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當西方健身肌肉遇上東方武術氣血

這幾年適逢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考慮到無論是已經染疫或是尚未染疫的讀者來說,修復氣血、加強心肺功能皆為當務之急,故本書決定將重點放在人體的上焦部位,也就是頭、肩、頸、上背、上肢,主要器官即為心肺。日後若有機會,再向讀者介紹中焦以及下焦部位的修復與保養。

心肺就像人體的幫浦,如果心肺功能好,連帶五臟六腑功能也會提升。五臟六腑對應的是人體中不同的機能,比方說,脾主肌肉,如果脾胃不好,吸收的營養無法運送到全身,其他功能也會低下;所以脾胃不好,應多運動來加強肌肉量,等肌肉量充足了,脾胃就會有許多養分來供應全身運作。肝臟主筋,所以如果筋絡不好,要回過頭來看肝臟功能是否有受損;等肝臟調理好了,筋絡的柔軟度也會增加。再者,肺主皮毛,肺功能提升了、肺活量變好,膚色就會漂亮,皮膚的疾病也會減少。

所以歸結到底,加強心肺功能是強化五臟六腑的源頭;而要加強心肺功能,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是運動。不管是哪一種運動,都跟氣有關,氣足了之後,氣跟血才能一起運送到全身。人活著只要還有呼吸,就有辦法養氣,我們可以先從練習呼吸開始,讓氧氣進入人體修復粒線體,從而活化全身的臟腑機能。

有一次,我去德國參加輪拳手轉車(KRANKcycle)的講師訓練,學員們都要做測試,這個測試要參加者維持最大心跳率的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二以上的心率,看誰可以維持最久(最大心跳率=220-年齡)。

我抽到的剛好是高強度等級的訓練(Race Day);於是暖身完畢後,我就跟一堆高頭大馬的德國教練們一起接受測試;站在一堆肌肉粗壯、體型健美的健身教練旁,我這個學習東方武術的女子看起來既不起眼亦不厲害,感覺像是敬陪末座的一員。

這些看起來超厲害的健身教練,一開始就虎虎生風地拼命轉,但五分鐘之後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出局,再過十分鐘,已經有三分之二的人出局,到最後,居然只剩下我一個人還在場上轉。講師很疑惑地看著臉不紅氣不喘的我,問我:「你不會累嗎?」我說:「還可以呀。」感覺自己像是來踢館的。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戴著心跳帶,心跳都公布在大螢幕上;他疑惑的是,我的心跳已經到了要求的強度,可是我的表情還是一派輕鬆、游刃有餘。

事實上,我平時的心跳是一分鐘四十下左右,也就是我的心臟一分鐘只要跳這麼多下就可以供應全身的血流量,這對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來說是正常且健康的,而一般人一分鐘大概要跳八十幾下才夠。優秀運動選手的心率,大概會比一般人的心率低百分之十。

所以,像這次的測試要求我們要維持最大心跳率的百分之八十五到九十二以上,而我的能力可以再往上加百分之十。結果,我明明是要去受訓拿講師資格的學員,沒想到那堂課結束之後,講師卻跑來跟我說:「你明天可以幫我們上一堂武術課嗎?讓我們知道要怎樣才能像你一樣,耐力這麼好又不會累。」於是,我直接從學員跳級成教練們的講師。

我還記得那堂課在海邊的沙灘上,一整堂課我只有教他們如何紮馬步。調完呼吸就紮馬步定住不動,而且我也跟大家一起紮了一個小時。在這一小時中,一群人高馬大的外國人咬牙苦撐,馬步紮不了,就變站樁,或者就直接站著撐上一個小時,因為他們很想體驗為什麼我說紮馬步就可以鍛鍊心智、磨練體魄。因此這一個小時,他們雖然得忍受腳上的熱沙、風吹日曬,但結束之後,他們一個個都沒講話,直接跑過來輪流抱著我哭,一個哭完又來一個……原來,他們在腳埋在沙子裡、同時風吹日曬的情況下,竟然感受到身體裡有能量在流動,體驗十分深刻,覺得自己獲益良多。結果馬步不過紮了一個小時,他們竟然可以滔滔不絕地分享兩個小時。

我從小就接受各類運動的訓練,最後選擇了游泳與武術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後來學習並鑽研針灸,讓我對氣血跟筋絡有更深入的了解與體會,也特別重視氣血養成,這種種因素,使我得以在比賽中支撐到最後還游刃有餘。我要說的是,重點不在於你是不是武術選手或者會不會針灸,而是在於你能否找到簡易的方法來照顧氣血。如果你能每天花些零碎時間、照著書中的方法做,絕對也能體驗到氣血充足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包括修復病症、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與工作品質等等。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