的念頭,引導大家去做自己害怕的事。
而最棒的一點,就是REBT(我於1955年所創)與CBT(1960年代在REBT後,出現的相似治療模式),或許是最有效的自我幫助療法。市面上,有成千上萬本書籍和素材運用到REBT、或近似的方法,指導讀者與觀眾克服內心嚴重的抑鬱、焦慮、憤怒、自我貶低和自憐。因為這種自助式療法通俗易懂,幾乎所有人都能理解。只要有決心,任何一位願意面對痛苦、處理自身困擾的人,都能使用REBT。而且它確實有效!
因此,就我個人與成千上萬名使用過REBT與CBT主要治療方式的大眾經驗來看,我能肯定你──本書的讀者,絕對能在焦慮掌控你之前,控制焦慮。當然,這並不保證只要使用REBT或CBT,就能徹底根除焦慮。但只要你努力嘗試,就有極高機率可以成功。我自己就在沒有接受太多幫助的情況下,親自做到了。如今,REBT還有累計超過50年的研究與實際應用,因此更有成效。如果你仔細閱讀後面的章節,就有辦法訓練自己做到。
面對不同情況和事件,你是否容易感到焦慮?是的,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但你能換個角度去思考和行動,最小化自己的焦慮嗎?答案是可以,幾乎所有人都做得到。你願意用我套用過的方法與思想,將心中的焦慮(無論起因為何)最小化嗎?試試REBT和CBT,親自看看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