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真的死亡
人在世上存活並不是僅有一世,而是三世。
✦ ✦ ✦ ✦ ✦ ✦
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一場持續的睡眠,第二階段是睡眠與清醒的交錯出現,第三階段則是永恆的清醒。
在第一階段,人是在黑暗中獨自存活;在第二階段,則是與同伴一同生存,彼此接近或共同生活,卻又維持獨立分離的狀態,並且生活在能為他描繪出外在環境的光亮中;在第三階段,其生命與其他生命的靈魂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神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並且能辨別出有限事物的本質。
肉體在第一個階段從「種子」萌芽發展,並演化出第二階段所需的配備和技能;靈魂在第二階段由「蓓蕾」中出現,同時體悟出為第三階段所準備的力量;在第三階段中,蟄伏於每個靈魂中的神性種籽得以發展,而這些神性種籽早已藉由知覺、信念、情感及天才敏銳的洞察能力,揭露一個超脫於人類的世界(彼世)──儘管那一個世界對靈魂而言清晰如白晝,對我等凡人卻是晦暗不明。
✦ ✦ ✦ ✦ ✦ ✦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程稱之為新生;而從第二階段至第三階段的過渡則稱做死亡。
我們由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的方式,其實並不會比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更為隱晦。只不過,前者是通往世界的表層,後者是通往世界的內部核心。
然而,就如同第一階段的「稚童」對生命第二階段所有的榮耀與喜樂仍舊猶如眼盲耳聾,而且由母親溫暖身軀中出生是如此的艱難痛苦,所以在對外部的新環境產生意識前,會有一瞬間的感覺如同死亡──他早先的存在結束了。如今我們所有的意識都囿限在狹小肉體的存在裡,對第三階段的壯麗、和諧、光輝及自由都一無所知,因而會輕易地誤將引領我們步入第三階段那黑暗、狹窄的通道當作一個沒有出口的隱蔽陷阱。
然而,死亡只是讓你成為更自由存在的第二次新生,靈魂會從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外罩(皮囊)破繭而出,並且不再怠惰與懶散──就如同孩童在第一階段新生時所做的那樣。
在這之後,雖然所有事物僅能以外在表象的樣貌、並僅能以此樣貌方從遠處透過我們現下的感官來觸及我們,但如今我們會從內在感受和體驗這些事物最深處的真實。
如此一來,靈魂將不再遊蕩於山巒與田野之間,或是被春日的愉悅所圍繞,然後哀歎這一切對他來說只是表象;因為超脫了塵世局限,他將會感受到成長的全新力量和喜樂。
他將不再需要透過那些勸誘性的字句來在他人身上產生思想,而是經由作用在彼此靈魂最直接的影響來促成;他不再受到肉體的阻隔,而是在靈魂層面獲得統一,他將感受到創造性思維帶來的喜悅;他將不再僅以表象的形式出現在未亡的所愛之人面前,而是安居在他們靈魂的最深處,並且所思所行皆在他們靈魂中或透過他們的靈魂而展現。
精采試閱2
靈魂出竅是可能的,但是……
人的靈魂充滿他的整個肉體;當靈魂捨棄肉體,肉體會立即死亡;然而,靈魂的意識之光無論在此生或彼此都依舊閃爍。
我們才剛看見意識之光在窄小的肉體內來回遊蕩,交替著照亮眼、耳、內外的感官,最後在死亡時完全脫離肉體,這其實就像一個人在一間長期以來他所居住、在其中來回移動的小房子被毀壞之後,進入了開闊之地,並且開始新的旅行。
除了使活動的舞臺由狹窄的轉換成較為寬闊的之外,死亡並沒有在兩世之間造成任何區別。在此世,意識之光並不總是無所不在,它可能逐一地存在或分散出現,同樣的狀況在彼世的生命中依然會發生。
只不過,意識遊走的場地如今難以言喻地擴大了,可能出現的延伸更加寬廣、道途更加自由、觀點更加提升,並且所有這個塵世中較低的階層都被包含在其中。
話說回來,在這一世中的特別情況下(極罕見的情形下),我們的確也能看見意識之光遊蕩離開狹小的肉體範圍,進入更開闊之地,然後帶著關於發生在遙遠時空的消息再度回歸。
彼世延伸的長度,取決於此世的寬廣程度。突然間,那道在今生與彼世之間原本理應永遠閉合的門扉,突然出現了一道縫隙,接著又迅速地再度閉合──那是一扇將在死亡時徹底開啟的門扉,而且只有在那時,那道門才會完全打開,並且絕對不再關閉。
不過請注意,那搶先透過那縫隙驚鴻一瞥所瞄見的世界,對當下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不管如何,這一世法則的例外,只不過是更偉大生命法則同時包含了兩個世界(今生和彼世)的例證而已。
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世俗的肉體在這一世陷入深沉的沉眠,導致它能以遠超出它通常會受到的限制,而在彼世甦醒,只不過,這樣的沉眠程度還不夠深沉且徹底到無法再被喚醒的程度;或者那是因為終極肉體中的某一點突如其來受到超乎尋常的強烈刺激,而從遙不可及的遠處,帶來提升至超越門檻的效應。
由此所展開的,是那些透視、預感及徵兆夢:如果未來的肉體及來生都是無稽之談,那麼這些現象就是純粹的幻想,否則,這些現象就是此世的跡象和彼世的先兆,因為先兆是未來的預示。
然而,這些並非此世正常生活的跡象。
現世只須為彼世建構「神聖的軀體」,而不是早早使用那未來的眼與耳去看與聽彼世。在現世倉促折斷的花朵,無法在彼世茁壯成長──即便人們能夠藉由相信這些進入現世生活當中的彼世,來支持幫助他對彼世生活的信仰,也依然不能把期待寄託在那些微小的跡象之上。
人在世上存活並不是僅有一世,而是三世。
✦ ✦ ✦ ✦ ✦ ✦
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是一場持續的睡眠,第二階段是睡眠與清醒的交錯出現,第三階段則是永恆的清醒。
在第一階段,人是在黑暗中獨自存活;在第二階段,則是與同伴一同生存,彼此接近或共同生活,卻又維持獨立分離的狀態,並且生活在能為他描繪出外在環境的光亮中;在第三階段,其生命與其他生命的靈魂交織在一起,成為至高神靈魂生命中的更高生命,並且能辨別出有限事物的本質。
肉體在第一個階段從「種子」萌芽發展,並演化出第二階段所需的配備和技能;靈魂在第二階段由「蓓蕾」中出現,同時體悟出為第三階段所準備的力量;在第三階段中,蟄伏於每個靈魂中的神性種籽得以發展,而這些神性種籽早已藉由知覺、信念、情感及天才敏銳的洞察能力,揭露一個超脫於人類的世界(彼世)──儘管那一個世界對靈魂而言清晰如白晝,對我等凡人卻是晦暗不明。
✦ ✦ ✦ ✦ ✦ ✦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過程稱之為新生;而從第二階段至第三階段的過渡則稱做死亡。
我們由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的方式,其實並不會比從第一階段過渡到第二階段更為隱晦。只不過,前者是通往世界的表層,後者是通往世界的內部核心。
然而,就如同第一階段的「稚童」對生命第二階段所有的榮耀與喜樂仍舊猶如眼盲耳聾,而且由母親溫暖身軀中出生是如此的艱難痛苦,所以在對外部的新環境產生意識前,會有一瞬間的感覺如同死亡──他早先的存在結束了。如今我們所有的意識都囿限在狹小肉體的存在裡,對第三階段的壯麗、和諧、光輝及自由都一無所知,因而會輕易地誤將引領我們步入第三階段那黑暗、狹窄的通道當作一個沒有出口的隱蔽陷阱。
然而,死亡只是讓你成為更自由存在的第二次新生,靈魂會從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外罩(皮囊)破繭而出,並且不再怠惰與懶散──就如同孩童在第一階段新生時所做的那樣。
在這之後,雖然所有事物僅能以外在表象的樣貌、並僅能以此樣貌方從遠處透過我們現下的感官來觸及我們,但如今我們會從內在感受和體驗這些事物最深處的真實。
如此一來,靈魂將不再遊蕩於山巒與田野之間,或是被春日的愉悅所圍繞,然後哀歎這一切對他來說只是表象;因為超脫了塵世局限,他將會感受到成長的全新力量和喜樂。
他將不再需要透過那些勸誘性的字句來在他人身上產生思想,而是經由作用在彼此靈魂最直接的影響來促成;他不再受到肉體的阻隔,而是在靈魂層面獲得統一,他將感受到創造性思維帶來的喜悅;他將不再僅以表象的形式出現在未亡的所愛之人面前,而是安居在他們靈魂的最深處,並且所思所行皆在他們靈魂中或透過他們的靈魂而展現。
精采試閱2
靈魂出竅是可能的,但是……
人的靈魂充滿他的整個肉體;當靈魂捨棄肉體,肉體會立即死亡;然而,靈魂的意識之光無論在此生或彼此都依舊閃爍。
我們才剛看見意識之光在窄小的肉體內來回遊蕩,交替著照亮眼、耳、內外的感官,最後在死亡時完全脫離肉體,這其實就像一個人在一間長期以來他所居住、在其中來回移動的小房子被毀壞之後,進入了開闊之地,並且開始新的旅行。
除了使活動的舞臺由狹窄的轉換成較為寬闊的之外,死亡並沒有在兩世之間造成任何區別。在此世,意識之光並不總是無所不在,它可能逐一地存在或分散出現,同樣的狀況在彼世的生命中依然會發生。
只不過,意識遊走的場地如今難以言喻地擴大了,可能出現的延伸更加寬廣、道途更加自由、觀點更加提升,並且所有這個塵世中較低的階層都被包含在其中。
話說回來,在這一世中的特別情況下(極罕見的情形下),我們的確也能看見意識之光遊蕩離開狹小的肉體範圍,進入更開闊之地,然後帶著關於發生在遙遠時空的消息再度回歸。
彼世延伸的長度,取決於此世的寬廣程度。突然間,那道在今生與彼世之間原本理應永遠閉合的門扉,突然出現了一道縫隙,接著又迅速地再度閉合──那是一扇將在死亡時徹底開啟的門扉,而且只有在那時,那道門才會完全打開,並且絕對不再關閉。
不過請注意,那搶先透過那縫隙驚鴻一瞥所瞄見的世界,對當下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不管如何,這一世法則的例外,只不過是更偉大生命法則同時包含了兩個世界(今生和彼世)的例證而已。
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世俗的肉體在這一世陷入深沉的沉眠,導致它能以遠超出它通常會受到的限制,而在彼世甦醒,只不過,這樣的沉眠程度還不夠深沉且徹底到無法再被喚醒的程度;或者那是因為終極肉體中的某一點突如其來受到超乎尋常的強烈刺激,而從遙不可及的遠處,帶來提升至超越門檻的效應。
由此所展開的,是那些透視、預感及徵兆夢:如果未來的肉體及來生都是無稽之談,那麼這些現象就是純粹的幻想,否則,這些現象就是此世的跡象和彼世的先兆,因為先兆是未來的預示。
然而,這些並非此世正常生活的跡象。
現世只須為彼世建構「神聖的軀體」,而不是早早使用那未來的眼與耳去看與聽彼世。在現世倉促折斷的花朵,無法在彼世茁壯成長──即便人們能夠藉由相信這些進入現世生活當中的彼世,來支持幫助他對彼世生活的信仰,也依然不能把期待寄託在那些微小的跡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