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想要延長健康壽命?
必須建立的5大習慣
為了能一輩子用自己的腳好好走路,光是延長壽命還不夠,而是必須延長「健康壽命」。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人的確也贊同要為了延長健康壽命有所準備,卻又往往覺得太麻煩、費事而跨不出第一步。
因此,我在書中會向各位讀者介紹,就算沒做肌力訓練,只要靠一些從今天開始就能快速建立的習慣,即可充分達到延長健康壽命的效果。以下是五個建議從今天就立刻開始養成的「延長十年健康壽命的每日好習慣」。無論你想從哪一種開始做起,總之,現在馬上就開始執行吧!
●習慣 ①每天曬曬早晨的太陽
紫外線對人體有害,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事實上,人體需要適度地曬太陽,才能有助於生成維生素D,提升免疫力。
小時候都說,就是因為一到暑假,整天上山下海把自己曬得一身黑,才沒染上感冒。事實上,那是因為來自皮膚中由於陽光的紫外線所照射生成的維生素D,進而增強免疫力後得以預防感冒的一種機制。
可是在現代人眼中,紫外線成了皮膚癌、加速皮膚老化的元凶,更是保養美容的天敵,別說曬太陽了,根本避之唯恐不及。事實上,在日照時間短的北歐各國,政府都會建議他們的國民多做日光浴,不少電視和報紙也曾做過類似的專題報導。
當然,要是曬過頭了對身體可沒有好處。只需要曝曬在適度的陽光下,讓體內生成有助於健康與鈣質吸收的維生素D,如此一來改造體質的同時,也能提升免疫力,預防疾病。
一般來說,理想的曬太陽時間是一天二十~三十分鐘。如果覺得時間太長不容易達成,不妨先從二~三分鐘開始。另外,就算是陰天或雨天,也要養成早上起床後就打開窗戶沐浴在陽光下的習慣。這一點很重要。
【第 2 章】打造健康腰腿的5 大重點
開始打造100 歲健康腰腿之前,先來檢視一下自己的運動、身體和生活習慣吧!
重點 ①為什麼走一萬步很危險?
為了健康「每天走一萬步」是錯誤的觀念嗎?
事實上,若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突然開始走一萬步,
反而會讓關節或肌肉一時難以負荷,進而導致疼痛,
這也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和脊柱管狹窄症的原因之一。
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或是上了年紀的銀髮族,全身的肌肉和關節周圍平常會處在比較緊繃的狀態。這時如果只因為大家都說走一萬步對身體好,卻沒做任何準備就突然開始走一萬步,反而有害身體健康。
不僅會造成關節和肌肉損傷,甚至當身體在充分休息、以恢復受到損傷的關節和肌肉時,免疫力也會跟著下滑,導致各種疾病找上門。
關於這一點,從運動選手身上更容易輕易得發現。
在比賽時雖然表現得意氣風發,其實他們往往很容易著涼,或是染上流行性感冒。這是因為運動選手平日進行的高強度運動訓練,會造成肌肉極度疲勞,導致免疫力隨之下降,提高了感染疾病的風險。因此,在進行重量訓練或肌肉得用力的運動時,從適當的負荷強度開始很重要。
●「走過頭」會引起各種不適症狀
快走等適度的有氧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從心臟送出更多血液到全身血管,讓血管變得更粗。但是突然走一萬步是屬於過量運動,會帶給血管負擔,甚至生成活性氧,也可能是導致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原因。
話雖如此,我們仍需要透過適度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失智症等疾病,千萬別忘了。
●錯誤的走路方式是「疼痛」與「臥床不起」的原因
膝蓋痛或腰痛的人必須格外注意,錯誤的走路方式會帶給關節過大的負擔,同時,隨之而來的地面衝擊力,也會影響到身體各個部位。
別看平常走路沒什麼感覺,其實每走一步,都會承受來自地面的衝擊力。因此,要是持續走一萬步,勢必會加重身體的負擔,造成疼痛或各種不適症狀。所以首要之務,就是學會正確的走路方式(見頁一三四的詳細解說)。只要能正確使用肌肉,就可以減少地面衝擊力,也有助於預防長期臥床。
因此在走路時,不妨先從適度的步數開始,之後再慢慢增加行走的步數。與其立下「今天一定要走 ○○ 步不可」的緊迫目標,不如養成「日常生活中一天的步數+二十分鐘快走」的習慣就好。
此外也要選對走路的時間。早上身體仍處在比較緊繃僵硬的狀態,等過了中午到傍晚之間, 身體才會真正放鬆下來,所以,不妨在這個時候使用正確的走路方式快走,效果更好。
【重點】 ③打造一輩子健康腰腿的3個叮嚀
「錯誤的作法」或「根本不適合自己身體的方法」就算做再久, 也沒辦法打造出到老都能行動自如的健康腰腿。在這裡要介紹「三件真正該做的事」, 幫助大家一輩子都使用自己的雙腳好好走路。
❶按部就班,不可以一開始就立刻鍛練肌肉
雖然很多人認為,鍛練肌肉對於腰腿更好,但實際上打造健康腰腿需要按部就班,過度訓練反而會讓肌肉變得僵硬、關節可動範圍變小,活動力也愈來愈差。因此最重要的是先舒緩僵硬的肌肉,讓關節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充分活動。
尤其,當髖關節活動困難時,身體容易失去平衡,甚至跌倒,進而造成骨折或無法行走的狀況,引發腰腿不適的惡性循環。要打造一輩子都能行動自如的雙腳,關鍵不在於練出硬邦邦的肌肉,而是讓關節處在可以充分伸展的狀態。
所以不要一開始就去舉啞鈴,或是做一些加重肌肉負荷的訓練。首先應該要做的,是不會造成肌肉負荷的屈伸運動。然後透過快速屈伸運動,打造出有如橡皮般伸縮自如的肌肉,如此一來,就能讓全身關節充分活動,腰腿功能也能隨時精神百倍。
❷多喝水,攝取充足水分
可能有人會問,攝取水分和腰腿健康有什麼關係?其實水分多寡和肌肉狀態息息相關。就像橡皮筋一樣,新橡皮筋伸縮起來極富彈性,舊橡皮筋卻變得乾燥容易斷裂。
所以,為了讓肌肉也能伸縮自如,必須讓肌肉保持在富含水分的潤滑狀態。尤其是行動不便的高齡者,往往為了避免起身上廁所而減少攝取水分。但這樣下去,只會讓身體和肌肉因為缺水而失去柔軟度,彎曲、伸展困難。一旦關節功能惡化,也會對腰腿功能產生不好的影響。
關於適度的水分攝取量,超過五十歲的人建議一天攝取「體重× 三○○毫升」。由此推算,體重五十公斤的人應攝取一.五公升的水、六十公斤則要攝取一.八公升的水,以此類推。
當然,這只是建議的攝取量,畢竟突然要人實際攝取目標量的水分還是比較困難。剛開始不妨嘗試在一天內,將一公升的水分次飲用就好。
❸不要拿年紀當藉口,而不去工作或停止從事嗜好
很多人上了年紀之後,大多會展現出退休後要享受第二人生的態度,或者,加上身旁的人推波助瀾「都這把年紀該退了吧」,往往就辭去了工作,結果,到頭來連平常從事的活動都失去了興趣,整日待在家裡。
在我多年來的施術經驗中,雖有看過無數長期臥床的高齡者,卻也有許多依舊活力旺盛的高齡者。其中看起來很年輕、腰腿狀態也很好的高齡者,通常都還待在職場,且對自己的休閒嗜好樂在其中。我也遇過長年下田的老農,上了年紀之後在周遭人建議下退休在家,沒想到,腰腿功能卻大幅衰退到幾乎臥床不起的狀態。
事實上,這本來就無關年紀,因為人類身體的天生構造就是要動。如果搬出年齡當藉口就不活動腰腿下半身,只會讓身體變得愈來愈衰弱。
「都這把年紀, ○○ 已經做不來了。」請拒絕這樣的想法。想要擁有健康的老後生活,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中斷自己投入的工作或興趣。至於嘴上說著「話雖這麼說,但也不知道該做什麼」的人,只要能夠充分維持活動腰腿的習慣就足夠了。